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练习题

合集下载

15专题十五 生物的进化练习

15专题十五 生物的进化练习

专题十五生物的进化练习( )1.(2022届Z20名校联盟一模,13)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以灰色占绝对优势。

工业革命污染后,当地桦尺蠖体色几乎全为黑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污染导致桦尺蠖种群出现黑色变异B.桦尺蠖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文库C.不同体色桦尺蠖的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D.这种进化性变化是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自然选择的方向有可能发生改变答案 D( )2.(2022届杭州期中,12)野外生物学家在印度洋西部群岛考察时发现,岛上的夜行性昆虫探测到食虫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后有两种防御类型:某些昆虫会通过改变飞行路线等行为被动防御,也有一些昆虫会释放出强烈的超声波进行积极反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岛上的夜行性昆虫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B.食虫蝙蝠的回声定位诱导夜行性昆虫产生了不同防御类型C.某夜行性昆虫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D.岛上的优势昆虫个体将因繁殖而积累成优势群体答案 C( )3.(2021宁波一模,1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所以它是进化的唯一因素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从而使基因库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虫媒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在各种植物争夺传粉动物的自然选择压力下形成的D.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答案 C( )4.(2020温州一模,6)海岛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而少数能飞的昆虫翅膀异常发达。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类型的昆虫之间有存活率差异B.两种类型都是有利变异的积累C.两种类型的变异都是为了适应环境D.两种类型都是进行性变化的结果答案 C( )5.(2021浙江1月选考,14,2分)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答案 C( )6.(2021广东,10,2分)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

生物进化论练习题

生物进化论练习题

生物进化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a) 自然选择
b) 变异
c) 遗传漂变
d) 学习能力
2. 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者是谁?
a) 查尔斯·达尔文
b) 约翰·韦斯利
c) 格里高利·孟德尔
d) 亚历山大·奥洛夫·博革达诺夫
3. 下列哪个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a) 人类的智力提升
b) 恐龙骨骼化石
c) 陆地生物向海洋环境的适应
d) 单细胞生物形成多细胞生物
4.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a) 个体逐渐适应环境
b)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c) 繁殖力强的个体会逐渐增多
d) 群体中的个体会相互合作和帮助
二、判断题
1. 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是指人为选择。

正确 / 错误
2.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漂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突变。

正确 / 错误
3.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个体发生改变的过程,不涉及整个种群。

正确 / 错误
4. 进化论认为物种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分界点。

正确 / 错误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自然选择是如何推动生物进化的。

2.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什么是适者生存?请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4. 请说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请就生物进化对人类的意义进行论述,并阐述您对未来生物进化的展望。

答案略。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共16题)一、选择题(共12题)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B.变异所造成的C.条件反射D.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达尔文B.林奈C.米勒D.法布尔3.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

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

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的进化水平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的结构复杂4.在经常刮大风的克尔格伦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长期不使用翅膀B.昆虫获得的食物太少C.大风使昆虫产生变异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5.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角马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为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生了有利变异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使该变异积累6.生活在沙漠里的骆驼刺,茎高25∼40cm,地下的根系长达20m,叶退化成刺状。

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7.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8.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遗传变异B.生存斗争C.过度繁殖D.自然选择9.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1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英国科学家达尔文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D.瑞典科学家林奈11.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生物进化专项练习题

生物进化专项练习题

生物进化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30分,每题2分)1.图所示为一个未受破坏的岩石断面及在每层所发现的化石物种(用①~⑤表示),I→V表示由近及远的5个地质年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①比较高等、结构比较复杂B.物种②不可能由物种①进化而来C.从Ⅲ到Ⅱ可能发生了环境巨变D.物种⑤一定生活在陆地环境中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

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提供了进化的胚胎学证据C.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用于分析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3.科学家比对了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相应DNA序列,得出如下四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B.分析上述生物的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也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C.黑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相同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比通过比较DNA序列更可靠和全面4.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D.生存斗争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害变异也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并不一定越适应环境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适应不仅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6.抗生素对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进化知识练习题

生物进化知识练习题

生物进化知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关于进化的理论,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进化是指物种的适应性改变B. 进化是指物种的物理变化C. 进化是指物种的遗传变化D. 进化是指物种的行为改变2. 以下哪个是进化的驱动力?A. 环境变化B. 物种数量增加C. 遗传突变D. 天灾人祸3. 在进化中,哪个过程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A. 自然选择B. 遗传漂变C. 突变D. 迁移4. 以下哪个是进化中的障碍?A. 突变B. 迁移C. 遗传漂变D. 自然选择5. 下面哪个因素不属于自然选择的要素?A. 遗传变异B. 适应性C. 繁殖能力D. 环境压力二、判断题1. 进化是指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 )2. 进化的驱动力是物种数量的增加。

( )3. 自然选择是指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 )4. 遗传漂变是进化的障碍。

( )5. 自然选择的要素包括遗传变异、适应性、繁殖能力和环境压力。

( )三、简答题1. 什么是自然选择?请举例说明。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进而将其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例如,考虑一种虫子生活在树上,它们的颜色有浅色和深色两种变体。

由于树的颜色有所不同,浅色的虫子更容易被鸟类发现,而深色的虫子则更难以察觉。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深色的虫子相对于浅色的虫子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出更多的后代,逐渐使得该虫种的整体颜色变为深色。

2. 什么是遗传漂变?它与自然选择有何不同?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种群迁移等)导致的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与自然选择不同,遗传漂变不受个体适应性的影响,而是由于偶然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

遗传漂变通常在小型种群中更为常见,因为随机事件对小型种群的影响更为显著。

与自然选择相比,遗传漂变的结果对物种的适应性没有明显的改变。

3. 突变在进化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突变是指基因组中的变异,它是进化的基础之一。

突变可以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从而使得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特征。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A. 环境的变化B. 遗传变异C. 物种竞争D. 人为选择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比较解剖学C. 人工选择D. 分子生物学3.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共同祖先的概念?A. 所有生物都来自同一个物种B. 不同物种之间没有共同的起源C. 现代物种是由不同的古代物种演化而来D. 物种之间没有进化关系4. 物种形成的基本单位是:A. 个体B. 种群C. 基因D. 生态系统5. 以下哪个概念与“适者生存”相对应?A. 过度繁殖B. 遗传漂变C. 基因流D. 自然选择二、填空题6. 达尔文在________年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

7. 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是________的分类系统。

8. 物种的进化可以通过________来追踪,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9. 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最终可能导致________。

10.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它可以引起________的变化。

三、简答题11. 简述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12. 解释什么是物种形成,并给出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13. 描述化石记录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14. 阐述为什么说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至关重要。

15. 讨论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区别和联系。

四、论述题16. 论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与现代综合进化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7. 以一个具体的物种为例,讨论其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

18. 阐述为什么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并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9. 讨论基因流、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0. 论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

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关于某物种的进化案例,分析其进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进化机制,并讨论这些机制如何共同作用于该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此处可插入具体案例描述]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试卷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当调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附答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附答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官必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2. 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的是( )A.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B.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 选择是物种形成所必需的条件3. 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2.32%)、X B X b(7.36%)、X b X b (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B、8%、92%C、78%、92%D、92%、8%4. 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的物种的制约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C.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引起害虫定向变异的结果7.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6%:42%:8%,则该校学生中X b的基因频率为A.13.2% B.5% C.4% D.9.3%8.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其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9.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10.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猫叫综合征B.高茎→高茎、矮茎C.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D.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六倍体1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 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 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 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 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 也会有基因交流12.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类,几十年来长期用于临床医疗,但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古代的鲨鱼B.古代的恐龙C.古代的鸟类D.古代的爬行类正确答案是:D.古代的爬行类。

2、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下列哪一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进步性变化最大?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和哺乳类正确答案是:D.鸟类和哺乳类。

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隔离B.自然选择C.生存斗争D.人工选择正确答案是:A.隔离。

二、填空题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隔离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新物种的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________,生存下来的个体都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个体。

三、判断题1、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正确答案是:对。

2、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的方向决定的。

()正确答案是:错。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在生物学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生物进化”这个概念。

生物进化是指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环境、改变形态和功能的过程。

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也是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命起源的重要途径。

一、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生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40亿年前,那时地球上还没有现在的生命形式。

科学家们认为,生命的起源可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错误,逐渐形成的。

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导致了DNA和RNA的出现。

在生命起源后的数亿年里,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逐渐丰富起来,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动植物,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物形式出现。

这个过程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适应环境:生物在生存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达标试题A卷
一、选择题
1、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直接证据,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B、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物环境
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
2、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 C.两栖类 D. 鸟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大猩猩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比较是指根据,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确定它们
的和之处。

2、生物进化的许多环节还缺少化石证据,你认为化石证据不够全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二节达标试题B卷
一、选择题
1、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A、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C、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2、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出现鳃裂,由此可以推测()
A、人胚胎早期用鰓呼吸
B、人的肺由鰓发育而来
C、人与鱼类的亲缘关系最接近
D、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3、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

A.原始无脊椎动物 B.水生脊椎动物
C.原始脊椎动物 D.陆生脊椎动物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期中的一种,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根据下表回答:
(1)由上表可以看出人与的差异最小。

与的差异最大。

由此你可以推测出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2)在这个研究中你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第二节达标试题C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遗体化石的是()
A、恐龙骨骼化石
B、恐龙蛋化石
C、蕨类的印模化石
D、恐龙足迹化石
2、始祖鸟区别于一般鸟类的特征是()
①被覆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前肢末端有指。

指端有爪④嘴的外形似喙⑤口中有牙齿
A ③④
B ③⑤
C ③④⑤ D⑤
3、兔有尾巴,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兔胚胎发育相似也有尾巴出现,此现象说明
A、人类起源于兔类
B、他们共同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C、他们有共同的祖先
D、他们共同起源于水生动物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由
由,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和
2、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第二节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一定的标准对照相同不同
2、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的毁灭等等。

第二节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化石生物种类
2、黑猩猩螺旋菌黑猩猩比较
第二节C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2、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