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 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蓄、迫”等14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4.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具准备1.查阅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来谈一下。
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这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
(课件出示2)师: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好习惯,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做好批注。
2.同学们的习惯很好,批注得很详细。
同桌之间交流生字,对于生僻的字词两人结合查字典解决;实在有困难的字词可请教老师。
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可见你们的自主能力很强。
刚才我在下面有同学把自己的疑问留给了我,这样,先看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生字、词语,看有没有大家想知道的。
3.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用幻灯片展示出,和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把同学们的疑问强调一下,并提醒该学生注意。
然后通过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的方式对生字词进行巩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课反省 3 篇【一】《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现代有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平生中的一段感人事迹:抗战时占据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掩饰太平,梅兰芳得悉后愤然走开上海,避居香港。
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一直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表现了梅兰芳伟大的民族时令和爱国情怀。
本文的教课要点是:感觉梅兰芳刚毅不屈的民族时令与爱国之情。
一、教课成效环绕本课教课目的,我获得了以下教课成效:1.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因此在预习课文方面我也给了同学们相应的指导,特别是让同学们课下经过网络查找对于梅兰芳的有关知识。
在同学们展现自己认识到的对于梅兰芳的知识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加以增补总结。
学习新课时,我第一从梅兰芳的几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先给同学们示范用书中的语言归纳地总结出第一件事情,而后让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自己试着总结出其余几件事,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归纳出本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
这样学生们经过仔细阅读,认识本文主要写了梅兰芳的五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环绕梅兰芳拒绝为日自己登台演出来写的,突出了梅兰芳的爱国热忱与民族时令,课文的脉络就十分清楚,学生很快就读懂了。
2. 其次,感悟要点语句。
让学生找出自己感觉最深的语句来读,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使学生从句子中感悟到梅兰芳把民族时令放在了第一位,为了民族时令他情愿放弃视为生命的艺术。
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课中,我指引学生抓住自己感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睁开精读学习。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标注,写下自己的感觉;而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指引学生透过要点的句子、词语频频领会,谈出自己的独到感觉;再随机指引学生进行感情朗诵,读出自己的感觉、领会。
学生经过念书感觉到了梅兰芳大师崇高的人品和爱国情怀。
三、不足之处讲堂氛围还不够活跃,学生的参加面相对较窄。
精读课文时,学生交流自己的感觉还浮于表面,不可以很好地透过词句深入领会、感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想尽办法拒绝日本侵略者演戏,赞扬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但四年级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的不多,加上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教学中可借助微课、图示、资料链接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进一步激起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前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提取关键词、简要概括等方法,围绕学习提示中的问题——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从而完善《作业本》上的事件梳理思维导图,继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在大致了解内容后,围绕“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进行批注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入境想象、借助资料、合作学习等方式,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1.借助资料,理解“沦陷”、“租届”、“大东亚圣战”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宁、要”。
2.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借助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重点通过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四、教学难点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纸,学习资料卡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识梅兰芳1.学生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
预设一:原名澜,又名鹤鸣,梅兰芳是他的艺名。
预设二:他被誉为京剧大师。
预设三:生活中的梅兰芳是男的,而舞台上扮演的却是旦角。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所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偶像吗?说一说是谁?为什么喜欢他?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上个世纪无数中国人的偶像---梅兰芳。
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
(板书:梅兰芳)(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写了五件事。
是哪五件事?课件出示:拒绝播音拒绝演出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课件: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师:这个“优伶”指的是什么?(“优伶”指的是演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放弃自己舒适的生活,甘于穷困潦倒的演员,有几人呢?)质疑:为什么丰子恺会对梅兰芳发出这样的慨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品读感悟。
1.学习避港演出。
(1)请同学们自由地仔细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体会丰子恺的这句话。
勾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或者句子,待会儿请同学们说一说。
指名读。
师:哪句话让你的印象深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梅兰芳的爱国情操)(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师:你呢?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日本人提供的是“奢华”的生活。
老师有个疑问,“奢华”是什么意思呢?(板书:奢华生活)奢华:奢侈,豪华。
奢华的生活就是舒服的生活。
B.你认为奢华舒服的生活应该是怎么过的?(学生交流)师: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1. 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所以在备课时我觉得给学生介绍太多的专业的东西反而会打乱这节课的节奏,干脆就让学生借助课本对梅兰芳做个简单了解,其实这也不会对学生理解课文造成太大影响。
孩子们对梅兰芳的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体会得还算深刻。
2. 学习新课时,我首先带着学生借助第二自然段示范用书中的语言概括梅兰芳为拒演所采用的方法,接着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完成第三段、第四段、第五至七段的概括。
学生们通过认真阅读,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一环节,课文的脉络就十分清晰,学生很快就读懂了。
3. 这节课的字词处理比较巧妙,我把课后的生字所在的词语分成三类:和当时日军侵华背景有关的;和日本侵略者有关的;和梅兰芳先生有关的。
重点词语的理解都放到课文讲解中进行。
这样,知识点的学习都在读书中进行,使课堂不再割裂为几个零散的部分,而显得整体性更强些。
(二)不足之处这是一篇自读课,我课前准备的时候就特别考虑到了自读课放手让学生多活动这一点儿,但到课堂上之后,还是有些不够大胆,忍不住就说多了,以至于品读语言描写的环节匆匆而过了。
这是最让我遗憾的地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第2篇】在准备了三天之后,今天,我满怀自信的走进教室,开始了《梅兰芳》这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五年级三年了,这一课我一直认为比较失败。
所以今年我精心准备了这节课。
上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但还有不足,现在对这一课做如下反思,从而激励自己“日进有功”。
《梅兰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梅兰芳大师想方设法一次一次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出,表现了梅兰芳的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较好。
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开精读学习。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

23 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使整节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堂作业尽量做到练习基础化、典型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课当教学中的不足·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4.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
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改正,对于本节课一些较为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也会继续沿用,并继续多在教材的钻研和课堂的调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地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第【1】篇〗1.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使整节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堂作业尽量做到练习基础化、典型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课当教学中的不足?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4.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
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改正,对于本节课一些较为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也会继续沿用,并继续多在教材的钻研和课堂的调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地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1. 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所以在备课时我觉得给学生介绍太多的专业的东西反而会打乱这节课的节奏,干脆就让学生借助课本对梅兰芳做个简单了解,其实这也不会对学生理解课文造成太大影响。
孩子们对梅兰芳的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体会得还算深刻。
2. 学习新课时,我首先带着学生借助第二自然段示范用书中的语言概括梅兰芳为拒演所采用的方法,接着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完成第三段、第四段、第五至七段的概括。
学生们通过认真阅读,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一环节,课文的脉络就十分清晰,学生很快就读懂了。
3. 这节课的字词处理比较巧妙,我把课后的生字所在的词语分成三类:和当时日军侵华背景有关的;和日本侵略者有关的;和梅兰芳先生有关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第【1】篇〗课堂上我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导读中的问题展开阅读!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1.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2.在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过程中,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后,都可以解决。
第二个问题学生在读了课文以后,在回答问题方面容易将“危险”和“困难”混淆。
所以,我又安排学生继续去读课文,从阅读中用心感悟!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课堂上我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述,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本文主人公梅兰芳高贵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语文学习,就是这样,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机会!老师讲述的再多再细,学生的心没有走进文本,其结果也是毫无益处的!所以,课堂是学生的,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吧!唯有从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才能从关键词句中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第【2】篇〗1.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使整节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堂作业尽量做到练习基础化、典型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课当教学中的不足?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4.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
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
《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知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
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始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表现了梅兰芳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 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所以在预习课文方面我也给了同学们相应的指导,尤其是让同学们课下通过网络查找关于梅兰芳的相关知识。
在同学们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梅兰芳的知识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加以补充总结。
学习新课时,我首先从梅兰芳的几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先给同学们示范用书中的语言概括地总结出第一件事情,然后让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自己试着总结出其他几件事,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概括出本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
这样学生们通过认真阅读,了解本文主要写了梅兰芳的五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围绕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来写的,突出了梅兰芳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气节,课文的脉络就十分清晰,学生很快就读懂了。
2.其次,感悟重点语句。
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来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从句子中感悟到梅兰芳把民族气节放在了第一位,为了民族气节他宁愿放弃视为生命的艺术。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开精读学习。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
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人格和爱国情怀。
三、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面相对较窄。
精读课文时,学
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还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透过词句深入体会、感悟。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出示梅兰芳照片,引出课题并板书。
接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再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抓住时机交代反衬的写法,并强调这种写法在今后习作中的运用。
最后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结合学习链接和资料办一份以梅兰芳为主题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