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第七章

合集下载

第七章货币供求理论

第七章货币供求理论

第七章货币供求理论一、填空题1.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_________,他提出的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重分析货币的________ 职能;剑桥方程式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它着重分析货币的________职能。

2.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_____________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3.凯恩斯将货币需求分成三种动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两者与_________呈正相关,后者与_____________呈负相关。

4.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模型实质上是将管理科学中的最适度存货控制技术运用于货币理论的成果。

5.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____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狭义货币包括:__ _____和____________;广义货币则在狭义货币的基础上加____________构成。

6.准货币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构成。

7.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一种代表一般购买力的_____________。

8.政府通过____________ 弥补赤字的办法,通常被称为“债务货币化”。

9.货币供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环节构成;一是由中央银行____________;二是商业银行____________。

10.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与利率有关,并将凯恩斯货币理论模型修正为Md=L1(y,r)+L2(r)是()的贡献?A.弗里德曼B.鲍莫尔C.卢卡斯D.托宾2.()认为货币的谨慎需求也与利率有关。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货币需求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货币需求
14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为其解决失业问
题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凯恩斯认为, 利息率由货币的供应与需求所共同决定的, 其中,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需求 则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1.在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 增加货币供应MS↑→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增 加↑,人们将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债券的 需求增加,导致债券的价格P上升↑→利息率 r下降↓,使得利息率低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投资增加I↑→有效需求↑→国民收入↑→就业 量↑; 反之,则相反。
但是,就理论基础而言,流动性偏好论以一 种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其财富的心理动 机为出发点,把心理因素作为影响货币需求 的出要因素,用心理分析来代替经济分析, 其科学性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流动性偏好论作为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货 币仅指现金,完全抹杀了各种存款货币在经 济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在抽象基础上产生的 流动性偏好论,其理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也 就是很有限的。

27
现代货币数量论
1956年志着货 币数量论的重新复活。弗里德曼认为货币 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 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 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把货币 也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因此,人们在 决定保留自己的财富时,决定用货币还是 选择其它资产?弗里德曼将资产选择理论 应用到货币上来
13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投机性 动机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产生的关 键在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当利率高时,人们预 期将来利率会下降,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变动成 反比,即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会上升,那么,现在以 低价买进债券将来就会获利。因此,人们就会抛出 货币,购买债券,即人们的货币需求减少,加快了 货币流通速度。 反之,当利率低时,人们预期将来利率会上升,债 券价格会下降,那么,现在卖出债券,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增加,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 因此,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货币 流通速度V或其倒数K并非常量,它们的变动取决于 利率的变动,与利率正相关。

第七章_货币政策

第七章_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搭配
Y
双紧 适度紧或中 性适度松
中性或适度 紧适度松
双松
T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谦P202) (1) 新古典综合派“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规 则不可取,力主中央银行按“单一规则”来操作 (2) “单一规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 (3)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得出“货币最重要”的著名论断: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更重要,货币政 策理应成为政府的主导性经济政策。
7.3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种类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直接干预、 利率管制、特种存款) 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说、窗口指导) 消费信用控制
二、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及启示(郭P110) (一)各国具体的货币政策环境对其政策工具的 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呈现出以间接化为 主的趋势 (三)货币政策工具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与特定 时期的政策目标有很大关系 三、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1、凯恩斯学派:利率
2、货币学派;货币供给量
3、托宾:股价 (六)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历程(郭P69)
1、20世纪4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20来自纪9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 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 险。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 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 具。

资料:第七章 货币需求000

资料:第七章 货币需求000

第七章 货币需求一、概念题2.流动性陷阱(人大1999研):凯恩斯提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会增加,然而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到临界程度时,即债券价格上升到足够高度时,人们购买生息的债券会面临亏损的极大风险,这时,人们估计,如此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再上升,于是他们就会不肯再买债券,而宁肯保留货币在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再向下降低,因为人们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再也不肯去买债券,从而使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即利率不会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经济正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这时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就对利率和投资从而对就业和产出不会有效果。

4. 货币交易需求(南开1999研):指为满足日常交易活动所要求持有的货币余额。

它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货币交易需求主要决定于人们的收支水平和收支时距。

假定支出水平是收入的稳定函数,则货币交易需求也就是总收入的正相关函数,通常与收入水平呈相同方向变化。

收支时距也是影响货币交易需求的重要因素。

从本质上讲,货币交易需求来自收支时差,如果收入与支出是同步的,人们也将不会存在交易需求。

所以,在收入既定时,收支时距越长,货币交易需求越大;相反,收支时距越短,货币交易需求越小。

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增函数。

同时,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取决于收入,而同利率无关。

早在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 ·H ·Hansen )在《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一书中,就对凯恩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指出,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时,货币的交易余额也会具有利率弹性。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illiam Ballmol )发表了《现金的交易需求——存货的理论分析》一文,第一次深入地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定律”(The Square root Formula ),这一定律也称为鲍莫尔模型,交易性货币需求可写为ibT M C d 22==(式中T 表示某一时期可预见的交易支出,C 表示每次出售证券而获得的货币量,b 表示每次出售证券获取现金所需支出的手续费,i 表示市场利率),它表明:(1)货币的交易需求,并不与交易(收入)总量依同一比例变化,而是与交易总量的平方根依同一方向变化,这称为“平方根定律”;(2)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有关,这就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b,所以就需要持有一定货币。

第七章--货币时间价值

第七章--货币时间价值

1 2 3 4 5 6 ……
n
A A A A A AA
A
F =A(1+i)1 +A(1+i)2 +A(1+i)3 +…… =A[(1+i)n+1-1-i]÷i =A [(F/A,i, n+1 ) -1 ]
[(F/A,i, n+1 ) -1 ] — 预付年金复利终值系数
18
2、预付年金复利现值计算:
①从目前起,每年年初支付20万元,连续 支付23年,共200万元;
②从第5年起,每年年初支付25万元,连续 支付23年,共250万元。
要求:经过计算后阐明该企业应作出何 种正确旳决策。
23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般都是以复利方式计息。
4
三、单利计算
假设:P—现值;F-终值(本利和); I—利息;i—利率;n—计息期限。
(一)单利利息:I=P·i·n
(二)单利终值:F=P+I =P(1+i·n)
(三)单利现值:P=F÷(1+i·n) =F×1/(1+i·n)
5
例1、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活期,银行存
款活期利率为0.72%,①计算1年后旳利息、本利
A、33.1 B、31.3 C、133.1 D、13.3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解法一:
FA=100×[(F/A,10%,3+1)-1]=100×(4.641-1)=364.1元 FB=100×(F/A,10%,3)=100×3.31=331元 FA -FB=364.1元-331元=33.1元
10
例2:在利率为6%旳情况下,某企业存款复 利计息4年旳本利和为50,000元,则其本金为多 少。 解: 查表得: (P/F,6%,4)=0.792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第7章 国际金融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外汇、汇率的基本定义; 2.汇率的概念、分类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 影响;
3.国际收支的基本定义;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5.国际储备的定义及来源。
第一节 国际 收 支
一、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是对国 际贸易和国际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的 收支等社会现象的本质反映和概括。有狭 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4.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划分
(1) 官方汇率。是指国家机构确定、调整和公布 的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这一汇率为准。
(2) 市场汇率。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的 实际汇率。
5.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划分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6.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三、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T
2.按汇率计算方法划分
(1) 基本汇率。指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汇 率。关键货币指在一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的、 在外汇储备中占比重最大的,同时又是可以自由 兑换或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货币。
目前,各国都把美元当作关键货币,关键货 币一经确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即成为基本 汇率。基本汇率一旦确定,就成为本国货币与其 他货币确定汇率的依据,其他汇率,均可通过这 一基本汇率套算出来。
其四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偿付性,外币资产可以得到偿付的保 证。
(二)外汇的作用
外汇在对外经济贸易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主 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方便国际结算,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
使用外汇可使这些繁杂的国际支付和结算变得方便和 快捷。
以外币计价的汇票来对国与国之间的进出口业务进行 结算,可以避免使用现金的成本与风险,有利于加速国 际商品流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七章 货币供给

第七章 货币供给

30
资产 现金准备 放 款 合 计
甲银行账户 10 40 50
负债 (单位:万元) 存 款 50
50
甲银行由于调整了资产结构,即放款和存款同时减少40万元 ,从而准备金率为10/50×100%=20%。符合要求。此为存款货 币的多倍收缩。
31

现实的存款创造乘数:
1 k r ec
其中,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即银行持有的 超额存款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比; c为现金提取率,即银行漏损现金与活 期存款之比,又称现金存款比率。
贷款增加 D0(1-r) D0(1-r)2 D0(1-r)3 D0(1-r)4 ……
D 0 1 (1 r ) r
26
可以看出,通过存款和贷款的相互转 化,在极限状态,原始存款所导致的准备 金增加最终全部转化为银行体系的法定准 备金,因此,可得存款货币多倍扩张的公 式:
D R R 1 r r
2
4、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PQ 货币必要量公式: M V
货币必要量公式解释: 商品价格总额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待售商品数量 假设条件:完全的金币流通
注:1816年英国确立金本位制
1818-1883
3
5、货币需求量的测算
单项挂钩法:是指对货币需要量进行单项指标跟踪,即只与经济 增长率一个指标挂钩。用公式表示:
13
8.3.2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 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是最初部分的存款。
派生存款:它是相对应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商业银行以原 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直接形成的)。

第七章 、货币需求习题答案

第七章 、货币需求习题答案

第七章货币需求一、填空题1、“1:8”公式的含义是:对于8元钱的零售商品供应,对应的需要1元钱的人民币实现其流通。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投机性需求。

3、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变量因素是_恒久性收入_ __。

4、在货币需求理论中,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欧文。

费雪。

5、凯恩斯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是利率。

6、实际货币需求则是经济主体的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的货币需求。

7、剑桥方程式的公式是Md=KPy。

8、凯恩斯将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1、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A、M和V短期内稳定B、T和P短期内稳定C、P和V短期内稳定D、T和V短期内稳定2、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C)。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3、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B、过去的收入C、未来的收入D、恒久收入4、剑桥方程式中,着重研究的货币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5、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M=L1(Y)+ L2(i)中,认为M与收入Y和利率i的关系分别是(D )A、负相关,正相关B、正相关,正相关C、负相关,负相关D、正相关,负相关三、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 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四、简答题1、简述影响和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2、简要分析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3、简述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与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4、简述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分析的主要内容。

五、计算题六、论述题1、试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该理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相比有何特色?2、试比较分析现金交易说与现金余额说的主要区别。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制定和执行,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2.世界上产生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3.年,将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

4.一般认为中央银行有三项主要职能,它们是、和
,其中是中央银行最基本职能。

5.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和三项。

6.中央银行在业务经营中,与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经营原则。

它不以
为经营目标,而是以为目标,也就是以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业安全为出发点。

7.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
和其它业务。

8.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或
作保证,使得货币发行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9.中央银行集中的存款准备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10.外汇储备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

二、判断题
1.中央银行从性质上看与其他商业银行无本质区别。

2.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标准,中央银行首先应是政府的银行。

3.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时要坚持财政发行,防止经济发行。

4.货币发行与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都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5.中央银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管理部门,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吸收法定存
款准备金。

6.当金融市场资金过剩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买进有价证券,实现减少货币供给的
目的。

7.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是已经到期的票据。

8.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

9.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10.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三、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A.早于B.晚于C.同时D.不确定
2.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业务对象的是()。

A.政府B.城市商业银行
C.居民D.国有商业银行
3.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

A.特殊企业 B.一般企业
C.中介机构 D.国家机关
4.下列中央银行的业务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的是()。

A.发行货币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代理国库 D.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5.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A.企业存款 B.国库存款
C.个人存款 D.团体存款
6.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为主,这是由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A.长期贷款 B.中长期贷款
C.短期贷款 D.无息贷
7.再贴现是指()。

A.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的贴现 B.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的贴现
C.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的贴现 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
8.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

A.国库券和国债 B.股票
C.公司债券 D.金融债券
9.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是()。

A.货币发行 B.存款业务
C.政府存款 D.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四.多项选择题
1.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特性划分,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是()。

A.政府的银行职能 B.金融服务职能
C.金融管理职能 D.金融调节职能
E.发行的银行
2.在下列中央银行业务中,属于负债业务的有()。

A.货币发行 B.贷款
C.集中存款准备金 D.经理国库
E.再贴现
3.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一般要遵循原则是()。

A.垄断发行原则 B.信用保证原则
C.实物保证原则 D.弹性发行原则
E.财政发行原则
4.在中央银行的下述业务中,属于资产业务的项目有()。

A.货币发行 B.贷款
C.金银储备 D.再贴现
E.外汇储备
5. 金融监管的特征有()
A.法制性
B.系统性
C.强制性
D.社会性
6. 金融监管的意义表现为()
A.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稳定 B.稳定商品价格
C.确保市场信息公开化
D.约束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E.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关系
7. 银行监管的内容包括()。

A.市场准则监管
B.市场竞争监管
C.市场准入监管
D.市场运营监管
E.市场退出监管
五.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
2.经济发行
3.财政发行
4.再贷款
5.再贴现
六.简答题
1.试述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的具体职能。

2.简述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

3. 简述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主导和核心,货币政策
2.英格兰银行
3.200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
5.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6.盈利,宏观调控
7.资本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
8.外汇,黄金,有价证券
9.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10.资产
二.判断题
1-5 ×××√× 6-10 ×××××
三.单项选择题
1-5 BCDDB 6-9 CDAA
四.多项选择题
1、BCD
2、ACD
3、ABD
4、BCDE
5、ABD
6、ACD
7、CDE
五.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其主要职责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2.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地增加货币发行量,货币的投放必须适应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增长的需要,既避免过多发行,又确保经济发展对货币的
需要。

3.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攻赤字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这种发行不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会形成超经济需要的过多货币量,从而导致市场供求紧张,物价上涨。

4.再贷款: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贷款。

5.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持有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向中央银行进行票据再转让的一种行为。

六.问答题
1.(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是该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其职责具体表现为:统一货币发行.掌握货币贮备.调节货币流通.维持货币稳定。

(2)银行的银行。

该职能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者,是金融票据的交换中心,全国银行的清算中心,存款准备金的管理者。

(3)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执行以下职责:代理国库;向政府融通资金;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办理政府的各种金融事务;作为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的机关,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代表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2.中央银行的在货币发行时要遵循垄断发行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和弹性发行原则。

(1)垄断发行原则。

即货币发行权应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保证一国国内流通统一的通货形式,使中央银行高效率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得以落实。

(2)信用保证原则。

它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外汇.黄金或有价证券等作保证,使得货币发行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既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避免通货膨胀的威胁,确保国民对本国货币的信任。

因此,中央银行不得在政治等压力下随意发行,要以可靠的准备金制度为基础,坚持经济发行,防止财政发行。

(3)弹性发行原则。

也就是说货币发行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货币发行动态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互替代性和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作用,遵循弹性发行原则可使货币供应量不至于过度偏离货币需求量,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3.(1)市场准入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