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造成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遗传基因D.环境影响2.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氧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B.通过研究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知,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抗药性不断增强3.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长期迷惑人类的神创论。

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环境因素决定B.环境因素能掩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了白色的变异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4.下列事例中全部属于自然选择的是()①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①克隆羊多莉的诞生①长颈鹿长颈的形成①兰草的组织培养过程①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的体色。

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

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B.黑色蛾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C.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D.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6.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A.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B.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C.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发生了抗药性变异D.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7.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质量下降了B.害虫为适应农药的毒性,产生变异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D.具有抗药性的害虫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8.目前临床治疗对付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救。

2019 2020初中生物人教版八级下册随堂检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版

2019 2020初中生物人教版八级下册随堂检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随堂检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1、某岛屿上存在两种桦尺蛾,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者的数量比:森林时期建工业区50年后灰桦尺蛾黑桦尺蛾灰桦尺蛾黑桦尺蛾99% 1% 1% 99%两种桦尺蛾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煤烟使灰桦尺蛾变为黑桦尺蛾B.灰桦尺蛾迁离,黑桦尺蛾迁入C.自然选择的作用D.定向变异的结果2、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B.天敌的影响C.环境的改变D.温度的改变、张燕同学发现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4.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下列有关合欢树这一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可能是受温度变化刺激引起的反应C.叶子闭合可能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D.是这种植物为适应环境主动变异的结果5、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天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时,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6、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7、四位同学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后,得出以下结论,你不认同的是( )D.DC.C B.B A.A8、现有红、黄、绿、蓝等颜色的不纸片100张,若用红色的布料做背景布,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9、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C.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10、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选择题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D、结构方面的证据2、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A、过度繁殖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生存斗争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4、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但不能阐明其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但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作本质说明D、它能正确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5、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6、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灭绝7、自然选择过程中,对生物起选择作用的是()A、其他生物;B、环境条件C、人类D、同种其他个体8、“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A、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D、不对,因为基因突变易导致个体死亡,不会产生进化9、能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A、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D、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10、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共16题)一、选择题(共12题)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B.变异所造成的C.条件反射D.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达尔文B.林奈C.米勒D.法布尔3.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

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

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的进化水平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的结构复杂4.在经常刮大风的克尔格伦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长期不使用翅膀B.昆虫获得的食物太少C.大风使昆虫产生变异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5.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角马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为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生了有利变异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使该变异积累6.生活在沙漠里的骆驼刺,茎高25∼40cm,地下的根系长达20m,叶退化成刺状。

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7.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8.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遗传变异B.生存斗争C.过度繁殖D.自然选择9.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1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英国科学家达尔文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D.瑞典科学家林奈11.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2019-2020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随堂检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版)

2019-2020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随堂检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随堂检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1、某岛屿上存在两种桦尺蛾,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者的数量比:两种桦尺蛾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煤烟使灰桦尺蛾变为黑桦尺蛾B.灰桦尺蛾迁离,黑桦尺蛾迁入C.自然选择的作用D.定向变异的结果2、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B.天敌的影响C.环境的改变D.温度的改变4、张燕同学发现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下列有关合欢树这一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可能是受温度变化刺激引起的反应C.叶子闭合可能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D.是这种植物为适应环境主动变异的结果5、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天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时,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6、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7、四位同学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后,得出以下结论,你不认同的是( )A.AB.BC.CD.D8、现有红、黄、绿、蓝等颜色的不纸片100张,若用红色的布料做背景布,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9、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C.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10、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

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

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

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1.根据达尔文的观点,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的结果[ ] A.因为经常吃高处树叶 B.外力帮助拉长C.自然选择 D.自身想伸长2.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A.生物产生了有利变异B.过度繁殖C.有利变异可以遗传D.有利变异、选择、遗传的综合作用3.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

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人工选择 B.基因改变C.适者生存 D.遗传和变异4.达尔文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家养生物新品种的形成是长期的________结果,而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即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________生存,并能繁殖后代,________被逐渐淘汰掉。

5.判断:生物能够长期生存的原因,是生物能按照环境的要求进行变化。

()拓展探究6.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遗传和变异 B.人工选择C.不适应的结果 D.自然选择7.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B.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C.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D.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参考答案1.C 2.D 3.C4.人工选择自然选择适应者不适应者5.×6.D 7.A(B)题1 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 温度的改变题2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 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题3 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题3 下列哪种观点符合生物进化假说()A.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所以它的脖子越长越长。

生物初二同步练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初二同步练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初二同步练习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初二同步练习1、分析生物进化的缘故:(1)桦尺蠖体色的变化,长满地衣的树干上,桦尺蠖成虫的体色大多是,少数是。

工业污染杀死了地衣,树皮被熏成,桦尺蠖成虫的体色大多是,少数是。

桦尺蠖体色的不同是的结果。

(2)桦尺蠖体色变化的缘故,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容易被鸟类发觉而吃掉,______的桦尺蠖由于其体色与地衣颜色一致,容易存下来,被污染的树干上的桦尺蠖与树皮颜色一致,容易存活下来,的桦尺蠖容易被鸟发觉而被吃掉。

2、动物的爱护色,(1)概念,动物的与的色彩专门相似。

(2)举例,在水草丛生的池塘中的青蛙,其体色为,在没有水草的水沟中的青蛙体色为。

(3)作用,具有爱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觉,利于或。

3、自然选择学说,创始人: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

内容:(1)过度繁育,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专门强的。

(2)生存斗争,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猎取足够的和而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从适应环境的角度看,可遗传的变异分和。

(4)适者生存,具有的个体在中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剔除。

4、长颈鹿颈长的缘故:(1)长颈鹿的颈存在与的变异,这种变异是能够的。

(2)缺乏青草的环境,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生存下来,的个体容易被剔除。

5、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的关系:(1)自然选择,通过猛烈的,生存下来,_ __________被剔除。

(2)生物通过,和不断进化。

注意问题提示:重点:模拟爱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缘故概述自然选择学说通过对达尔文思想的学习,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难点:由模拟爱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缘故,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基础知识过关选择题1、原始的藻类能够进化成苔藓植物,而现在的藻类则不能进化成原始地苔藓植物,其缘故是( ) A、现在的藻类不发生变异B、现在藻类的变异是不利变异C、变异的性状不遗传D、没有适合的环境条件2、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爱护色的含义( )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C、能保持动物皮肤的漂亮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3、现有红、黄、绿、蓝等颜色的不纸片100张,若用红色的布料做背景布,通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4、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青水秀,那个地点的桦尺蠖大多数不清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以后,深色的桦尺蠖成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生物进化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历程1.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的结果B.繁衍后代的需要C.代代经常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是()A.类似亲本的个体B.体形高大的个体C.结构复杂的个体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3.科学家对一些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

这表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马C.果蝇D.向日葵4.现存的某些生物与它们百万年前的生存形式仍几乎相同,你认为对这一现象解释最恰当的是()A.这些生物一直在变异B.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小C.这些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D.这些生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5.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这些差异是可的。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那么,长颈的变异就是,短颈的变异是。

(3)图③说明颈长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颈短的的个体被淘汰掉。

说明了:生存竞争中适者,不适者被。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改变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实现了。

答案和解析1.D 解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题
1.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竞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2.生物界存在生存竞争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物的本性
B.生物的强弱
C.生物生存条件有限
D.适者生存
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产生了()A.有利变异 B.可遗传的变异
C.不利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4.自然选择能很好的解释()
A.生物的遗传现象
B.生物体的代谢作用
C.多样性和适应性
D.生长和发育
5.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众多金鱼品种的形成是由于
()
A.定向变异
B.过渡繁殖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6.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
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
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
7.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生存竞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8.长颈鹿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
B.生物的变异一般是有利生存的
C.为了吃高处的树叶
D.环境对不同个体具有选择作用
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
10.生物生存必然要有竞争,其原因是
()
A.竞争好斗是生物的习性
B.竞争可使后代更强壮
C.生存所需要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有限的
D.竞争是自
11.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的解释,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2.决定生物进化的内.外在因素是()
A.环境因素遗传和变异
B.适者生存遗传和变异
C.遗传和变异环境因素
D.生存斗争环境因素
1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古老的物种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14.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
A.生长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多样性和适应性
D.新陈代谢
1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1分)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一般是,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鹿的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
生存下去,这就是。

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3)狼和鹿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
A.能量交流
B.相互竞争
C.共同进化
D.相互选择
(4)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16.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渔翁”得利,逼得犬类团结
一项新研究发现,饥不择食的食腐动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

科学家说,诸如渡鸦这样的“渔翁”有助于解开“为什么狼和狗
总爱集体活动,而猫却习惯独来独往”这一迷题。

科学家跟踪观察了
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国家公园里的588头被野狼杀死的驼鹿的下落,结果发现,不管野狼怎么努力,狼群每天总是因为渡鸦的盗抢而损失2~37千克食物。

最终,1/3的野狼死于饥饿,由此可见,渡鸦已经对狼
群构成了严重的生态威胁。

尽管体形比野狼小得多,但渡鸦却以“鸦”多势重而往往能抢得到手。

有时,一处现场竟有多达100只渡鸦。

因此,团结在一起不仅有助于狼群捕获更大的猎物,而且更容易赶走“渔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猫.郊狼和其他小型掠食者,所以不会给“揩油”的“渔翁”留下可乘之机,
因此这些小型掠食者也就不需要集体行动了。

(1)上述现象体现了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哪一个解释()
A.遗传和变异
B.生存斗争
C.捕食与被捕食
D.共同进化(2)对这一现象的结果,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是狼群把这种优势遗传到下一代 B.渡鸦继续来争夺食物
C.狼群适应了环境,生存下来
D.狼群内部争夺食物(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填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A.习惯于捕杀小猎物,并且单枪匹马就能搞定
B.捕获的食物渡鸦不爱吃
C.自我保护能力强
D.不外出捕食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C
7.C
8.D
9.B 10.C 11.A 12.C 13.D 14.C
15.(1)变异可遗传的(2)生存竞争方向(3)C (4)自然选择
16.(1)B (2)C (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