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说课稿-时艳蕾
语文S版《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S版《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语文S版《蒲公英的梦》其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使同学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加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加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根据事情的进展挨次写的,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夜深了,喧闹了一天的城市慢慢宁静了下来,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呢。
那么蒲公英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1.指名读出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2.出示课件,同学品读过渡:梦中的蒲公英欢乐地笑了,而现实中的蒲公英欢乐吗?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让我们连续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同学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索什么问题始终困扰着蒲公英?2.同学汇报:蒲公英担忧开不出美丽花朵3.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蒲公英担忧开不出美丽花朵的句子画出来。
4.课堂反馈:依据同学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5.椰子树伯伯是如何劝告、劝慰她的?6.课堂反馈:依据同学读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7.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8.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
过度: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怀着惴惴担心的心情,疲乏地入睡了。
其次天一早,在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中,蒲公英醒来了,发觉自己开花了!三.学习课文其次部分1.学习第七自然段A.投影出示句子:“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椰子树伯伯。
B.指导朗读感悟蒲公英的惊喜C.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受?2.学习蒲公英的遭受部分语文S版《蒲公英的梦》其次课时教学设计A.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受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并与同学相互沟通相互沟通。
B.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受?C.理解“震耳欲聋”,引导说话面对这些不幸遭受,蒲公英忍不住难过地哭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的梦》教案

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造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词语造句。
【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梦”谁能用“梦”字组成词语?2、过渡谈话: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有位朋友也会做美梦,你们知道他是谁吗?3、板书课题:蒲公英的梦4、齐读课题二、朗读,感知梦的美好1、蒲公英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蒲公英梦的段落。
2、学生反馈。
3、出示蒲公英的梦,问:蒲公英的梦美吗?4、梦中的蒲公英呢?5、指导朗读,读出蒲公英的快乐。
三、了解“蒲公英开花前的担心”1、梦中的蒲公英很快乐,可现实中的蒲公英呢?她快乐吗?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画出体现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
2、学生反馈。
3、理解“愁眉苦脸”并运用。
4、是什么原因让它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呢?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蒲公英担心的心情。
6、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四、了解“蒲公英开花后的不幸遭遇”1、过渡: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蒲公英终于开出了漂亮的花朵,她高兴极了。
2、蒲公英开出了怎样的花?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3、学生反馈,出示相关句子。
4、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5、理解“迫不及待”并运用。
6、过渡:可是,椰子树伯伯分享到她的快乐了吗?后来,蒲公英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蒲公英心情的句子。
《蒲公英的梦》教案(第二课时)

《蒲公英的梦》教案(第二课时)《蒲公英的梦》教案二班教材分析1,《蒲公英的梦》是一个通俗易懂的童话。
通过童话的主题和故事中生动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特别是对儿童,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感受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单词和句子,通过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堂。
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情况分析1。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
四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鉴赏单词、句子和感受文章的能力。
学生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
一旦他们得到指示,他们就可以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刺激。
然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有很大的差异。
一些学生经常是课堂的“观察者”,缺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习惯和专心学习的能力。
3。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得不够。
虽然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有些学生在这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学生的作文水平仍然很差作文时,全面考查学生的单词、句子、段落划分、布局能力,但少数学生仍抓不住重点,缺乏详细描述,围绕同一主题,选择合理材料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5。
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需要科学有效。
如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教材重组、班级图书馆角、校园图书馆的开发利用等如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并进一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进一步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作为教师,有时他们不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调。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
要理解单词和短语的意思,积累单词和短语。
理解文本的写作顺序,理解文本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3.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1。
蒲公英的梦说课稿

《蒲公英的梦》说课材料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中的第15课《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街心公园里,一颗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本文通过童话体裁和故事中的鲜活形象,号召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自己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的优美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根据以上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给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了解公园的环境和蒲公英的遭遇过程,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教材中蒲公英的遭遇过程,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主体得到发展,所以,我在结尾处设计了拓展思维的训练。
☀☞从教材编排上看,本单元教材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初步了解文章叙述顺序,更好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我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保护环境。
”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把“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
”作为教学难点来处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目的是抓住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的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公开课《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蒲公英的梦》学科:语文(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课题名字:《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执教人:杨燕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9日上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接下来,老师让大家猜个谜语。
(小伞兵,去旅行,飞到西,飞到东,穿山坡,越高岭,风儿吹,把根生,发了芽,开出小黄花。
——(蒲公英))2.描述情境同学们真厉害!谜底就是蒲公英。
瞧,她们都随风婆婆去旅行了,她们飞呀飞,可有一朵蒲公英飞累了,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一住就是好几个月,这天夜深了,蒲公英很早进入了梦乡,你们瞧,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
(出示课件:一颗生机勃勃的蒲公英)什么样的梦让她那么开心?,这节课让我们一同悄悄地走进蒲公英的梦乡,学习课文《蒲公英的梦》。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梦的美好1.想知道蒲公英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吗?(想)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出示11自然段内容)2.反馈:蒲公英梦见了什么?梦美吗?在这样的美景中蒲公英的心情怎样?(快乐)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从XX的朗读中我已感受到了这份快乐,同学们,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伴随音乐,一同走进蒲公英的梦。
老师读前一句,后面的全班齐读。
准备好了吗?(放音乐)三、精读第一部分,了解蒲公英开花前的担心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她快乐吗?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我们班上有六组同学,看,老师这里也有六个问题,按照顺序每个组讨论一个问题。
组长念题,组员讨论,并商量好谁上来汇报展示。
《蒲公英的梦》说课稿

《蒲公英的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蒲公英的梦》。
下面我会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实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内容:《蒲公英的梦》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将我们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主题。
《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在梦中实现了她的美好愿望。
结尾耐人寻味:在不快乐的日子里,却做了一个如此快乐的梦。
通过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相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教育人们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目标:根据本单元“初步理解文章表达顺序,更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方法性目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使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2、情感性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水平性目标以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和理解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情从年级阶段来看:四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水平,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课文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在个性化的朗读中体会和表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本册第三单元“成长”的四篇课文均有采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事,本课学习中,学生能够将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迁移到新的文本学习中。
三、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使用课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K12学习】《蒲公英的梦》教案(第二课时)

《蒲公英的梦》教案(第二课时)《蒲公英的梦》教案第二课时教材分析1、《蒲公英的梦》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童话题材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
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学情分析1.首先,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2.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3.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
虽然大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个别同学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4.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较差。
作文,综合考查学生的用词、造句、段落划分,布局谋篇的能力,但少数学生仍然把握不住着重点,缺乏细节描写,围绕同一主题,合理选择素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开发还需要科学有效。
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教材重组、班级图书角、校园图书馆的开发利用。
如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并进一步与其它课程结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进一步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作为教者,有时还不能整体协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受情的朗读课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说明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平桥区二小梁艳一、教材分析:《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里,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文章通过童话体裁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有着很强的可读性,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3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激发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难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播放动画,导入大家都认识动画中的这种植物吧,对,它就是蒲公英,蒲公英开花以后会播撒自己的种子,一粒粒种子撑着小伞飘向远方,蒲公英撒播种子的过程,也是放飞梦想和希望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走进她的梦。
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一)感受美梦1、蒲公英做了个怎样的美梦呢?指名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11自然段)2、自由读,看看她的梦里都有什么?3、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做着这么美的梦,蒲公英的心情会是怎样?5、指导朗读:带着快乐的心情美美地读一读11自然段。
(二)感受现实中的蒲公英的不快乐1、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那么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蒲公英开花前的不快乐?(1—6自然段)2、出示阅读提示:①默读1—6自然段,用“——”划出最能体现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②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梦》说课稿
河南项城时艳蕾
一、说教材
《蒲公英的梦》是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写的是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这篇科学童话故事通过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增强环保的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家园。
二、说三维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环境污染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理解关键词和句子,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小组讨论,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
地球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上节课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蒲公英的梦是美好的,之所以会做这么美好的梦,一定和她的经历遭遇有关,上课开始,我让同学们书写遭遇两个字,纠正写法,讨论词义,引入新课:咱们一起去看看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她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将学生带入这个科学童话故事中去,齐读课题《蒲公英的梦》。
2.交流合作,感悟梦因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一共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品担心
我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四人一组朗读1-6自然段蒲公英开花之前的内容,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批一批”,讨论交流,分小组汇报。
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蒲公英难过和担心的心情,读出椰子树伯伯安慰蒲公英的语气,通过朗读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2)说遭遇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课文8-10自然段蒲公英开花以后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呈现开花以后的遭遇和感受,汇报。
,重点
理解“震耳欲聋”、“不偏不倚”等词。
画出描写蒲公英遭遇的句子,引导学生总结句式,用自己的话说出同样的句子,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的文章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了。
(3)诉心愿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蒲公英心愿的句子,然后用不同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这段文字就是蒲公英在呼唤人们要保护环境。
教师出示一组污染环境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我将进一步引导:假如你是蒲公英,你还希望人类不要做哪些破坏环境的事情呢?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深化文章主题。
3、拓展延伸
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小故事。
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这堂课中,我们根据事情发展顺序设计了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抓住了开花前后,梦境和现实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写作顺序和主题,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分析写作方法。
老师们,我相信通过朗读、品析、讨论、交流等课堂活动,能实现这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读文中理解课文,学到写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