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应急演练

合集下载

毒蛇咬伤处理应急救援预案

毒蛇咬伤处理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做好毒蛇咬伤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毒蛇咬伤中毒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医疗救治工作。

具体人员配备如下:组长:卢廷淑副组长:杨冬梅、徐昌勇成员:杨济华、李在丽、肖敏、李明、万程、沈查、程红彬、谭开彬、刘显章、王猛、曾德华、龙华、李英、李俊玲、杨敏、肖燕、黎燕、朱莉、潘阳梅、潘艳、杨明菊、黄玲(二)成立毒蛇咬伤中毒事件综合医疗急救组。

具体岗位职责及人员配备如下:二、应急处理(一)接诊及救治流程图1 电话应急救治流程图2 院内应急救治流程(二)汇报流程获知毒蛇咬伤中毒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应按规定时间要求及时上报;医务科填写《毒蛇咬伤中毒事件伤员救治情况表》(附件2),及时汇报并存档。

具体汇报流程如下所示:三、预案实施要求1.首诊人员及科室必须了解患者全面状况,遇有新发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并组织相关科室会诊,保证医疗安全;2.遇有各科抢救组长未在,由在场最高行政领导或最高年资医师负责组织抢救工作;3.遇有涉及多科抢救的患者协调困难时,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指定科室接收并抢救患者;4.各科人员接到呼叫后,必须10分钟内到达指定岗位参与抢救;5.参与救治医护人员做好防护,防止职业暴露;6.医务科制定奖惩措施,严格执行。

附件1 毒蛇咬伤救治要点一、蛇毒的分类蛇毒可大致分为三大类:1.以神经毒为主的蛇毒: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蛇毒:有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蛇毒:有蝮蛇、大眼镜蛇及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二、蛇毒的有效成分1.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2.心脏毒:主要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衰。

3.溶细胞毒:可使血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坏死。

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

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单位应对蛇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蛇咬伤带来的危害,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1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我单位办公区域及附近环境四、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全面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现场指挥组:负责演练现场的指挥、调度和协调。

3. 演练参演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操作。

五、演练内容1. 发现蛇咬伤情况2. 报警与求助3. 初步救治4. 转移伤者5. 医疗救治六、演练步骤1. 发现蛇咬伤情况(1)演练开始,模拟发现蛇咬伤事件。

(2)参演人员立即向演练现场指挥组报告情况。

2. 报警与求助(1)演练现场指挥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演练领导小组报告。

(2)演练领导小组通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3. 初步救治(1)参演人员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2)演练现场指挥组通知医疗救治组,准备医疗救治。

4. 转移伤者(1)参演人员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区域。

(2)演练现场指挥组通知相关部门,做好伤者转移工作。

5.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对伤者进行救治,包括清洗伤口、注射抗蛇毒血清等。

(2)演练现场指挥组向演练领导小组报告救治情况。

七、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演练领导小组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

2. 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演练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表彰。

八、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演练方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本次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旨在提高我单位应对蛇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

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野外作业和旅游活动增多,蛇咬伤事件时有发生。

为提高单位员工应对蛇咬伤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蛇咬伤带来的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员工对蛇咬伤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规范蛇咬伤现场急救流程,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3. 提升单位应急处置能力,降低蛇咬伤事件带来的损失。

三、演练组织1. 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演练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3. 各组成员明确职责,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四、演练内容1. 蛇咬伤现场急救培训:邀请专业人士对现场急救知识进行讲解,包括蛇咬伤的特点、急救流程、常用急救药品及器材的使用等。

2. 蛇咬伤现场急救演练:模拟蛇咬伤现场,检验员工现场急救能力。

3. 蛇咬伤转运演练:模拟伤者被转运至医院的流程,检验转运过程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4. 蛇咬伤救治演练:模拟伤者到达医院后的救治流程,检验医护人员救治能力。

五、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2)通知参演人员,做好演练前的培训工作。

(3)准备演练所需的药品、器材等。

2. 演练实施阶段(1)现场急救培训:邀请专业人士对现场急救知识进行讲解。

(2)现场急救演练:模拟蛇咬伤现场,参演人员按照培训内容进行现场急救。

(3)转运演练:模拟伤者被转运至医院的流程,检验转运过程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4)救治演练:模拟伤者到达医院后的救治流程,检验医护人员救治能力。

3. 演练总结阶段(1)参演人员对演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对参演人员进行评价。

(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确保参演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演练期间,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4. 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我项目部所承揽的垃圾处理厂工程地处山岭、水库之间,树林茂密,当地经常有毒蛇出没,主要的毒蛇有眼镜蛇、珊瑚眼睛蛇、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两头蛇、蝮蛇等。

该地区毒蛇毒性很大,一般在两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既可导致丧命。

我部施工人员特别是测量人员以及分包队伍在作业过程时常遇到毒蛇,危害比较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放毒蛇咬伤应急处置要坚持“提高警惕,预防为主,正确处理,科学医治”的原则。

首先要教育所有野外作业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做好个体防护工作,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药品,上山养成打草惊蛇的惯,一旦发生意外,要懂的如何在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迅速和相关方取得联系,在有效时间内得到科学的诊断和医治。

3.组织机构和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组长:XXX副组长:XXX、XXX、周长胜成员:XXX、XXX、XXX、XXX、XXX、XXX(2)应急带领小组职责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防毒蛇咬伤的专项应急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应急预案以及毒蛇咬伤应急工作的具体指挥,和放毒蛇咬伤具体措施的落实以及应急救援中的具体部署;负责对外协调联系以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个组员按照各部门职责协助上级落实好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加强本部门人员及分包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分部人员以及相关施工队伍实施紧急抢救工作。

3.预防和预警该工作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所有野外作业人员日常的防蛇安全教育,时刻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落实好野外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工作,配备防护鞋、防护服、驱蛇工具和急救药品等必备的防护工具,做到有被无患;再一方面每次上山作业坚持做到打草惊蛇,发现毒蛇后的第一时间通知其他队伍,并绕行或确定毒蛇游走后,方可继续前行或作业,以确保人员安全。

4.信息报告步伐一旦发生毒蛇咬伤事故,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如果联系不上,要联系到组员)请求派车运送伤员。

野外蛇咬伤应急预案

野外蛇咬伤应急预案

一、背景及目的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升高,蛇类活动频繁,野外活动人员增加,蛇咬伤事件时有发生。

为提高野外活动人员应对蛇咬伤的能力,确保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转运、医疗救治等工作。

3. 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蛇咬伤事件信息。

4. 宣传教育组:负责宣传蛇咬伤预防知识,提高野外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蛇咬伤(1)立即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

(2)观察伤口,判断是否有毒蛇咬伤。

如有毒蛇咬伤,立即采取以下措施:2. 现场急救(1)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清除毒液。

(2)用锐利的刀具将伤口处划几个小口,使毒液流出。

(3)用绳子或布条在伤口上方约15-20厘米处捆扎,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以减缓毒液扩散。

(4)如条件允许,可取蒲公英、蛇麻子、甘草等植物,咬碎敷在伤口处。

3. 伤员转运(1)立即将伤员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2)途中注意保持伤员体温,避免剧烈摇晃。

4. 医疗救治(1)到达医院后,立即告知医生蛇咬伤的具体情况。

(2)医生根据伤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注射抗蛇毒血清、输液、抗感染等。

(3)密切观察伤员病情变化,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四、宣传教育1. 加强野外活动人员的蛇咬伤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制作宣传资料,普及蛇咬伤急救知识。

3. 定期开展野外活动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野外活动人员应对蛇咬伤的能力,确保生命安全。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野外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蛇咬伤事件的发生。

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横幅

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横幅

一、横幅设计理念为提高我单位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蛇咬伤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特举办本次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

本横幅设计旨在突出演练主题,激发参演人员积极参与,增强实战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横幅内容【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生命安全!三、横幅尺寸及样式1. 尺寸:宽3米,高1.5米2. 样式:采用双面印刷,材质为防水、耐磨、耐高温的户外布料四、横幅色彩搭配1. 主色调:橙色(代表警示、注意)2. 辅助色调:红色(代表紧急、危险)、蓝色(代表冷静、专业)五、横幅内容布局1. 顶部:醒目标题【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采用橙色字体,加粗显示,字体大小为50px2. 中部:副标题【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生命安全!】,采用蓝色字体,字体大小为30px3. 底部:单位名称及时间,采用红色字体,字体大小为20px六、横幅细节设计1. 在顶部标题下方,添加一条红色横线,起到分隔作用2. 在副标题下方,添加一条蓝色横线,与顶部红色横线相呼应3. 在横幅四角,设计简约的蛇咬伤图案,增加视觉冲击力七、横幅使用场景1. 演练现场:悬挂于演练场地入口处,作为活动标识2. 宣传推广:可用于单位内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活动影响力八、横幅制作及发放1. 制作:由单位宣传部门负责联系专业印刷厂进行制作2. 发放:在演练前一周,由宣传部门将横幅发放至各参演单位及部门九、横幅回收及维护1. 演练结束后,由宣传部门负责回收横幅2. 横幅回收后,由单位后勤部门进行清洗、晾晒、折叠,并存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下次使用十、横幅宣传效果评估1. 演练期间,关注横幅的展示效果,确保其在演练现场及宣传推广中起到应有的作用2. 演练结束后,收集参演人员及观众对横幅设计的意见和建议,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本次【蛇咬伤应急预案演练】横幅的设计,旨在为参演人员营造一个紧张、严肃的演练氛围,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希望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提高我单位应急处理能力,为保障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蛇虫伤害应急预案

蛇虫伤害应急预案
蛇虫伤害应急预案
内容
危险特性
1、蛇:峨眉区域蛇为中低毒蛇类,被毒蛇咬伤后,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伴随全身症状有恶心、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处理及时,一般不会有性命之虞。
2、蜈蚣: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大年龄蜈蚣咬伤还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说话有膻味)、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但一般不会有性命之虞。
预防措施
1、加强对蛇虫咬伤的现场处置培训。
2、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不得穿短裤上班。
3、尽量不在草坪、草丛附近逗留休息,不违规穿过草坪。
4、蛇粪有股特殊的腥臭味,如果嗅到特殊的腥臭味,要注意附近可能有蛇。
5、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不要在角落和墙角休息。
6、搬动物品时必须戴好布手套,蜈蚣无法咬穿布层伤害人体。
其它
本预案张贴位置:各值班室、各车间杂草丛生或离草丛近的地方。
5、迅速用止血带、橡皮筋、布条等在距伤口5至10厘米的肢体近心端捆扎,但同时要切记不能勒得过紧,间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
7、用打火机或烟头适度烧烫伤口,以破坏成分为蛋白酶的毒液。
8、从近心端不断往远心端挤压,尽量排出有毒血液。也可用口吸,但要保证口腔清洁无伤口并避免吞入。
9、遇毒性明显发作快时,将伤口皮肤切成十字形,长约1-1.5厘米,其深度以达到皮肤下为止,要避开静脉;用桶装水反复冲洗伤口。直到应急车辆或120到来。
3、蛇的肺活量很小,员工持续逃跑即可甩掉蛇的追击,中途不要停歇;蛇转弯能力很差,逃跑过程中应采用“之”字形迂回逃跑,防止被蛇追上。
4、手中有长工具时,可使用工具迅速击打蛇的头部,只有工具足够长时才击打蛇的七寸。

毒蛇咬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毒蛇咬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毒蛇咬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概述毒蛇咬伤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由于毒蛇咬伤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对咬伤者进行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和处理。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毒蛇咬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以指导各级应急机构和工作人员在突发事故中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二、预案目标•提高应急机构和工作人员对毒蛇咬伤事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快速、准确地识别毒蛇咬伤事故并进行初步评估。

•高效、安全地对咬伤者进行急救和抢救,并及时送医治疗。

•优化资源调配和协调,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应急组织1. 主要责任部门本预案下的主要责任部门为卫生健康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他们分别负责毒蛇咬伤事故的急救抢救、应急响应和维护治安秩序工作。

2. 辅助责任部门辅助责任部门包括森林公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卫生健康监管部门等,他们的任务是在事故中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和协助。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护队、毒蛇专家队、公安治安队等,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事故中发挥关键作用。

四、应急流程1. 接报与调度•接到毒蛇咬伤事故报警后,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响应,并指派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赶往现场。

•指挥中心在接报后迅速调度资源,确认事故情况,发布警示通告,通知与事故有关的部门和单位。

2. 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指挥人员应立即展开现场救援,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毒蛇专家队应在现场对毒蛇进行辨识和定性,确保提供正确的抢救指导。

•医疗救护队应快速对咬伤者实施急救措施,如封口、止血、保留伤口等,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3. 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应及时上报毒蛇咬伤事故信息,并迅速开展治疗工作。

•医院应具备相应的医护人员、设备、药品等资源,并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医疗救治。

•医疗机构应建立咬伤者信息管理系统,跟踪伤者的治疗情况并编制详细的报告。

4. 事后评估与总结•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应对整个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评估,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蛇咬伤应急演练总结
xxxx线路五班目前管辖输电线路有500kVxxx #—#,500kVxxx #-#,500kVxxxx #—#,500kVxxxx #—#,线路长度共计公里,共基杆塔。

地处,线路走廊区域森林覆盖率较高。

由于线路区域气候较为炎热,林区多植被繁茂,加之地形复杂,野生蛇类较多,毒蛇致伤致死事件在沿线村寨时有发生。

为了班组人员巡视或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确保在发生蛇伤中毒事件是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班组于年??月??日下午开展了毒蛇咬伤应急的“桌面演练”,了解了线路沿线的蛇类分布、蛇毒特性以及应急处理常识,具体如下:
一、分布蛇类
线路五班管辖输电线路区域内生活的野生毒蛇有如下几种:
眼镜蛇竹叶青虎斑颈槽蛇
尖吻蝮(五步蛇)银环蛇原矛头蝮
菜花原矛头蝮丽纹蛇白头蝰
二、毒性特征
序号蛇名毒性咬伤或生理反应
1 眼镜蛇混合毒素常见牙痕两个,牙间距1.1~1.9厘米,伤口流血不多,
很快闭合变黑,伤口周围皮肤迅速变红,可扩散到整个肢
体,甚至躯干。

2 竹叶青血液毒素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

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
破,发展迅速。

3 虎斑颈槽蛇混合毒素不详
4 尖吻蝮(五步蛇)混合毒素伤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时现象,继而会肿大、起泡、组织坏
疽以及溃疡,随后更会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

5 银环蛇神经毒素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
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
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
6 原矛头蝮混合毒素可见两个深而清晰的牙痕,伤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围肿
胀明显。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律紊乱及血压下降,尿7 菜花原矛头蝮混合毒素
少或无尿,常出现酱油样颜色的尿。

8 丽纹蛇神经毒素不详
9 白头蝰混合毒素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
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
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
逐渐加重、功能障碍。

三、应急处理
1、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 1).看蛇形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等(但
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

(2).看伤口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

(3).看症状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2、伤后应急处理
如果辨别不清是否被有毒、无毒蛇咬伤,千万不能等待中毒症状出现,必须按毒蛇咬伤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1).患者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

(2).记住伤口的形态,详细告知急救的医务人员,如果把蛇打死,则带上死蛇,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正确地给以治疗。

(3).绑扎伤肢,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布带结扎在患肢近心端,伤口上方5厘米左右,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注意结扎无须过紧,并留有活结,便于松解,每隔15~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组织缺血坏死,一般不超过2小时,待有效急救处理措施使用后即可改除。

(4).冲洗应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等冲洗。

(5).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洁的小刀、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最好过火消毒)挑破伤口,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
防止伤口闭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后应马上清洗伤口,从上而下向伤口不断挤压15分钟左右,挤出毒液。

(6).可用吸吮排毒法,采用拔火罐、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无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无口腔破损或龋齿,以防吮吸者中毒),边吸边吐,每次要用清水漱口。

(7).破坏蛇毒,因其是一种毒性蛋白质,可用火柴、打火机等烧灼伤口,取其高温破坏伤口中残留蛇毒,减少人体的吸收。

(8).内服、外敷解毒药物,如季德胜蛇药或草药垂盆草等,应根据当时当地能立即采到为原则,灵活运用。

(9).毒蛇咬伤应急处理后,患者必须迅速送正规医院,按毒蛇咬伤进一步规范急救治疗。

综合以上所述,结合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特点,我们应该养成野外主动防蛇避蛇的好习惯。

其天气闷热和雷阵雨时,在田间、沟边、草丛湿地、山野中等劳动或行走时,应特别保护好手足。

手中可持一小木棍或树枝,打草惊蛇,把蛇赶走。

在田园、山林地带宿营时,睡前和起床后,应检查有无蛇潜入。

不要随便在草丛、土堆和蛇可能栖息的场所坐卧,禁止用手伸入鼠洞和树洞内。

进人田园树林、水溏草丛地带应穿好鞋袜,扎紧裤腿。

夜间活动需带手电筒,避免误踏蛇体,如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过避蛇;若被蛇追逐时,应向上坡跑,或忽左忽右的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更不能盲目用手抓蛇。

同时在外出工作的时候,要准备好防蛇药品随身携带,做到有备无患,
确保人身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