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著高娜编译【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后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展现学生对于整本书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因此,课堂结构有意避免过于精细、问题指向过于理性、表达形式过于正式的设计,让儿童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阅读趣味,习得阅读方法:精读、泛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内容,感受鲁滨逊面对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创造开拓的精神,学习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2.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悟经典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提高读后交流、分享的能力。
3.通过交流,把握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策略。
尝试体会本小说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色: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描写、以细节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悟经典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把握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尝试体会本小说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学生对整本书的充分阅读、小组针对精彩之处的集体研究。
2.按4人为一小组团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本学期学校给大家推荐了两本必读书目: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鲁滨逊漂流记》则是外国文学杰作,两本书都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前段时间同学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情很高涨,这节课,咱们就来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校阅读工程和学生阅读实际两个方面聊读书,很自然地引入本节交流课的学习。
二、热身闯关(配乐)先来个热身,请同学们举手抢答,答对者奖励一枚书签。
抢答题目: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国小说家(),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
2.鲁滨逊热衷于()。
3.《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鲁滨孙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重点写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学习本课是要让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教学要求: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教学重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课前准备: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2、观看《鲁滨孙漂流记》电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厂《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
通过学习,霍金那种向命运抗争的勇气,顽强的斗志,给我们留下厂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位与困难作斗争的勇士,他就是鲁滨孙。
二、感知课文大意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说说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件事?讲的就是鲁滨孙在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的途中,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回答了哪些读书名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2.询问学生平时读过的课外书,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及原因,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3.介绍本次要推荐的书《鲁滨逊漂流记》,并展示相关课件。
二、初步了解1.了解学生是否读过这本书,让有读过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2.介绍作者XXX的生平经历,并引出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3.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为后续精读片段做铺垫。
三、精读片段,感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节去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
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师的选择进行安排。
1.小说中有一个精彩片段,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
老师让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片段,然后一起品析几个精彩片段。
每个小组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教师随机梳理读书方法并板书。
最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同学们了解了XXX的经历,交流了XXX28年的荒岛生涯,讨论了书名《鲁滨逊漂流记》的含义,以及XXX漂到了哪些地方。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全书内容,并从XXX的生活经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和格式错误。
冒险出海,荒岛求生,最终返回英国——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所描绘的故事。
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莫过于他在荒岛上的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
那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他的荒岛求生经历吗?让我们来看看XXX初到小岛上的情景。
他在日记中写道:“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我又饿又渴,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他身处的困境包括了衣食匮乏、环境恶劣(地震、风暴)、孤独寂寞(在遇到星期五之前只有鹦鹉陪他)、胆战心惊(害怕野人的袭击)。
他一无所有,等待他的几乎就是死亡了。
如果是你被命运之神抛弃在这样的荒凉的贫瘠的小岛上,你会有什么想法?也许你会觉得很倒霉,埋怨上天,感到难过、绝望。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交流会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沟通会教课目标:1、经过发言、沟通,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2、小结学生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并运用此中的一两种方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中“环岛探险”这一章节,同时掌握更多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3、经过沟通的形式,指引学生理智、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育学生踊跃、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课重、难点:1、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并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去。
2、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课过程:一、课前发言: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吗2、学生沟通。
二、发言导入,认识作者笛福.1、同学们,近来我们班上又掀起了一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高潮。
书中自有黄金屋,看见同学们仔细读书,感觉真好!2、《鲁宾逊漂游记》的作者是谁(笛福)有谁能来介绍一下笛福吗学生沟通自己所认识的笛福(学生沟通后幻灯出示笛福简介)三、沟通读书方法,激发读整本书的兴趣。
1、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只读单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常常和整本书打交道。
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名著,可以使我们增加知识,扩大累积,拓宽眼界,可以让我们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沟通。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听闻有的同学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此刻已经开始读第二遍、第三遍了,能谈谈你是怎么读这本书的吗(学生自由发布建议)沟通后总结:先读序言,再细读;是先看看书的目录,优选出特别喜爱的章节先读,其余的就大概翻翻;把书中我特别喜爱的经典语段摘录下来,而后再写写自己的读书感。
这几种读书的方法都很不错,希望同学们在此后的读书中运用。
四、学生畅聊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收获1、同学们,这本书,读到此刻,你们必定收获不小吧谁能谈谈鲁滨逊的经历(1、我知道了这本书可以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了鲁滨逊三次航海探险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这本书的主体,写鲁滨逊在一个荒岛上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和坚强不停的劳动生活了28 年;第三部分,主要写鲁滨逊在荒岛上光复了一条大船,回到了英国。
《鲁冰孙漂流记》阅读交流课设计

《鲁冰孙漂流记》阅读教学设计仁寿县方家镇小学校肖红卫【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中相关的故事细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会阅读小说的常用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感情,并发表有独特见解的人物评价。
4、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书中相关的故事细节,感知人物形象。
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完成阅读笔记。
【教学过程】一、照片引入,激发兴趣:1、展示同学们读书的照片,知道张老师看到这组照片的心情吗?2、过渡:老师特高兴,因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她的学生喜欢阅读。
3、同学们最近在读什么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书,一定又很多收获,今天我们就选其中一本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读书感受,好吗?齐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交流二、回忆过程,提炼方法:读封面:知道了作者(丹尼尔、笛福)、主要人物、读序言:了解作者生平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这本书讲的是鲁滨孙四次出海航行,在第四次的时候他搭乘的船遇到大风浪,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后来,他漂流到了一座荒岛,在这里,他挖山洞搭帐篷、养山羊种庄稼、烧陶罐做独木舟,他克服重重困难,把这里修建成了一座幸福岛。
)读目录:读故事:三、交流内容,提炼读小说的方法:1、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1)故事中谁留给了你深刻的印象?他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乐观、勇敢、善良、感恩、开拓等)(2)你从哪里读出了他的这些特点?(3)交流精彩片段——板书:鲜明的人物形象2、读出曲折的故事情节:(1)讲讲留给你深刻印象的片段?几次出海?哪次出海最惊险?他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问题?怎么化解的?总结:故事就是在主人公遭遇一个又一个灾难,然后又一个一个化解中推进的——板书:曲折的故事情节3、读出典型的环境描写:出示片段:荒岛的环境描写,品味作用,塑造人物形象。
《鲁宾逊漂流记》指导阅读教学设计

《鲁宾逊漂流记》指导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
(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
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内容简介及目录了解主要内容,了解航海路线图、猜读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2、品读片段引导关注心理描写,初步了解书中的哲理性和日记体创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1、激发阅读兴趣。
2、关注心理描写,初步了解书中的哲理性和日记体创作特点。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1、前几天我们举行了跳蚤书市,你们都淘到一些什么好书?2、果然如戴老师所了解的,咱们班的孩子很爱读书,今天戴老师要给你们推荐一本很了不得的书:这本书自1719年出版,距今已经有了300多年的书龄。
一版再版,光是中文版本就有300多种,英语、法语各大小国家有700多种译本。
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卢梭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杨红樱3、是一本什么书可以经久不衰,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它的粉丝?又是谁有着如此伟大的创作。
请看视频——从作品简介中你能获取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谈获取的信息4、这本书就是——鲁滨逊漂流记(板书课题)二、读简介,知主要人物1、从书名中你猜一猜看这是个什么故事?2、真如大家所猜想的那样吗?我们来看书的内容简介,来推荐咱们的朗读高手来读简介。
PPT出示主要内容:生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鲁滨孙,从小就酷爱冒险。
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
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十一人中,十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宾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3、从内容简介中你又了解到了什么?4、你再来看看,这段话虽然简短,但一句话就是一个小故事。
你能不能像戴老师这样用小标题形式概括后面的内容。
(拿到一本新书读前面的序、前言、内容简介,能让我们很快地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读简介——知内容)5、对于鲁滨逊的介绍是言简意赅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第1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学好语文,没有阅读更谈不上积累。
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鼓励学生阅读。
二、教学背景分析《鲁滨孙漂流记》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名篇导读课,首次采用了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旨在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通过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引领,使学生从单篇走向长篇,从国内走向国外。
本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浓,但目光大多聚焦在国内现当代儿童文学上,对于外国名著虽有涉猎,却仅为皮毛。
《鲁滨孙漂流记》课前50%学生已阅读过,仅模糊记个大概,细节早已遗忘,更谈不上积累;20%学生曾尝试阅读,但中途而废;还有30%学生从未读过这本名著。
教者在教学时依据课标理念,遵循教材编写意图,将电影《鲁滨孙漂流记》依据依据课文梗概内容,压缩成4分钟的录相,课上展示给学生,目的是吸引学生对这本名著产生兴趣,进而实现课下的深入阅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㈠背景导入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世界名著的海洋中,有这样一本书,它倍受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的喜爱,他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你知道这是什么书吗?(板书课题、作者)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念就是力量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
活动目标:
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内容,感悟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从而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2、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走向深层阅读的期待。
3、继续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重点:
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大家都阅读了许多好书,与许多书中的人物近距离地进行了对话。
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猜一猜人物的名字:
(游戏)
赤壁之战败走华容道丞相(曹操)
封神榜四不像愿者上钩(姜子牙)
调皮蛋跳跳糖超级市长(马小跳)
航海荒岛二十八年(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的举手?读了超过一遍的举手?你是利用什么时间阅读这本书的? 今天的读书会咱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一、走近书本,了解作品
这段时间,曹老师和大家都沉浸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快乐中。
把你的书举起来,相互看看,也让听课的老师看看。
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从版本不同、设计不同来回答,说明这本书的经典)
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二、交流读书方法
1、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阅读这本书的,谁来介绍介绍?
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相机展示)
2、老师把同学们所提到的读书方法归纳成两点:
(1)看封面,读前言,了解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作品意义。
(2)通读全文,对书中的某一句段或故事情节有感触的,作批注;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随时摘抄,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希望这两则读书小贴士对大家阅读其他书籍也会有所帮助。
三、感知故事内容
1、下面我们就继续进入这本书的评说之旅。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大家先相互说一说,待会儿咱们再来交流。
谁来试试?(勇敢者先行)
生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1659年9月1日,鲁滨逊再次航海前往非洲时,由于遇到飓风,全船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被巨浪推向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上孤岛,28年的荒岛历险,鲁滨逊九死一生,最终回到了故乡。
你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还有谁想说?
生继续介绍。
(引导学生说精炼)
了不起,把二三十万字的小说归纳成短短的几句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方法——【板书:把书读薄】。
2、知识擂台赛
刚才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故事的内容,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书中的细节你们掌握多少呢?
出示:
4、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了的脚印,害怕得三天没出门。
5、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
6、鲁滨逊在岛上经常阅读的书是。
老师不得不再次竖起大拇指,太厉害了!看来同学们并不是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而是做到了细嚼慢咽,读得很细致!这种方法就是——【板书:把书读细】
四、品味语句,交流体会
1、鲁滨逊身兼多职,瓦匠、木匠、陶匠、裁缝、农民、猎人……其中,他的哪一段经历或者说做的什么事让你印象最深呢?
(生交流。
)
2、除了鲁滨逊,书中还有谁让你难忘?(星期五、佐立、葡萄牙船主……)
2、老师在阅读这本书时,也常常随着故事的情节或悲或喜,所以特别想把自己喜欢的片段和大家分享。
由于我们阅读的版本有所不同,所以老师刚才把打印好的这段文字发给大家了,请同学们拿出来,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精读法来阅读这段话。
(片段附后)
生阅读,做批注。
交流:
(1)你读懂这段话了吗?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鲁滨逊怎样制作陶器)
(2)你是怎么读这段话的?
指名回答,相机展示。
同学们非常仔细地阅读了片段,不但找出好词佳句,还对具体文字进行了品味,抒发了自己的感受,这种阅读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精彩段落的阅读。
3、就这样,鲁滨逊刻在十字架上的木痕越来越多,天变成了星期,星期变成月,月变成了年,整整二十八年啊,你觉得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鲁滨逊度过28个春秋的漫漫人生旅程的呢?
(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渴望回到文明社会的念头、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总结:是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所以,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句话——信念就是力量!【板书:信念就是力量】
五、抒写感受,内化升华
六年级有篇课文叫《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杨红樱阿姨向我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我们要学习鲁滨逊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让我们再看看其他名人是怎么推荐它的!
出示:
《鲁滨逊漂流记》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性。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
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法国思想家卢梭)
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
引读评论。
同学们,现在我们读了这本书,你打算如何把它推荐给其他人呢?思考一下,把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学生写话。
交流。
【相机板书:把书读活】
六、推荐好书,拓展延伸
一本好书,受益终生。
在与鲁滨逊相伴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不光看到了一部艰难的生活史,更收获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此,老师想向大家再推荐几本优秀的历险小说,(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其中请大家重点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一个月后咱们再来开一个读书会。
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书本中获取勇气和智慧,从阅读中得到成长和启迪。
板书设计:
信念就是力量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会
把书读薄
把书读细
把书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