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S1-1总说明

总说明书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372号《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标准》、《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万州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万州区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实施细则》等文件,结合既有路现状及地形、地质条件,按照“统筹规划、分级管理;部门扶持、当地为主;因地制宜、发动群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质量、建养并重;安全畅通,不举新债”的原则。
坚持发展为先,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受业主的委托,重庆市万州区佳一公路勘测设计所承担了万州区国有新田林场场部连接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任务。
本路段全长2.05798公里,设计采用水泥C25砼路面。
本设计是新建公路设计,公路位于万州区新田林场内,应业主的要求根据防火线隔离带决定路线走向。
全线按农村公路等级、线形和纵坡设计,设计路面宽度4.5m,每公里设置4处错车道。
本项目对于改善项目区农村居民交通,加强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居民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当地居民尽快脱贫致富,达到小康水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万州区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也将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影响。
总之,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按照业主的要求2012年6月初我单位组织测设人员进入现场进行踏勘和测量,于2012年6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
二、路线走向及工程概况1、路线基本走向本次设计的万州区国有新田林场场部连接公路路面工程,路线长2.05798km,为单向单车道农村公路。
起点接主路,止点烂湾塘。
挖方48997立方米,填方3790.6立方米,弃方45206.4立方米,路基防护工程3046.6立方米,路基排水工程98.8立方米,涵洞84米/10道,其中圆管涵5道,盖板涵5道;路面采用C25砼路面。
公路设计总说明

公路设计总说明本册⽬录编制:复核:第⼀篇总体设计第⼆篇道路设计第三篇路基路⾯、排⽔⼯程第四篇护坡⼯程第五篇桥涵⼯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SI—3编制:复核:总设计说明SI—1⼀、概述G312线公路位于⽢肃省,从武威⾄⼭丹段微丘区⼆级公路的设计,路线总长为83km。
本设计设路段是第九段,从K0+000~K3+480,全长3480m。
该公路的建设,对于沿线居民的出⾏、⽣产以及⽣活起着⾮常重要的作⽤,是沿线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拉动县域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均有着⼗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任务依据依据青海⼤学⼟⽊⼯程学院道桥教研室2013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进⾏设计。
2、设计标准全线按⼆级公路设计,双向双车道,计算⾏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12m,⾏车道宽2×3.75m;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设计交通年限为15年。
3、测设经过在1:2000⼤⽐例图纸上进⾏纸上定线。
4、任务依据及技术标准(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6)《公路排⽔设计规范》(JTJ 018—97)(7)《公路桥涵洞设计⼿册》(8)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9.(9)邓学钧.路基路⾯⼯程[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8.(10)刘鹤年.流体⼒学[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8.5、公路沿线⾃然地理概况(1)⼭丹地形⽓候⼭丹⽓候按海拔⾼度可分为⼲旱、半⼲旱、半湿润、湿润4个⽓候区。
总的特征是:⽓温低,⽓候寒冷,昼夜温差⼤,⽆霜期短,冬季漫长,春秋相连,⽆明显的夏季。
降⽔量少⽽集中,蒸发量⼤⽽强烈。
⽇照充⾜,辐射强度⼤,盛⾏西北风,冬春季节多有⼤风沙。
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开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根底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1〕?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展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展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
1.2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工程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60km/h路基宽度: 22m行车道宽度: 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 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 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确实定测设简况根据工程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展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展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展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展广泛、全面的根底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桥涵施工图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忠县乌杨新区至磨子农村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详勘成果文件:(3)实测逐桩地面线;(4)其它相关资料。
1.2前一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推荐的桥型选择和孔跨布置基本合理,原则同意:犀牛河大桥采用5X2Om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结构。
初步设计内容齐全,编制内容满足编制办法要求,同意通过评审。
以下意见请设计单位进一步核实:1、本项目为三级公路,设计荷载应为公路一11级,若采用公路一1级应写明原因。
【执行情况】:本项目重车过多,因此设计荷载采用公路一1级。
2、工程地质纵断面应补充工程地质描述和岩石的试验参数等内容。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在工程地质纵断面补充工程地质描述和岩石的试验参数等内容。
3、终点桥台高度较高,若放坡没有要求,锥坡建议第一级采用1:1.25-1:1.5,1:1.15偏小:并且坡脚建议增加护脚。
【执行情况】I按审查意见执行,增加坡脚防护,详见C4T3K0+165.5犀牛河大桥锥坡一般构造图。
4、2号墩盖梁的纵向宽度1.8m偏小,建议采用2-2.2m。
【执行情况】I按审查意见执行,将2号墩盖梁的纵向宽度改为2«,并修改相应构造图及钢筋图。
5、防撞护栏建议采用C35。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采用C35混凝土防撞护栏.6、数量表中盖梁有挖土石方,请核实。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核实并修改数量表中相应数据,7、下阶段建议根据计算建议第一联采用单箱双室结构。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施设阶段根据计算结果选用结构类型.8、防撞护栏不要采用顶部带钢管的,后期养护费用高。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将防撞护栏修改为不带顶部钢管的钢筋混凝土护栏.9、设计说明建议补充桥型方案比选的内容。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在设计说明中补充桥型方案比选内容,详见C1-2总说明书中6.9大、中桥概况及桥型方案比选.2工程概况本册桥梁工程主要包括1座主线桥,长度107m。
公路毕业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一、概述(一)总体任务在指导老师提供的工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路线平纵横、路基路面、防护工程、附属设施的设计工作。
(二)技术标准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7m计算行车速度:80km/h极限最小半径:250m一般最小半径:400m最大纵坡:5%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500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70m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路基设计标高位置:中央分隔带外缘(三)路线概况本设计任务段始于王村至坝上;起止里程桩号为K0+000~K1+954.277,全长约1.95km,为双向4车道。
1.经济地理环境测区内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及蔬菜。
沿线交通以县级公路为主,部分公路与设计线路交叉。
2.地形地貌根据地貌形态特征、成因类型、岩性特征,本路段位置地貌单元为平原微丘,地势较平坦、起伏不大。
该路段沿线多为水田,主要生产水稻。
沿线土质均为粘性土。
3.水文气象本地区属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上,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约15℃,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
4.地层岩性本路段地质状况较好,该项目所经地区以粘土为主,并有花岗岩等岩类,但埋置深度较深。
土壤主要有白砂土、黄砂土、泥砂土、泥土。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大中桥考虑地震烈度按六度设防。
二、总体设计本设计路段起点为王村,路线前段有农田,中间段有小片居民区,后段为平原微丘地带,沿线无不良工程地质,其他地区无法绕越,方案二路线最短,占用经济作物面积最小,但是经过池塘数目最多,路基处理技术要求较高。
方案一和方案三虽然经过鱼塘数量较方案一少,但是路线长度和经济作物占地都比方案一多,其中方案三路线最长,填挖方量较大,离村庄距离也最远,不利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公路设计第一篇总说明书.模板

总说明书一、概述、受益情况、建设必要性(一)任务依据Xxxx设计勘察设计任务是根据业主委托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进行勘察设计。
项目实际设计xxxkm,解决xxx通行困难的问题。
二、设计标准及测设经过(一)设计标准:1、技术规范(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文及附件《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23号文2、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特殊路段为10公里/小时)。
2、路基设计宽为:5米。
3、路面设计宽为:米。
4、路肩设计宽为:米每侧,培土路肩。
5、路面结构:15cm厚泥结石路面+2cm水泥稳定碎石磨耗层。
6、最大纵坡:%(地形复杂);最小纵坡:%。
7、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荷载。
8、设计洪水频率:桥涵1/25,路基1/25。
(二)测设经过我公司旬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外业测量任务。
经过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带队和村民的配合,我们公司人员采用GPS卫星定位和RTK移动站等测量仪器进行了地形测绘工作,并对筑路材料所在石场和运距、原有道路边坡土质情况、原有构造物的质量情况及错车道和需新增涵洞的位置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直至勘测结束。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1.0 概述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5.34km)、共和镇(共9.64km)、仁和镇(共21.13km)、万集镇(共3.44km)、岔河镇(共25.27km)、黄集镇(共0.50km) 及老子山镇(共0.46km)镇村公交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75.78km。
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1.1 任务依据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
1.2 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1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14、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5、《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
16、《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
17、《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
1.3 设计标准1、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3、路基设计宽度:6.5m/7.5m;4、设计洪水频率1/25。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1.0 概述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5.34km)、共和镇(共9.64km)、仁和镇(共21.13km)、万集镇(共3.44km)、岔河镇(共25.27km)、黄集镇(共0.50km) 及老子山镇(共0.46km)镇村公交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75.78km。
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1.1 任务依据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
1.2 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1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14、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5、《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
16、《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
17、《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
1.3 设计标准1、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3、路基设计宽度:6.5m/7.5m;4、设计洪水频率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o d
f o r
s o
m e
t h i
n g
a
破碎板
”的要求,对本路段进行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增加排水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行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
,将旧水泥路面面层挖除,再新建路面结构,路面结构
t h i n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过村段路面采用单向1.5%,坡向排水边沟侧。
路基设计标高为设计中心线标高。
过村段与野外段宽度渐变时采用两侧对称加宽,渐变率不小于1/15。
、K0+004.4-K1+572.9为野外段,路基宽度为7.5m ,断面组成为:0.5m 土路肩+ 2×3.25m 行车道+0.5m 土路肩。
野外段路面横坡采用双向1.5%,土路肩横坡采用双向3%。
路基设计标高为设计中心线标高。
路基设计
、K1+592.9-K2+501.8段过村段沿用既有道路宽度,现有路基碾压利用,K2+539.8-K2+603.015段过村段加宽至7.0m ,与K2+521.8-K2+539.8段中桥宽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