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有关费用支出不超过规定比例的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有关费用的是( )。
A.工会会费B.社会保险费C.职工福利费D.职工教育经费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税法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单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不同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确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商业折扣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B.采用现金折扣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C.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回购商品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D.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回收商品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选项A应按照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选项C按售价确认收入。
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选项D应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3.[单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缴纳的下列税金中,不得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是( )。
A.增值税B.消费税C.车船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在扣除之列。
4.[单选题] 某企业201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0万元,在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了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的捐款5万元。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该企业201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捐款数额为( )万元。
A.5B.2.4C.1.5D.1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021年经济法基础考试划重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2021年经济法基础考试划重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我国企业所得税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重管辖标准,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居民管辖权);非居民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收入来源地)。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属于自然人性质的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适用25%税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适用20%(减按10%)小型微利企业。
20%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
15%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1、收入总额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2、不征税收入a财政拨款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型收费、政府性基金c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3、不得扣除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a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b企业所得税税款c税收滞纳金d罚金、罚款和被罚没财物的损失e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f赞助支出,具体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g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经营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五、税收优惠—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第05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章节 05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重点章节,复习难度较大,特别是企业所得税,考生在复习时需要结合会计实务的内容准确理解税法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内容。
在近 3 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20 分。
本章考试的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2019 年考试中,考生依然要重点关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不定项选择题。
本章教材变化2019 年本章教材主要变化有:1.对企业所得税中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新增和调整。
(1)调整的有:①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②自 2018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 100 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 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③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 2018 年1 月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
下列行业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④企业在 2018 年1 月1 日至 2020 年12 月31 日期间新购进(包括自行建造)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 500 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2)新增的有:①自 2018 年1 月1 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 5 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 年延长至 10 年。
第5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所得税法律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1.纳税人类型判定标准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成立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非居民企业依据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2.征税对象居民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25%)非居民纳税人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25%)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虽设立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20%实际10%)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的确定原则所得类型所得来源地的确定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即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1.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2.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三: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一、一般收入确认时间收入类型收入确认时间销售货物收入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
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法人资格,不缴企业所得税。
采取收入来源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重管辖权。
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一)居民企业指依中国法律、法规在境内成立,或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
(二)非居民企业指依照外国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在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境内所得的企业。
也包括在我国设立代表处及其他分支机构的外国企业。
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是纳税人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包括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和境外的各项所得,及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应税所得。
(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财产、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接受捐赠和其他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在境内未设机构场所,或虽设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无实际联系的,就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纳税。
(三)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按下列原则确定:1.销售货物,按交易活动发生地;2.提供劳务,按劳务发生地;3.转让财产,不动产按不动产所在地,动产按转让机构场所所在地,权益性投资,按被投资企业所在地;4.股息红利,按分配企业所在地;5.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按支付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6.其他。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实行比例税率。
居民企业及在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25%,非居民企业未设机构场所或设有但无实际联系的20%。
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以前年度亏损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第5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

• 三、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 居民企业: 所得额计算中涉 项目 及的内容 内容列举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扣除项目
不得扣除项目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其他收 入等 财政拨款;预算内行政事业性收费、政 3项 府性基金等 基本: 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 5项
10项
特殊:其中:公益捐赠、招待费、广告费、三 17项 项经费等有扣除标准的最重要 9项 其中:税收滞纳金等、罚款、罚金等
资产税务处理 7项 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等 亏损弥补 后转5年。
• 【提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财务会计 处理办法同税法不一致的,以税法规定计算 纳税。 • (一)收入总额 1.销售货物收入 (1)基本原则:与会计上确认收入相同。 (2)几项特殊:(了解) 商业折扣: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 售收入。 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销售折让或退回: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 商品收入。
【例题· 单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下列各项中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 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 是( ) A.销售货物所得 B.提供劳务所得 C.动产转让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比例税率
种类 税率 25%,适用于: 标准税率 ① 居民企业 ②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 • • • • • • •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 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 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 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 确定。
• • • • • • • •
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33页)

第二部分税法部分——第五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一)【考情分析】年均分值15-20分,各种题型均可出现。
学习方法本章的两个税种是考试中高频考点,对初次接触税法知识点考生来说,又是两个足够“虐心”的税种,这两个税种学习起来的感觉和上一章最初的学习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感觉比较吃力,这是正常的,好在有了增值税的经验,相对来说还是好一些。
在学习中要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注重理解、强化记忆,紧紧和考试特点联系起来。
教材结构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考情分析】熟悉,记忆性为主的选择题。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一、纳税人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提示1】中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提示2】组织也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提示3】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纳税义务人,不缴企业所得税。
(特别提醒:考场注意审题!!!)【提示4】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重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
【提示5】分类标准: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标准(1)居民纳税人: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提示】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2)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注意】机构场所中注意: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二、征税对象和税率【考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下列公司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2021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5.视同销售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
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 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 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二)不征税收入(非经营行为)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2.社会保险费 保险名称
“五险一金”
扣除规定 准予扣除
补充养老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
“分别”不超过工资薪金总 额“5%”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财产保险
特殊工种人身安全保险
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 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
准予扣除 准予扣除
准予扣除
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
准予扣除
其他商业保险
非居 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 民企
业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注意】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 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 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经费名称 职工福利费
扣除标准 不超过当年实发工资薪金总额14%
特殊规定
工会经费
不超过当年实发工资薪金总额2%
职工教育经费
不超过当年实发工资薪金总额8%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 年度结转扣除
【注意1】三项经费中只有职工教育经费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五)各类费用的具体扣除规定 1.三项经费
⑦产品分成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是()。
A、代扣代缴
B、委托代征
C、自行纳税申报
D、代扣代缴和自行纳税申报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是()。
A、税收滞纳金
B、经营过程中支付的违约
C、金企业所得税税款
D、向投资者支付的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3、A生产企业2010年至2016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下表:单位:万元
该生产企业2016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万元。
A、5.6
B、6
C、8.75
D、12.50
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中,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4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B、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投资额的70%在投资当年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C、企业以相关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
D、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按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50%加计扣除
5、赵某2016年2月购买福利彩票获得奖金9000元,领奖时发生交通费50元、食宿费20元(均由赵某承担)。
已知偶然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赵某中奖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A、(9000-50-20)×20%=1786元
B、9000×20%=1800元
C、(9000-50)×20%=1790元
D、0元
6、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的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
A、10%
B、20%
C、25%
D、33%
7、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不征税收入的是()。
A、接受捐赠的收入
B、财政拨款
C、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8、甲企业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其2011年~201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表所列示:
则该企业2016年应缴企业所得税是()。
A、3.2万元
B、1.6万元
C、2.4万元
D、4万元
9、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免税项目的是()。
A、个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B、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C、被拆迁人取得的拆迁补偿款
D、获得县级体育比赛一等奖奖金
10、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不得提取折旧在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是()。
A、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
B、未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物
C、授受捐赠的机器设备
D、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1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是()。
A、劳动分红
B、托儿补助费
C、独生子女补贴
D、误餐补助
12、刘某是一名工程师,2016年1月为一企业做产品设计,当月预付报酬30000元,3月设计完成又取得50000元,该工程师共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16000
B、18600
C、22000
D、25000
1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非居民企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境外成立的企业均属于非居民企业
B、在境内成立但有来源于境外所得的企业属于非居民企业
C、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属于非居民企业
D、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且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14、某外籍专家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于2016年1月至11月受聘在华工作。
该期间专家B每月取得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资人民币28000元;另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住房补贴人民币5000元,则专家B在中国期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31750
B、45360
C、44250
D、5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