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

合集下载

《满江红·翠幕深庭》吴文英.拼音版

《满江红·翠幕深庭》吴文英.拼音版

满m ǎn 江ji ān ɡ红h ón ɡ·翠cu ì幕m ù深sh ēn 庭t ín ɡ【宋s òn ɡ】吴w ú文w én 英y īn ɡ翠cu ì幕m ù深sh ēn 庭t ín ɡ,露l ù红h ón ɡ晚w ǎn 、闲xi án 花hu ā自z ì发f ā。

春ch ūn 不b ú断du àn 、亭t ín ɡ台t ái 成ch én ɡ趣q ù,翠cu ì阴y īn 蒙m én ɡ密m ì。

紫z ǐ燕y àn 雏ch ú飞f ēi 帘li án 额é静j ìn ɡ,金j īn 鳞l ín 影y ǐn ɡ转zhu ǎn 池ch í心x īn 阔ku ò。

有y ǒu 花hu ā香xi ān ɡ、竹zh ú色s è赋f ù闲xi án 情q ín ɡ,供ɡōn ɡ吟y ín 笔b ǐ。

闲xi án 问w èn 字z ì,评p ín ɡ风f ēn ɡ月yu è。

时sh í载z ǎi 酒ji ǔ,调di ào 冰b īn ɡ雪xu ě。

似s ì初ch ū秋qi ū入r ù夜y è,浅qi ǎn 凉li án ɡ欺q ī葛ɡě。

人r én 境j ìn ɡ不b ù教ji ào 车ch ē马m ǎ近j ìn ,醉zu ì乡xi ān ɡ莫m ò放f àn ɡ笙sh ēn ɡ歌ɡē歇xi ē。

丹韵词音1中的诗词注释+白话译文

丹韵词音1中的诗词注释+白话译文

第一讲诗意春风《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词语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11.镜:照镜,用作动词12.但:只全文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翻译春花秋月,年年开花,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

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他遥望南国感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

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斜;又如同春水之不舍长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

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

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字词注释:忽:迅速。

淹:久留。

代序:指季节更相替换。

整句解释: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2.《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3.《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字词注释: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黄花:指菊花。

整句解释: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4.《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语注释⑴凄切:凄凉急促。

⑵骤雨:急猛的阵雨。

⑶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无绪:没有情绪。

⑷兰舟: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坐船的美称。

⑸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⑹去去:重复言之,表路途之远。

⑺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即“沉沉”。

⑻今宵:今夜。

⑼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⑽纵:即使。

风情: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古诗词中清秋的诗句

古诗词中清秋的诗句

古诗词中清秋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清秋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袁凯《赠张鸣善》▶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李郢《早发》▶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廉氏《峡中即事》▶平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

——张玉娘《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权德舆《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平安日间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

——张玉孃《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

——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杜甫《宿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李煜《望江梅·闲梦远》▶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

——张籍《赠别孟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古诗桂枝香·梧桐雨细翻译赏析

古诗桂枝香·梧桐雨细翻译赏析

古诗桂枝香·梧桐雨细翻译赏析《桂枝香·梧桐雨细》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辑。

其古诗全文如下:梧桐雨细。

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

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前言】《桂枝香·梧桐雨细》是宋朝词人张辑的作品。

这是一首悲秋之词,写的是作者被秋天触发的一股羁旅之愁、蹉跎之恨与思乡之情。

词人着力刻画出由秋雨、秋声、秋风、秋气、秋露、秋月等所会成的一片阴郁、凄凉、衰飒、忧伤的秋之环境与氛围,以烘托映衬其凄苦不堪的秋思与秋愁。

这种写作手法虽然谈不上有多少创新,但运用得还是相当成功的。

【注释】[1]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

[2]线袅蕙炉沉水: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

[3]紫箫吹断:比喻与情人离别。

[4]素笺恨切:写给情人的信充满了万般思念。

[5]夜寒鸿起:以夜间大雁比喻自己孤单寂寞貌。

[6]客里:漂泊他乡。

[7]商歌:悲凉低迷的歌。

【翻译】细雨敲打着梧桐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像是秋天被风撕碎的呻吟。

屋内,竹熏笼上烤着潮湿的衣服,燃烧着沉香的铜炉升起细线般的香雾。

我无数岁月都在天涯中沉醉,每一次秋天的经历都让我多一分身心的憔悴。

积压满腹的忧怨之气,怎能通过紫箫全部吹熄,素绢纸上早布满了恨切的话语。

大雁在夜晚的寒空中向南飞去,夜空中留下声声哀啼,这景象让我心中更加悲凄。

又何苦呢?孤独凄凉地在他乡为客,失去了多少故乡草堂外的春色,丢掉了欣赏溪水清澈、竹林翠透的快乐。

西风吹落了片片树叶,也吹老了我几多人生岁月。

我已尝尽了漂泊江湖的艰辛,如今又听到了这细雨敲出的秋天声音,怎会不萌发千里归乡之心。

露水已浸湿我的衣服,昨夜醉酒现在还未消除,稀疏的门帘透来暗淡的月光,照得让人无法进入梦乡。

【赏析】本篇词牌标为“桂枝香”,实际上就是《疏帘淡月》。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

开篇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描绘了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

接下来,作者用“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三句由“渐”字领起,写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

“关河”冷落,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

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

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

“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

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三句直接抒情,表达了词人不忍登高远望、思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的矛盾心理。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几句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

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几句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

岑参《暮秋山行》

岑参《暮秋山行》

岑参《暮秋山行》岑参的《暮秋山行》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下面是该诗的原文与赏析,欢迎阅读借鉴。

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⑴。

苍旻霁凉雨⑵,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⑶,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注释】⑴飒飒(sà):风声。

⑵旻(mín):天空。

此处指秋季的天。

⑶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译文】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

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

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

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

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

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赏析】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

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

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

“如有人”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

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

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

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

由“千念”一转,写所感。

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

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

张辑《疏帘淡月 寓《桂枝香》秋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张辑《疏帘淡月 寓《桂枝香》秋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梧桐雨细。

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

①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②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③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④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⑤【注释】①“润逼衣篝”二句:从周邦彦《满庭芳》“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二句化出。

篝(gou):竹笼;亦指熏笼。

蕙炉:即香炉。

蕙:香草名,亦称蕙兰、蕙草。

沉水:香名。

②素笺(jian):白色的信笺。

③草堂、竹溪: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李白曾与孔巢父等在泰安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号“竹溪六逸”。

这里借指故乡旧日游居之地和隐逸生活。

④商歌:古代以商为五音中的金音,声凄厉,与肃杀的秋气相应,故称秋为“商秋”。

“商歌”即指秋声、秋歌,或悲凉凄厉的歌声。

⑤“照人”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照无眠”句意。

【译文】潇潇雨丝飘洒在梧桐树上,雨丝又慢慢聚成雨滴从桐叶上滴落下来,滴落的雨滴又被秋风吹散摔碎。

湿润的空气逼进室内,不得不架起熏笼熏烤衣被,点燃炉香抵御潮霉。

岁月悠悠无尽期,漂泊天涯,沉沉酒醉;一分秋色,一分憔悴。

吹裂紫箫,写满素笺,情长恨切难排解,夜寒惊起鸿雁飞。

又为何要苦苦滞留他乡,说不尽的凄凉?更辜负了竹溪千顷空翠,草堂一片春光。

西风扫落叶,曾吹老几番尘世!从前羁旅江湖,阅尽人世沧桑。

听秋声起,秋歌唱,归心似箭,千里情长。

白露轻寒夜独饮,疏帘淡月,照我深夜失眠辗转在空床。

【集评】清·黄苏:“英雄失路,岁月易徂,回想故乡,能无耿耿?”(《蓼园词选》) 清·王闿运:“轻重得宜,再莽不得。

”(《湘绮楼词选》)【赏析】此词写“秋思”。

秋天是一个撩人情思而又令人悲愁的季节,人类自从与自然发生联系的那天起,就一直未能摆脱秋的困惑与悲愁,“悲秋意识”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而“秋思”与“秋愁”亦成为传统抒情文学的一大母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字词注释:忽:迅速。

淹:久留。

代序:指季节更相替换。

整句解释: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2.《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3.《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字词注释: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黄花:指菊花。

整句解释: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4.《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语注释⑴凄切:凄凉急促。

⑵骤雨:急猛的阵雨。

⑶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无绪:没有情绪。

⑷兰舟: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坐船的美称。

⑸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⑹去去:重复言之,表路途之远。

⑺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即“沉沉”。

⑻今宵:今夜。

⑼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⑽纵:即使。

风情: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白话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5.《八声甘州》【宋】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词语注释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

潇潇,下雨声。

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

一作“萧萧”,义同。

清秋,清冷的秋景。

⑵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管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⑶残照:落日余光。

⑷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⑸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⑹渺邈(miǎo):远貌,渺茫遥远。

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⑻淹留:长期停留。

⑼佳人:美女。

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1凝望,抬头呆望。

○2仰望,敬仰地期待。

○3盼望;等待。

颙,一作“长”。

⑽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⑾争(zěn):怎。

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

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作品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6.《秋暮遣怀》【清】陶澹人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门拔剑壮盘游,霜华拂处尘氛少。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

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7.《偶题两首》【唐】来鹄近来灵鹊语何疏,独凭栏干恨有殊。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水边箕踞静书空,欲解愁肠酒不浓。

可惜青天好雷雹,只能驱趁懒蛟龙。

8.《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9.《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10.《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1.《清平乐》【宋】张炎候蛩凄断。

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

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12.《江上》【清】王士祯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3.《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清】宋琬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14.《更漏子》【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字词注释⑴更漏子:词牌名。

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

⑵画堂:华丽的内室。

⑶鬓(bìn)云:鬓发如云。

⑷衾(qīn):被子。

⑸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⑹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白话译文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

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

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15.《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词语注释①水仙子:曲牌名,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

句式为七七、七五七、三三四。

八句四韵。

②“一声梧叶一声秋”二句:梧桐叶的落下,预示了秋天的到来,雨打在芭蕉上的声音更使人增添了一份愁闷。

一点芭蕉:是指雨点打在芭蕉叶上。

③三更归梦三更后:夜半三更梦见回到了故乡,醒来时三更已过。

归梦:梦归故乡。

④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⑤叹新丰孤馆人留:用唐代初期大臣马周的故事。

新丰:在陕西新丰镇一带。

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⑥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所作传奇《枕中记》故事,抒发作者的辛酸遭遇。

⑦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作品译文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

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

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

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16.《秋野五首》(其四)【唐】杜甫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

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

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17.《题苏公林亭》【唐】钱起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

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18.书河上亭壁【宋】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9.《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白话译文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

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

黄叶在漫山飘飞。

20.《九日》【唐】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词语注释殊方:远方。

指作者客居的夔州而言玄猿:黑色的猿猴,夔州地处山峡,颇多猿猴。

干戈:战乱。

衰谢:是指自己年老多病。

21.《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词语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翻旋转。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作品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2.《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语注释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