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策略与技巧
高中英语新高考-阅读理解的进阶:文本解读指导(方法+实例)(两篇)

高中英语新高考-阅读理解的进阶:文本解读指导(方法+实例)(两篇)正文李筱菊说:说一句话,必然有一个要传达的主信息(message)。
主信息的核心(gist)=主题(topic)+表述(predication)。
例子:学生甲问:还有时间吗?乙说:不早了。
9点了。
乙的主信息核心是:时间不早了。
主题是时间,表述是九点。
9点是主信息的辅助信息(supporting info)。
主信息的构成,除了核心外,往往还有辅助信息,包括辅助性事实或观点(supporting facts or ideas)。
譬如乙除了表达表层信息(surface message),很有可能传达潜信息(underlying message),可能是:都9点了,你还不抓紧。
当然更有可能结合他的语气或态度(tone or attitude)。
这里的潜信息才是我们命题阅读要挖掘的,有时体现为语篇的意图(purpose)或功能(function)。
如果阅读文本里有潜信息,我们的文本解读没有涉及,那么都不算有效。
下面这张图是李筱菊的:这张表告诉我们:1、命题阅读(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文本解读中的评判性思维的提问)首先要抓主信息的核心,包含了潜主信息的核心(实质、功能、意图、态度)。
2、辅助信息,包括情景因素、细节因素等,或构成关键提问点,或构成相关提问点,或是无关提问点,这都是针对主信息核心而言的。
葛炳芳老师说,提问不能偏离中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提问,先考虑关键提问点,杜绝无关提问点。
但是一段里的主信息有时是多个,这样个别主信息又可能成为辅助信息。
李老师的图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个葛炳芳老师的4I策略是有共通之处的。
葛老师的理解文章的表层信息相当于表层主信息核心;理解信息点之间的相关联系,即:要理解散落在文本各处的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读者需要重点解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子、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相当于确定不同主信息之间的主次,有的主信息可能是论点,有的可能是论据的辅助信息。
高中英语课文深度解读与分析

高中英语课文深度解读与分析高中英语课文的深度解读与分析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课文,我们可以了解课文中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度解读和分析高中英语课文。
一、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在深度解读英语课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
课文背景包括课文的主题、所属单元和教材版本等。
而作者简介则可以告诉我们作者的国籍、生平背景、写作风格等,为我们后续的分析提供更多线索和参考。
二、文本结构分析课文的文本结构是指课文中不同段落之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
通过分析文本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逻辑思路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例如,课文中是否采用因果关系、对比关系、时间顺序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文本结构来分析。
三、词汇与语法分析深入分析课文的词汇和语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课文中的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可以反映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课文的词汇与语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的用词和语法规则,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中。
四、主题与观点分析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主题和观点。
通过深度解读和分析课文主题与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主题与观点分析可以通过提取课文的关键词、解读课文的隐含含义等方式进行。
五、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高中英语课文通常融入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通过深度解读和分析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和联系,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阅读技巧和学习策略最后,在深度解读和分析英语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些阅读技巧和学习策略。
这些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阅读和理解英语课文,并且在考试和实际运用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英语课文的深度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作者意图,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如何运用“4I 策略”优化高中英语文本解读?

2. 理解信息点间的相互联系(Inquiring relationships),理解“散落在文本各处”的 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解读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例子和场景之间的相互关 系;
(2)话题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以话题为中心组织语言具有特定的 语境要素,能满足特定的交际需要。 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上要围绕文本 主题,挖掘与之相关的语言,并鼓 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活动, 而非机械地重复课文中的零碎词句。
3. 理解文本观点思想(Interpreting ideas),即理解文本的目的、内涵和措 辞等;
4. 学习目标语言(Illustrating language), 即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可以从话题、 功能和修辞等视角进行
1 1.理解信息点间的相互联系
把握文本主线
读者在阅读中应当能够理解作者谈论的主要 观点或事件,理解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 用的例子等论据,理解作者的结论是如何得 出的。该策略指导下的文本解读可以从段落 入手,分析散落在段落内部的信息点之间的 相互联系。
2.理解文本观点思想 明确作者态度
理解文本观点思想就是理解文本的目的和内涵等,分 析作者的观点、思想、态度以及写作方法等,进而引 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引 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信息,体验文本承载的思想, 体验比较、鉴别、分析、欣赏并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当挖掘阅读文本背后承载 的文化信息,把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鼓励 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并对文本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多维度解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多维度解读策略1. 引言1.1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品德、情感、态度等素养的总和。
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逐渐向更为抽象和深刻的层次发展,这时候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学生作为青少年阶段的学习者,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将核心素养纳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英语学习中,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高中英语阅读的挑战Another challenge in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s the lack of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the texts. Many students may find the assigned readings boring or irrelevant to their own lives,which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engage with the material and develop a deep understanding.2. 正文2.1 多维度解读策略的理论基础多维度解读策略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支撑。
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在阅读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情感等。
通过多维度解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出,文本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阅读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解读这些隐含的文化意义。
例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文本的解读与设计

修辞可 以使语言 更加准 确精 炼 , 幽默生 动 , 使 句子 结构 匀称 , 音韵 和 更地道的语感 。帮助学 改编及创新的教学设计三个 方面来 阐述高 中英 语课外 阅读 文本 的解读 与 谐。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和了解能使 学生有更好 的、 生欣赏修辞手法 , 不仅能加深学 生对文 章的理 解, 有助 于学生 更加充分 地 设计。
专 母
例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文本的解读与设计
◆ 支 丽芳
( 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课 内阅读教 学为轴 心, 开辟课外阅读的立体课 堂。这就要 求我们教师从 多种 渠道 积极地精选有价值 的课 外 阅读文本 , 并对此进行 解读与设计 , 开展拓展 性 阅读来创造真 实交际情境 , 扩 大课 堂阅读容 量, 增加知识密度 , 让学生享受 多样赏读意
【 关键词】课 外阅读 文本 解读 文本改编 教 学设计
教师因本着 “ 与作者对话 ” 的原则 , 对所选 取的文本进 行深度解读 . 进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t h e ma g a z i n e ’ S s u c c e s s ,s h e g l a n c e s a t t h a t i s s u e ,a n d i t g e t s h e r
a c k o n t r a c k .( Wh e n e v e r 引导的让步从甸 与 d o i n g这一伴随状语清 晰表 明 而对文本进行合理改编 , 使之 符合学生 现有 的语言 水平 , 并 遵 循 新 课 程 的 b
相关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 知文本、 体验 文本, 从 而 逐 步 提 了 A l l t o p p e r f o r me r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p r i o i r t i e s . ) 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将 以 T h e t a c t i c s t o b e a t i me ma s t e r f r o m s u c c e s s f u l p e o p l e这 一 课 外 阅读 文 本 为 例 , 从 文本 的深度解 读、 文 本 的 合 理 ( 3 ) 文 本 修 辞 的灵 秀 之 美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对文本的全面深入的解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全面解读,不断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文本解读内涵的分析文本解读的内涵是指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的理解活动,也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对话的过程。
要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不仅要解读出原文的本意,而且还要对文本的语言特点、文本逻辑、文本结构、作者情感、文本包含的文化等。
文本作为英语阅读学习的主要载体,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全面深入的解读才能保证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文本解读时需要重点关注对文本逻辑结构、文本信息、语言特点、文化、作者情感与观点等方面内容的解读。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能力,需要以问题来牵引文本解读的方向与深度,才能保证文本解读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文本阅读问题的设计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是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在设计阅读问题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能够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能够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因此问题设计时不能过于浅显,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实现对文本深入解读。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3的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Q1:What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Q2:What are these festivals about?Q3:Compare the festivals of the dead in Mexico,Japan and China. What do these festivals have in common?Q4:Why should we celebrate festivals in our daily life?通过这四个问题探究,既能让学生抓住整个文本的脉络,又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全面理解。
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

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高中英语说明文是高中英语课程中的一种重要文本类型,通常用来解释或说明某一特定事物、概念或过程。
学生在高中学习英语时,经常需要分析和理解说明文文本,因此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解读技巧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通常包括简介、主体段落和结论。
简介部分通常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概括文章要讲的内容。
主体段落部分则对所要解释的事物、概念或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结论部分一般用来总结文章的观点和结论。
在阅读说明文时,学生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对文章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 使用客观性和正式的语言:说明文通常以客观、正式的语言为主,用以解释或说明事物,要避免主观性和情感色彩的语言。
2. 使用定义性的语言:说明文通常会对事物进行定义,因此在阅读时要留意文章中出现的定义性语言。
3. 使用解释性的语言:说明文之所以称之为“说明”,就是因为其目的是为了解释事物、概念或过程。
在说明文中,经常会用到解释性的语言,学生要学会理解和运用这些语言。
三、说明文的阅读技巧1. 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在阅读说明文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 研读关键段落:在阅读主体部分时,要仔细阅读关键段落,理解作者对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注意关键词汇: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这些词汇通常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4. 积累常见搭配和表达方式:说明文中通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搭配和表达方式,学生要经常积累这些常见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段说明文的示例:Title: The Process of PhotosynthesisPhotosynthesis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green plants and some other organisms use sunlight to synthesize food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This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rvival of all living things on earth. The process of photosyn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light-dependent reactions and the light-independent reactions.In conclusion, photosynthesis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s essential for the survival of plant s and the balance of the earth’s ecosystem.通过上述示例,我们可以看出,说明文通常会首先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然后详细解释和说明事物的相关内容,最后给出总结性的结论。
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

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说明文的阅读和解读。
说明文是一种以阐述概念、解释事实、阐明原则或方法为主要目的的文章类型,它们通常在科学、技术、医学、环境、文化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解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说明文的特点及阅读解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类文本。
高中英语说明文的特点包括语言简明、逻辑清晰、信息准确、意义明确等。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的语言风格,避免主观感情色彩的参与,以科学、准确的表达为主。
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结论等部分,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为读者提供了便利的阅读体验。
在内容上,说明文注重事实、原理、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某一特定现象或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
学生在阅读和解读说明文时,需要注重抓住文章的主旨,找出重点信息,理清其逻辑关系。
高中英语说明文的阅读解读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关键词、词组,尤其是与主题相关的专业术语和重点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
学生还需要注意文章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和论证过程,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
学生需要通过精读和理解,对文章的主旨、重点及细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掌握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上下文的信息,进行推断和归纳,帮助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含义。
高中英语说明文的阅读解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解读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类文本,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高中英语说明文的阅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
学生也应主动积极地进行说明文的阅读和解读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地精选有价值的阅读文本进行解读。
而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的根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以笔者亲身参与比赛的一堂教学评比优质课为平台,(标题为Supermarkets Suit Customers,源自于英语美文欣赏)从感知整体,问题设计,内涵拓展等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解读策略与技巧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关健词】目标解读;感知整体;批判性思维;情感态度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课堂的重头戏。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有的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充分展示自己所谓的“完整”的教学计划,快马加鞭,迫使学生走马观花,紧张和被动的接受,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学习的意识,根本没有体验深层次的阅读活动。
而每每走进名师的课堂,他们总能驾轻就熟地带领学生驰骋于文本的语言中,徜徉于文本的思想意蕴中,让人惊叹那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随处可见的美丽。
为什么名师的教学设计总是这样独到巧妙、游刃有余?我想,这除了离不开他们日积月累而成的高超娴熟的教学技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外,更离不开他们对文本解读的策略和技巧。
因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教师去引领,我们只有把文本理解透彻,才能冷静分析,找准切入点,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才更具内涵,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欣赏文本,从载体中获取多方面的营养,构成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最终成为独立的读者。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采取一些巧妙的策略与技巧。
下文以笔者亲身参与的一堂教学评比优质课为例,谈谈文本解读策略与技巧。
一、文本解读应以教学目标为前提
教师在解读文本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一旦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会带着具体的任务走进教材,检视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白通过阅读文本,学生需要知道什么。
本课阅读内容Supermarkets Suit Customers是一篇英语美文。
文章语言地道流畅,内容真实丰富,对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非常有益。
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解读,了解supermarket 的环境特点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它的形成原因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体会取得成功的关健是什么。
二、走进文本,感知整体,找准切入点
阅读教学文本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各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
从整体上把握,不难发现大部分文本中都有“牵一而动全身”的切入点。
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1.借题发挥
标题往往用最简洁透彻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旨,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获得更多的文本潜含信息,为正文的深入阅读确定方向,因此,在走进文本时,我们就要巧于借题发挥。
本文是以supermarket为切入点,讲述自己的超市购物经历。
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S3: The supermarket assistants are very friendly. Shopping in Wal-mart is a pleasant experience. It makes me feel at home.
因为是建立在熟知的事物之上,所以学生的发言非常真实贴切,同时很自然地把超市的good shopping environment, various products, convenience, 以及good service呈现出来了。
既然超市具备众多优点,受人欢迎,本文的标题supermarkets suit customers.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而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再现超市的特点,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审到超市的形成原因及发展的历史,便于全文的理解。
2.抓住中心
3.寻读关键词
关键词贯穿于整个文本,用一系列的事实或细节来阐述文章的中心。
它们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画龙点睛之力。
学生可以借助关键词来作为自己推理的依据,加深对句子及文意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寻读关键词对正确理解文章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本文前现两段内容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内容,让学生寻读关键词:
这是对文章the supermarket is a big business部分的总体概括,需要学生把握相关内容,从字里行间获取超市从出现到“一站式”服务体系形成,其中通过对reasonable price, good service, convenience, polite clerks等关键词的寻读,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a big business”的概念。
三、精心设计问题,融汇批判性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然而精彩的提问决不是信手拈来,必然是教师深思熟虑的结晶。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识知背景,从学生的实际与需求寻找问题设计的接口。
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锻炼思维。
同时,《新课标》强调重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探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设计的同时,挖掘教材本身可开发资源,结合实际的教学,融汇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以如下问题为例:
这个问题的设置既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培养阅读能力,同时又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不仅对超市有更深的认识,同时让他们对周边铺天盖地的“超市”加以评论,认识grocery store和supermarket的区别。
在这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四、注重文本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之,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有怎样的解读,就有怎样的教学定位。
如果解读不深,解读不准,解读不细,再好的教法也将成徒劳。
因此,教师在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多采取一些技巧和策略,才能够较为全面、准确、深入、有效地解读文本,才能感知、发现和领悟文本的精华。
也只有领悟到文本的美与精华,才能真正地去挖掘和利用文本所赋予的内涵,最大限度地体现文本的价值,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凸显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