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5.1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省淳中高三地理复习讲学稿之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地理关联图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的要素等联结成图,从宏观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间的联系,从内容看,可分学科内知识联系和学科间知识联系。
从结构看,可分逻辑性(紧密型)知识联系和非逻辑性(松散型)知识联系。
常见如下各种形式的关联结构图: 1、——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揭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与人类的关系 2、——某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3、——某地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4、——某企业、公司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网络图等5、——某地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和治理措施6、——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演变过程、治理措施7、——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如: 陆地自然环境系统相互联系示意图地貌土壤气候陆地水生物水文土壤生物岩石圈地貌大气水生物地质循环循环循环循环整体性陆地自然分异表现环境系统垂直分异差异性分异规律水平分异纬海地度陆形位位置置1省淳中高三地理复习讲学稿之地理关联图的判读空气水平运动方向形成结构图影响气候的因素示意图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纬度 (纬度不同、热量不同) 及其季节移动因素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陆海海陆度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因素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暖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地形洋流因素因素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寒流: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季风气候及其影响联系图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后果及其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从下图中可看出,“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大量砍伐森林”是两个并列原因,共同引起了大气中的CO图增多;CO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进而使海22平面上升,最终引起沿海低地受淹的不良后果。
(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知识体系与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知识体系与知识点考点汇总答案①自然资源②环境污染③生态破坏④城市地区⑤发展中国家⑥后代人⑦生态⑧条件⑨社会⑩共同性⑪企业⑫发展绿色经济⑬生态环境的脆弱度⑭地理国情⑮禁止开发区域⑯区域协调发展⑰一轴、两翼、三极、多点⑱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⑲京津冀协同发展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人地协调观——以协调人地关系为例1.转变观念2.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国家的管理行为。
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往往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主体一般是企业,是环境保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3)公众行为①重要性: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②调整措施3.加强国际合作(1)目的: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2)原则:保护地球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迁移应用】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其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
下图为垛田农业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2)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旱涝灾害D.土地污染(3)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A.休闲观光旅游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D.水禽类养殖答案(1)A(2)C(3)A解析第(1)题,B、C两项属于经济效益,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芋头叶子等可作为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A项正确;该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排除D项。
第(2)题,兴化地势低洼,湖荡纵横,饱受洪涝侵害。
2024-2025年地理必修第二册读图专项练(七)循环经济图判读(带答案)

读图专项练(七) 循环经济图判读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流程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与图中a、b、c、d内容相符合的生产环节是( )A.污水处理、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污水处理、服装生产、创意产业、棉纺织C.污水处理、棉纺织、服装生产、创意产业D.污水处理、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2.该园区( )A.应布局在棉花产区附近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生产过程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D.该园区没有污染[2023·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我国某企业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的生态产业链条,多条产业线结构紧密、共享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模式。
下图示意该企业生态产业链条。
据此完成3~4题。
3.“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工业模式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酸雨蔓延C.臭氧层空洞 D.生物多样性减少4.该企业的生态工业模式(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遵循了持续性原则B.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C.通过产业多样化和延长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D.增加了就业机会,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023·四川省德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镁是生产铝合金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府谷县境内没有镁矿,但当地镁产量近十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镁业中心,产品大量出口。
2020年,中国镁制品出口每吨0.39万美元,进口每吨3.82万美元。
下图为府谷县涉镁生产企业产业链。
据此完成5~6题。
5.从循环经济角度来看,府谷县镁产业链主要是实现了( )A.资源输入减量化 B.资源循环利用C.产品附加值提高 D.废弃物资源化6.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府谷县镁产业今后应特别重视( )A.控制资源开采量 B.回收利用废弃物C.精深加工镁产品 D.治理环境污染[2023·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我国每年生猪出栏量六亿多头,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水和粪便等污染物,对农村和农业造成了污染。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5 / 511.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典图1: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典图2: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典图3: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考向:关联图的判读及工艺流程判读考向: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及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考向: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农产品特征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象,表示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象的形成机理、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等。
在判读关联图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步:第1步:读图名及图文材料,把握关联图的中心内容,明确关联图的主题。
第2步:明确关联图中的各要素,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图中的各环节、图框、箭头及箭头指向,即关联图中的关联性。
一般图框表示环节,箭头表示关联过程,箭头指向表示关联的因果关系。
第3步:依据图框所指要素及箭头逐个分析图框之间的关联性、图中各环节包括哪些要素、箭头由哪个环节指向哪个环节等。
第4步:进行各部分间的因果推理,找出规律,并进行文字表述。
地理关联图的分析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关键是将关联图所表达的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图文转换。
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解答示例:答案 C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 / 52.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答案 A 读图,指向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中的②。
由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中的③。
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箭头代表产品流,对应图中的①。
3.该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 B 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高考地理 必看冲刺提分之地理读图专题 关联图的判读素材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图表特征概览]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
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
关联图可以作为背景材料,也可以是问题情境。
考查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主要表现在: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某一国家或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治理措施;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
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
判读关联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应用"五步法"读图][典例]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地区D.四川盆地(2)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B.棉花和纺织工业C.水稻和米皮加工D.油菜和油料加工读图“五步法”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的主题是什么,搞清各个框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题干中明确指出这是"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可以体会出三点内容:"夏季"说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性明显、"生态农业"表明图中显示两个重点:各框中主要是农业要素、各框之间主要体现生态关系。
高考一轮复习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讲解

高考一轮复习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讲解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地理循环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改变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从空间上来看一般分为水平环流和垂直环流,从方向上来看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环流。
常见的有大气环流示意图[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局部区域的大气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水循环示意图、局部大洋环流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生物循环示意图等。
一、热力环流示意图例题1: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判读要领: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
解题的思路为: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
在驾驭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判读海陆间热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等现象。
解析:(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上升,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降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
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流淌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降低,而丁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气压上升,故丙、丁两地气压关系为丁>丙。
又依据高度上升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
(2)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被污染。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一、典题示例(2019·南昌摸底)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 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
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B.有效控制滴水量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D.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2)滴灌技术的优点包括()①调节田间气候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③增加地下水水量④减少无效蒸发⑤适宜全年灌溉⑥保持土壤结构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第(1)题,利用针式滴头进行滴灌不能改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A错;运用针式滴头使滴入土壤中的水较少,能有效控制滴水量,B对;针式滴头的使用对土壤中水分蒸发没有影响,C错;滴灌不能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D错。
第(2)题,土壤中水分较少,不能调节田间气候,①错;土壤中水分较少,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②对;滴灌水量小,对地下水水量影响不大,③错;滴灌能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④对;滴灌主要用在农作物生长期,不会全年灌溉,⑤错;滴灌水量较小,可以起到保持土壤结构的作用,⑥对。
选C。
[答案](1)B(2)C二、方法讲解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理、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
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现以下图为例,展示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过程。
2.分析演变,寻找突破图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是沼气生产的原料来源。
2022届新高考版地理:图表解读突破系列之8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 ()
5.该工业生态园区内企业集聚,其影响是 ( ) A.单位产值能耗提高 B.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C.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D.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上升
【解析】3选B,4选B,5选C。第3题,该市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大多依靠外运,后来 建立起一座大型炼油厂和热力发电厂,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资源的运 入;丹麦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水源对炼油厂的影响较小;丹麦人口少,市场小。第 4题,湖泊向热力发电厂供水,属于正常现象,没能体现生态的特点;炼油厂向石 膏材料公司提供燃气,充分利用了资源;硫是炼油厂的废弃物,向硫酸钙厂提供 硫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属于生态行为;热力发电厂的产品为电,向养殖场供 电属于正常输出。第5题,该工业生态园区内企业集聚,单位产值能耗降低;减少 了废弃物的排放,但没有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充分利用了废弃物,经济效益明显 增强;共用基础设施,其建设成本下降。
图表解读突破系列之8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动手·动脑】 明确循环经济关联图的主题,理顺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并找到核心或关键 环节。如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示意图。
填绘 (1)在图中用“○”圈出导致农田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 __,主产品是酒精和_杂__醇__油__。 (3)与普通酒精生产相比,该生产过程得以实现闭合循环的关键工艺是 _沼__气__发__酵__。 解读 (1)在农田中施加_消__化__液__(_高__效__有__机__肥__)_导致农田增产。 (2)实施清洁生产,该厂将生产重点转向了废弃物的_综__合__利__用__。
【认知·归纳】 特征认知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用来表示某种循环经济生产过程的示意图,要素一般包括环 节和连接线,各环节按照逻辑顺序通过连接线相连。 技法归纳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类图·训练】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知识点拨]
1. 循环经济关联图分析
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
常见的循环经济示意图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获取信息
读图文材料,确定主题
析知识关联,补全知识
抓主要联系,分析意义
解读信息
图1为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图2为清洁生产模式流程图
根据知识间内在联系,结合关联图中的内容和箭头指向,合理分析推断。
如图1
中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图2中a、
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抓住循环经济关联图中生产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
析其意义、影响。
如图1和图2体现的意义:生态意义——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
放;经济意义——综合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
值;社会意义——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2.
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1)关键环节法
第一,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第二,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第三,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第四,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第五,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
第一,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二,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第三,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
第四,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
2.循环经济关联图的读图流程
第一步:阅读图名,明确主题
研读图名及图文材料,明确关联图的主题是什么。
工农业生产活动相关关联图要调动工农业相关知识。
第二步:理顺关系,寻找突破
(1)关注图中的各要素,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图中的各环节、框图、箭头及箭头指向,即关联图中的关联性。
(2)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
第三步:结合考向,依题作答
进行各部分间的因果推理,找出规律,并进行文字表述。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关键是将关联图所表达的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图文转换。
回答关联图设置问题时,选择题侧重分析判断,综合题还要注重文字表达。
[典题示例]
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模式,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
A.建材厂、火电厂、盐场
B.盐场、火电厂、建材厂
C.建材厂、盐场、火电厂
D.盐场、建材厂、火电厂
(2)该生态园区中( )
A.火电厂的“三废”均得到了有效利用
B.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是②④
C.该工业园区没有废弃物排入自然界
D.乙适宜建在大河入海口
[审答流程]
[标准答案] (1)C (2)B
[对点练习]
(2018·杭州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饲料厂B.油菜地
C.养鱼场D.酒精厂
3.该循环经济( )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答案:1.D 2.B 3.C
(2018·无锡一模)如图为我国某地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黑龙江B.新疆
C.山东D.广西
5.该循环经济模式( )
A.没有产生任何废弃物
B.受市场影响最为显著
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
解析:第4题,图示中的农作物是甘蔗,产于南方热带地区。
第5题,该循环经济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答案:4.D 5.C
(2018·北京朝阳区期末)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
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
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
7.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 )
A.原料不足B.冬季寒冷漫长
C.日照不足D.科技水平较低
8.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
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答案:6.B 7.B 8.C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9~10题。
9.该农业最可能是( )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
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
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
10.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改变自然带类型
B.保持土壤肥力
C.增大气温日较差
D.增加原生物种
解析第10题,该农业生产模式有牧草、干饲料、畜、禽、土壤等元素,可判断出是人工草地畜牧业,故选A项。
其他选项的农业图中均没有体现。
第11题,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气温、降水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故A错误。
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选B项。
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可以减小局部气温日较差,故C错误。
原生物种无法增加,D项错误。
答案10.A 11.B
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
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
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
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
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
13.该生态工业园区( )
A.核心生产企业是火电厂
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
D.废弃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
考点:生态园区模式分析。
答案:12.B 13.C
14.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问题。
简述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解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
经济角度主要从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