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的新形态与新挑战_以上海市为例_王晓云_张佳楠_郁亮亮
基于上海案例的大都市旅游容量及承载力研究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 07年 第 l 7卷 第 5 期
C N P U A I N, E O R SA DE V R ME T V 11 N . 20 HIA OP L T O R S U CE N N I ON N o.7 o 5 07
旅 游 容 量 ( o rtC pct) 或 旅 游 环 境 容 量 ( or t Tui aai , s y T ui s
和 园旅游环境 容量 , 出 了旅 游环境 容量概 念体 系 中的五 提
Evom n l aai ) 或 旅 游 环 境 承 载 力 ( ort nin et pcy , r aC t Tus i
游容量管理与调控不是剥夺或限制公民进入都市旅游和体验的权利 。 而是根据这种区域的极限容量阀值 . 疏导进入大都市的旅游流 , 使之保持警一种合理的、 持续 的容量态势发展 。 维系整 个区域发 展的可持 续性。为此 。 要创 新都市旅游 容量与承载力 管理 的制度安 排。 通过都市旅游产 品转型与创新、 基础设施技 术升级和扩能 、 都市旅游布局空间战略调整、 区域协调 与联动 、 实施旅游可持续指标行
也是旅 游容量 理论 介 入都 市旅 游 可 持续 发 展 战略 管理 的 前缘 性命题 。本 文以上海 市为例 , 上海都 市旅 游发 展跨 对 入 了 由数 量扩张 向质 量提 升 的重 要 转 型发 展 期所 面 临 的 旅游 容量 问题进行 探讨 , 为上海 市旅游 发展 提供 理论 以期
E vrn e t er gCpct) 是 基 于 生 态 环境 容 量 与 可 ni m na Bai aai , o l n y 持续发 展理 念基础 上而提 出 的概 念 , 也是迄 今 为止 旅游 研
上海市考研旅游管理专业热门景区开发案例剖析

上海市考研旅游管理专业热门景区开发案例剖析旅游业在上海市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色景区的开发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案例剖析的方式,探讨上海市考研旅游管理专业中的热门景区开发情况,为读者提供对相关领域的深入了解。
一、案例一:外滩外滩作为上海市最独特的文化景观之一,其开发过程充分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理念。
在景区开发初期,相关部门通过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定了外滩的目标客群以及文化特色。
并且,在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通过舞台演出、文化展示等形式,打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感和历史文化渊源的旅游景区。
二、案例二: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成功的开发过程成为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典范。
在项目开发初期,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风险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工作。
随后,他们通过严格的安全规范和科技手段,保证了旅游景区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此外,通过科技创新和多样化的展览手段,使得景区具有了国际化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案例三:朱家角古镇朱家角古镇作为上海市的一个传统文化景点,其开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员充分考虑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他们注重古镇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开发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打造了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旅游景区。
四、案例四: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上海市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景区之一,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发过程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度专业性和创新性。
在项目开发初期,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定了乐园的目标客群以及市场的需求。
随后,他们通过引入先进的设施和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充满魔幻和欢乐氛围的旅游景区。
重点突出了娱乐和消费体验,吸引了全球的游客。
综上所述,上海市考研旅游管理专业中的热门景区开发案例揭示了成功的景区开发背后的核心要素。
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定了目标客群和市场需求,注重文化特色的呈现,并且通过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提升了景区的观赏性和国际影响力。
开放街区案例

开放街区案例首先,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个以艺术为主题的开放街区。
该区域原为原国营电子工业公司的厂区,后来逐渐被众多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所占据,形成了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在这里,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艺术作品也可以与公众零距离接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同时,798艺术区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了北京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
其次,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开放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同时引入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商店和餐厅,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新天地的成功运营,为上海市的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一个以传统巷子文化为主题的开放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同时引入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手工艺品等,形成了独特的巷子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成都传统文化,体验到地道的川味美食,同时也可以购买到各种有特色的手工艺品。
宽窄巷子的成功运营,为成都市的旅游业发展和城市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几个开放街区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开放街区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优势。
它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的特色地标,同时也可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交、文化和休闲体验。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开放街区的设计和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提升对策探析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提升对策探析任媛媛(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00)摘要:分析了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塑造及传播现状,指出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七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上海都市旅游形象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形象;提升对策;上海上海,是一座全球化、综合化的国际大都市,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镇。
她不仅是时尚现代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完美代表,更是中国一张举足轻重的国际名片。
因此,上海的旅游形象必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打造品牌,体现“魔都”的独特魅力,才能对旅游者产生更深层次的吸引力。
一、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塑造及传播现状(一)旅游宣传口号目前上海的旅游宣传口号有“四季上海、精彩不断”、“上海,精彩每一天”等。
(二)旅游形象标识(三)旅游形象大使和宣传歌曲2016年1月上海市旅游局聘请胡歌为上海旅游形象大使,同时推出了上海旅游宣传歌曲《我们的上海》。
(四)上海旅游节造势上海旅游节,是中国首个以旅游命名的节日,之后全国其他地区纷纷效仿出现了众多地区性的旅游节。
上海旅游节最初是从1990年的黄浦旅游节开始,到199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旅游节。
上海旅游节从每年的九月至十月,历时一个月,每年都会以增强游客、市民的参与性,深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结合为目的,推出大型彩车巡游活动。
其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海派文化和地域特色,同时又与时尚相结合。
二、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诚然,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塑造发展至今有积极的一面,但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较少由于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贸易、航运,各方面都要全面均衡发展,相较之下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较少。
(二)旅游形象口号定位含糊不清目前,上海的旅游形象口号没有起到到清晰的定位作用。
比如在众多的上海旅游形象口号中有一句谓之:“上海,精彩每一天”,这一口号的市场知晓度和认同度都非常低,不具备独特性,任何一个城市都适用,根本无法体现上海的城市特点。
符合环城游憩理论的案例

符合环城游憩理论的案例国内环城游憩带开发和上海案例1980年代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一些大都市周边相继出现了ReBAM现象。
上海和它周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起构成大都市连绵带。
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是我国最主要的游客客源地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1990年代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苏南和浙北城市群迅速实现经济腾飞,高速公路、铁路和信息网络结合组成密切的长三角经济空间网络。
从南通、苏州、无锡经太湖到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绕上海而辐射,形成了融观光、娱乐、度假、休闲、康复、美食、运动于一体的现代化环大都市游憩带的新群体和新格局。
以目前阶段我国城市居民出游半径主要集中在距城200—500公里左右的测算,那么以上海为圆心,以上海到南京的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可视为上海的环城游憩带。
这一游憩带虽不排除本地居民的游憩和全国及海外市场,但按照以上海为客源中心,为上海提供后花园式的游憩功能而发展的模式则相当清晰。
在上海城市巨大的出游力和吸引力的作用下,辅之以长三角城市连绵带的互动作用,产生了大批旅游者的空间移动流,促进了一大批原有旅游资源的强度开发和新建设的人造景观、度假设施、康体休闲设施和游乐场所的密集投资,改变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
观察发现,围绕着上海城市建成区,沿着与上海中心城相连接的放射状路径,出现了大量旅游开发项目,促进了环上海大都市游憩带的形成。
作为全市人口1 700万、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无论作为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客源地,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每年吸引数百万海外旅游者和数千万计的国内旅游者的同时,它每年还产生巨大的出游流量。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城镇居民年出游人次率达100%,即每年有千余万人次的出游机会和市场容量。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区到郊县(区)出游的总流量处于不断的上升之中:1993年为413万人次;1994年为580万人次;1995年为650万人次;1996年达710万人次,增长趋势明显(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工业贸易处,1997)。
论城市开放性景区设计(苏楠)

个重要注意项进行简要分析。 3.1 与城市的历史特征与周围环境相匹配
城市开放性景区的设计与规划必须在尊重历史特征、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来完 成。尽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想通过独特的设计方案,来实现自己富有个性和创 造性的设计理念,但是在实践中却往往会发现,任何一个完美细致的设计方案都 必须建立在与周围现存环境相联系和尊重现实环境的前提下。城市开放性景区建 设并不是在空白地段上完成的,它的完美在于给这个城市带来新鲜的自然气息的 同时,又与这个城市的建筑和环境相融合。因此,对于城市开放性景区来说,利 用自身的优势,塑造富有特色的个性才是其根本。
3.2 要与城市景观有效协调与优化配置
城市开放性景区要形成城市景观亮点,就要做到多方面的有效协调和优化配 置。
第一,与城市相协调。城市开放性景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亮点,对城 市绿化有重要作用,因此城市开放性景区的布局和景观的设计要与城市的总体环 境相协调,布局密度和布局区位无疑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城市开放性景区的设计 宜采用与城市相协调的文化底蕴和颜色氛围,不宜一味求奇求特,成为与城市格 格不入的音符。城市开放性景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连续环境统一体 中的一个单元,它需要和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使其自身的形象完整,尊重历 史与自然环境,使个性的表达与整体的和谐有机统一,塑造富于个性与鲜明地方 特征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开放性景区的空间质量与环境水平。
城市开放性景区设施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和心理 需求,如对经常使用景区的少年儿童来说,进入景区,他们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 年龄段的游戏器械;对上班一族,经过一天劳累的工作,进入景区,要有休息的 座椅或石凳;对老年人群来说,步行道要平整但又不能太滑,桌子要摆放在道路 容易接近的地面上。总之,对城市开放性景区不同的使用人群需考虑人性化设计。
关于国内奖励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以上海为例(最终)ppt课件

加快奖励旅游的人才培 养
借鉴海内外奖励旅游日 的地发展的成功经验
翟红斌秦炳旺:长远规划, 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职 能,抓住世博机遇、重视会 展旅游营销。
各界对上海奖励旅游发展的期望
2006年第四届中国(上海)会议展览奖励专业旅游展览会(SIBTM)上,展会主办方春 秋国旅董事长王正华表示考虑到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春秋会展公司将已举办3 年的旅 游风景展转型为首届“会展奖励专业旅游展”,并将其作为未来展会的发展目标,许多 大型企业已逐渐认识到维护人力资源与客户关系的重要性,每年都会以奖励旅游这种形 式来激励员工,或是邀请经销商外出旅游,奖励旅游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奖励旅游的市场情况
国内,许多企业仅仅将其归于企业福利,选择相对成熟的奖励旅游目 标市场进行开发,是奖励旅游公司的必然选择。
相对我国而言,外资企业(包括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的 奖励旅游机制较成熟,是目前我国奖励旅游重要的目标市场;此外, 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汽车、电器、 机器制造业和其他高科技行业均有开展奖励旅游的良好基础、潜力和 需求。
上海会奖旅游的发展现状
经济实力
区位优势 会展业发展 水平 商务环境
优势
局限
行业对接 局限性
空间分布局 限性
管理体制局 限性
上海会奖旅游的发展现状
会议/奖励旅游是上海都 市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
上海大型购物中心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上海大型购物中心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作者:————————————————————————————————日期:上海大型购物中心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旅游管理上海大型购物中心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作者简介:王楠,女,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都市旅游。
王晓云,女,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都市旅游。
王楠王晓云大型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目前在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迅速发展,近20多年间大型购物中心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本文旨在选取上海目前建成的购物中心,分析其建筑特点、区域分布、业态布局等特征,总结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倡导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
一、问题提出在我国,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上海作为典型代表之一,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位于全国前列。
因此,研究上海大型购物中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借鉴性意义。
同时从文献来看,国内关于大型购物中心休闲体验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于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而对于上海大型购物中心的研究更为缺乏。
综上,有必要对上海大型购物中心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为转型中的购物中心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成功借鉴。
二、“大型购物中心”的概念界定大型购物中心起源于国外的“Shopping Mall”,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与标准。
早期中国的购物中心是在百货商店的基础上,加入餐饮、娱乐元素而组成的。
从文献资料来看,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一2004)的定义是:“购物中心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的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而上海市地方标准《零售业态规范》(DB31/T260一2001)也对大型购物中心做了界定:“在一个大型建筑体(群)内,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 旧址、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董浩
区 云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2. 徐家汇商
圈:港汇广场、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
汇金百货、第六百货、美罗城和徐家汇
公园等
外 1. 外滩建筑群:20 余幢古典主义与现 百年上海 创建
滩 代主义并存的“万国建筑博览”,昔日 的影子、 5A
景 “远东华尔街”;2. 新月形的黄浦江沿 浦江风
与实践 第 9 ~10 期 旅游人才培养的中外比较 第 11~12期 新游客 新动力 新问题 欢迎踊跃投稿。
⋅ 12 ⋅
旅 游 学 刊 第 30 卷 2015 年 第 2 期
Tourism Tribune Vol.30 No. 2,2015
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的新形态与新挑战:以上 海市为例 王晓云,张佳楠,郁亮亮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上海 200241)
在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上海和北京是两个具 有标杆意义的龙头城市。2011 年,两个城市的国内 旅游接待双双突破 2 亿人次数;2012 年,上海、北京 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分别达 651 万和 500 万人次, 率先突破 500 万大关。在北京,既有蜚声中外的故 宫博物院、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著名 5A 级景区, 也有越来越受欢迎的开放式 3A 级景区,如前门大 街、太古里、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区和大栅栏商业街 区,还有一些无 A 等级但有游客口碑的开放式景 区,如帽儿胡同、琉璃厂、东交民巷、烟袋斜街和钱 市胡同等。在上海,2012 年首个没有围墙不卖门票 的开放型都市 4A 级景区徐家汇景区问世,2014 年 初市政府又提出鼓励创建外滩、陆家嘴、世博园区 三大开放式 5A 级景区。开放式景区是都市旅游发 展转型升级的必然,也是都市旅游研究的新课题, 它的问世将带来传统旅游景区概念、结构、服务等 方面的突破与挑战,以及都市旅游发展新形态等方 面的思考。
(第一作者系该系副教授,第二、第三作者系该系本科 生;收稿日期:2014-12-25)
[本期本栏责任编辑:吴巧红;特邀责任编辑:冯学钢;责 任校对:刘 鲁]
·预 告·
2015 年第 3~12 期笔谈主题: 第 3 ~ 4 期 “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 第 5 ~ 6 期 国家公园的管理与制度创新 第 7 ~ 8 期 笔谈
第 30 卷 2015 年 第 2 期
励上海都市景区常变常新、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 保持高品质发展水平。
上海部分开放式景区
景区
吸引要素
特色 等级
徐 1. 历史文化建筑和博物馆:徐家汇藏 高品质的 4A
家 书楼、天主堂、观象台、徐汇公学、土山 历史文化
汇 湾博物馆、徐光启墓及纪念馆、圣母院 线路
到附近商厦大楼内才能找到公共卫生设施,极不方 便。景区也没有为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残疾 人)配备服务工具、用品和提供必要的特殊服务。 (5)严重的安全隐患。既没有看到相关设施设备, 也没有看到相应的游客提醒警示牌或工作人员的 巡视。众所周知,消防、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 效,危险地段的警示与防护,紧急救援机制的建立, 都是景区安全的最基本保障。(6)WiFi 信号不稳定, 不同区域信号强弱差异很大,社会生活中已广泛运 用的二维码扫描或移动客户终端 App 服务,在这些 景区的使用率基本为零。
区 岸及风光;3. 豫园明代私家花园
光、古代
园林
世 21 世纪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浦 世博会遗 创建
博 东部分的 A 片区为知名企业总部集聚 产
5A
园 区和国际一流的商务街区;B 片区成为 城市公共
景 央企总部集聚区;C 片区以聚集人气的 活动中心
区 休闲娱乐项目为主
陆 1. 金融城百余幢摩天大楼、观光回廊、 上海新地 创建
一、传统旅游景区概念的突破:景区无边界 依据 2006 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条 例》,旅游景区是指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 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 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群,形成相对独立 的分区特征。学界也普遍认为,旅游景区是以旅游 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 或地域;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的 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 明 确 的 地 域 范 围 。 由 此 可 见 ,相 对 封 闭 的 地 域 范 围、独特的旅游吸引因素、配套的旅游服务和统一 的经营管理机构,是传统旅游景区不可或缺的四大 要素。上海、北京不论是已正式挂牌的开放景区, 还是筹划中的 5A 级开放式景区,完全颠覆了这一 传统景区概念。 黄筱焯和魏翔两位学者曾对开放式旅游景点 尝试界定。前者提出开放式景区包含两层含义:首 先,开放是指场地的开放,即景点没有严格的空间 和面积的限制,无法准确地圈定地域范围;其次,开 放又是指门票上的开放,是指免收门票或收取很少 的旅游景点门景。后者认为开放式景区有三层含 义:第一,必须是景区,满足景区的概念;第二,没有
开放式景区的无边界特点,在让游客享受自由 开放、免费服务和都市文化多样化的深度体验的同 时 ,却 给 管 理 者 带 来 了 服 务 的 难 点 和 管 理 的 新 挑 战。原先封闭的景区,被全天候开放的城区、街区 所取代,城市、街区、商圈、景区高度融合。原先统 一的管理机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林林总总的各 类机构。比如,徐家汇景区历史文化建筑多达十几 个项目,距离近的相邻或隔街相望,距离远的相隔 几条街区,涉及的机构有教堂、学校、博物馆、图书 馆、公园、商厦等十几个,协作机构之间的商议成本 高、效率低。再比如,未来的外滩景区是个南北跨 度长达几公里的狭长景区,分别属于外滩和豫园两 个行政街道管理。而旅游是个综合性很强的活动, 涉及交通、卫生、信息、消防、安全等众多事务,协同 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开放式都市景区如何进行服 务,如何实施管理,是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 问题,是上海、北京等地加快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 设的关键,也是都市旅游发展在新理念、新技术和 新环境下的一次破坏性的创新。
圈定其范围的围墙类建筑物;第三,不收门票。不 难看出,两位学者主要是从景区空间区域是否封闭 以及是否收费两个方面对开放式景区进行定义 的 。 确 实 ,以 上 两 点 也 是 开 放 式 景 区 最 基 本 的 特 征,即景区由原先物理空间的整体性、封闭性走向 完全的开放与共享,实现旅游景区的无边界。这对 已跨入旅游门票“百元时代”的中国游客来说,实在 是件值得称赞的好事。但作为都市开放式景区,还 有其更深刻的内涵和特有的形态。
二、都市旅游景区新形态:全覆盖、开放共享、 持续发展和人景互动
上海发展都市型旅游之初,主要以都市风光、 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为旅游吸引物,以标志性城市 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商业中心为主,景区是零 星的、点线展开,比如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南京 路“中华第一街”、多伦路历史文化名街和豫园明清 私家花园等。随着旅游活动由观光游览向度假休 闲和都市文化体验的发展,上海都市旅游吸引因素 开始向城市各个角落延伸和渗透,直至涵盖整个城 区。目前,上海拥有东方明珠、野生动物园和上海 科技馆等 5A 级景点,更多的是虽没有任何等级评 定荣誉,但游客接踵摩肩的淮海路、衡山路、多伦 路、司南公馆、老外街等著名休闲街区,M50、田子 坊、1933 老场坊等创意园区,环球港、K11 艺术购物 中心以及散落于全市各地的 200 余处名人故居及弄 堂社区;上海既有新天地、豫园、南京路传统“老三 篇”,也有游客自发以双脚“微旅游”丈量出来的新 景区,如“漫步·苏河岸”“遇见·邬达克”“对话·张爱 玲”“聆听·虹口”“风云·上海滩”“寻宝·上海老城 厢”等。此外,还有飘香海外的上海博物馆、犹太难 民纪念馆,以及被全球最大旅游网站 Trip Advisor 评 为最受欢迎的中国标志性旅游景点 TOP 10 的环球 金融中心、滨江大道、复兴公园和欢乐谷 4 个景点。 这些源于城市自然状态的景点,散落在城市的各个 角落,与城市、与市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其独特的都 市文化与风情以及充满活力的现代文明招徕天下 游客。
家 观光厅;2. 博物馆群:海洋水族馆、银 标城市
5A
嘴 行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震旦艺术 CBD 城市
景 博物馆等;3. 中心绿地和滨江大道
休憩中心
区
三、都市开放式景区服务新挑战:高到访率与 旅游服务盲区的反差、景区无边界与服务管理的难 点
以上海浦东陆家嘴为例,它是中国首个国家级 金融开发区,众多国内外金融企业的入驻及浦东开 发的深入使得其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象征。据统 计,陆家嘴景区每年到访的国内外游客达 3 000 万 人次,最受欢迎的中国标志性旅游景点 TOP 10 中, 陆 家 嘴 景 区 占 有 两 席(环 球 金 融 中 心 和 滨 江 大 道)。但实地调查发现,最基础的旅游服务严重缺 位,具体问题包括:(1)旅游咨询中心形同虚设,既 没有导览图等基本公众信息资料,也常不见工作人 员。(2)除观光回廊入口阶梯和回廊交汇处有少数 几块导览标识牌外,全景区基本难觅导游全景图、 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引导标识。游客除 了拍照留念就是抬头看楼,且分不清或叫不出这些 摩天大楼的楼名,严重影响了游览体验的乐趣与满 意 度 。(3)陆 家 嘴 是 个 完 全 开 放 性 的 露 天 景 区 ,雷 雨、暴风、冰雪和酷热等极端天气,容易造成人员伤 害。景区流动人口多,游客、行人和金融城上班的 白领,以及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人流对冲现象时有发 生。(4)现景区没有专设的公共卫生设施,游客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