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合集下载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改善工作环境
1 2
减少职业性致癌因素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使用低毒或无毒物质替代高 毒物质,降低工作场所的致癌物质浓度。
优化工作环境
提供良好的通风、降低噪音、控制温湿度等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员工的健康危害。
3
定期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 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提高防护意识
培训和教育
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肿瘤 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 护服等,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
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记录员工健康状况,及时发 现和处理职业健康问题。
加强健康体检和早期筛查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
03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 肿瘤的关系
职业性致癌因素对职业肿瘤的影响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
某些职业需要长期接触致癌物质, 如石棉、苯、焦油等,这些物质 可能导致肺癌、膀胱癌、皮肤癌
等职业肿瘤。
暴露于有害环境
从事某些工业生产、农业劳动、 建筑行业等职业的人群可能暴露 于高温、高湿、辐射等有害环境, 这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职业
推行标准与规范
制定和推行职业卫生标准与规范,规范企业行 为,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加强监管与执法
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06
结论与展望
当前研究现状与成果
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许多传统和新兴行业中的有害因素被发现与癌症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如石棉、苯、焦炉煤气等。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是职业性危害中由于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 而引起的某种特定的肿瘤。
亦为:由于从事某种职业,在工作环境中 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潜伏期而患 某种特定器官的恶性肿瘤叫做职业性肿瘤。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职业癌症占全部癌症的 4%。在我国职业癌症中肺癌占比例最大, 约占90%。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职业性致癌因素 与所致职业肿瘤:
特点一:潜伏期
职业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通常在40岁以下,与 潜伏期长有关。 不过,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职业性致癌因素的 种类和数量增加,职业性癌的发病年龄有明显 提高的趋势。总的来看,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 比非职业性发病年龄要早,如芳香胺引起的泌 尿系统癌变,发病年龄以40~50岁多见,比 非职业性的泌尿系统癌症早10~15年。
特点四:病理类型
致癌物不同而具有特殊的病理类型。 例如:腺癌、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等。 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及高浓度接触所致肺 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反之,则多为腺癌。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识别与确认
一、临床观察
通过临床诊断和观察,分析和探索肿瘤发生 的环境因素。 例如: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首先报告扫 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1895年德国医 生Rehn发现染料业工人的膀胱癌---发现肿瘤 的职业线索。
癌性。
Ames试验
DNA修复试验
染色体结构 畸变分析
姐妹染色单体 互换试验
三、流行病学调查
1945年英国医生Case通过对英国染料业的流 行病学调查,表明β-萘胺、联苯胺具有致癌性 ---开始了职业肿瘤的病因研究。
三、流行病学调查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 因素对人的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考虑到其局限性,应重视临床观察和实验 室研究相互佐证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单项选择题]1、能引起肺癌的物质,包括()A.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B.联苯胺、氯甲醚、砷、苯C.苯、氯甲醚、砷、铬酸盐D.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E.联苯胺、氯甲醚、砷、铬酸盐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其引起的职业肿瘤应是()A.肺癌B.膀胱癌C.白血病D.皮肤癌E.肝癌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询问职业史时应注意何种毒物的接触史()A.石棉B.氯甲醚C.砷D.铬酸盐E.焦炉逸散物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4、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职业肿瘤的发病年龄多见于()A.20~30岁B.30~40岁C.40~50岁D.50~60岁E.60~70岁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在该部位引起职业肿瘤是因为此部位是()A.接触部位B.转化部位C.蓄积部位D.活化部位E.代谢产物排泄部位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6、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接触了何种生产性毒物()A.铬B.苯C.氯乙烯D.联苯胺E.氯甲醚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发病的潜伏期,正确的描述是()A.一般4~6年B.一般6~12年C.一般12~25年D.一般25~40年E.一般40年以上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8、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与非职业性肿瘤比较的特点是()A.发病年龄提前B.男性多发C.女性多发D.发病年龄延后E.发病年龄相同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在该部位引起职业肿瘤是因为此部位是()A.接触部位B.转化部位C.蓄积部位D.活化部位E.代谢产物排泄部位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0、引起肝血管肉瘤的是()A.联苯胺B.氯甲醚C.砷D.氯乙烯E.铬酸盐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某建筑保温材料厂男工,工龄25年。

职业肿瘤_精品文档

职业肿瘤_精品文档

1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1.2 阈值问题 对大多数毒物的毒性作用存在一个阈值或阈剂量, 即超过这个剂量时便可引起健康损害。 但对于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主张致癌物无阈值:一次击中学说(one hit) 单个细胞的DNA改变就可能启动肿瘤发生,那 么这个细胞只要一次小剂量接触致癌物甚至一 个致癌物分子就可能导致DNA改变,启动肿瘤 发生。
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职业性致癌因 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
职业性致癌因素可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 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肿瘤
我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 肿瘤有10种: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动物实验的局限性: ①实验动物数量较少,与大样本人群的调查比较相
对不敏感; ②实验剂量往往高于人类职业和环境暴露剂量; ③给药途径有可能不同于人的实际接触途径;
④用动物实验资料推测对人的致癌性要谨慎。
动物与人类具有种属差异,对致癌物的反应可能不同。
如:DDT可诱发试验小动物的肿瘤,但迄今未见职业人群有 与之相关的肿瘤的报告;反之,砷、苯已经流行病学证实对 人致癌,但动物试验诱发肿瘤未见成功
如:一项关于砷接触致癌问题的调查
在1948~1975年期间先后调查了13个厂和居民区, 包括8个铜冶炼和三氧化二砷生产工厂,3个含砷农 药厂,一个应用含砷农药现场和一批冶炼厂周围居民, 调查中发现共同的因子是砷,并发现肺癌死亡率都 明显上升,从而说明砷最有可能是引起肺癌的致癌物。
2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判定

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

四、八种法定职业性肿瘤诊断细则
7.焦炉工人肺癌 A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B 焦炉工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焦炉工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 潜隐期10年以上( 10年 10年以上 C 潜隐期10年以上(含10年)。
四、八种法定职业性肿瘤诊断细则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A B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从事铬酸盐制造累计接触工龄1 从事铬酸盐制造累计接触工龄1年 以上( 以上(含1年)。 C 潜隐期4年以上( 潜隐期4年以上(含4年)。
四、八种法定职业性肿瘤诊断细则
(2)间皮瘤 必须有细胞病理学诊断。 A 必须有细胞病理学诊断。 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1年以上( B 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1年以上(含1年)。 C 潜隐期15年以上( 15年 潜隐期15年以上(含15年)。 15年以上
四、八种法定职业性肿瘤诊断细则
2.联苯胺所致膀恍癌 A B 原发性膀恍癌诊断明确。 原发性膀恍癌诊断明确。 生产或使用联苯胺人员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 生产或使用联苯胺人员累计接触工龄1 上 (含 1年 )。 C D 潜隐期3年以上( 潜隐期3年以上(含3年)。 联苯胺接触人员所患肾盂、 联苯胺接触人员所患肾盂 、 输尿管移行上 皮细胞癌可参照本标准。 皮细胞癌可参照本标准。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
Occupational Tumors
一、概念
职业性肿瘤( tumor): ):指工作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指工作 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 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潜伏期而患某 种特定的肿瘤。 种特定的肿瘤。
二、职业性肿瘤的特点
1、病因明确 2、有一定的潜伏期 3、阈值问题 剂量---反应关系 4、剂量--反应关系 5、好发部位及病理类型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

电离辐射



石棉

氯甲醚 切削油 芳香胺
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
肿瘤部位 皮肤 皮肤 皮肤 皮肤 肺 皮肤 肺 骨髓 (白血病) 骨骼(骨肉瘤) 肺 胸腹膜 肺 阴囊 膀胱
潜伏期(年) 20-24 50-54 15-18 20-24 25-48 20-30 15-23 11-17 10-15 25-40 20-40 10-24 40-50 11-15
发与人类相似的肿瘤,是证明职业因素致癌的 重要依据之一。但动物与人有种属差异。
2.3 流行病调查 (1)病因联系强度足够大; (2) 接触后果呈一致性; (3) 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4) 有其佐证资料; (5) 肿瘤发病的性别比例异常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职 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确认致癌物;可疑致癌 物;潜在致癌物。
皮肤、阴囊、肺、?膀胱
电离辐射
白血病、皮肤、其它
职业接触 未处理或轻度处理的矿物油 芥子气 β –萘胺 镍和镍化合物 镭 氡 页岩油 煤烟、焦油和油类 含石棉纤维的滑石 紫外线 氯乙烯肉瘤) 肺 皮肤、阴囊 皮肤、肺、?膀胱 肺、?间皮瘤 皮肤 肝(血管肉瘤)、脑、肺
1.2 发病条件 第一 所接触物质的化学结构
第二 接触途径
第三 接触剂量和时间
1.3 发病年龄 平均42年,但有长有短,如苯致白血病,
最短者仅需4个月。潜伏期多在10年以上,发 病年龄以40-50最多见,较非职业性的早10-15 年。
致癌因素 沥青、煤焦油 矿物油 粗石蜡油 无机砷酸盐
Breast
0.9
109.6
0.2
27.1
83.9 83.2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职业性肿瘤,又被称为职业致癌,指的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或职业中的化学物质、辐射或其他致癌因素所引起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与职业活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有关,例如化学工人暴露于有毒的化学物质、矿工沾染了放射性物质,或者建筑工人长期接触致癌的粉尘。

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破坏人体细胞的基因结构,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形成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种类繁多,与不同工作环境和职业相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1.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之一,通常与长期暴露于石棉、尘埃、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有关。

例如,矿工、建筑工人、化学工人、焊工等在长时间接触这些致癌物质的情况下,肺癌的发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2. 鼻咽癌长期暴露于镍、石棉、木尘、芳香胺等致癌物质的工人,比如金属加工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的从业者,鼻咽癌的患病率较高。

3. 肝癌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职业性肝癌十分常见。

例如,采血员、医疗护理人员或者接触污水的工人在处理血液或接触有病毒污染的物质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了肝癌的发病风险。

4. 膀胱癌与长期暴露于有机溶剂、煤焦油、染料、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因素有关。

例如,喷漆工人、染料、涂料生产工人或塑料制品加工工人,在长期接触上述致癌因素的情况下,膀胱癌的风险较高。

5. 骨肉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例如核电站工作人员、放射线相关的医疗专业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等,患骨肉瘤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造成损伤,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肿瘤。

职业性肿瘤不仅对个人的健康带来危害,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针对职业性肿瘤的防范和控制,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旨在减少人们在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暴露,提高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对于从事潜在职业性肿瘤风险行业的人员或者特定职业的从业者来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和遵循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物理性状
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病性.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
极细的镍微细粉尘可能有害,而块状的镍金属(如镍币)则 无害。
接触方式
如不溶(极微溶)性的铬盐和镍盐,仅经呼吸道吸入才致癌, 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都无作用。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壹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 体外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对人的 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 但流行病学研究常因条件限制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的佐证。
职业致癌物分类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确认的致癌物 及生产过程
可疑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
要有30次以上的增殖,达到109以上 数目的细胞,重量到数克,才能被发
现或具有临床的意义(体表及浅表肿
瘤易见者除外)。各种肿瘤细胞有一
定的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这一过程
大体较长,通常需要15—20年,最短
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
B
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
01
强烈、最经常接触的
部位发生。
02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
肤和呼吸系统。
03
同一致癌物也可能引
起不同部位的肿瘤。
04
少数致癌物引起不同
类型肿瘤。
病理类型
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 的病理类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 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 反之则多为腺癌。
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
氯甲醚所致 肺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A1型题
1.致癌性最强的石棉是
A. 温石棉
B. 闪石棉
C. 青石棉(蓝石棉)
D. 透闪石
E. 阳起石
2.指出下列哪个因素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A. 铅
B. 苯
C. 汞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3.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
A. 生产性毒物和各种物理因素
B. 物理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C. 生物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D. 化学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E. 以上都是
4.以下物质致癌性大小哪组正确
A. 溶解度为0.0005%砷化物>溶解度为0.005%砷化物
B. 吸人可溶性镍盐>吸人不溶性镍盐
C. 金属镍微粒<金属镍块
D. -萘胺> -萘胺
E. 6价水溶性铬化物>3价水溶性铬化物
5. 主要引起肺癌的物质为
A. 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
B. 联苯胺、氯甲醚、砷、苯
C. 芳香烃类、氯甲醚、砷、铬酸盐
D. 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
E.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6.主要引起膀肌癌的物质为
A. 苯胺、氯甲醚、铬酸盐
B. 苯胺、- 萘胺、氯甲醚
C. 苯胺、- 苯胺、铬酸盐
D. 苯胺、煤焦油、页岩油
E. 联苯胺、p一蔡胺、煤烟
7.联苯胺主要危害是引起
A.膀胱肿瘤
B.白血病
C.肺癌
D. 皮肤癌
E. 肝癌
8.确认人类致癌物,需
A. 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明确证据
B. 动物试验已有明确证据
C.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
D. 具备上述各项证据
E.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和动物试验已有目确证据
9.在工业化学物质中,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石蜡能引起接触工的
A. 呼吸道癌
B. 消化道癌
C. 泌尿道癌
D. 皮肤癌
E. 白血病
10.职业肿瘤多见于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心血管系统
D. 神经系统
E. 泌尿生殖系统
11.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
A. 苯胺所致膀胱癌
B. 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
C. 紫外线所致皮肤癌
D. 镍和镍化合物所致肺癌
E. 氯甲醚所致肺癌
12.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主要根据
A. 职业史
B. 工龄
C. 工种
D. 肺癌发病潜隐期
E. 职业史和工龄、工种、肺癌发病潜隐期
13.石棉工人得了肺癌能否诊断为职业性肺癌,诊断依据是
A.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B. 从肺癌好发部位
C.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肺癌好发部位找出特征性依据
D. 调线特点及组织学分型
E. 根据职业史和工龄、工种。

发病潜隐期等进行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
14. 接触砷、镍、铬酸盐、放射性物质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时,首先应考虑
A. 肺癌
B. 皮肤癌
C. 泌尿道癌
D. 白血病
E. 肝癌
15.我国职业病名单中,列入的职业性肿瘤是
A. 联苯胺所致白血病
B. 氯乙烯所致肺癌
C. 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D. 铍所致肺癌
E. 镍工肺癌
B1型题
A. 联苯胺
B. 氯甲醚
C. 苯
D. 氯乙烯
E. 一氧化碳
1.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毒物是
2.与肺癌发病有关的毒物是
3.与肝癌发病有关的毒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