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情绪的相关理论
情绪的基本理论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 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3.拉扎勒特的认知-评价理论 观点: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 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情绪的三大基本理论
外周神经理论 提出者:詹姆斯和兰格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的体验。
丘脑理论 提出者:沃尔特坎农和菲利普巴德 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他们都受到丘 脑的控制。
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价-兴奋”说 观点:(1)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 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情绪的相关理论

1.詹姆士(James)—兰格(bnge)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
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变化,由机体反应引起情绪体验。
因此,情绪只是对于一种生理状态的感觉,是对机体内部和外部生理变化的意识。
2.坎农(connan)—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牛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铬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o3.巴甫洛夫(Pavlov)的动力定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大脑皮层中按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厂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种系统叫做动力定型,是入学4、习惯和需要的生理基础。
当客观事物符合我们的动力定型时,其刺激所引起的皮质神经过程就会按原来的轨道运行,产生满意的倩绪和情感。
如果客观事物不符合动人定型,就会使旧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人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有两个系统。
由具体事物的影响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称为第一佰号系统,内语言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称为第二倍号系统。
人们不仅通过第一信号系统产生情绪体验,也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例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自己的情绪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如果这时候有人用言语劝告几句,就可能平静下来,这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4.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只是有机体对待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和一族反应,因此经常从反应模式和活动水平两方面去描述情绪。
行为主义的莫圣人华生认为,情绪是—种遗传的反应模式,它包括整个的身体机制,特别是内脏和腺体活动系统的深刻变化。
在他之后,操作条件反射论者斯金纳特别注意从动物在个体生活中的习得行为研究情绪,发展了用条件反射技术来引发倩绪的方法,并把挫折效应作为研究情绪的一个标难方法。
5.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该理论的中心是焦虑问题。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情绪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行为、认知和生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深入研究情绪的起源、分类和作用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心理学中的著名情绪理论,以及它们对于理解情绪的作用和影响。
1.詹姆斯-兰格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是情绪理论中的经典之作,它由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和生理学家兰格于19世纪末提出。
根据这一理论,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身体的生理反应所决定的。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的情绪是基于他们对于生理反应的解释而产生的。
具体来说,当我们面临某个刺激时,比如遇到危险或看到令人愉悦的事物,我们的身体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快、汗水流出等。
而我们会根据这些生理反应来判断自己的情绪,比如认为自己害怕或者高兴。
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由身体的生理反应引起的,并且这些反应对于不同的情绪有着不同的表现。
2.考克斯理论考克斯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考克斯于20世纪初提出,它是情绪理论中的另一代表性观点。
根据考克斯理论,情绪是由客观的刺激引起的,而这些刺激会触发特定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
考克斯将情绪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喜悦、悲伤、恐惧、愤怒、厌恶和惊讶,而每种情绪的触发刺激和生理反应都是特定的。
考克斯理论强调了外界刺激对于情绪的重要性,它认为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特定的刺激来引起。
考克斯还提出了情绪的“核心意义”,即每种情绪都包含有特定的核心意义,比如喜悦意味着“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悲伤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的东西”。
3.皮亚杰情绪理论皮亚杰是20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关于情绪的认知理论。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情绪是由认知过程引起的,它是由个体对于外界刺激的认知、理解和解释而产生的。
他认为,情绪是由个体对于环境变化的不协调反应所引起的,并且情绪对于个体的认知和行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情绪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情绪,试图理解情绪的本质和起源。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情绪理论,其中一些理论认为情绪是内在的生物机制,而另一些理论认为情绪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反应。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情绪理论,包括James-Lange理论、Cannon-Bard理论、Schachter-Singer理论和情绪维度理论。
James-Lange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丹尼尔·朗格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身体生理反应引起的。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身体在面对刺激时会产生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会引发相应的情绪。
如果我们看到一只恐怖的动物,我们的心率会加快,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我们的手掌可能会出汗。
James-Lange理论认为,这些生理变化是引起恐惧情绪的原因,而不是恐惧情绪引起这些生理变化。
Cannon-Bard理论对James-Lange理论提出了质疑。
Walter Cannon和Philip Bard认为,情绪和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生理反应引起情绪。
根据Cannon-Bard理论,当我们面对某种情境时,大脑会同时产生情绪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这两种反应是并行的,而不是逐步的。
Schachter-Singer理论是另一种关于情绪起源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情绪是由生理反应和认知解释共同决定的。
当我们面对某种情境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生理反应,但我们需要对这些生理反应进行解释,以确定我们到底是何种情绪。
根据Schachter-Singer理论,我们会寻找外部刺激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来解释我们的生理反应,从而确定我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的心跳加速,我们会考虑我们是否处于危险之中,从而产生恐惧情绪。
这一理论强调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为情绪是由生理反应和认知解释共同决定的。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

5、活动理论
幸福感是活动的副产品, 来自于活动过程, 而 非活动的结果。
➢ Aristole认为快乐来源于有价值的活动; ➢ 人们在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时,
会经历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称为“心流” (flow)。 ➢ 极限运动、涂鸦、飙车党 ➢ 国庆方阵 ➢ 看一部好电影或一部话剧、舞剧
幸福 =
我们已拥有的(成就) 我们想要的(欲望)
汤姆森夫妇:
金钱 = 快乐?
20万美元的收入 40万美元的欲望
= 0.5 (不快乐)
国外旅游、名车、豪宅、新款电子产品、私立学校
约翰逊夫妇:10万美元的收入
= 2.0 (快乐)
5万美元的欲望
合适的房和车、偶尔旅行、社交休闲、医疗保险、较低的教育成本
• 也就是说,年收入2万美金和20万美金 不是最重要的,开一辆宝马跑车或是一辆 二手的五菱面包车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 是你的收入是否能满足你的欲望。
7、状态理论
• 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 取决 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件 的多寡。
• 幸福感是对快乐生活事件 的心理运算。
• Forayce发现,用意识努力 来减少暂时的消极情绪, 可以增加幸福感, 缺乏愉快 的事件确实会导致抑郁。
四、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幸福的公式?
心理学家约翰逊和格鲁克研究发现: 一个人对自己的收入是否满意,并不取决 于其收入多少。一些很有钱的人总觉得欲 望不能得到满足,而一些不是很有钱的人 却很满意当前的生活。
幸福何处寻?
• 上幼儿园后,把天真弄丢了; • 上小学后,把童年弄丢了; • 上初中后,把快乐弄丢了; • 上高中后,把思想弄丢了; • 上大学后,把追求弄丢了; • 毕业后,把专业弄丢了; • 工作后,把锋芒弄丢了; • 恋爱后,把理智弄丢了; • 按揭后,把下半生弄丢了。
2情绪理论

大
脑
皮
层
5 丘
4 脑
2
1 3
感 受 器
骨 骼 肌
内
脏
(三)心理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焦虑的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1. 压抑
自我阻止激起焦虑的念头、情感和冲动不让其达到意识水平。
2. 否认
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 3. 移情 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投注 4. 自居作用 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 5. 升华作用
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价值不受 外界威胁,维护心理的平衡, 当事人会强调自己既得的利益,淡化原来目 标的结果,以减轻失望和痛苦。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甜柠檬心理”。就 像狐狸找不到可口的食物,却找到一只酸柠檬,于是自我安慰道,“这柠 檬正合我的口味,我就喜欢吃酸的”。例如,联欢会上被人邀请跳舞,其 实很喜欢但不会跳,又不愿承认,就说自己喜欢安静,喜欢欣赏舞曲音乐; 对自我则安慰道:跳舞没什么好,出一身大汗,还要回去洗澡。再如,研 究生考试失利,就说早工作早挣钱,真上研究生经济上亏大了。
刺激情境
生理变化
情绪体验
认知因素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Lazarus, 1970,1993)
(1)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即情绪 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2)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即在 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 自身的关系;(3)情绪活动中存在3个层次的 评价:初评价(指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 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如15种情绪 及其“核心相关主题”)、次评价和再评价。
实验结果:控制组和告知组被试在室内安静地等待并 镇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的古怪行为; 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行 为,变得欣快或愤怒。 结果分析:控制组被试未经受生理唤醒,告知组被试 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他们都不被环境中同伴 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没有任何情绪反应;未告知组和 误告知组被试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从 而受到环境中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唤醒与“欣快” 或“愤怒”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
2情绪的理论

安静地等待 镇静地工作
追随实验室同伴 的行为,变得欣 快或愤怒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实验结果分析
❖ 甲组被试知道引起生理唤醒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药物作 用,环境因素——同伴行为——无论欣快或愤怒,同 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他们没有任何情绪反应。
❖ 乙、丙两组所体验到的发抖、心跳和脸上发热等生理反 应没有合理的解释,把生理唤醒同欣快(或愤怒)联系 起来,得到了新的解释,表现了相应的情绪行为。
自豪+尴尬?
相同的场景做出不同的评价;(感情性记忆) 认知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第四节、情绪的认知理论
❖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 ❖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理论 ❖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第二代情绪学说)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 詹姆斯-兰格理论的意义:
故意假装的表情会带来肉体的变化,然后可以引 发这个人刚刚模仿的情绪感觉。应用到心理治疗 中。(改变面部表情、姿势和身体动作)
因为它所引发的争论从19世纪一直延续到21世纪; 成为最著名的一个理论。
对其他情绪理论产生了重要启发作用,推动了大 量的实证研究。
机体反应
评价
情绪
情绪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的意义
❖ 意义:
首先在情绪问题上提出了评价的概念。 继詹姆士情绪理论之后的“第二代情绪学说”。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四分。
二、沙赫特的认知-激活理论
❖ 沙赫特:
最早为情绪的认知理论提供实验依据的重要理论 家。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课件ppt

2023/4/20
25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评价层次
初评价 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
次评价 对自身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涉及能否控制刺激事件及 控制程度。
再评价 对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2023/4/20
26
情绪与评价
2023/4/20
27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 切除动物的全部丘脑,动物仍然有愤怒的情 绪反应。只有切除后部下丘脑,情绪反应才 会完全消失。
• 如果愤怒情绪的释放是丘脑摆脱皮层抑制 结果,那么愤怒情绪反应应是连续和持久的。 但实际上“假怒”反应是暂时的。
2023/4/20
13
情绪的认知理论
看到一位朋友你们 迎面走来 刚吵
过架
抬头微笑停下 交谈
2023/4/20
5
詹姆斯-兰格理论——主要观点
• 情绪是机体对外在刺激引起的自动生理反 应感知之后产生的,是能被意识到的主观体 验。
• 强调外界刺激引起的周围器官反应对大脑 中枢的反馈作用,强烈的情绪与骨骼肌的活 动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自动反应密不可分。
2023/4/20
6
詹姆斯-兰格理论——理论图解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你们 是竞 争对
手
生气 尴尬 焦虑
妒忌+愤怒 自豪+尴尬
相同场景做出不同评价——认知决定情绪
2023/4/20
14
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知是情绪产 生的主要原因
阿诺德 评价—兴奋理论
沙赫特 认知—归因理论
拉扎勒斯 认知—评价理论
2023/4/20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喜悦 获得一等奖学金 天气很好 十一要放8天假 追求许久的异性朋友终于答应 和我相处 有机会到国外继续深造
悲伤、难过 • • • • • 考试不及格 亲密的朋友去世 家人生病(相对较重) 失业 与异性朋友分手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四、情绪的功能
(一)生存的功能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三)动机性的功能
(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1977)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 成部分,而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 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 子系统组成。在这些子系统中,伊扎德认为认知 过程引起比较和辨别活动,是知识的学习、记忆、 符号操作、思维和言语过程。情绪具有动力性, 它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为认知和行为提供活 动线索。
• • • •
愤怒: 冒犯,贬低我和我的东西 焦虑: 面对存在着的不确定的威胁 惊恐:面对具体的突如其来的势不可挡的身体上的危险 内疚:触犯了一个道德戒律 羞愧: 未能达到理想的自我 悲伤:经历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羡慕:想要别人所拥有的东西 妒忌:因失去或威胁与另一方的情感而憎恨第三方 厌恶:接受一个难以理解的客体或主意或与改客体距离太接近 快乐:朝向目标的实现取得了合理的进步 自豪:通过对有价值的客体或成就感到荣耀来提升个人的自我认同,这 种成就可 以是我们自己的,也可以是我们认识的某个人或组织的 放松:令人苦恼的与目标不相容的情况已好转或过去 期望:担心最差的情况而又向往更好的 爱: 渴望或参与爱,但通常没必要回报 同情:为他人的痛苦所打动,想要给予帮助。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1. 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 美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 20世界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一兴奋” 学说,这种说指出:刺激情景并不能直接 决定情绪的性质,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 “刺激情景—评定——情绪”。同一刺激 情境,由于对它的品评估不同,就会产生 不同的情绪反应。
•
• 生理反应(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
• • • •
↗
侦测环境的改变 (在黑暗的巷道 看到黑衣男子)
↘
↑ ↓
情绪产生 (感觉到害怕
→ 快速逃跑
恐惧的情绪) 个体认知(黑衣男子
↘
↙
• •
可能是歹徒,是危险 分子会伤害个体)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Lazarus,1970)认为情绪 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 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 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 也就是说,情绪活动必须有人知活动的指 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 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 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 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 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 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等; 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 知性的唤醒。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的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恐惧
愤怒
悲伤
情绪天气
喜 怒
开心 愉快 欢乐 欣喜 扬眉吐气 满足 适意 称心 知足 痛快 狂喜 自在 舒心 激动 动心 甜蜜 从容 气恼 气愤 光火 生气 不满 愤然 激愤 盛怒 震怒 七窍生烟 勃然大怒 忿忿不平 恼羞成怒 怒不可遏 哀伤 悲哀 悲怆 凄然 伤心 伤感 悲痛 痛心 悲愤 痛苦 辛酸 凄惨 肝肠寸断 五内俱焚 黯然神伤 愧疚 不安 紧张 着急 慌乱 惊愕 害怕 心悸 震惊 后怕 退避 不寒而栗 大惊失色 敬而远之 缩头缩脑 担心
第二节
情绪表现与情绪识别
一、情绪表现 二、情绪表现的特点 三、情绪识别
一、情绪表现
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 (一)面部表情 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 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二)体态表情 (三)言语表情 情绪发生时言语的音调、节奏、速度 等方面的表情。
二、情绪表现的特点
(二)情绪的含义
1.主观体验 2.生理唤醒 3.情绪的外部表现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思考题:
情绪与情感有何关系?
二、情绪的特点
(一)情绪是由刺激所引发的 (二)情绪是主观的体验 (三)情绪具有可变性
三、情绪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特性 1.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2.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 3.对立情绪 4.情绪强度
情绪识别
• 游戏:八人一组,每个人表演各种情绪, 每组选出认为表现恰到好处的人上台表演, 也可推选情绪识别的高手到前面识别情绪。 看看看哪些同学表演出的情绪更多,而且 更被认可;同时也看看谁的情绪识别能力 更强。
第三节
青少年情绪发展特征
一、情绪发展 二、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
一、情绪发展
1.布丽兹(Bridges)的情绪发展观点 • 布丽兹(Bridges)早在1932年就观察婴儿 从出生到2岁时的情绪发展,并提出人类情 绪发展的模式,认为婴儿情绪是由兴奋状 态开始,而后分化出苦恼、害怕、厌恶与 生气等情绪。正面的情绪分化比较晚,一 直到2岁,婴儿的情绪才大致分化完成。
1.情绪表现的先天遗传性 2.情绪表现的社会制约性
跨文化的基本表情
三、情绪识别 • 情绪识别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含观 察、分析、判断、推理等等。 • 一般说来,快乐和愤怒最容易识别,而对 恐惧、哀痛、厌恶等的识别较困难。 • 从情绪行为的前后关系中识别情绪,准确 度高;而孤立地识别情绪,准确度低情绪 识别易受暗示的影响。
詹姆斯—兰格理论的情绪产生模式
刺激情景 (老师骂学生是猪)
↓
身体生理反应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
情绪 (因生理反应而感到生气情绪)
2.坎农—巴德学说 该学说指出,情绪的控制中心不在外周神经 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 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丘 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 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 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 加快、内分泌增多、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 进入应激准备状态。
2.情绪发展的三大特色
(1)情绪反应的强度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减; (2)情绪反应会逐渐调整以符合社会认可; (3)训练以及社交压力可以使个人对情绪的 表达方式改变。
3.王淑俐的人生各阶段情绪发展变化 (1)在情绪类型方面 (2)引发情绪的情境因素 (3)情绪表现方式 (4)情绪作用的目的
二、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
哀
惧
请细回想你 最近一段时间体验过的情 绪,在上表中勾出 最符合你情绪体验的词汇
Now:
请将你刚才所选情绪体验补充完整: 当 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核心相关主题
• • • • • • • • • • •
第二章
情绪的相关理论
内容提要:
情绪概述
情绪表现与情绪识别 青少年情绪发展特征
第一节
情绪概述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情绪 二、情绪的特点 三、情绪的分类 四、情绪的功能 五、情绪理论
快樂的 喜愛的
惊奇的 愉悅的 怨恨 羞耻
悲伤
愤怒 恐惧
内疚
(一)情绪的起源与发展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激情 (passion)一词描述认识功能以外的各 种状态。 • 17—18世纪,人们将表示物体运动的单 词“emotion” “用于描述个体激烈的精 神状态的扰动,并将它称为“情绪”。
五、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nws)和 丹麦生理学家兰格(nge)分别于1884 年和1885年就情绪的产生提出了相同的观 点,人们将他们的观点统称为 “詹姆斯 一兰格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情绪就是 人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它的产生过程如下: 刺激情景——身体生理反映——情绪。
教学互动: 测试自己的情绪状态
• 完成下面的句子,哪些事件引起您生气、难过、焦 虑、害怕、丢脸、无助的感觉呢? 1.我最生气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最难过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最焦虑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害怕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5.我最丢脸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最无助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你在填写中有何感受?(2)你认为自 己的情绪的觉知能力如何?负性情绪出现时你是臵 之不理还是平和接纳?(3)别人的情绪经历对你 有何启示?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主要特点
1.情绪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2.情绪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绪更加稳定,调控水平有所提高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主要特点
1.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2.情感倾向趋于定型 3.情绪的强烈性 4.情绪仍不稳定
(三)影响中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
1.学业 2.仪表 3.自我 4.人际关系 5.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