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跨年度取得发票的财务处理技巧
会计经验:跨年度发票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跨年度发票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对跨年度发票的成本费用在以前年度没有入账,这样就增加了企业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负担,使企业多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而如果跨年度发票在收到发票的当期入账,则违背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这样会虚增当年的成本,导致企业少缴纳企业所得税,而面临税务稽查风险。
现对跨年度发票的税务与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一、跨年度发票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在纳税年度内发票跨月入账,并不影响当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对跨年取得发票入账,不但产生时间性差异,而且也影响不同纳税年度的配比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因此,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费用只能在所属年度扣除,不能提前或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
其次,跨年度取得的发票要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1.如果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成本费用可以在报告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同时重新汇算清缴,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并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工作;2.如果在企业所得
税汇算清缴后取得跨年度发票,出于简化税收征管的考虑,经当地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应在取得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跨年度报销的发票问题

跨年度报销的发票问题一、跨年发票的情况:第一种: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某些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收到发票。
第二种: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
第三种: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
第四种:是上年采购的资产,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该资产并没有在本年消耗。
面对这些问题,在汇算清缴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时,企业无法及时取得发票的费用能否在税前扣除呢?二、相关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三、跨年发票如何处理:第一种情况:应在年终结账时,在无附件的情况下,按照发票金额确认成本、费用。
取得发票后,将相应发票作为附件补充至原记账凭证,并在收到发票当期确认进项税(可抵扣的专用发票)。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相应发票的:可以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未取得相应发票的:在当年的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在收到发票的年度再去进行追补(当然不能超过5年)。
第二种情况:在年终结账时,应按预计金额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
在收到发票后,根据实际发生金额,对原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如何处理跨年度成本费用

如何处理跨年度成本费用跨年度成本费用是指在一年内发生但会对下一年产生影响的费用。
处理这类费用需要一定的谨慎与规划,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处理跨年度成本费用。
1. 确定和识别跨年度成本费用首先,需要明确哪些费用属于跨年度成本费用。
这些费用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前期付款、债务利息、未完工工程、长期债券摊销、预付款项、固定资产摊销等。
确保正确识别这些费用,并将其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内。
2. 确定跨年度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确定合适的会计方法来核算跨年度成本费用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采用两种常见的方法:全额冲销法和延期处理法。
- 全额冲销法:所有相关跨年度成本费用在发生时都会完全计入当前会计期间内,不会延迟到下一年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确定性的费用,如前期付款等。
- 延期处理法:将费用分摊到几个会计期间内,以反映其对多个年度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明确归属于某个特定期间的费用,如长期债券摊销。
选择适当的方法应基于业务特点、法规要求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 执行跨年度成本费用的处理一旦确定了跨年度成本费用和核算方法,就需要执行相应的处理步骤。
- 全额冲销法的处理步骤是较为简单的,只需将费用完全计入当前会计期间的费用支出,确保对应的账户和科目正确记录即可。
- 延期处理法的处理步骤则需要更多的计算和记账工作。
将费用根据核算方法按照比例分摊到相应的会计期间内,并确保在相关账户和科目上正确记录每一期的费用支出。
4. 记录跨年度成本费用的披露信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必须适时披露跨年度成本费用的信息。
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提供详细的披露信息,包括费用的计算方法、分摊的期间,以及对财务状况和利润的影响等。
5. 监督和审计跨年度成本费用跨年度成本费用的处理需要遵循严格的财务管理和审计要求。
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监督和审计跨年度成本费用的处理过程,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跨年度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感恩每一天的付出!
跨年度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
跨年度费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本年度收到的费用单据属于以后年度的费用,譬如一次性支付房租、物业费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本年度的费用没能及时在本年度取得,需要在以后年度取得入账,这两种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如何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予以调整?
企业跨年度费用单据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本年度收到的费用票据属于以后年度的费用,譬如一次性支付房租、物业费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本年度的费用票据没能及时在本年度取得,需要在以后年度取得入账,这两种费用票据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如何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予以调整?
隶属于以后年度的费用票据本年度提前取得
案例1:A企业2016年6月预付2016年7月-2107年6月办公用房租金12万元,一次性收到发票,企业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今年取得的隶属于次年的费用票据如何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调整?
企业财务人员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房屋租金;60000
管理费用;;房屋租金;60000
贷:银行存款;;;;;;;120000
次年,企业将未计入管理费用的房屋租金转入费用类科目。
以上会计处理,不影响企业各年度的利润所得,因此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无需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一次性将隶属于不同年度的费用计入本年度损益,此种情况,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
1。
年底了,跨年发票报销必须这样处理,否则后果由会计承担!

年底了,跨年发票报销必须这样处理,否则后果由会计承担!眼瞅着就到年底了,很多会计就会很焦虑,2023年的账,2024年怎么做账处理呢?一、跨年发票的情况第一种: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某些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收到发票;第二种: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
第三种: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
第四种:是上年采购的资产,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该资产并没有在本年消耗。
面对这些问题,在汇算清缴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时,企业无法及时取得发票的费用能否在税前扣除呢?二、相关政策依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三跨年发票如何处理第一种情况:应在年终结账时,在无附件的情况下,按照发票金额确认成本、费用。
取得发票后,将相应发票作为附件补充至原记账凭证,并在收到发票当期确认进项税(可抵扣的专用发票)。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相应发票的:可以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未取得相应发票的:在当年的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在收到发票的年度再去进行追补(当然不能超过5年)。
成本费用跨年取得发票的财务完整版

成本费用跨年取得发票的财务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成本费用跨年取得发票的财务、税务处理分析很多纳税人遇到这样疑难问题:跨年度取得发票入帐要不要做纳税调整12月份发生的费用支出,由于发票邮寄和出差等特殊情况的存在,不能在12月31日结账前取得并报销入账,这种现象在企业很普遍,这部分费用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税法对费用列支期间的要求跨越年度取得发票入账,在税收方面主要影响企业所得税。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在纳税年度内发票跨月入账,并不影响当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对跨越年度取得发票入帐,虽然不过是时间性差异,但影响不同纳税年度的配比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有关税法的要求:内资企业:1.费用税前列支的一般原则: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制原则。
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2)配比原则。
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
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2. 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的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是指年度终了,纳税人在规定的申报期申报后,发现的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税前扣除项目。
3.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发现漏计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0号)规定,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发现当年度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5.5:跨年度取得的成本费用发票如何处理

5.5:跨年度取得的成本费用发票如何处理?一般来说,企业发生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第二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第三种情况是对方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款项未全额支付等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给发票。
5.5.1、跨年度取得的成本费用发票税务处理的基本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以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是在汇算清缴时,应当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2011年7月1日以前,企业发生的相关事项已经按照该公告规定处理的,不再调整;已经处理,但与该公告规定处理不一致的,凡涉及需要按照该公告规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的,应当在该公告施行后相应调减2011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5.5.2、企业之间由于拖欠款项或者债务纠纷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取得发票,进而造成企业支出不能在当年税前扣除。
而以后跨年度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后,是否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是在取得凭证当年扣除还是在费用发生年度追究补扣除?答: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解决了纳税人汇缴期内取得的上年度成本、费用发票的税前扣除问题。
明确规定跨期取得有效凭证可以追补确认税前扣除。
5.5.3、企业在汇算清缴期之后取得应计入上年的成本费用发票,如何处理?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文件汇缴期内取得的跨期有效凭证可在成本费用发生年度扣除的规定精神,遵循企业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和凭合法有效凭证进行税前扣除的原则。
财务制度发票跨年度

财务制度发票跨年度跨年度发票是指发票的开具时间跨越了两个会计年度,即在一个会计年度结算的同时,涉及到另一个会计年度的经济活动。
跨年度发票在企业实际运营中经常会遇到,在处理跨年度发票时,企业需要遵守相关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结合财务制度和跨年度发票的具体情况,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处理跨年度发票,确保企业运营的正常进行。
一、财务制度对跨年度发票的要求1. 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财务制度要求企业在处理跨年度发票时,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的规定,确保跨年度发票的账务处理符合法律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跨年度发票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和记录,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确保发票时间和会计年度的对应财务制度要求企业在开具和接收发票时,应当确保发票的开具时间和涉及到的会计年度相对应,即确保跨年度发票在账务处理中能够明确归属于哪个会计年度。
这样可以避免跨年度发票在会计核算中出现混乱,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数据的可比性。
3.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跨年度发票的开具、接收和处理符合公司内部规定和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跨年度发票的管理和审查制度,确保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跨年度发票的处理进行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有效管理和处理跨年度发票的方法1. 分清账务归属关系在处理跨年度发票时,企业需要分清跨年度发票的账务归属关系,明确跨年度发票对应的会计年度和涉及到的经济活动。
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记录时,应当将跨年度发票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和处理,确保其正确反映了不同会计年度的经济情况和交易流水。
2. 定期进行核对和调整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跨年度发票的核对和调整,确保跨年度发票的处理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年度发票的档案管理系统,对发票进行归档和记录,并进行定期的核对和调整,确保跨年度发票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成本费用跨年度取得发票的财务处理技巧由于发票传递的时间差异以及各种客观情况的影响,不少企业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已经发生了费用支出,而发票往往在年后才取得,即跨年度取得发票入帐,或者12月份发生的费用支出,由于发票邮寄和出差等特殊情况的存在,不能在12月31日结账前取得并报销入账,这种现象在企业很普遍,这部分费用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呢?笔者通过对成本费用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有关成本费用跨年度取得发票的税法规定进行了梳理,现归纳如下。
一、税法对费用列支期间的要求
跨越年度取得发票入账,在税收方面主要影响企业所得税。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在纳税年度内发票跨月入账,并不影响当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对跨越年度取得发票入帐,虽然不过是时间性差异,但影响不同纳税年度的配比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有关税法的要求:
(一)对内资企业的要求
1.费用税前列支的一般原则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2)配比原则。
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
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2.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的处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