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度发票的报销处理

合集下载

跨年度费用报销如何能在税前扣除

跨年度费用报销如何能在税前扣除

跨年度费用报销如何能在税前扣除由于某些原因(如业务人员或票据审批人员在外出差、年末购入商品发票未邮寄到公司等),本年度年末的部分费用,往往次年年初才能报销或才能收到发票。

如果简单地将本年度的费用列支为次年度费用,该部分费用往往不能够在次年度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或产生税收损失。

因企业所得税是按纳税年度计算的,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通常对于跨月不跨年的费用,财税部门的监管相对较松,但对于跨年费用往往口径较紧。

跨年度的费用往往不能在下一年度税前扣除。

如此,企业该如何处理跨年度费用,才能不至于避免纳税调整,增加税收负担呢?现根据不同的费用类别作如下解析:一、对于跨年度成本类费用对于年末购进的存货,在发票未到之前,先按协议价格暂估入库。

如存货在年底前已销售,应按暂估价格结转销售成本。

如能在本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期前(次年5月底)取得前述存货的发票并入账,该存货成本仍能在本年度税前扣除。

二、对于跨年度期间费用对于不能在年底前报销或取得发票的的期间费用,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财税处理:1、如果能够确定次年1月份能取回相关票据并完成报销手续,可以先入账,过后再补记账凭证的相关附件。

2、可以先以预提费用的方式入账,待次年汇算期结束前取得发票并完成报销时,再冲回预提费用。

3、财务人员事前不知道有跨年度费用存在,业务人员在次年企业汇算期结束前才报销的费用,可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将该费用计入上年度费用。

相关费用也可以在上年度税前扣除。

三、对于跨年度缴纳的税金及附加1、对于企业跨年度缴纳的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在上年度应计未计的情况下,可以计入缴纳当期的管理费用,而不必作账务调整。

跨年度报销的发票问题

跨年度报销的发票问题

跨年度报销的发票问题一、跨年发票的情况:第一种: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某些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收到发票。

第二种: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

第三种: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

第四种:是上年采购的资产,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该资产并没有在本年消耗。

面对这些问题,在汇算清缴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时,企业无法及时取得发票的费用能否在税前扣除呢?二、相关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三、跨年发票如何处理:第一种情况:应在年终结账时,在无附件的情况下,按照发票金额确认成本、费用。

取得发票后,将相应发票作为附件补充至原记账凭证,并在收到发票当期确认进项税(可抵扣的专用发票)。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相应发票的:可以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未取得相应发票的:在当年的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在收到发票的年度再去进行追补(当然不能超过5年)。

第二种情况:在年终结账时,应按预计金额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

在收到发票后,根据实际发生金额,对原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财务制度发票跨年度

财务制度发票跨年度

财务制度发票跨年度跨年度发票是指发票的开具时间跨越了两个会计年度,即在一个会计年度结算的同时,涉及到另一个会计年度的经济活动。

跨年度发票在企业实际运营中经常会遇到,在处理跨年度发票时,企业需要遵守相关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结合财务制度和跨年度发票的具体情况,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处理跨年度发票,确保企业运营的正常进行。

一、财务制度对跨年度发票的要求1. 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财务制度要求企业在处理跨年度发票时,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的规定,确保跨年度发票的账务处理符合法律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跨年度发票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和记录,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确保发票时间和会计年度的对应财务制度要求企业在开具和接收发票时,应当确保发票的开具时间和涉及到的会计年度相对应,即确保跨年度发票在账务处理中能够明确归属于哪个会计年度。

这样可以避免跨年度发票在会计核算中出现混乱,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数据的可比性。

3.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跨年度发票的开具、接收和处理符合公司内部规定和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跨年度发票的管理和审查制度,确保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跨年度发票的处理进行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有效管理和处理跨年度发票的方法1. 分清账务归属关系在处理跨年度发票时,企业需要分清跨年度发票的账务归属关系,明确跨年度发票对应的会计年度和涉及到的经济活动。

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记录时,应当将跨年度发票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和处理,确保其正确反映了不同会计年度的经济情况和交易流水。

2. 定期进行核对和调整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跨年度发票的核对和调整,确保跨年度发票的处理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年度发票的档案管理系统,对发票进行归档和记录,并进行定期的核对和调整,确保跨年度发票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报销财务制度 跨年

报销财务制度  跨年

报销财务制度跨年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财务管理,节约开支,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安全,特制定本报销财务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类费用报销。

二、报销范围1. 差旅费:公司员工出差时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

2. 会议费:公司员工出席相关会议和培训时的差旅费和会议费。

3. 招待费:因业务需要,向合作伙伴或客户提供招待时的费用。

4. 办公费:日常办公所需的文具、办公用品、打印耗材等费用。

5. 通讯费:公司员工因公产生的电话、传真、快递等通讯费用。

6. 其他费用:公司认可的其他合理费用。

三、报销流程1. 员工填写报销单:员工在产生费用后,填写完整的报销单,包括报销事由、金额、日期等。

2. 主管审批:员工向直接主管提交报销单,主管审批并签字。

3. 财务审核:财务人员核对报销单内容,确认费用合规、符合政策后,进行财务审核。

4. 财务付款:财务人员在审核通过后,按照公司规定的付款方式进行支付。

四、报销标准1. 差旅费标准:按照公司规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超出标准的部分需经过合理说明和审批。

2. 招待费标准:招待费用需符合公司规定的招待标准,严禁超支。

3. 办公费标准:办公费用应合理节约,杜绝浪费。

4. 通讯费标准:通讯费用应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不得私自增加。

5. 其他费用标准:其他费用如有必要产生,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五、报销管理1. 保留发票:员工在报销时必须提供原始发票,不得有虚假报销行为。

2. 报销期限:报销单须在费用产生后一个月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3. 报销限额:不同费用类别有不同的报销限额,超额部分须作出解释并得到相关领导审批。

4. 报销查验:财务人员对每份报销单进行查验,确保报销内容真实有效。

5. 不得重复报销:同一费用不得重复报销,一经审查发现,将取消该笔费用的报销资格。

六、附则1. 本制度如有修改,需经公司领导层审批后生效。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

差旅费报销情况及跨年票据问题

差旅费报销情况及跨年票据问题

企业发生差旅费补助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答:2015年1月13日12366请示省局个人得税处(yyg)解答:企业给员工的出差补贴,可以参照《吉林省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吉财行〔2014〕398 号)文件执行。

即:第十六条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按规定标准包干使用。

省内出差每人每天100 元包干使用。

省外出差按照财政部发布的相关地区出差伙食补助费标准执行(见附表:新疆,西藏120元,其他均为100元)。

第十八条市内交通费是指各单位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差期间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

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 元包干使用。

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执行。

提示:2014年上半年仍按《吉林省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吉财行[2007]852号)第十二条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50元。

第十四条出差人员的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30元,用于补助市内交通、通讯等支出。

A、差旅费补助:应当出具在外地住宿票据(证明是在外地出差)的情况下,方可给予补助。

B、伙食补助100;市内交通费80,可以总体掌握,该补贴不需要票据报销。

(严格讲:不能再发生市内打车费用)很多企业都在关心一个问题:今年的发票明年还可以入账抵扣企业所得税吗?比如2012年的餐费发票可以拿来在2013年度报销吗?对跨年度的发票报销如何处理才符合财务规范呢? 一般来说,企业发生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第二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第三种情况是对方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款项未全额支付等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给发票。

跨年发票使用 注意事项

跨年发票使用 注意事项

跨年发票使用注意事项
一、确认是否跨年
在使用跨年发票前,务必确认该发票是否跨越年度。

如果是,应按要求进行处理,以确保正确性和合法性。

二、避免重复报销
在使用跨年发票时,应避免重复报销。

如果同一笔费用已经报销过,应将重复报销的部分进行调整或退回。

三、妥善保管发票
跨年发票的保管非常重要,应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建议将发票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并定期备份电子版和纸质版。

四、及时报销
在使用跨年发票时,应及时报销相关费用。

避免拖延报销时间,以免影响财务核算和审计工作。

五、注意费用合理性
在使用跨年发票时,应注意费用的合理性。

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以免违反财务管理规定。

六、关注政策变化
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跨年发票的使用。

因此,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根据最新规定进行调整和处理。

七、建立报销制度
建立完善的报销制度可以确保跨年发票的正确使用和报销流程的顺畅。

应明确报销流程、审批权限和责任人等,以确保报销工作的
规范化和标准化。

八、加强与财务部门沟通
在使用跨年发票时,应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

及时了解财务政策和规定,确保跨年发票的正确使用和处理。

同时,财务部门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跨年发票的顺利报销和处理。

跨年度费用报销的财税处理

跨年度费用报销的财税处理

跨年度费用报销的财税处理
赵璐;邢宇杰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会计版)》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一、跨年度费用报销的会计处理通常情况,企业在年度终了,要对这一年度的收入费用进行整体核算。

但在企业年末做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费用、支出,其款项已经支付,但企业未收到相应的发票。

由于这些费用没有及时报销,其实际发生金额不能准确确定,所以,企业无法在年末据实入账。

但是,即使发票能够在下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日之前取得,
【总页数】1页(P125)
【作者】赵璐;邢宇杰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筑业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的财税处理r——异地预缴和分包业务的财税处理[J], 黄奇芳
2.ETC费用报销带来的挑战 [J], 郭永宾
3.财务共享模式下费用报销管理探究 [J], 曹建红
4.浅谈企业费用报销的内部审计及财务管控 [J], 朱芳芳
5.费用报销中的诚信行为研究
——基于行为博弈理论 [J], 李闻一;万秦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年发票正确处理方法

跨年发票正确处理方法

跨年发票是指在一个财年结束后,下一个财年开始前,所开具的发票。

在处理跨年发票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情况和要求,以确保正确处理和报销。

下面是一些正确处理跨年发票的方法:1.确认发票的有效期限:在处理发票之前,需要确认发票的有效期限。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发票的有效期限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来说,发票的有效期限为30天至1年不等。

确保跨年发票在有效期限内,否则不能作为合法凭证。

3.确认发票的开具日期:跨年发票是在一个财年结束后开具的,但实际购买或发生的日期可能是上一财年。

在处理跨年发票时,需要注意开具日期,以便将其正确归属到对应的财年。

4.跨年发票的税收处理:在处理跨年发票时,需要考虑税收方面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跨年发票的税收处理有不同的规定。

一般来说,跨年发票在抵扣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特殊规定,需要根据当地税法进行处理,确保税收的合规性。

5.归档和保存跨年发票:对于跨年发票,我们需要进行归档和保存,以备将来的审计和查询。

归档和保存的期限也需要根据当地法规进行规定,一般来说,需要保存至少5年以上。

6.跨年发票的报销流程:在处理跨年发票时,需要按照公司的报销流程进行操作。

在提交报销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跨年发票,并注明其所属的财年。

同时,需要填写清楚发票的抬头、内容、金额等信息,以便财务部门进行核对和审批。

7.与销售方协商处理:如果发票上的相关信息有误或者存在其他问题,需要及时与销售方进行协商处理。

一般来说,销售方有义务提供正确的发票和相关的服务,我们可以与销售方协商解决问题,确保跨年发票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8.审核跨年发票:财务部门在处理跨年发票时,需要进行审计和审核。

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核对相关的购买或发生凭证,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税务申报。

总结起来,处理跨年发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认有效期限、核对抬头和内容、确认开具日期、税收处理、归档和保存、报销流程、与销售方协商和审核发票。

通过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和报销跨年发票,确保财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年度发票的报销如何处理
请问单位跨年度的发票可以在本年度列支吗?如2008年的餐费发票可以拿来在2009年度
报销吗?对跨年度的发票报销如何处理才符合财务规范?
会计上是可以列支的,但是不能超过一年,比如2008年10月份的发票,如果2009年来列
支一定是不行的。

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
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本条
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只能在2008年列支的。

一、税法对费用列支期间的要求跨越年度取得发票入账,在税收方面主要影响
企业所得税。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在纳税年度内发票跨月入账,并不影响当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对跨越年度取得发票入帐,虽然不过是时
间性差异,但影响不同纳税年度的配比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有关税法的要求:内资企业:
1.费用税前列支的一般原则: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制原则。

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2)配比原则。

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

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2.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的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
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规定,企业纳税年
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
以后年度补扣,是指年度终了,纳税人在规定的申报期申报后,发现的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税前扣除项目。

3.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发现漏计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0号)规定,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发现当年度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重
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4.对广告费扣除的限制: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内资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
应发票。

即广告费支出没有取得发票一律不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

外资企业:
1. 费用税前列支的一般原则: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2. 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发现漏计费用的处理:根据《关于印发新修订的<外商
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3]13号)规定,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发现当年度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所
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这一点内、外资企业的处理是一致的。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1. 按税法的要求,费用只能在所属年度扣除,不能提前
或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

2.当年的费用当年没有取得发票,并不意味着这笔费用就不能在当年的所得
税前列支。

如广州地税穗地税发[2005]276号文件的规定。

会计的结账日期为
每年的12月31日,但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为每年的1月1日到4月30日。

根据上述规定,在汇算清缴期间取得发票的,可以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
算清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取得发票的,根据《税收征收
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
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
利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