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00个成语故事及翻译
寒假作文:六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假期提高必备资料!

六年级语文每天一练(1)一、将下列诗题与作者用直线连起来(6分)《游园不值》白居易《忆江南》苏轼《春日》杜牧《泊船瓜洲》王安石《题西林壁》朱熹《清明》叶绍翁二、填植物,补充诗句(8分)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满皇都。
3、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停车坐爱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混芳尘。
6、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8、羌笛何须怨,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下列划线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1分A、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也谈不拢。
B、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的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
C、我一看这道题,顿时傻眼了,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了个答案,交了试卷。
D、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很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四、请为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选出下联(1分)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五、你能填出多少主人公?(8分)入木三分()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才高八斗()乐不思蜀()四面楚歌()多多益善()纸上谈兵()高山流水()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一、读下列诗句,判断写的是哪个季节(5分)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二、读下列诗句,判断写的是那个节日(5分)1、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三、我是小小百科家(15分)1、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曲突徙薪阅读答案

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篇一曲突徙薪阅读训练】【译文】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①过拜访。
②直突烟囱是直的。
突,烟囱。
③傍同“旁”,旁边。
④积薪堆积的柴草。
⑤徙迁移,移走。
⑥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⑧俄而不久。
⑨息同“熄”,灭。
11而不录却不邀请。
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
13亡通“无”,没有。
14寤同“悟”,醒悟,明白。
【启示】寓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道理不要忘记和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给你的建议,但要思考后再采用,不能盲目听从。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阅读训练】1.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а.而不录言曲突者。
b.今论功而请赏。
c.主人乃寤而请之。
d.日出而林霏开。
2.下列句子中的“而”字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赏。
b.而不录言曲突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惟.弈秋之为听( )2.思援弓缴.( )而射之3.一心以为有鸿.( )鹄.( )将至二、解释带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者也。
..之善弈通国:善:弈:句意:2.孰.为汝.多知乎?孰:汝:句意:三、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 )四、选择恰当句意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2.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表现了两小儿的 ( )A.天真可爱。
B.瞧不起他人。
五、课内阅读。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文中用的方法叙述两人学弈的态度。
2.用文中的话说说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 )14.文言文二则一、1.wéi 2.zhuó 3.hóng hú二、1.全国。
善于,擅长。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谁。
你。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三、1.① 2.② 3.② 4.②四、1.A 2.B 3.A五、1.对比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vyyy

语文试题注意: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诘.难(jiã)脊.梁(jǐ)气吞斗.牛(dǒu)吹毛求疵.(cī)B.教诲.(huì)脚踝.(huái)恪.尽职守(kâ)怒不用遏.(â)C.亵读.(dú)拮据.(jū)锲.而不舍(qì)味同嚼蜡.(là)D.敷衍.(yǎn)伫.立(zhù)方枘.圆凿(ruì)啼.笑皆非(t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润如油膏再接再励根深蒂固发愤忘食B.心无旁骛恃才放旷自暴自弃格物致知C.断章取义前扑后继歇斯底里不知所措D.强聒不舍化为乌有重蹈覆辄全神贯注3.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水浒》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等;在结构上,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写法,使小说情书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
”傅雷对儿子所说的这段话,说明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
D.《朝花夕抬》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叙述了他少年时代的许多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的梦幻色彩,《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选自此书。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A.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在“亚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2023年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美观。 ( 5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行
yán zhì(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
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zhuó lù
(着陆)在火星上,
shǒu cì(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
印迹,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重大jìn zhǎn(进展),使我国 在行星探测lǐng yù(领域)进入世界先
历史的星空,因为众多杰出人物而光 辉灿烂。开国元勋周恩来心怀人民、任劳
任怨,做人民的公仆;_示___例__:___杂___交___ _水__稻___之__父___袁___隆__平___心___怀__梦___想___,_____
_播__撒___希__望___,___用__毕___生___精__力___让___世__人___ _远__离___饥__饿___的___困__扰___/_革___命__先___驱___李____ _大__钊___心__怀___理___想__、___坚___贞__不___屈___,__在___ _捍__卫___正__义___中___用__热___血___铸__就___丰___碑___。
(2)昏暗的烛光中,小战士( )地为将
军缝补着那块破了的袖章。
(3)毫不夸张地说,蜿蜒盘曲的长城是
( )的伟大建筑。
(4)这件时装在设计上( ),但观众的
评价却毁誊参半。
A.叹为观止 无独有偶
B.大吃一惊 举世闻名
C.叹为观止 举世闻名
D.大吃一惊 无独有偶
一丝不苟 标新立异 不动声色 标新立异 一丝不苟 标新立异 一丝不苟 标新立异
示___例___:__①___人__人___都___有__缺___点___,__但___不___要__ 掩___饰___缺__点___。___②__人___的___知__识___是___有__限___的__, 因___此___我__们___要__虚___心___学__习___,___不__要___不___懂__ 装___懂___,__要___听__取___他___人__的___正___确__意___见___。__
人教版五年级2024年小学语文上册月考考试真题

人教版五年级2024年小学语文上册月考考试真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éng rèn sāng yèbá căo suí yìtiĕ chănqīng tíng zhòu yègēng yún guàng jiēchú tou二、辨字组词。
待(_______)棉(_______)淮(_______)淌(_______)驴(_______)侍(_______)绵(_______)推(_______)躺(_______)炉(_______)诗(_______)锦(_______)维(_______)倘(_______)护(_______)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路不拾(_____)②兴高采(_____)③生灵(_____)炭④相(_____)为命⑤(_____)计多端⑥众星(_____)月1.我能把第②个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充填空:“_______”的近义成语是“畏首畏尾”;“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同义成语是“________”。
四、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停泊.(bópō)规律.(lǜlù)不可计数.(shùshù)相似.(sìshì)兴.(xīng xìng)奋颤.(chàn zhàn)动五、选择恰当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如果……就……无论……都……只要……就……1.(______)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_____)把璧交给他。
2.(______)花开的时间太短,(________)摇不下来。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甚()。
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1)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____________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___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
2. 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与理解。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1]把文中缺的词句补充完整。
[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为设果(________)答曰(________)[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甚:_____ 诣:_____ 乃:_____ 曰:_____[4]上面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
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重点中学升学考试模拟卷(部编版)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重点中学升学考试模拟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一直处在被bōxuē()、被yāpò()的困境下,国内局势相当yán jùn()。
南湖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迎来了新时代的míng mèi()春光。
回望历史,我们热血fèi téng(),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二、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jùn”字。
(4分)1.她长了一张()俏的脸蛋儿。
2.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3.在建筑师的主持下,这幢大楼提前一个月()工了。
4.一匹()马跑过草地,转眼间就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三、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2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领域解放哀思悬灯结采万象更新B.幼稚恰好锻练心平气和见微知著C.敏感文献搅和重见天日翻厢倒柜D.肿胀凄凉拨弄独出心裁不可思议2.下列每组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走.马观花快走.踏清秋B.自古及.今及.日中则如盘盂C.从善.如流通国之善.弈者也D.声泪俱.下虽与之俱.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悬念不断,引人入胜....。
B.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遗爱湖风光秀丽,令游人流连忘返....。
D.田老师以四句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4.下列情景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A.情景一(结识新朋友时的自我介绍):我贵姓张,你姓什么?B.情景二(预祝朋友乔迁之喜):我到时一定光临,一定会让你的寒舍蓬荜生辉。
C.情景三(寻物启事):我昨天在教室丢失了一本《新华字典》,如有拾获,务必从速上交。
D.情景四(作报告时最后的总结):这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成语故事1. 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 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 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 管:指笔。
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 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也作“成竹在胸”。
6. 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 水滴石穿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
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
也作“滴水穿石”。
8. 百发百中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
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
”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 无价之宝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
他把玉献给魏王。
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
”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 画龙点睛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 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 事半功倍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
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
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 千载难逢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
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
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14. 拔苗助长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
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
”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5. 得过且过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动物叫寒号鸟。
夏天,它们总是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 得意忘形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17. 对牛弹琴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
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
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
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8. 狐假虎威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19. 车水马龙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 半途而废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
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羊子觉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
”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1. 八仙过海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一般连用。
22. 鹤立鸡群草地上有一群鸡。
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3. 四分五裂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
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
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
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
”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24. 一鸣惊人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
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
”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5. 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26. 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27. 风吹草动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
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
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 风雨同舟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
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
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
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注释]舟:船。
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29.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