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W4305沙门氏菌检验-检验操作程序及要点-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5-微测试

《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课程-微测试一、单选题1、在做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试验时,挑取新鲜培养的适量单菌落接至适量无菌水中,与试剂盒中的标准比浊管进行比对,制成浓度为()菌悬液。
A、0.5麦氏B、0.6麦氏C、0.4麦氏D、0.8麦氏参考答案:A难度:低2、在做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试验时,最好从()平板上挑取纯化的可疑菌落进行试验。
A.营养琼脂B.BSC.XLDD.HE参考答案:A难度:低3、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试验时,接种菌悬液分别至试剂盒的9个圆孔中,每孔接种量为();A、0.3mLB、0.2mLC、0.5mLD、0.8mL参考答案:B难度:中二、多选题1、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一般包括哪几项生化试验试剂?()A、三糖铁B、靛基质C、尿素D、赖氨酸脱羧酶及其对照参考答案:ABCD难度:中三、判断题1、沙门氏菌赖氨酸脱羧酶对照管黄色,试验管紫色为阴性。
参考答案:F难度:中2、沙门氏菌甘露醇黄色为阳性;山梨醇黄色为阴性。
参考答案:F难度:低四、填空题1、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一般包括、、、、、、、和生化试验试剂。
参考答案:赖氨酸脱羧酶及其对照、氰化钾及其对照、靛基质、尿素、甘露醇、山梨醇、ONPG、三糖铁难度:高2、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检验时,在、、和实验孔中滴加2滴矿物油覆盖培养基表面,盖上盒盖;参考答案:氨基酸对照、赖氨酸脱羧酶、氰化钾对照、氰化钾难度:中五、问答题1、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参考答案:接种:第一步:从铝箔袋中取出试剂盒,打开盒盖;第二步:用接种针从平板上挑取新鲜培养的适量单菌落接至适量无菌水中,与试剂盒中的标准比浊管进行比对,制成0.5麦氏菌悬液,注意菌悬液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第三步:接种菌悬液分别至试剂盒的9个圆孔中,每孔接种量0.2mL;第四步:在氨基酸对照、赖氨酸脱羧酶、氰化钾对照、氰化钾实验孔中滴加2滴矿物油覆盖培养基表面,盖上盒盖;第五步:与三糖铁生化管一同置于36 ℃±1 ℃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24 h,其中ONPG 实验培养1~3h观察结果,如为阴性继续培养至24h观察结果;氰化钾实验若24h仍为阴性,可延长培养至48h观察结果;第六步:培养结束后,在靛基质实验孔中滴加2滴靛基质试剂,即刻观察结果。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可以引起人体和动物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病症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动物体内,可以通过感染食物、水源、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传播。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及早发现和控制沙门氏菌污染,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检测方法。
1. 分类: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中的一种细菌。
根据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和酵素特性,可以将其分为超过2500种不同的血清型。
2.形态特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杆状,大小约为0.7-1.5微米。
在染色过程中,菌体呈现出粗糙的外表。
沙门氏菌有时可以长出长鞭毛,使其具有活跃的运动能力。
3.生长特性:沙门氏菌是嗜好性厌氧菌,但也可以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但也可以在20-45℃范围内生长。
沙门氏菌可以在多种细菌培养基上繁殖。
它主要利用碳源进行代谢,产生酸和气体。
5.病症: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包括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
在部分情况下,沙门氏菌可以引发严重的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肾脏感染等。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1.传统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检测沙门氏菌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样品接种到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孵育。
菌落形成后,可以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
然后,通过血清试验、生化特性测试等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鉴定。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PCR可以对沙门氏菌的特异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从而快速而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
另外,核酸杂交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也可以用来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和鉴定。
3.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抗原或抗体,可以快速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36 ℃±1 ℃,18 h~24 h XLD(或HE、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36 ℃±1 ℃,18 h~24 h
挑取可疑菌落
TSI,赖氨酸,NA, 靛基质, 尿素 (pH 7.2), KCN H2S+靛基质- 尿素KCN- 赖氨酸+ H2S+ 靛基质 + 尿 素- KCN-赖氨酸+ H2S-靛基质-尿素 -KCN- 赖氨酸+/-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4)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桂华
1 前增菌; 2选择性增菌;
3 分离;
4 生化鉴定;
5. 血清学鉴定;
6.报告。
1 2 3 4 5
前增菌 选择性增菌 分离 鉴定 报告
检样 25g(mL)样品+225 mLBPW 36 ℃±1 ℃,8 h~18h 1 mL+TTB 10 mL 42 ℃±1 ℃,18 h~24 h BS 36 ℃±1 ℃,40 h~48 h 1 mL+SC10 mL
河生肠杆菌20E鉴定结果
应用一系列小的多孔的聚苯乙烯卡片进行测试,卡片含 有干燥的抗菌药物和生化基质。先制备一定浓度的欲鉴定菌
株的菌悬液,然后将菌悬液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小卡上,将其
放入具有读数功能的孵箱内,每隔一定时间,仪器会自动检 测培养基的发酵情况,并换算成能被计算机所接受的生物编
码。最后由计算机判定,打印出鉴定结果。
I-BS
C-HE
I-HE
I-XLD
C-XLD(变形菌落-错误)
样品+BPW+SC+BS
I-BS
C-BS
C-BS
I-BS
I-BS
C-BS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沙门氏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和人类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引起沙门氏菌感染。
由于其传播途径多样且易于感染,沙门氏菌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对检测沙门氏菌的实验室进行能力验证。
以下是一个针对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的技术方案。
一、实验室设备准备1.需要准备培养基、培养皿、离心管和移液器等常规实验室设备。
2.保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促进沙门氏菌的生长和培养。
二、样本准备1.选择新鲜的食品样品,如鸡蛋、肉类或蔬菜等,并保证样品的新鲜度,以确保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含量。
2.将样品进行消毒,以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病原体,然后进行预处理,如打碎、切割或混合。
三、沙门氏菌培养和检测1.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如SS培养基或XLD培养基等,将样品接种到培养皿中,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期,一般情况下选择24小时的培养期。
3.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沙门氏菌的生长,如有则表示样品中可能含有沙门氏菌。
4.进一步确认是否为沙门氏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鉴定测试,如气体产生试验或生化试验等。
四、记录和分析结果1.对于每个样品,记录培养结束后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和形态。
2.分析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存在量,可以使用经验计数法或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
3.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五、能力验证1.根据实验需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参考材料进行能力验证。
2.安排合适的被试验员进行实验,确保实验员具备相关的培训和经验。
3.分析验证结果,评估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结果验证1.将实验结果分析和能力验证结果整理成报告,明确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2.如果实验室的能力未达到要求,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的能力。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进行有效的验证。
微生物-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Ⅲ (即亚利桑那菌) 黑色有金属光泽
乳糖迟缓阳性或阴性的菌株与沙门氏菌Ⅰ、 Ⅱ、Ⅳ、Ⅴ、Ⅵ相同;乳糖阳性的菌株为 粉红色,中心带黑色。 乳糖阳性的菌株为黄色,中心黑色或几乎 全黑色;乳糖迟缓阳性或阴性的菌株为蓝 绿色或蓝色,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乳糖迟缓阳性或阴性的菌株,与沙门氏菌 Ⅰ、Ⅱ、Ⅳ、Ⅴ、Ⅵ相同;乳糖阳性的菌 株为粉红色,中心黑色,但中心无黑色形 成时与大肠艾希氏菌不能区分.
培养基全黄色
制好的培 养基
斜面、 底部黄 色,并 产生H2S
对照管
斜面红色,底部黄 色,产生H2S
底面黄色,并产生CO2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1)斜面碱性(红色-)底部酸性(黄色+)产气或不 产气(产气时会造成琼脂裂开):表示仅葡萄糖发酵。 因微生物优先分解葡萄糖产酸,使培养基变黄,但因 葡萄糖含量低,于斜面产生之微量酸立即氧化而呈碱 性反应,同时培养基中的蛋白质也随之利用而产碱, 培养基底部则因氧张力较小,且微生物生长较慢,故 仍维持酸性反应。 (2)斜面酸性(黄色+)底部酸性(黄色+)产气或不 产气:表示除了葡萄糖发酵外,乳糖与(或)蔗糖也 发酵。由于乳糖与蔗糖浓度高,经继续发酵,可维持 培养基斜面与底部保持酸性反应。
10mL+MM (或TTB)100mL
42 ℃ 18h~24h
10mL+SC100mL
36 ℃ ± 1 ℃ 18h~24h
直接增菌法 25g+灭菌生理盐水25mL
检样匀液25mL +MM (或TTB)100mL
42 ℃ 18h~24h
检样匀液25mL
+SC100mL
36 ℃ ± 1 ℃ 18h~24h
(二)分离培养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1 取消样品分类,前增菌液统一为“缓冲蛋白胨 水” 原国标:BPW FDA、AOAC:多种前增菌液 ISO:BPW
2 对所有样品均进行8-18h前增菌 原国标只对冻肉、乳品、蛋品等加工食品进 行前增菌,FDA、AOAC、ISO、Canada MFHPB、CCFRA等组织或国家对所有样品都 进行前增菌。
65.3 81.0 52.0 83.2 80.0 83.0 86.2 106.6 77.7 68.4 98.4 71.6 100.0
I: 进口 C:国产
SS琼脂 上面的志 贺氏菌和 沙门氏菌
C-BS
I-BS
C-HE
I-HE
I-XLD
C-XLD(变形菌落-错误)
I-XLD
样品+BPW+SC+BS
DUPONT Qualicon BAX System 应用DNA分子核酸探针或基因探针技 术制造的全自动PCR分析仪。将已知核 苷酸序列DNA片段用同位素或其他方法 标记,加入已变性的被检DNA样品中, 在一定条件下即可与该样品中有同源序 列的DNA区段形成杂交双链,从而达到 鉴定样品中DNA的目的。
AOAC 967.25-967.28
处理样品 35℃ 1mL+10mLSC 35℃ 24±2h XLD & HE & BS 35℃ TSI 35℃ 纯培养物 尿素酶+ 非沙门菌 尿素酶- 24±2h(BS 24h&48h) & LIA 24±2h 不纯培养物 MAC or XLD or HE 纯培养物 非 沙 门 菌 非 沙 门 菌 24±2h 1mL+10mLTT
35± 1℃ 18~24h & 48h TSI & LIA 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感染疾病。
因此,在食品、水源、环境等方面对沙门氏菌的检测尤其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沙门氏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1. 样品采集对于食品、水源等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
例如,食品样品需要在加工、贮存和分配之前采集,以确保沙门氏菌检验的准确性。
样品应当在采集之后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2.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牛奶、鸡蛋等液态食品,需要进行破坏性处理,以确保沙门氏菌的释放。
对于土壤、粪便等样品,需要进行外层细菌的去除处理。
3. 培养培养基选择含有适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如SS(Salmonella-Shigella)培养基、XLD(Xylose-Lysine-Desoxycholate)培养基等。
将样品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
4. 培养将分别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将温度设定为37°C至42°C,进行18小时至24小时的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观察样品的生长和变化。
5. 分离取出培养好的样品进行观察。
将预处理样品浸泡在缓冲液中,将溶液过滤。
过滤的溶液留下来,转移到盘子上。
用肉眼观察菌落的形态,观察不同菌落的特点。
根据菌落的特点进行分离。
6. 鉴定在鉴定步骤中,需要进行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如氧化氢酶测试、葡萄糖测试等。
同时需要使用专业仪器,如API试剂盒、ELISA试剂盒等。
通过这些鉴定手段,确定检测出的菌落是否为沙门氏菌。
7. 结论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得出客观和准确的结论,以便针对食品、水源或环境污染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沙门氏菌的检验程序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严谨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沙门氏菌检验的重要性,以确保我们的食品质量和健康安全。
沙门氏菌检测标准方法及实验关键点

沙门氏菌检测标准、方法及实验关键点.检验沙门氏菌的原因和意义:据统计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人一旦摄入含有大量沙门氏菌(105~(106个/g)的动物性产品,就会引起细菌性感染,进而在毒素作用下发生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且沙门氏菌的传播媒介众多,肉、蛋以及食品从加工到出售的过程中都十分容易发生污染。
因此对沙门氏菌的检验事关重大。
二、检测及鉴定:沙门氏菌的检测要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及二级生物安全柜(在负压情况下防止致病微生物气溶胶飘离实验室对实验人员及环境造成污染)中进行。
沙门氏菌典型菌落形态:生化鉴定显示:API20E 生化鉴定是根据快速酶促反应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技术发展的一种细菌编码鉴定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快速鉴定。
限值要求:参考CAC、ICMSF、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即食食品中沙门氏菌限量标准及规定,《GB29921-2013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按照二级采样方案对所有11类食品设置沙门氏菌限量规定,具体为n=5,c=0,m=0(即在被检的5份样品中,不允许任一样品检出沙门氏菌)。
三、沙门氏菌传统检测方法的关键控制点1、样品处理尽可能缩短解冻时间,使竟争菌群生长最少,并减小对沙门氏菌的损伤致病菌取样一定要均匀并具有代表性(蛋黄蛋清混匀取样)。
2、培养基及培养方面(1)没有一种培养基可疑准确无误的筛选出沙门氏菌,必须选择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同时筛选,只能说显色培养基综合选择性更强。
(2)试剂和培养基的配置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配置,是否需要高压灭菌,添加剂用量及培养基保存条件。
(3)有1%沙门氏菌乳糖发酵阳性,为了避免漏检乳糖阳性菌必须选择不依赖乳糖的培养基,目前BS培养基认为是最适合的。
(4)BS培养基是分离沙门氏菌的高效培养基,特别适用于伤寒类的沙门氏菌,不是所有的选择性培养基都能有效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BS是分离伤寒类沙门氏菌的首选培养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
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采集:从待检测的食品中采集适量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破碎、研磨等,以便后续的
检测操作。
3.增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增菌培养。
选
择性培养基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沙门氏菌的增殖。
4.分离培养:将增菌培养后的样品划线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
养。
鉴别培养基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沙门氏菌,并对其进行鉴别。
5.生化鉴定:对分离培养得到的沙门氏菌进行生化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
沙门氏菌。
常用的生化鉴定方法包括API 20E、三糖铁试验等。
6.血清学鉴定:对生化鉴定为沙门氏菌的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其
具体血清型。
常用的血清学鉴定方法包括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等。
7.药敏试验:对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其对不同药物
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标准和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