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和工业艺术运动背景

合集下载

柯布西耶的城市思想

柯布西耶的城市思想

规划思想
功能理性主义 形式理性主义
贡献与争议
城市思想 实践影响 局限批判
四次旅行
思想基础
时代背景 考察研究 思想背景
考察研究
规划思想
功能理性主义 形式理性主义
前两个阶段的旅行经历使年轻的柯布西耶开始思考人类居住问题,而 在德国之旅中逐渐展开了对于城市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而东方之旅让 柯布转向对几何化形体的高度崇拜,进一步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旅行中对于所到城市与建筑的切身体会与感受让柯布西耶在第一时间 掌控了新时代的脉络,对于现代工业技术以及现代都市发展的洞察也 是极其敏锐的,从而很快成为新时代巨大变革的领航者。
贡献与争议
城市思想 实践影响 局限批判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现代城市发展过程正是解决所有这些城市问题的过 程,而早期的拉展更多的是基于旧城区的改造进行的。
城市工业化与“工业城市”
思想基础
时代背景 考察研究 思想背景
时代背景
规划思想
功能理性主义 形式理性主义
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规划理论开始逐渐 成熟超来,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从简单的建筑学中独立 出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众多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法国人托 尼.加尼耶(Tony Gamier)提出的“工业城市”规划理论是其 实践影响 局限批判
路网
思想基础
时代背景 考察研究 思想背景
功能理性主义
立体路网 重型货车——架空柱下的开放空间 里 其它机动车——架空柱支撑的高架 桥 架空路面在城市中形成一套独立、 完整、互不干扰的交通网,实现低 速交通、高速交通、超高速交通的 合理分开。在“现代城市”中.主 要的交通干道最终汇聚于城市中心 的中央车站
集中主义城市

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大全

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大全

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大全1.战后设计在新技术与材料上的重大转折是用什么材料取代金属?【塑料】解析:战后设计在新技术、新材料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塑料取代金属,成为主要的产品用材。

2.“装饰艺术〃运动发物于哪座城市?【法国巴黎】解析:〃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运动〃展览。

3.出版了《人体度量》的设计师是【德莱佛斯】解析:1961年,德莱佛斯出版了他的著作《人体度量》。

4.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风格特征的建筑是【红屋】解析:红屋风格统一,具有浓厚的歌德特色,这座建筑和内部的用品,为一种新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5.国际主义风格首先是在下面哪类设计上得到确立?【建筑设计】解析:国际主义设计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6.1900到1904年期间巴黎地铁入口是巴黎〃六人集团〃的设计家【赫克多•吉马德】解析:吉马德最重要的作品不是他的家具,而是他为巴黎地下铁道系统设计的一系列入口。

7.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是【法国】解析:〃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展览。

8.下面属于沃尔特•格罗佩斯代表作的是【法格斯鞋植工厂】解析:沃尔特・格罗佩斯19911年设计的法格斯鞋植厂厂房建筑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成为了当时德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家之一。

9.其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的装饰艺术风格玻璃设计师是【拉里克】解析:装饰艺术风格玻璃设计师拉里克。

他的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10.出版了《人体度量》,从而为设计界奠定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的设计师是【德莱佛斯】解析:1961年,德莱佛斯出版了他的著作《人体度量》。

11.法国〃新艺术〃运动有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一个是巴黎,一个是【南斯】解析:法国〃新艺术〃运动有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一个是巴黎,一个是南斯市。

12.〃好莱坞〃风格是什么运动在美国发展出来的一种风格?【装饰艺术】解析:〃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现代设计史--新艺术运动

现代设计史--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之家”的艺术商号,并以此为基地资助几位志趣相投的艺术家
从事家具与室内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多采用植物弯曲回卷的线条,不久 遂成风气,新艺术由此而得名。
另一位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 19世纪90年代末至1905年间是他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重要成员进行设计的重 要时期。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这些设计赋予 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地铁风格”与“比利时线条” 颇为相似,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 样。吉马德于1908年设计的咖啡几也是一件典型的新艺术设计作品。
在高迪在世时就已完成的东立面以一种充满幻想的形式而著称,也令建筑师本人青史 留名。
最惊人的部分还是教堂的中殿,为之高迪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模型,而且直到今日才造 好。这里展现了一种从装饰中完全地释放出来的全新的形式语言。从大自然中学来的 双曲面几何形式给它以宣言性的力量。这种从自然启示而来的形式语言载负着丰富的 ***督教象征,这些都在诸如塔的个数、那些数不清的雕塑和还在制造中的微妙的彩 窗等等中表现出来。
安东尼· 高迪(Andonni Graudi,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 是一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师。其著名设计作品有圣家族教堂和米拉公寓。 高迪的设计中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圣家族教堂内外布满的钟乳石式的雕塑 和装饰件,以及上面贴有的彩色玻璃和石块,使它看上去犹如神话中的建筑,米
从风格特点方面,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的新艺术作品比较倾 向于艺术型,强调形式美感,而北欧的德国、奥地利和斯堪的
纳维亚各国则倾向于设计型,强调理性的结构和功能美。
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是比利时,这是欧洲大陆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 一,工业制品的艺术质量问题在那里比较尖锐。19世纪初以来,布鲁塞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1、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十四世纪西方建筑、雕塑艺术中奇异、变形、夸张甚至荒诞的风格,音乐沿用这个词,实指巴罗克音乐用流利酣畅得多声部旋律、鲜明的强弱对比和音色的对比等。

2、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旋律:乐句长短不以,主题较长,无论声乐或器乐,旋律都空前的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节。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样,曲调带有形象性、色彩性的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显的和声属性。

3、巴罗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有两种节奏——自由节奏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前奏曲、托卡塔,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等两种节奏在一个乐章中保持适中,这两种节奏还常搭配使用。

4、巴罗克音乐的调是:大小调体系取代教会体系。

5、巴罗克时期的和声:数字低音普遍使用,新的和声观念理论建立,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使调性转换,并使和声的进行富有情感的色彩,十二平均律在十七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关系。

6、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情绪:在一个乐章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各乐章间形成对比,乐章常是快慢交替的。

7、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表上明确音并表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而该和弦的排列有演奏者自己选择,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分离感,也是数字底音的主要表现。

8、巴罗克时期的织体: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它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9、巴罗克时期的乐队结构:弦乐、管乐演奏音乐的旋律声部,古钢琴奏出通奏低音。

10、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

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1.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探究设计史中的“工匠精神”——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追求与启示

探究设计史中的“工匠精神”——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追求与启示

天工|2023年第33期[摘 要]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创造活动,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持续进行。

远古社会,人类进行了许多创造和发明的活动。

这些创造往往需要通过强大的手力和脚力来完成,并且创造产品的主体是匠人。

在这个时期,人们体验到了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

匠人以器物为媒介,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传递给他人。

匠人为了追求完美,对于所设计的东西进行精雕细琢,这是造物运动最为精髓的地方,体现了对产品的精益求精。

回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追求的设计史。

[关键词]设计史;工匠精神;工艺美术运动[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33-0034-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越峰,刘琪,蒋烨.探究设计史中的“工匠精神”: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追求与启示[J].天工,2023(33):34-36.王越峰1 刘 琪2 蒋 烨11.广西师范大学 2.河北美术学院探究设计史中的“工匠精神”—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追求与启示作者简介:王越峰(1997—),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空间设计研究、数字化技术与区域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客观条件和基础条件的变化,设计师没有找到适当的方式来继承现代设计的核心。

很多设计师已忽略了设计的本质,而过度关注情感和外表,却忘记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需求是否与其表面设计相契合。

在当今社会,设计在人类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工匠精神强调设计师在社会与环境方面的责任感。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全面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应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设计提供解决方案,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设计史中的工匠精神。

尤其是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研究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辨识工匠精神的文化价值,领悟其中的精髓,并建立适合当代设计的理论体系。

《工艺美术运动》考点总结

《工艺美术运动》考点总结

1、工艺美术运动:又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起源于英国,进而影响到欧美等其他国家的一场艺术设计运动。

(产生背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2、设计环境的改变:a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艺设计---生产一体化的产品生产方式,从而导致了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分道扬镳,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b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又形成了批量消费的商业化模式,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C在市场竞争中,设计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

设计不断更新。

D在商业利润的驱使和市场竞争的刺激下,资本家为争夺市场,开始忽视了产品的功能性,注重数量:利用机械来尽量模仿历史上的艺术风格或刻意镂刻装饰,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3.、水晶宫:1851年在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英国皇家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

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全部采用标准化的预制构件;采用机械施工工艺,体现出功能主义的思想。

意义:炫耀工业革命下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成果;暴露了当时产品设计的拙劣和无原则性,暴露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要的装饰上”的缺点;反面刺激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4、约翰·拉斯金: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理论的先驱。

《哥特式的本质》、1846《现代画家》、1853《威尼斯的石头》《建筑的七盏明灯》。

思想及影响:拉斯金倡导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与工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倡艺术家、设计师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和主张艺术要符合实际目的,注重社会功能,艺术设计的大众化,(片面性、局限性)反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理想等,对于英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进步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他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直接影响了威廉·莫里斯和他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进步性、矛盾性)5、威廉·莫里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现代设计之父。

1861年成立“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第一个以艺术家的身份创办(纺织品设计)。

现代主义的概念

现代主义的概念

现代主义的概念现代主义是指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时期迅速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和思想运动,主张摒弃传统的艺术和文化形式,提倡创新、进步和实验。

它在许多艺术领域中产生过深远影响,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电影和设计等。

现代主义是一个多元化、复杂的概念,它不仅体现了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哲学和社会政治现象。

现代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启蒙运动,但真正的形成要归功于19世纪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科技、机械化和大量资源的开发,这些因素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变革。

城市化使人们失去了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联系,社会繁忙和机械化导致人们失去了自我和精神上的联系。

这些变化促使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兴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重新定义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现代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也是一种哲学和社会政治现象。

它主张从传统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一种新的、现代的人类文明。

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主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和寻求真实。

它反对传统价值观和现实主义,主张寻求新的方式来反映现代生活。

现代主义在不同艺术形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绘画和雕塑方面,现代主义艺术家主张形式主义,强调探索形式和材料的本质特性。

在建筑方面,现代主义主张摒弃传统建筑,提倡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

在文学方面,现代主义作家摒弃传统故事结构和描写方式,采用流派性的写作方式,尝试呈现出内在的感受和精神状态。

在音乐方面,现代主义主张摒弃传统调式和风格,探索新的声音和音色。

在电影方面,现代主义电影提倡实验性、非线性的叙述方式,挑战传统的电影语言。

总之,现代主义是一种拒绝传统、倡导进步和实验的文化、艺术和思想运动。

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反映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不满和对自身身份的迷茫。

现代主义对于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设计、建筑、音乐、文学、艺术和电影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
①后现代主义、波普设计、阿基米亚与孟菲斯 ②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高科技、过渡高科 技、后现代主义、减少主义等) ③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绿色设计
约翰逊
服务大厦(格里夫斯)
1970~至今 巴巴纳克
《为真实世界的设计》(巴巴纳克)
1980~至今 弗兰克•盖里、艾什曼
迪斯尼音乐中心(盖里)
新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70年代~至今 纽约五人、贝聿铭
水晶金字塔(贝聿铭)
《世界现代设计史》识记要点(1)
时间
设计运动
定位
定性
识记要点
1760~1860年 工业革命
马列维奇、塔特林
格罗佩斯、汉斯·迈耶、米 斯·凡·德·罗
鲁尔曼
第三国际纪念塔 包豪斯校舍 巴塞罗那椅 鲁尔曼设计的家具
1935~1945年 罗维、提格、德莱弗斯、盖迪斯 流线型火车头、灰狗汽车(罗维)
1930~1950年 阿图、汉宁森
PH灯(汉宁森)
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20~1950年
米斯、柯布西耶、赖特、格罗佩 斯
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和前提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1851年
水晶宫展览
19世纪中后期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的导火索,引发了 社会对现代设计的关注
暴露了设计上的问题
①设计者(帕克斯顿) ②水晶宫的历史意义 ③对水晶宫的评价
现代设计的探索,理论为实 践做准备
手工艺的回归
①理论倡导者约翰·拉斯金及其观点、思想; ②真正实践者威廉·莫里斯及其观点、思想; ③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意义(优点)及缺点; ④英国、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运动特点
19世纪末20世 纪初
新艺术运动
现代设计在形式上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主义(Rationalism)欧洲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

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

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如几何法则,随后可以依据这些推理出其余知识。

蘇格拉底堅定相信任何人能理解世界,他們第一個需要理解自己。

並且唯一的模式是用合理的想法。

蘇格拉底沒寫他的任何想法,但是他在與其他人的討論過程中,通常先問一問題,與其討論者則給一個答案。

蘇格拉底於是繼續問問題,直到全部衝突被解決,或者直到討論者承認他不知道答案(他的大多數討論以此結束)。

蘇格拉底沒聲稱知道答案,但是關鍵地並且合理地接近問題的能力並不因此而隱沒。

阎少华:《建筑中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总是代表着某种程度的真实,而且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从这种客观的真实出发,通过有步骤的推理,科学可以臻于完美.这是理性主义者的信仰,他们力图排除经验主义的干扰与迷惑,从理论上否定主体论美学.因此,理性主义具有独立的、不受环境影响的理性原则,始终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追求追求永恒的真理.由于其封闭性,不同的理性主义派别所追求的理性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在建筑中,理性主义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理性原则----空间原型、建筑技术(包括结构、材料及其构造和施工等)和功能原则。

另外,它也时有以经济为唯一准则的经济理性主义倾向。

以空间原型为理性原则的理性主义是基于建筑形式的:其建筑形式内涵完整地体现在建筑的空间概念----即对原始空间的理性抽象中,而不是建筑的风格和装饰中;以建筑技术为理性原则的理性主义是基于建筑方法、手段和过程的,因而与前者有较大的不同;以功能原则为理性依据的理性主义将建筑的本质和真实完全寓于其使用功能的合理性之中,视建筑形式为是使用功能的结果、建筑技术为使用功能的手段。

因此,上述三种理性原则的理性宗旨是很不相同的。

建筑中的理性主义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萌芽了,它主要表现为与当时自然哲学相应的理性思维。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为万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成熟的古希腊建筑作品(如帕提农神庙等)都严谨地体现着一丝不苟的理性精神。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古希腊的理性倾向是不排斥经验主义的,更确切地说,是兼容经验主义的。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之美,且将这种感性经验上升至与之相关的理性逻辑。

因此,古希腊建筑是主题经验的理性表达。

后来的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和发展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基础上,基本保持了古希腊建筑的理性特征。

但到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所表现的理性倾向则开始有所变化,其理性重点转向对结构逻辑的狂热追求。

哥特建筑有着极富表现力的结构技术,尽管有时表现得过于极端,甚至破坏了严谨的理性逻辑,但确实是最早的结构理性主义建筑。

文艺复兴运动致力于考古的真实性和古希腊、古罗马传统的总结。

在此时期,由于受维特鲁威的影响,建筑的空间及其形式构成也同样表现出了较强的理性倾向。

虽然人文主义在早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到了晚期,建筑师们却将古典形式原则教条化,趋向于唯理论。

这时,美被视为客观的、有规律的和可知的,是先验的数和几何关系。

因此,这时的理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在文艺复兴之后,西欧出现了两大并行发展的建筑潮流;一是唯理的古典主义建筑;另一是冲破了理性原则的具有非理性倾向的巴洛克建筑。

古典主义以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为其理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理性主义。

它追求建筑内在的、原始的和本质的真实;认为建筑形式美存在着先验的、永恒的和普通的规律,没有任何时代和地方民族偏见,否则建筑将失去其真实性而背离其理性。

这种绝对的理性规律就是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的关系。

古典主义的唯理倾向到新建筑运动之前,一直统治着西方建筑思潮。

我们不妨将“新建筑”之前各个建筑时期的理性主义倾向统称为古典理性主义。

因为他们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其理性原则是严谨的几何逻辑,表现结构、构造和空间的清晰、完整,并企图杜绝经验主义倾向。

在19世纪,有一种将结构和材料作为基本建筑形式因素而加以忠实地表现的倾向,它就是对现代主义建筑有所影响的初期技术(或结构)理性主义。

法国建筑理论家丢克认为,建筑的真实性寓于由功能和现代材料及其结构构造双重制约的形式之中;结构和材料要像在哥特建筑中那样有表现力。

这种建筑原则当时曾长时间地作为巴黎美术学院的传授要素。

后来通过戈涅和贝瑞(两人都曾求学于巴黎美术学院),现代建筑继承了这一传统。

其中当然更最重要的人物是受过巴黎美术学院训练的康。

然而,技术理性主义的真正开端还是派克斯顿设计的,由非常有限的构件类型装配而成的水晶宫,因为它较典型地反映了现代技术理性主义的特征。

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建筑的要求愈来愈广泛,古典主义建筑再也满足不了工业革命后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同时它也难以发挥新技术以及美学观的优势。

因而,新建筑终于以强大的生命力冲破了古典理性主义的桎梏,在实践中构造了自己的建筑原则。

这种新建筑原则主要倾向于功能主义,它要求建筑形式忠实地反映使用功能,并相信凡功能所决定的形式就一定是美的。

这种“功能美”的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建筑功能的渴求。

广义的讲,功能主义使摆脱了古典理性原则的建筑形式美重新具有了客观的标准和依据,是一种以使用功能规律为理性依据的理性主义。

将功能规律作为理性原则,使功能理性主义与古典理性主义有了极大的差别:首先,古典理性主义将设计方法和结果同视为理性目的,而功能理性主义仅仅将达到结果的手段视为理性目的,从本质上讲,后者是基于内容的,而前者是基于形式的;其次,古典理性主义力图杜绝经验主义,其理性原则是超时空的,而功能理性主义的理性依据----功能原则是感性经验的产物,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而异的,因此,功能理性主义是一种基于方法论的理性主义,并且在其中潜藏着经验主义因素。

尽管功能理性主义在理论上和早期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主流,但若将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同起来则是错误和肤浅的。

现代主义建筑要比功能主义复杂和广泛得多。

即使是在本质上与经验主义的功能理性相对立的古典理性主义,也仍然在现代主义运动中大有作为。

康的建筑作品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具有多元倾向的:在孕育了功能理性主义的同时,也有技术(常表现为结构)理性主义和古典理性主义等倾向。

20世纪最先明确地怀疑功能理性主义,并追求古典理性主义的建筑师出现于30年代的意大利。

再此之前,未来主义者都梦想着与过去完全地隔绝。

但现代的古典理性主义者却希望既能发展现代主义,又能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他们的方法是将古典建筑语言进行简化和抽象,使之与现代建筑语言融合。

从本质上讲,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古典主义倾向追求的是一种“古典美”,并表现空间、材料和结构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不过这种倾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派别:一种是追求建筑形式的庄重、华美,较为著名的有斯东设计的美国住新德里大使馆和约翰逊等设计的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另一种是以康为代表的追求建筑形式的本质和内在美,这类建筑不一定具有显著的“古典美”的形式特征,但确是将古典精神溶入了现代建筑的空间和构件中。

康的作品,以清晰、完整的空间构成及其适宜的结构形式和精美的构造细部,极有说服力的表明了着一派别的特征。

另外,瑞士建筑师莫里欧﹒博塔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技术理性主义由最初的结构理性主义演变发展起来。

于是,建筑的基本原理变成了生产和消费的程序,建筑只是通用系统标准构件、技术的应用,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表现结构、材料等技术手段。

在对待手段及其结果方面,技术理性主义很类似功能理性主义,相信技术手段本身所表现出的美是建筑形式的真谛,并视这种手段为建筑的目的。

因此,其建筑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技术语言,所产生的美是一种“技术美”。

密斯的建筑虽然常常不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理性----对材料的结构和构造忠实的表现,但却是早期技术理性主义最有影响和最杰出的实例。

这主要体现在密斯对新材料的结构和构造表现,以及将功能抽象概括在完整有序的、常以方格网构成的大空间的方法上。

不过,由于密斯极其看中形式,他的作品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古典理性主义倾向。

尽管如此,密斯的建筑及更早的派克斯顿潮流作为现代技术理性主义的开端,直接影响到了现代晚期以福斯特、罗杰斯等为首的重技派。

这时,技术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了目的本身。

因此,重技派表现出虔诚的拜物主义思想。

正统的技术理性主义是封闭的和排他的。

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功能等因素在技术理性的形式中消逝了。

这种形式的技术语言完全回避了建筑的多元象征性和复杂敏感的社会及文化因素,而仅强调自我象征。

他们尽管可以是社会文明的写照,但却是贫乏的和片面的。

它们之所以有一定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建筑本身对技术的依赖。

(待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技术理性主义由最初的结构理性主义演变发展起来。

于是,建筑的基本原理变成了生产和消费的程序,建筑只是通用系统标准构件、技术的应用,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表现结构、材料等技术手段。

在对待手段及其结果方面,技术理性主义很类似功能理性主义,相信技术手段本身所表现出的美是建筑形式的真谛,并视这种手段为建筑的目的。

因此,其建筑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技术语言,所产生的美是一种“技术美”。

密斯的建筑虽然常常不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理性----对材料的结构和构造忠实的表现,但却是早期技术理性主义最有影响和最杰出的实例。

这主要体现在密斯对新材料的结构和构造表现,以及将功能抽象概括在完整有序的、常以方格网构成的大空间的方法上。

不过,由于密斯极其看中形式,他的作品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古典理性主义倾向。

尽管如此,密斯的建筑及更早的派克斯顿潮流作为现代技术理性主义的开端,直接影响到了现代晚期以福斯特、罗杰斯等为首的重技派。

这时,技术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了目的本身。

因此,重技派表现出虔诚的拜物主义思想。

正统的技术理性主义是封闭的和排他的。

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功能等因素在技术理性的形式中消逝了。

这种形式的技术语言完全回避了建筑的多元象征性和复杂敏感的社会及文化因素,而仅强调自我象征。

他们尽管可以是社会文明的写照,但却是贫乏的和片面的。

它们之所以有一定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建筑本身对技术的依赖。

无论是技术理性主义、功能理性主义、还是古典理性主义,其理想的形式虽然都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说服力,但却都是片面的。

尤其对广大公众来说,理性主义也许是灾难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