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选材组材教案

合集下载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立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选材方法3. 记叙文的立意技巧4. 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5.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选材方法和立意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优秀记叙文案例。

3. 准备写作实践的评价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选材方法和立意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6.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类型,如: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丰富记叙文的内容。

3. 分析不同类型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七、课堂互动1.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素材和立意,相互借鉴和学习。

2. 设计写作任务: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完成一篇短篇记叙文。

3. 学生互评:相互评价对方的作文,给出建议和意见。

八、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课堂表现、写作实践和互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品质和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3. 反馈与建议: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九、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技巧。

《记叙文选材组材》教案

《记叙文选材组材》教案

记叙文选材组材教学目的:2、通过训练学生使用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谈谈,讨论能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这些困惑的一些方法,老师在适时的加以指导,教授给学生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办法比如选材材料要真实、材料要典型、材料要新颖等,组材要截取精要、舍本逐末、以小见大等等方法。

第三步:老师能够找一些范文让学生分析这些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的优点在哪里,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心得来总结写作过程之中如何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写作,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并且在学生完成实行点评,让学生能够写出新颖的文章。

附:好雪片片林清玄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

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木桶。

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仅仅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

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

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

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

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绝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选材和立意的能力,使他们的写作更有深度和吸引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记叙文的选材策略3. 记叙文的立意方法4. 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5. 课堂练习和讨论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选材策略和立意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练习选材和立意,互相交流分享。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课堂练习作品的质量,包括选材、立意和表达等方面。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教材,提供相关知识点和案例。

2. 范文:收集一批优秀记叙文范文,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学生的练习作品。

4. 课堂练习纸: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的重要性。

2. 讲解选材策略:详细讲解记叙文选材的策略,包括选择有趣、有情感、有启发性的素材。

3. 讲解立意方法:介绍记叙文立意的方法,如以小见大、情感共鸣、引人深思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练习选材和立意,互相交流分享。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练习,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选材和立意的讨论。

2.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点评,强调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选材和立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选材的方法和技巧3. 立意的方法和技巧4. 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选材方法和立意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写作练习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写作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优秀作品:收集一批优秀记叙文作品,用于实例分析。

3. 写作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选材方法和立意方法。

2.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选材方法和立意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课后写作练习。

《语文》教案《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语文》教案《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语文》教案《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学目标:1.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方法;3.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选材方法;2.记叙文的组材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选取生动、具体的素材;2.如何组织素材,写出生动、具体的记叙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故事素材、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则生动、具体的故事开场,引入记叙文的主题。

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记叙文的魅力。

二、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即通过讲述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叙述一个故事。

2.讲解记叙文的特点:情节连续、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等。

三、讲解记叙文的选材方法(15分钟)1.教师介绍如何选取生动、具体的素材:可以是身边的故事、自己的经历、历史事件等。

2.教师示范选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挖掘故事的细节和情感。

四、讲解记叙文的组材技巧(15分钟)1.教师介绍如何组织素材:根据事情发展的逻辑,将素材串联起来,构建故事情节。

2.教师示范如何组织素材,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

五、实践训练(3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故事素材,进行选材和组材练习。

2.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一篇记叙文。

六、展示分享(1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记叙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收获,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八、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下节课的作业:写一篇自己的记叙文,并按照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选材和组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是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选材不够生动具体和组材不够连贯流畅的问题。

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选取典型素材和确定明确立意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描绘事物的水平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选材的方法与技巧3. 记叙文立意的设计与实施4. 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5. 学生习作指导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记叙文,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基本概念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其选材与立意的巧妙之处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的生活素材,确定立意,并进行简要的构思5. 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构思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完善文章结构6. 写作:学生根据讨论的成果进行写作,锻炼表达能力7.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2. 示范法:展示优秀案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提升写作技能3. 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 指导法: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成果的评价:关注学生在选材、立意、表达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3. 教师评价: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语文》等。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记叙文选材与立意的文章、书籍,如《现代记叙文写作技巧》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优秀记叙文案例,如获奖作文、知名作家作品等。

4. 写作工具:为学生提供作文本、草稿纸、文具等写作所需的物品。

5. 评价工具:设计评价表,包括对学生选材、立意、表达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记叙文选材 教案

记叙文选材 教案

记叙文选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家庭、校园、社会、自然中寻找好材料,从生活的点滴中选择材料。

3、巩固场景描写法训练难点: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周导入都围绕陈老师得“宝宝”这个主题。

)冷场提示:一把小折刀、小双小鞋子、不惧怕虫子的母亲、难忘的鞠躬、一只永远等待主人回家的小狗总结:我们发现,刚刚这些材料,并不都是发现在我自己身上的(猜,哪件事情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但是我全部都加在了我自己身上,可见,作文的材料不但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也可以在书籍与影视剧中获得。

二、材料的来源生活:通过观察生活直接获取材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和事、听到的各种声音、感受到的喜怒哀乐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书籍(道听途说):通过阅读间接获取材料。

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看共同探究(三)1、多观察生活2、多听多读,搜集间接的材料。

接着引导:老师在夜读优秀作文的时候发现真不如我们同学想的好,有的同学写同桌借给她一只钢笔让他泪流满面,有的同学写一个清洁工冬天扫雪让她哭的死去活来……三、选材的原则1、材料要切合主题。

2、选新,不选旧。

3、选实,不选虚。

4、选真,不选假。

过渡:就算材料已被我们选好,怎么去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所以,陈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场面描写训练。

四、组织材料1、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

2、以小见大法,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

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的方法。

我准备了许多的写作素材,供大家挑选,保证纯天然原创无污染绿色材料,请大家放心使用。

四、以《感动》为题,写一个小作文,要求有生动详细的场面描写,可加入开头结尾,也可不加。

记叙作文选材教案模板

记叙作文选材教案模板

记叙作文选材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掌握记叙作文的选材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记叙作文的选材方法;
2.如何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记叙作文的内容;
2.如何让记叙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幅生动的图片或者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记叙作文的
学习氛围。

2.讲解记叙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通过讲解记叙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求,让学生了解记叙作文的基本知识。

3.分析记叙作文的选材方法。

教师通过举例分析,讲解如何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寻找记叙作文的选材,如
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4.展示优秀记叙作文。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记叙作文,让学生感受记叙作文的魅力,同时分析其中的
选材方法和写作技巧。

5.引导学生进行选材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选材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选材练习,通过观察和思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并进行头脑风暴和讨论。

6.布置作业。

布置记叙作文的选材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进行观察和思考,挖掘
生活中的素材,并写出一篇记叙作文的选材报告。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记叙作文的选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
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记叙作文的选材方法,写出更加生动和具体的记叙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选材组材教案
记叙文选材的四字真经
高考时,大部分考生都喜欢写议论文,但最拔尖的作文中,记叙文却占很大的比例。

也就是说,记叙文更容易得高分。

但是,很多考生想写记叙文,却常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或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或面对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或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记叙文选材方法很多,但有四点最为要紧,这就是:合、小、新、真。

一、合
所谓合,即围绕中心,切合命题。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一个素材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以写出不同主题的文章。

但是,没有万能素材,一个素材不可能适合所有主题的文章。

考场作文有明确的规定,记叙文的选材必须切合文题题旨,否则就会犯偏题的大错。

例如,2022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是关于“显微镜下发现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失去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的一段材料,某考生以“爷爷奶奶爱斗嘴”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下面是几个主要段落:
奶奶帮爷爷批选择题,突然郑重地对爷爷说:“某某写字不认真,答案D 不像D,P不像P。

”爷爷不解其意,奶奶解释说:“算D一竖出头过多,算P 一竖又太短。

”听了解释,爷爷忍俊不禁:“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哪来的P”他告诉奶奶,选择题没有P选项,不管一竖长还是短,都算D。

奶奶不服气:“D就是D,P就是P,做老师怎能这样马虎呢”
爷爷出门了,奶奶叮嘱,下楼要开灯,过马路要走踩马线。

爷爷说:“那是斑马线,不叫踩马线。

”奶奶反驳说:“斑马线不就是让人踩的吗”爷爷学着奶奶的口吻说:“斑就是斑,踩就是踩,老师的家属,怎能这样马虎呢”奶奶悟出了话里的味道,说:“想不到你还会打击报复呢,什么知识分子!”爷爷朗声一笑,赶紧去图书馆。

虽然家世和文化背景极不相同,但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何必老斗嘴呢我带着困惑问妈妈,妈妈说:“这你就不懂了,斗嘴是二老恩爱的表现呢。


什么,斗嘴是恩爱的表现莫非我被现象蒙蔽了,看来认识社会和人生也得借助显微镜,不能凭直观。

看到爷爷奶奶斗嘴,便以为二老不和,却不知那是他们表达恩爱的特殊方式,这情形正像用肉眼直接看蝴蝶,所见和实际并不相同。

文章的成功,首先在于选材切合命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题旨。

所选素材与文题在内涵上一致,再加上最后如梦初醒的感悟,文章就绝无偏题的嫌疑了。

二、小
所谓小,即留心生活,以小见大。

很多考生写作文,老想写大事,觉得小事不值得写,写了也没有多大意义。

可是,我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

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例如,202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从麦香里飘出》写外公将卖不出去麦子进行“深加工”,变贱为宝的故事,请看最后几段: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射进了院墙,腊肉香肠悠闲地在竹篙上晃荡,它们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奇香。

外公把秋天里收的麦子碾成的麦粉炒熟,又和上各种不知名的食材,做成他自创的糕点。

一盘腊肉,一碟香肠,一碗外公自创的小糕点,他的日子活色生香起来。

麦子卖不出去,外公用智慧将它们抬得高高的。

麦子们也好不骄傲。

可充满智慧的外公能改变所有麦子的命运吗他总是叹气,可惜了这些好东西,可惜了他们在田地里弯得直不起来的腰!
他开始鼓动村委,将他的创意带到更多的地方。

麦子壳能做枕头芯,麦子粉能做蛋糕,麦子炒香了存起来做大麦香茶也是极有味儿的。

他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得真诚恳切。

他的不依不饶让我心疼起来,他的话里饱含了无奈与不舍。

他的智慧在麦子生长时一并发芽。

外公不想辜负麦子,所以他得用智慧救
救它们。

在后来的好几年里,我闻到麦子香都能想到外公,以及从麦香里飘散出来的小智慧。

麦子卖不出去,变个法儿卖,结果卖出好价钱,这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情,作者通过对这样的小事情加以叙述和描绘,不但表现了人物的智慧,同时还启示人们,困境中有出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成功之作。

三、新
所谓新,即人无我有,熟中取新。

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用别人写过的材料,既有抄袭之嫌,也未必能达到人家的水平。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观察,用心去关注生活,就一定能发现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

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看优秀作文《妈妈也是为你好》,这篇文章讲述了“爱而为害”的故事:因怕儿子在水里出事而不让他近水,结果儿子因为生在水乡却不会游泳而出事。

请看其中几段:
夕阳沉入地下,冷风一阵紧似一阵。

村头的小路上,李婆婆在叹息,嘴里不停地说:“妈妈也是为你好啊!”
李爷爷拄着拐杖来找李婆婆:“老婆子,回家吧,活人还要过日子。


“哎,真不该让他弄船的。

”李婆婆后悔不已。

“水火无情,防不胜防啊!”李爷爷安慰她。

“听你的话,早些让他学会弄水,就不会出事了。

”李婆婆由后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是的,爱有时也是害。

”李爷爷哲人似的应和着。

风声越来越紧了。

冷风里,两个老人互相搀扶着,缓缓地向村里走去,身后留下李婆婆不尽的后悔:
“妈妈也是为你好啊!”
“爱而成害”的故事俯拾皆是,惯养忤逆儿,富二代养尊处优不成器,都
是不当之爱种下的祸根,也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作者舍弃这些老生常谈的故事不写,而选择一个不让碰水偏偏死于水的故事。

避熟就新,人无我有,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选材的独特是这篇考场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

四、真
所谓真,即忠于生活,拒假求真。

有些考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作文课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信笔写来。

这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故事,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恐怕自己读了也要反胃,当然更不会以情动人了。

例如优秀作文《信任的温暖》记叙了一次旅途中被人信任的故事,请看其中几段:
他便不由分说地自报家门,原来他坐两站就下,干脆不睡了。

我听了心里却嘀咕:怕是以此为借口哄了别人睡,好偷东西吧。

想着,我又拍了拍那个包裹。

他说:“这世道不好,但幸而遇到像我这样的好旅伴。

”我笑笑,作为回答。

他刚又想开口讲话,上铺的旅客不满地咋咋嘴,他讪讪地闭了嘴,然后下铺穿鞋,对我说:“您帮我照看下行李,我内急。


我捂着包裹,看着他的行李,隐隐感到一股温情,他信赖我,没有想到我会趁他不在时做偷鸡摸狗的事。

但谁知道心里怎样呢,骗子总会讨好别人,我又说服了自己。

晚上,我还是忍不住睡着了。

早晨醒来,对面铺上的人已离开,我也该下车了。

手中抱着包裹,我弯下身去取另一个大行李袋,却发现行李袋外面又套了层袋子,附了张字条:“夜里袋破,行李滚出,我帮你用另一个袋子扎好了。


我清点了下行李,一件不少。

回头望望对面空出来的铺,心里一阵感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