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策略优化和探讨
晚期乳腺癌治疗病例讨论

治
疗
• (在该病人全程治疗阶段KPS评 分均在90分以上,肿瘤标志物正 常)
第一阶段:
术后辅助治疗,2023年11月~2023年4月 AC→T 合计8周期,后续予以术区及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 。
第二阶段:
2023年8月 术后34个月,肝脏平扫及进一步CT增强:肝转移,ECT及 CT提醒多发骨转移
第三次肝转移治疗前
• NVB 30mg/m2 d1、d8 • 卡铂 500mg d1 • 2周期 肝脏CT:转移灶有所缩小 • 4周期 肝脏CT:转移灶稳定
第三次肝转移治疗后
讨论四:对MBC孤立性肝转移病灶,您将来 取样旳治疗措施?
4621、全身化疗? 4622、手术切除? 4623、局部消融? 4624、放疗? 4625、TACE? 4626、全身治疗(全身化疗/内分泌/靶向治疗)+局部 治疗?
对病人我们采用了TACE 目前予以局部病灶放射治疗
TACE治疗后
• 晚期乳腺癌旳治疗 • 不要轻言放弃
此时您将怎样选择下一步治疗?
4611、停用内分泌改用化疗? 4612、继续来曲唑治疗? 4613、改换另一种AIS? 4614、改孕激素治疗?
对该病人我们对局部病灶予以放 疗止痛,另外改来曲唑为依西美 坦
第五阶段:
2023年4月 依西美坦治疗后6个月 肝脏CT:肝左叶转移病灶较2023年12月明显进展
第一次肝转移
讨论1:当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已经成为术后辅 助治疗旳原则治疗,复发转移病人旳一线首选 方案?
4591.原方案:AC →T; 4592.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 4593.吉西他滨+紫杉醇 4594.其他
治疗前后对比
第三阶段:
2023年8月 转移一线治疗后12个月 肝脏CT:肝多发转移病灶 转移病灶穿刺活检 病理报告:转移性腺癌,考虑起源乳腺 免疫组化:ER++ PR+ HER-2(-)
晚期乳腺癌的化疗进展

【作者简介】朱珍(1984一),女,上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肿瘤化疗治疗的研究。
【通讯作者】张风春(1957一),男,吉林长春人,主任,教授,博士生
导师,丰=要从事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侧 重恶性肿瘤术后微转移的检较单药和联合使用紫杉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开始进 行。 紫杉类与不同种类的化疗药进行联合化疗的研究有很 多。但是大部分试验在比较各种方案下总生存期这方面的 数据结果还相对不足。仅有--d,部分试验牵涉到这方面的 交叉对比。Piccart MJ【I纠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针对12项临 床试验,分别对4256个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紫杉类单药化 疗或紫杉类联合蒽环类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比较使用各方案 的病人的有效率、无进展期、总生存期。紫杉类或蒽环类单 药化疗的HR比值及无进展期(HR=1.19可信区间[CI]= 1.04—1.36。P=O.01),总生存期为1.01(CI=0.88—1.16, P=0.90)。使用含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其有效率 及无进展生存期有明显提高和延长。 5含抗代谢类的化疗方案 卡培他滨(希罗达),一种口服的5一氟尿嘧啶类抗代谢 物类化疗药,针对晚期乳腺癌有很好的疗效¨引。美国食品 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FDA)批准的用法用晟为:1250
,每周; enaxarbA2进m/无gm doceta更xe能l长0 延1
,每3周)。比起使用多西 展期。紫杉醇每周疗法的
他,赛8,15,使用4 7展望
疗效和Abraxane每周疗法的疗效还没有进行试验比较。 当前,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到蒽环类、诺维本、紫杉类和 健择为主导的时代,尤其对C—erbB一2阳性患者,对于一些 偏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将成为常规进 入临床,当然,这些措施至少目前还不能说就是最终的治疗 手段,而只是在现有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而已。利用疗效预 测分子进行靶向选用化疗方案将是选择最佳化疗方案的一 个有效方法,或者同时利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或通过新兴的 影象学手段筛选化疗药物也将大大提高疗效。晚期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策略

策 略 是 序 贯 使 用 不 同 的 治 疗 手 段 . 如 , 化 疗 取 得 C 或 例 在 R P R后 , 用 内 分 泌 治 疗 维 持 。 再
1治 疗 目 的
顺 铂 ( D 组成 的化疗 方 案 , D P) 有效 率 一般 为 4 %~ 0 5 8 %。
33化 疗 期 限 .
最 佳化 疗 期 限 尚不 清楚 。 Ge oy等 I rg r S ] 的研 究 表 明 . 最长
化 疗 期 限 以 6个 月 为 佳 。 而 , 前 的 研 究 提 示 C F化 疗 1 然 先 E 6
改 善患者 的生活 质量 。
2治 疗 原 则
一
性。 然而 , 组 患者 的 中位生存 期 相似 。 持治疗 的随机 临床 两 维
试 验 结 果 提 示 , 短 疗 程 相 比 , 疗 至 少 6个 月 可 能 更 为 有 与 化 效 。6个 月 以 上 的 化 疗 能 够 延 长 rI - I、 3 6个 月 , 也 会 增 加 TP 但
般 认 为 , 于 病 变 发 展 迅 速 、 脏 转 移 ( 肝 、 广 泛 对 内 如 肺
治 疗相 关性 毒性 。 而并 未显 著 延长 患 者的 生存 期 。 因此 . 确定
是 否 治 疗 6个 月 以 上 应 依 据 肿 瘤 缓 解 情 况 、 状 是 否 缓 解 以 症 及 洽 疗 相 关 性 毒 性 而 定 。目前 的 一 种 治 疗 策 略 是 , 化 疗 取 在 得C 或P R R后 , 化 疗 1 2个 周 期 后 停 用 。当 出 现 肿 瘤 进 展 冉 ~
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徐兵河,江泽飞,胡夕春代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晚期乳腺癌〔ABC〕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方面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且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面临的挑战。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的情况有所不同。
对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抗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自然病程,并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但是对于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总体预后尚未取得明显改善;另外,对于最常见的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近年来新增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氟维司群、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等[1,2]。
2021年,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倡导下,国内乳腺癌病理和影像诊断、治疗方面的专家对国内外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讨论,经过反复讨论和屡次修改,制订出?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
需要强调的是,本共识是供中国范围内应用的诊疗建议,而各个地区可能需要根据现代肿瘤学的根本原那么进行必要的调整,即结合晚期疾病的特殊性和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一、指南总那么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预计2021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27.2万,死亡约7万余例[3],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
早期患者中30%~40%可开展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约20%[4]。
ABC是乳腺癌开展的特殊阶段,在治疗选择及疗效方面均不同于乳腺癌的其他阶段。
ABC患者面临着来自疾病本身、心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
20世纪末提出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是肿瘤学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
根据这一理念,医师需要为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措施,同时各学科相关人员的积极合作有助于为患者制订更好的治疗方案。
Luminal型晚期乳腺癌的共识和争议

状、 延缓 肿瘤进 展 、 改善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如果 患 者本 身疾 病进 展 缓 慢 且 肿 瘤 E R阳性, 则 应 该 选 择 不 良反 应较 小 的 内分 泌 治疗 , 而不 是 毒 性 较 大 的化疗 。 当然 , 如果 患者疾 病进 展迅 速 , 如 有症 状
的 内脏转 移 , 应该 首选 化 疗 。 然 而 , 即使 是 化 疗 ,
泌治 疗, 而 需要接受化疗。但是, 如 果把 患者 细 分, 进行 个体 化 治疗 , 情况 就不 一样 。 对于 进 展 快 的 内脏 转移 患 者 , 内分 泌 治 疗 肯 定 不 适 用 。 如果 患者 转 移灶较 小 、 为孤 立 性病 灶 且 手 术 后 无 瘤 生 存 时 间较 长 , 内分 泌治 疗 可取得 较好 疗 效。0 0 2 0 /
入 的学 术 交 流 。本 次会 议 除 了有 精 彩 的 大会 报
告, 还有更利于专家之 间交流互 动的专题研讨。
会 议 期 间, 中国乳 腺癌 专 家 同来 自意 大 利 的著 名 乳腺 癌 内分 泌 治 疗 专 家 A n g e l o D i L e o教 授 就
L u m i n a l型 乳 腺 癌 内 分 泌 治 疗 进 行 了 研 讨 。
代 内分 泌治 疗 药物氟 维 司群 就 能使 内脏 转移 的 患者获 益更 多 。
一
然而, 患者接受治疗期 间激素受体状态发生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HR+HER2-晚期乳腺癌则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种亚型。
这种病情的复杂性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二、治疗策略1、激素治疗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激素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受体,激素治疗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等。
2、化疗化疗是一种通过破坏癌细胞DNA来阻止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和长春瑞滨等。
化疗通常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西尼、纳武单抗等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4、其他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和放疗等。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等。
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治疗选择建议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既往治疗经历和患者意愿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1、激素治疗通常是首选,因为它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轻。
如果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则考虑化疗或免疫治疗。
2、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化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更有可能攻击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
然而,化疗的副作用也需要充分考虑。
3、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患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然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4、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但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5、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解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尊重患者的治疗意愿。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2022 CSCO BC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策略
分层
I级推荐
Ⅱ级推荐
皿级推荐
紫杉类治疗1.单药紫杉类白蛋白紫杉群 1.单引出疗卡墙他演(2A)长春 奥拉帕利(2A)紫杉群
敏感
(1A)多西他喜(2A)紫杉群 瑞演(2A)吉西他演(2A)依托泊 驱质体(2A)多柔比星
(2A)2.联合油疗TX方案 苷(28)2.联合治疗白蛋白紫杉 脂质体(28)化疗+PD-1
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组成
晚期乳腺癌的分型治疗选择
·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疾病发展缓慢、无内脏 转移或无症状的内脏转 移的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首选抗HER2联合化疗 ·激素受体阴性、有症状的内脏转移、或激素受体阳性但 对内分泌治疗治疗 无效的患者应考虑化疗
2022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 芳香化酶抑制剂+CDK4/6(哌柏西 利、阿贝西利)是HR+/HER2-绝经 后(自然绝经或手术 去势)或绝经前 但经药物去势后乳腺癌患者一线内 分泌治疗的优先选择
CDK4/6i的上市是乳腺癌治疗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
·CDK4/6的上市是乳腺瘾治疗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1 ·美国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2018年间将CDK4/6+内分泌治疗为HR+/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 案的比例从22%升高至48.7%?
晚期乳腺癌临床诊治的复杂性
转移时点的差异性 转移部位的广泛性 分子指标的多变性 治疗选择的多样性
综合治疗是晚期乳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ESO-MBC特别工作组建议
少数MBC患者:单发可切除转移灶,手术可能 使患者获得长 期生存的机会,应充分考虑包含 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新方案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新方案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的一种严重类型,由于其不具备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特点,常常导致治疗困难和生存率较低。
然而,近年来,一线治疗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案,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借鉴于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的组合已经成为主流。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手术和放疗,但这些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PARP抑制剂、VEGF抑制剂等也开始在一线治疗中得到应用。
这些新的药物能够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特定通路或靶点进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其次,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
由于此类型乳腺癌的异质性,患者之间的基因表达和突变状态各不相同。
因此,通过进行基因检测,可以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选择,从而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BRCA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PARP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而PD-L1表达高的患者可以尝试免疫治疗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杀伤力。
个体化治疗的出现,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他们的生存带来了无限可能。
此外,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肿瘤相关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各种非肿瘤细胞组成,包括免疫细胞、血管和基质细胞等。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常常异常,从而导致肿瘤逃逸免疫监测。
因此,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应答,已经成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策略。
例如,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的沟通,从而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蒽环+紫杉方案显著增加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
p=0.02
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
p=0.09 p=0.60
p=0.02 p=0.0006
p<0.0001
Ruth E,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23: 8322-8330.
60%
紫杉%
20%
卡培他滨
10%
0%
MAT Q4-Q2
MAT Q4-Q3
MAT Q4-Q4
MAT Q4-Q5
MAT Q4-Q6
MAT Q4-Q7
MAT Q4-Q8
MAT Q4-Q9
2002-2009年 蒽环类在晚期乳腺癌一线选择中明显下降,从41%到21%;紫杉类保持在50% 新型化疗药物中,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中一线治疗比例明显提高,从3%到20%
蒽环+紫杉方案在晚期乳腺癌的思考
蒽环类由于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广泛使用及其心脏毒性问 题,在晚期乳腺癌中的越来越少
蒽环+紫杉方案在同类研究中未显示生存优势,同时显著 增加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
2013年NCCN指南已经明确提出,不在推荐蒽环+紫杉 传统方案。
2项紫杉类一线联合卡培他滨 对比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研究 2010年:希腊肿瘤研究组
➢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往 往呈进展性与不可逆性
➢第1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 对心脏造成损伤
1. 第三届NCCN亚洲学术会议——乳腺癌专题访问. 肿瘤时讯 2010; 7(7): 4. 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18(10): 925-934.
2013年开始,NCCN指南 不再推荐蒽环类+紫杉类联合方案用于晚期乳腺癌
40 20 9.2 10.4
40
22
26.1
20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PFS(月)
*非劣效性上限:1.205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OS(月)
Lück H,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3; 139: 779–787.
n=705
EP组(n=353)
表柔比星75mg/m2
紫杉醇200mg/m2
随
q3w
机
EC组(n=352)
表柔比星75mg/m2
环磷酰胺600mg/m2
q3w
治疗直至出现中-重 度心脏毒性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S, ORR,毒性
注:可以纳入既往蒽环治疗史患者,但累积剂量限制在多柔比星≤300mg/m2或表柔比星≤ 400mg/m2
Sharon H, et al. Cancer 2004; 100: 44–52.
晚期乳腺癌 一线化疗方案需关注的因素
蒽环类药物的累积剂量 长期毒副反应 紫杉类药物的使用状况 心脏损害状况
疗效如何 长期毒副反应
患者依从性 长期使用
蒽环紫杉类在(新)辅助治疗中广泛应用 使希罗达®在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比例大幅提高
XP vs. EP: PFS及OS无显著差异
生存概率(%) 生存概率(%)
PFS
OS
100
XP(n=168)
100
EP(n=165)
80
XP vs. EP
80
HR: 1.012
60
95 %CI (0.785–1.304)*
60
XP(n=168) EP(n=165)
XP vs. EP HR: 1.027 95 % CI 0.740–1.424
XT方案
XT方案
晚期乳腺癌化疗方案推荐: XT方案( Docetaxel/ capecitabin)仍是指南推荐优选方案
NCCN乳腺癌指南.Ver1 2012 & Ver 3 2013 & Ver 1 2014.
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较联合其他药物无显著优势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研究
晚期乳腺癌 一线化疗
早期乳腺癌
5EU(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MAT Q4-Q2
MAT Q4-Q3
MAT Q4-Q4
MAT Q4-Q5
MAT Q4-Q6
蒽环类
紫杉类
MAT Q4-Q7
MAT Q4-Q8
MAT Q4-Q9
晚期乳腺癌
5EU(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
EP(表柔比星+紫杉醇)n=170 E 60 mg/m2, d1, q3w P 175mg/m2, d1,q3w
治疗6周期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S,缓解率,安全性,生活质量
患者基线基本特征20%左右患者有蒽环类治疗史
Lück H,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3; 139: 779–787.
2013年:德国妇科肿瘤学会
AC: 环磷酰胺, 表阿霉素
晚期乳腺癌一线化疗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vs. 联合表柔比星
希腊肿瘤研究组(Hellenic Oncology Research Group)
XT vs. ET(n=272),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1
XT(卡培他滨+多西他赛)n=136 X 950mg/m2 bid, d1–14, q3w T 75mg/m2, d1, q3w
紫杉类+卡培他滨较其他 紫杉类为基础方案ORR更高
多西他赛+卡培他滨 紫杉醇+卡培他滨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紫杉醇 + 吉西他滨
单药多西他赛
单药紫杉醇
ORR(%)
1. Jones SE,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5542–51; 2. Albain KS,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8(24): 3950-7. 3. O’Shaughnessy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2;20:2812–2823; 4. Dorte L, et al. J Clin Oncol 2011; 29: 4748-4754. 5. Lück H,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3; 139: 779–787. 6. D. Mavroudis,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0; 21: 48–54. 7. A. D. Seidman ,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1: 22: 1094–1101.
OS
EP
13
26%
EC
14
27%
HR=1.02 95% CI,0.87 to 1.19 P=0.8
比例 比例
时间(月) Ruth E,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23: 8322-8330.
时间(月)
该研究对同类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蒽环+紫杉方案未显示出生存优势
OS
PFS
ET(表柔比星+多西他赛)n=136 E 75 mg/m2, d1, q3w T 75mg/m2, d1,q3w
未进展或无严重毒性患者治疗6周期,缓解患者可继续治疗 主要终点:TTP; 次要终点:OS,RR,反应时间,安全性
患者基线基本特征70%左右患者有蒽环类治疗史
D. Mavroudis,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0; 21: 48–54.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一线治疗策略优化和探讨
目录
晚期乳腺癌很难治愈,延长生存是主要治疗目标
4%-6%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乳腺癌1 接受辅助治疗的早期患者中30%-40%会发展为晚期乳腺
癌2
➢根据预后因素,最多30%的淋巴结阴性和70%的淋巴结阳性患者 会复发1
晚期乳腺癌自诊断起的中位生存期2-3年,只有约5-10% 的患者可生存超过5年2
血小板 p=0.176
减少
* 发热性中
性粒细胞
p=0.409
减少
中性粒细 p=0.069 胞减少
*
贫血 p=0.001
不良事件发生率(%)
D. Mavroudis,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0; 21: 48–54.
非血液学不良事件
指甲改变 NS
手足 综合征 超敏反应
长春瑞滨比例下降,从 15%到10%;吉西他滨一直保持在 2.5%的低水平
S. Verma, et al. ESMO 2010 Abst 282. Annals of Oncology 2010; 21 (Suppl 8): viii98.
蒽环类心脏毒性是其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
➢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的最主 要副作用
乏力 神经毒性
黏膜炎
腹泻
恶心/呕吐
p=0.024 *
NS NS NS NS NS NS
不良事件发生率(%)
*统计的为3-4级不良事件,其余为2-3级
XT方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XT
ET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未报道
9%
p值
未报道
处理毒性反应住院率
5%
13%
0.021
D. Mavroudis,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0; 21: 48–54.
晚期乳腺癌 患者
上世纪治疗药物的发展
29-44%
14-22%
10%
随着治疗水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