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操作规范2016.6.17
1气管切开操作流程

1气管切开操作流程会尽力保障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麻醉: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时,将局麻药沿气管切开点向皮下注射,待患者局部麻醉充分后进行手术。
全身麻醉时,按麻醉科医师建议进行。
4.手术准备:术前消毒,将患者头后仰15°~30°,颈部后伸,以便于手术。
用手指触摸颈部,确定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的位置,气管切开点一般在环状软骨以下2~3cm处。
5.切开气管:用手术刀在气管切开点处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用手术剪将甲状腺前的筋膜和肌肉切开,用甲状腺拉钩将甲状腺向上提起,用手术镊子将气管前壁提起,用手术刀切开气管,切口长度约为管径的2/3.用气管扩张钳扩张气管口,插入气管套管,将气管套管固定。
注意:插入气管套管时,要保证气管套管的顶端在气管内,避免气管套管插入不深或插入过深,造成气管黏膜损伤或插入不畅的情况。
6.呼吸管理:插管后,立即连接呼吸机,调整合适的呼吸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时间、呼吸频率、氧气浓度等。
同时,连接简易呼吸器(含加压面罩)、吸引器、氧气装置、吸痰用物等。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和呼吸辅助设备,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氧气供应充足。
7.术后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气管套管的位置和通畅情况,定期更换气管套管,及时处理气管套管脱出、堵塞和其他并发症。
术后3~5天,可进行气管切开口周围的局部清创和消毒,预防感染。
术后7~10天,可进行气管套管的拔管试验,如患者呼吸功能已恢复,气管套管拔出后患者能自主呼吸,即可拔管。
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拔管后出现的并发症。
置气管套管。
确认套管位置正确后,可拔出气管扩张器或止血钳。
在套管固定后,可进行呼吸机连接,开始呼吸治疗。
例:现在,我们需要进行局部分离,以便暴露气管。
请您保持不动,我们会尽快完成手术。
在确定气管位置后,我们会注入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然后进行气管切开。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操作规范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
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置入金属或硅橡胶气管套管,使病人可以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主要应用于抢救喉阻塞病人。
【适应证】1.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III-IV度喉阻塞,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
2.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昏迷,颅脑病变,神经麻痹,严重的脑、胸、腹部外伤及呼吸道烧伤等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为了吸出痰液,亦可行气管切开。
3.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某些口腔、颌面、咽、喉部手术时,为了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以先期施行气管切开术,有些破伤风病人易突发喉痉挛,也须考虑施气管切开,以防发生窒息。
4. 长时间辅助呼吸时:气管切开术亦为装置辅助呼吸器提供了方便。
5.去除呼吸道异物:在缺少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的技术设备时或较大异物经声门取出有困难时,可经气管切开取出。
【术前准备】1.备好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剪刀、气管切开拉钩、血管钳、镊子、站灯、吸引器等。
2. 按年龄、性别备好气管套管。
成年男性一般采用10mm管径,成年女性采用9mm管径套管。
3.术前不给镇静剂及抑制剂呼吸的药物。
【手术方法】1.体位:最适合作气管切开术的位置是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仰,使气管上提并与皮肤接近,便于手术时暴露气管。
但后仰不宜过度,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若呼吸困难严重,病人无法仰卧,则可在半卧位或坐位进行手术,但暴露气管比平卧位时困难2. 消毒:按外科方法消毒颈部皮肤,病情十分危急时,可不予消毒而立即作紧急气管切开。
3. 手术步骤:(1)切口:可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胸骨上窝处或于环状软骨下缘3CM处取横切口。
(2)分离颈前肌层:用止血钳沿颈中线作钝性分离,以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用相等力量向两侧牵拉。
以保持气管的正中位置,并常以手指触摸环状软骨及气管,以便手术始终沿气管前中线进行。
(3)暴露气管:甲状腺峡部覆盖于第2-4环的气管前壁,若其峡部不宽,在其下缘稍行分离,向上牵拉,便能暴露气管;若峡部过宽,可将其切断,缝扎止血以便暴露气管。
气管切开术操作流程

气管切开术一、目的:1、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2、掌握气管切开术的基本操作;3、熟悉气管切开术的注意事项;4、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手术者、助手、巡回护士二、实验物品准备:①清创包1个包括直、弯血管钳各4把、持针钳2把、布巾钳4把、鼠齿钳2把、有齿、无齿镊子各一把、小药杯2个、弯盘1个、有齿卵圆钳1把、缝合针线;②气管插管、无菌手套、毛刷、洗手液、生理盐水、3%双氧水、敷料、油毡布等;③实验动物:成年家兔;三、操作步骤:1、实验动物准备:①动物称重:②麻醉:20%乌来糖溶液,5ml/kg或3%戊巴比妥,30mg/kg,于兔耳缘静脉注射;③固定:麻醉后将动物固定于手术台2、具体操作:①备皮:剪除颈中部周围的毛发;②消毒铺单:手术者洗手,戴无菌手套;打开清创包,络合碘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孔巾;③气管切开:颈部正中切开4-6cm;④气管插管:切开皮肤及肌肉筋膜,钝性分离颈前肌肉组织,如有活动出血点应止血,暴露气管并穿线;于环状软骨下第3-4软骨环,横向切开气管前壁,约1/3气管直径,再于切口上缘向头侧剪开约0.5cm长的纵向切口,呈倒“T”形切口,若气管内有分泌液或血液要用小干棉球擦净;一手提起气管下端的缚线一手将适当口径“Y”形气管插管斜口朝下,由气管切口向肺插入气管腔内,在转动插管使斜口面朝上,并检查气道通畅情况;⑤固定气管:拔出气管导管,缝合气管,检查有无漏气;⑥缝合皮肤:间断缝合颈前肌层,间断缝合皮肤;缝合皮肤前,须用以酒精消毒,缝合后注意对皮;用75%乙醇消毒皮肤,伤口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⑥术毕,清洗整理相关物品;四、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无菌操作要严格、规范;2、按解剖层次逐层暴露,逐层缝合,及时止血;3、爱护实验动物;4、分工明确,团结合作,清创流程熟悉;。
气管切开的操作方法

气管切开的操作方法
气管切开(tracheostomy)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在气管前壁或下部颈部开辟一个通路,直接连接到气管,以便通过该通道插入气管切开管维持通气。
下面是一般的气管切开操作方法:
1. 具备必要条件:手术需要进行在无菌条件下,所以手术室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消毒器材。
患者应在全麻下操作。
2. 仔细选择切开位置:一般选择在第二、第三或第四气管软化环层之间的位置。
3. 准备患者: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并保持头部后仰。
4. 局部麻醉:先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切开区域,以减轻患者疼痛感。
5. 皮肤消毒:在切开区域周围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以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6. 切开气管:医生在正确的位置上做一个横向切口,暴露气管。
切口的长度根据所需插入的气管切开管来决定。
7. 插入气管切开管:医生选择适当尺寸的气管切开管,并将其插入到切开的气管中。
确保气管切开管固定稳定,并且没有阻塞。
8. 固定完善:用带有绷带或者其他方法将气管切开管固定在患者的颈部。
9. 呼吸机连接:将呼吸机与气管切开管连接,以维持通气。
10.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对气管切开部位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
具体操作过程可能会因为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所以请在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该手术。
气管切开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气管切开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适应症】1.喉梗阻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双侧声带麻痹、咽喉部、声带肿瘤、瘢痕狭窄、脓肿、痉挛、畸形而致上呼吸道梗阻者,均可施行气管切开。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诊中枢神经病变(如药物中毒、脑外伤、脑炎、脑溢血及脑梗死等)可致病人咳嗽反射消失,痰液积聚而阻塞呼吸道,气管切开可有助于吸除分泌物及辅助呼吸。
3.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心病、创伤性湿肺、多发性肋骨骨折、呼吸肌麻痹等,气管切开利于行人工机械辅助呼吸亦方便于呼吸道给药及吸除呼吸道分泌物。
【术前准备】1.各种型号的气管套管、管芯及固定套管用的布带。
2.了解病情并作详细的体检,检查咽喉及气管的位置有无畸形及甲状腺肿大、颈部肿块。
3.如情况允许,需要时可行颈部×线摄片以了解气管位置及颈部病变情况。
4.必要时检查患者动脉血气,以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5.严重呼吸道梗阻者可先施行气管插管以缓解体内缺氧。
【手术方法】1.病人平仰卧位,两肩部间垫以沙袋,头部尽量后伸,以利颈部气管延长且前突,并保持颈部正中位便于手术操作。
2.局部麻醉,以1%利多卡因及0.1%肾上腺素混合液作皮内及皮下浸润麻醉,而范围应包括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上凹处的气管前及双侧气管旁的皮下组织(必要时先行全身麻醉及气管内插管,再行气管切开)。
3.常规用颈部正中切口,切开部位以第2-4软骨环为宜,切开皮肤及皮下浅、深筋膜。
用小拉钩拉开切口两侧皮肤,显露颈正中肌白线,切白线,牵向两侧,可见其下方的气管,刀尖刺入气管不应过深,切2—3mm为宜,气管切开后将选好的气管外套管连同套管芯顺势插入气管。
拔出套管芯,此时套管外口有气流冲出可证实套管位于气道内,吸尽气道内积血及痰液,置入内套管,颈前切口如过大可将皮肤缝合1-2针,不可缝合过紧,以防发生血肿及气肿。
4.用两条布带固定外套管颈部,带子固定太紧可影响颈部静脉回流,太松则套管易于滑出,以可伸入3个手指为宜,带子需打外科结,以避免松脱,最后放一块剪开纱布于皮肤及套管之间。
气管切开术操作

气管切开术操作【适应证】1.紧急气管切开任何原因引起的严重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者。
2.预防性气管切开术任何原因可能导致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者。
3.常见的原因有(1)上颌骨骨折,主要指Le FortⅡ、Ⅲ型骨折或爆炸伤致粉碎性骨折者。
(2)下颌骨多发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者。
(3)严重舌、口底及颈部损伤致出血及肿胀者。
(4)颌面部伤伴颅脑伤且有呼吸障碍者。
(5)咽异物、上呼吸道烧伤、气管食管伤及喉气管伤等。
(6)部分口腔颌面颈部手术后。
(7)舌、口底、下颌下及颈部广泛严重感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1.轻度呼吸困难通过常规非手术治疗即可缓解者。
2.癞症性假性呼吸困难。
【操作程序及方法】1.庥醉:局部浸润麻醉,可采用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
2.体位:取仰卧位,肩垫髙,头颈保持正中位。
如伤员已有呼吸困难,也可先半卧肩下垫髙,分离显露气管软骨时,再使头后仰,使气管位置变浅。
3.切口:自环状软骨正中至胸骨上切迹稍上方做纵行切口或横切口,也可在第4软骨环做水平正中切口。
4.切开分离显露气管软骨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直剪刀纵行分离,用拉钩均衡地向两側拉开,即可见两侧颈前肌在中线相接的白线。
该肌表面有颈前静脉,可结扎剪断。
用剪刀沿白线上下纵行分离,将见两侧颈前肌在中线相接的白线。
该肌表面有颈前静脉,可结扎剪断。
用剪刀沿白线上下纵行分离,将两侧颈前带状肌平均牵向两侧,即可见到甲状腺峡部,可沿其包囊后与气管前筋膜之间做充分剥离,以便将其向上牵开。
5.挑开软骨环:气管显露后用11号尖刀或10号镰形弯刀伸人预计要切开的软骨环下缘,刺人气管并向上挑开,一般切开第3、4软骨环。
成人套管过粗,也可挑开相邻两个软骨环。
6.置入气管套管:气管软骨环一旦挑开,立即将气管撑开器由切口伸人气管,撑开软骨环切口,同时用吸引管吸出分泌物及渗血,连同管芯将气管套管旋推插人气管。
7.固定气管套管:将套管固定系带绕过颈后在一侧打结,不宜过紧,以能放人1指为度,管周创口内填入凡士林纱布,气管套管盘下垫以开口纱布。
气管切开操作规程

气管切开操作规程气管切开操作是一种紧急复苏措施,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正常呼吸,适用于严重的气道梗阻、呼吸道损伤和呼吸衰竭等疾病情况。
以下是气管切开操作的规程。
1. 准备:- 确定患者的状况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包括穿刺等有关资料;- 确定操作的场所,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品;- 让患者平卧,头部后仰。
2. 无菌操作:- 实施全身无菌操作;- 戴好手套、口罩和帽子,戴上护目镜;- 将盛有5%碘酒的皮融液倒入碗中;- 按照院内操作规范进行手部无菌处理。
3. 局麻:- 将1%利多卡因静注或皮下注射实施局麻;- 皮肤表面麻醉后,开始着手术台上的消毒步骤。
4. 用品准备:- 气管切开钳、口喉镜、气管导管、缝线、伸展器、外科剪刀、腹腔导管等。
5. 针刺测量:- 消过毒的采血针针孔可以测量压力;- 用无菌纱布闭盖。
6. 松弛肌肉:- 静脉注射肌松药物;- 保护颈部,松弛肌肉。
7. 皮肤消毒:- 用无菌皮刷或纱布蘸取含有氯己定的碘酒液进行皮肤消毒;- 对于无菌环境,可以在2%的皮融液上敷上无菌防护片。
8. 麻醉与选择外喉镜:- 禁止改变头部姿势;- 限制外喉镜的活动范围和部位;- 外科剪刀剪断过短的导管。
9. 选择气管切开点:- 确定气管切开点;- 用消过毒的皮肤标记仪进行标记。
10. 垫高肩部:- 下颌提高和前伸;- 同时抬起肩膀。
11. 气管切开钳:- 十分小心地闪光;- 用一只精确的手恢复闪加载入剪口;- 快速切下剪口。
12. 开问题:- 用气管钳插入重新包住的切开剪口。
13. 在气管切开下确认插管:- 开始吸出,使用充气和冲洗的显影剂;- 使用导管和气缸进行插管;- 在平躺位上暴露或将导管保持在气管上。
14. 气管引流:- 用痂面进行气氛表面引流,将防护装置装上。
15. 保护插管:- 将输送压力调至适宜水平;- 满足术前制定的呼吸策略。
16. 固定插管:- 用无菌绳索在插管上进行固定;- 用三角尖的与胸部稳妥地连续绳索进行扎结。
气管切开术技术操作规范

气管切开术技术操作规范一、传统气管切开术【适应证】1. 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2. 下呼吸道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神经麻痹、呼吸道烧伤等引起喉肌麻痹,咳嗽反射消失,以致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或呕吐物易进入气管不能咳出,可作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便于吸出分泌物,减少呼吸道死腔,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3. 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需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禁忌证】绝对禁忌证:1. 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
2. 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性肿瘤。
3. 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相对禁忌证:1. 甲状腺增生肥大。
2. 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3. 出凝血功能障碍。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纵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2. 分离颈前肌层:用止血钳沿颈中线作钝性分离,以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用相等力量向两侧牵拉,以保持气管的正中位置,并以手指触摸气管,避免偏离气管或将气管误拉于拉钩内。
3. 暴露气管:甲状腺峡部覆盖于第2-4气管前壁。
若其峡部不宽,在其下缘稍行分离,向上牵拉,便能暴露气管,若峡部过宽,可将其切断,缝扎。
4. 切开气管:分离气管前筋膜,在气管第3-4环切开气管,切勿切断第一环,以防伤及环状软骨而引起喉狭窄。
切口亦勿超过第5环,以免发生出血和气肿。
5. 插入气管套管:用气管扩张器或弯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已选妥的带管芯的套管,取出管芯,即有分泌物自管口咳出,用吸引器将分泌物吸清。
如无分泌物咳出,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管口,视其是否随呼吸飘动,如不飘动,则套管不在气管内,应拔出套管,重新插入。
6. 固定套管:以带子将气管套管的两外缘牢固地缚于颈部,以防脱出;缚带松劲要适度。
7. 缝合:气管套管以上的切口,可以缝合,但不必缝合切口下部,以防气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程序
一、目的
1.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
1.了解患者病情以及咳嗽、咳痰情况
2.评估伤口及周围皮肤情况、导管系带松紧及安全度
3.评估患者对气管切口护理的认识与合作程度
三、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净双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协助大小便,取适当体位,垫枕于肩颈部,充分暴露气管切开的部位。
3.用物准备:治疗碗(一个盛有艾利克棉签/棉球,另一个盛有生理盐水棉签/棉球,数量视伤口情况准备)﹑开口纱、治疗巾、弯盘、PE手套一双。
(视情况准备:气切雾化罩、人工鼻、氧气管、封闭式吸痰管等)。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
核对→解释→吸痰→清洁导管托盘→取下开口纱→取下内导管→再次清洁导管托盘→清洁伤口及周围的皮肤→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垫开口纱→固定氧气管→协助取舒适体位→收拾用物→征求意见
五、整理用物
1.医用废弃物应分类放置。
2.重复使用的物品按要求处置。
六、护理指导
1.指导患者合理进饮进食,避免引起呛咳或误吸。
2.指导翻身、咳嗽,促进痰液引流。
3.指导患者表达需要的沟通方式。
4.如出现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不适,指导患者及家属立即通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