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主要理论

合集下载

罗洛梅生平及其人本主义思想

罗洛梅生平及其人本主义思想
作品包括:《爱与意志》, 《创造的勇气》,《自我的 追寻》 ,《权利与纯真》 等
人性观
人性兼有善恶的潜能
原始生命力是人性中的基本潜能
人 格 理 论
人格结构
人格定义 天真的人格 (婴儿 )
内在力量的反抗 (2-3岁和青年时期 )
人格发展 (人的成长) 自我的创造阶段(儿童时期至青年前后期 )
寻求发展的自我意识 (中老年)——自
• 意志则以意向性(intentionality)为基础.它 的功能并不在于压抑个人内在的欲望,而 在于组织、整合、保护和指导个人的内在 欲望 .
焦虑
罗洛梅认为现代人的焦虑有两个主要根源,一是价值感 的丧失,二是空虚与孤独。
正常焦虑 (平衡的、不产生压抑或内部心理冲突)
焦虑
神经症焦虑 (不平衡反应、严重的压抑、内部心理 应用
小组成员: 11370017 焦莉 11370010 高菲 11370011 高云霞 (平均分工)
罗洛· 梅(英语:Rollo May, 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 月22日),美国存在主义心 理学家。是以存在主义哲学 思想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也是存在心理治疗的 代表之一。
自由、责任、勇气和创造性的生活
• 自由意味着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但是也正是因为个体是自由的,他就必须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通过勇气,人们就可以发现新的形式、新 的象征和新的模式,而一个新的社会就是 建立在其上的。
我实现
人格结构
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肯定 分享与参与 觉知 自我意识 焦虑
人格定义
• • • • 自由 个性 社会整合 宗教紧张感(体验到 内疚感和焦虑感,内 心的不平衡感。)
返回

罗洛梅

罗洛梅

罗洛梅生平及其思想简介罗洛梅于1909年4月2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艾达镇。

他是父母六个孩子中的大儿子,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姐姐。

父母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太关注,因而罗洛梅早年的家庭和教育环境都是很差的。

在大学阶段他首先接受的是艺术教育,就读于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艺术系,获学士学位。

随后有一段漫游欧洲的经历,在这段时间中他与阿德勒有过密切的接触,对阿德勒的学说总体上非常赞同,虽然后来认为有“过分简单化和笼统”的问题。

回到美国之后,他被纽约联合神学院录取,并有幸结识了当时已很有名气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神学家保罗蒂利希,通过他罗洛梅第一次系统的接触了存在主义思想,在罗洛梅的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与保罗蒂利希有关的内容。

其他对罗洛梅的思想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有科特戈尔德斯坦、新精神分析学派的沙利文和弗洛姆。

罗洛梅从事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是作为一名心理指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员,使用的是精神分析理论,随着他对精神分析的缺陷和存在主义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逐渐从一个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转变为一个存在分析学家。

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此时的罗洛梅已初步确立了存在分析的心理学思想,通过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如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奥尔波特等人的长期接触和思想交流,罗洛梅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得了共识。

罗洛梅于1994年10月22日逝世,享年85岁。

西方哲学界一直把存在作为“本体论”问题来进行研究。

从词源学来说,“存在”的意思是人能够通过自我意识,自我反思,通过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超越,通过创造、工作、爱和友谊而超然于自我之上。

所谓本体论,从字面上理解,是关于存在的研究,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学说。

存在主义者试图通过对存在的研究,通过对人类存在核心的描述,发现组成人类本性的究竟是什么。

虽然对存在的关注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真正把存在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则当属西方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克尔凯廓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和马塞尔等人。

罗洛_梅 存在本体论

罗洛_梅 存在本体论
焦虑的实质:
焦虑是个人存在受威胁时的一种忧虑心理状态, 这种威胁可能与生命有关,还可能与其他重要 价值观或象征有关。
焦虑的种类:
正常的焦虑 病态的焦虑
焦虑本体论(ontology of anxiety)
焦虑产生的原因
价值观的丧失 空虚和孤独
焦虑本体论(ontology of anxiety)
应对焦虑的方式
存在分析论(theories of existential analysis)
存在 存在分析论 存在感
存在分析论(theories of existential analysis)
存在(existence):指人的具体存在,即作为 意志或行为主体的个人的存在。主要包括以 下六层含义:
个人的具体存在 此时此地的存在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自由选择的存在 与非存在统一的存在 发展中的能动存在
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对后工业社会反人性化走向的反省
后工业社会的人性异化 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
哲学背景
人道主义(humanism)和人性论(theory of human nature)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和现象学 (phenomenology)
变态型的应对方式:指神经症患者通常采用压抑、禁 忌的方式,或以避免任何引起困难的机会来逃避焦虑。 实际上,它是企图通过“缩小自己的意识范围”来消 除心理冲突。但正常人偶尔也会采用这种消极逃避的 方式。 正常或健康的应对方式:指个人既不逃避焦虑,也不 死守成规地避免焦虑,而是鼓起勇气面对焦虑。当个 人深信自己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时,他就会为保持这 些价值而不惜任何牺牲,而不会在乎任何威胁,更不 会贪图由于逃避焦虑而获得的一时之安。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主要理论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主要理论

罗洛梅的主要理论一、存在分析观1存在的核心存在感,就是人对自身的经验。

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存在感,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体验,如感受到自己沉浸到自然万物之中。

罗洛梅认为,人在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时,能够超越各种分离,实现自我整合。

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意识才能够使人的各种经验得以连贯和统整,将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连为一体。

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

看待一个人,尤其是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应当视其对自身的感受而定。

存在感越强烈,越深刻,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人的意志和决定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责任感。

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存在感,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就会听命于人,不能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2 存在的本质存在的本质就是存在于世。

①人与世界时不可分的整体。

②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的。

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世界之中,与具体的人或物打交道。

换句话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要现实地接受世界中的一切,也就是接受自己的命运。

而且,人的存在始终在生成变化之中,人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朝向未来发展。

人在变化中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自己独特的经验。

③人的存在又是自己选择的。

人在世界中并非被动地承受一切,而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并勇于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可能性。

3 存在的方式①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目的维持生物性的生存并获得满足②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目的在于适应和发展③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世界,真正看待世界并把握世界意义的基础。

缺乏自我意识,就会导致人际世界的表面化和虚伪化。

4,存在的特征①自我核心,指以其独特的自我为核心,自我本身的独一无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接受自我的独特性,在他看来,神经症并非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事实上,她是一种逃避,是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企图逃避实际的或幻想的外在环境的威胁,其目的依然在于保持自我核心性,②自我肯定,指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

罗洛梅人格.

罗洛梅人格.

基本著作
• • • • 《焦虑的意义》 《人的自பைடு நூலகம்寻求》 《爱与意志》 《存在之发现》
4
存在心理学理论体系
• • • • 存在分析观 存在人格观 存在主题观 存在治疗观
5
一、存在分析观
1、存在的核心 罗洛•梅关于人的存在观点最为核心的是存在感(人有存在的意识 ,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正是这种存在感才把个体的身与心、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 个体与他人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病人健康或不健康的依据就 是病人能否体验到他自己的存在是真实的、有价值的。” 2、存在的本质:存在于世(being in the world) 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的整体;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 的;人的存在又是自己选择的。
7
二、存在人格观
1、人格概念 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的个体 生活过程的现实化。
• 他强调要将人的内在经验视作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对象,而 不应仅仅专注于外显的行为和抽象的理论解释。 • 罗洛.梅也是在对病态的研究中发现了健康人格的核心特 质,他在主宰心理疾病患者的焦虑、孤独、空虚与无助感 中发现了可以与之抗衡并促使人成长的人格特质:自由、 勇气、爱与意志。
9
3、人格发展阶段
以自我意识为线索,通过人摆脱依赖、逐渐分化的程度, 勾勒出人格发展的四个阶段。 纯真阶段(婴儿时期):依赖 反抗阶段(2、3岁至青少年时期)独立与依赖 平常阶段(青少年后)承担责任 创造阶段(成人时期)最高阶段
• • • •
10
三、存在主题观
1、爱 • 爱是一种独特的原始生命力,它推动人与所爱的人或物相 联系,结为一体。 • 爱是人存在于世的一种结构,爱指向统一,在统一中更深 刻地感受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价值。 • 四种类型的爱:(1)性爱,指生理性的爱,它通过性活动 或其他释放方式得到满足;(2)厄洛斯(Eros),是与对 象相结合的心理的爱,在结合中,能够产生繁殖和创造; (3)菲利亚(Philia),指兄弟般的爱或友情之爱;(4 )博爱,指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幸福而不希望从中得到 任何回报的爱

罗洛·梅和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

罗洛·梅和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

作者: 叶浩生
出版物刊名: 心理学探新
页码: 92-96页
主题词: 存在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 弗洛伊德 自我意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罗杰斯 存在主义哲学 心理现象 精神分析
摘要: <正> 罗洛·里斯·梅(RoIIo Reese MaY)是当代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最著名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三巨头(另外两位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之一。

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在美国乃至西欧和日本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探讨他的理论对于我们了解当今国舛心理学的发展动向有重要价值。

一、罗洛·梅的生平及其思想来源梅1909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艾达镇(Ada Ohio),1930年毕业于欧伯林大学,并获得艺术学士的学位,1938年又在纽约联合神学院获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

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罗洛梅的人格理论罗洛·梅的人格理论:罗洛·梅是美国著名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家,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的先驱,美国存在心理学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被称为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

同时他还是一位职业的精神病治疗医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三位创立者之一。

理论观点:一、人性观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恶是由于不良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

而罗洛·梅则认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所以,文化中的善与恶都是人类本性的真实反映。

他认为,文化的善和恶是因为构成文化的人是善和恶的。

文化之所以具有破坏性,是因为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具有破坏性。

罗洛·梅认为,人是具有善、恶两种潜能,这种潜能既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也就是说,人性既是善的也是恶的,这都是人类的潜能。

原始生命力是人性的基本潜能,如果受到自我增强的欲望驱使,就会成为建设性的源泉。

罗洛·梅的健康人格观: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罗洛·梅用“完整人格”这个概念描述健康人格。

罗洛·梅认为:有完整人格的人是能创造自身存在意义的人,这样的人是具备了自由、勇气、爱以及意志等能力的人格特点的人。

尽管罗洛·梅自己也承认,从来没有人能完美无缺地全部拥有这些人格特点,但这可以成为人类的心理目标,因为正是它们为人类的活动赋予了意义,使有智慧的人有了可以遵循的生活准则。

现在我们来看罗洛·梅有关完整人格所具备的“自由”、“勇气”、“爱”和“意志”究竟包括了哪些具体内容。

一、自由:很多人把自由的消极形式,如任性妄为、盲目反叛、放任不管等误认为自由。

而罗洛·梅所提倡的“自由”是指人在面对个人和社会局限的前提下,参予自身发展以及塑造自己的意向与能力,一种心态开放、准备成长,富有弹性、柔韧可塑的意向与能力,一种为了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而改变自己的意向与能力。

很多人以为自己生来就拥有自由,其实不然,且不说社会与个人的局限对我们的自由的限制,就我们个人而言,每一个人想要拥有的心灵的自由都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并且发现的。

罗洛梅对人格特征的划分

罗洛梅对人格特征的划分

罗洛梅对人格特征的划分罗洛·梅(Rollo May)是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和作家,他对人格特征的划分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以下是对罗洛·梅关于人格特征的划分的详细介绍。

在罗洛·梅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人格是在不断发展和形成之中的,并且是在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生存层、存在层和精神层。

首先是生存层,生存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人格特征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人主要关注生理的需求和满足,例如食物、水和居所等。

生存层是人格的基础,它对个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当个体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能够发展更高层次的人格特征。

接下来是存在层,存在层是罗洛·梅人格理论中的核心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意义和目的。

存在层探讨的是人的存在方式、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在这一层次中,个体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的机体,而是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为什么而存在以及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除了三个层次的划分,罗洛·梅还强调了人的选择和责任意识。

他认为,个体需要通过选择和承担责任来建立意义和目的感。

个体不仅要选择他们追寻的意义和价值,还要承担起实现这些意义和价值的责任。

总的来说,罗洛·梅的人格特征划分提供了一种对人的全面理解和探索的框架。

它强调了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还包括对自身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反思。

这一理论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以及心理治疗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洛梅的主要理论
一、存在分析观
1存在的核心
存在感,就是人对自身的经验。

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存在感,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体验,如感受到自己沉浸到自然万物之中。

罗洛梅认为,人在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时,能够超越各种分离,实现自我整合。

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意识才能够使人的各种经验得以连贯和统整,将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连为一体。

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

看待一个人,尤其是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应当视其对自身的感受而定。

存在感越强烈,越深刻,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人的意志和决定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责任感。

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存在感,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就会听命于人,不能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2 存在的本质
存在的本质就是存在于世。

①人与世界时不可分的整体。

②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的。

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世界之中,与具体的人或物打交道。

换句话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要现实地接受世界中的一切,也就是接受自己的命运。

而且,人的存在始终在生成变化之中,人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朝向未来发展。

人在变化中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自己独特的经验。

③人的存在又是自己选择的。

人在世界中并非被动地承受一切,而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并勇于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可能性。

3 存在的方式
①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目的维持生物性的生存并获得满足
②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目的在于适应和发展
③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世界,真正看待世界并把握世界意义的基础。

缺乏自我意识,就会导致人际世界的表面化和虚伪化。

4,存在的特征
①自我核心,指以其独特的自我为核心,自我本身的独一无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接受自我的独特性,在他看来,神经症并非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事实上,她是一种逃避,是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企图逃避实际的或幻想的外在环境的威胁,其目的依然在于保持自我核心性,
②自我肯定,指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

自我肯定是一种生存的勇气,没有它,人就无法确立自己的自我,更不能实现自己的自我。

③参与,指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参与到世界中去。

罗洛梅认为ie,个体必须保持独立,才能维护自我的核心性,但是,人又必须生活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他人分享和沟通,共享这一世界,人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必须适得其所,平衡发展。

一方面。

过分的参与必然导致远离自我核心,现代人之所以感到空虚、无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顺从、依赖和参与过多,脱离了自我核心,另一方面,过分的独立会将自己束缚住狭小的自我世界内,缺乏正常的交往,必然损害人的正常发展。

④觉知,指认与世界接触时所具有的直接感受。

觉知是自我意识的杰出,人必须经过觉知,才能形成自我意识。

⑤自我意识,指人特有的觉知现象,是人能够跳出来反省自己的能力。

正是有了自我意识,
人才能在面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时,从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⑥焦虑,指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痛苦的情绪体验,罗洛梅认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体验,因为,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并需要为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潜能的衰弱或压抑会导致焦虑。

在现实世界中,人常常感觉到无法完美实现自己的潜能,这种不愉的经验会给人带来无限的烦恼和焦虑。

此外,人对自我存在的有限性即死亡的认识也会引起极度的焦虑。

二、存在人格观
1.人格结构
他认为,人的存在的四种因素,即自由、个体性、社会整合和宗教紧张感构成人格结构的基本成分。

宗教紧张感是存在于人格发展中的一种紧张或不平衡状态,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人丛宗教中能够获得人生的最高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当人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就会体验到罪疚感,这种体验能够使人不断产生心里紧张,由此推动人格发展。

2 人格发展
纯真阶段:3岁前
反抗阶段:3岁到青少年时期
平常阶段:青少年后期
创造阶段:成人时期
三、存在主题观
1 原始生命力:爱的驱动力量,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的驱动力,经验的原型
特征:统摄性、驱动性、整合性(非人性与意识)、两重性、被引导性
2 爱:一种独特的原始生命力,它推动人与所爱的人或物相联系,结为一体。

性爱、爱欲、友爱、博爱
3,焦虑
正常焦虑:人成长的一部分
神经症焦虑:对于客观威胁的不适当的反应
4 勇气
身体勇气
道德勇气:感受他人苦难处境的勇气
社会勇气: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勇气,与冷漠对立
创造勇气
5 神话
故事和意象,看待世界的方式
四、存在治疗观
1目标:不在于症状的消除,而是使患者重新发现并体认自己的存在。

治疗师不需要帮助病人认清现实,采取与现实相适应的行动,而是需要加强病人的自我意识,与病人一起发掘病人的世界,认清其自我存在的结构与意义。

2 原则与方法
原则:理解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在场性原则、行动原则
3 治疗的阶段
愿望阶段:帮助患者拥有产生愿望的能力,以获得情感上的活力和真诚
意志阶段:促进患者产生自我意识的意向,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
决心与责任阶段:承担责任,走向自我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