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1 环境统计图表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张)

①此页面为: 高炉煤气核算 页面
②填写相应数 据,若有需要 上传的相关文 件则上传相关 文件反之则无 需上传,最后 点击【确定】 保存数据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数据核算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3、废气核算-物料衡算法-烧结球团
①此页面为: 烧结球团核算 页面
②填写相应数 据,若有需要 上传的相关文 件则上传相关 文件反之则无 需上传,最后 点击【确定】 保存数据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数据核算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3、废气核算-特殊工序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数据核算
特殊工序:
1、钢铁行业的烧结,球 团(对应基104表); 2、火电行业的电站锅炉 (对应基102表); 3、水泥行业的熟料生产 (对应基103表); 4、所有行业的自备电厂 (对应基102表) 以上所述工序中排污节
数据核算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3、废气核算-物料衡算法-硫磺回收装置
①此页面为: 硫磺回收装置 核算页面
②填写相应数 据,若有需要 上传的相关文 件则上传相关 文件反之则无 需上传,最后 点击【确定】 保存数据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数据核算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点已存在只需选择需要 进行核算的设备即可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培训教材(PPT36页)
3、废气核算-产排污系数法
①选择使用产排污系数法, 先点击【添加系数】按钮 打开弹框
②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 所属行业下相应的产品 并点击【确定】按钮
专题:环境统计框架

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
指可对环境不同构成部分产生直接影响
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主要指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
费,也可包括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非经济
目标活动,如产生的排放废物等。
活动/现象对环境的影响
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和发现,周围污
染物浓度的变化和人类住区生活条件
的恶化或改善,这些影响可能是有益
环境废料和污染物的富集程度,对生物和生态的影响, 小气候
人类住区中的卫生和福利条件
受污染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与住区有关的损害和事 故,对人类住区生活质量的认识
3.对环境影响的反应
人类住区的政策和方案
污染的监测和控制
环境标准
监测 对排放物的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缓
资源的耗减与增加
生物资源 可循环和非再生资源 大气污染,水质,土壤和土地质量,生物群和生 态系统的质量 人类健康和污染,环境灾害的影响
环境质量
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3.对环境影响的反应
资源管理和恢复
自然的保护和养护,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养护,退化 环境的恢复 污染研究与监督,标准、控制和实施,环境清理和 恢复,公共污染控制设施
污染监测与控制
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其危害的减轻
私营部门的反应:企业,家庭
4.现存数和总数
生物资源
农业资源现存数,森林现存数,鱼类现存数, 动植物现存数 水文系统,气候,岩石圈,矿物资源 非再生资源,再生资源
可循环和非再生资源
环境统计实用手册

环境统计实用手册环境统计实用手册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统计成为了解环境状况、评估环境政策和规划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手册旨在提供环境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环境统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促进环境统计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实用的指导,使环境统计能够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章:环境统计的概念和方法2.1 环境统计的定义环境统计是指利用统计方法和技术来统计和分析环境状况、环境资源利用与消耗以及环境质量的信息,以支持环境决策、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
2.2 环境统计的方法和指标环境统计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指标,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常用的环境统计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数、资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量等。
2.3 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是环境统计的基础工作。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调查、监测和统计等方式进行,而数据处理则需要使用统计软件和分析方法来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第三章:环境统计的应用3.1 环境统计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统计可以提供环境状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等方面的数据,有助于评估环境政策的有效性,识别环境问题的来源,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监测环境变化和评估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
3.2 环境统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环境统计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数据,用于评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导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规划。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环境责任评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第四章:环境统计的挑战和解决办法4.1 环境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环境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环境统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性,加强质量控制和审核,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2 环境统计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环境统计数据的获取和共享是环境统计工作的难点和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利用性。
环境统计知识点总结高中

环境统计知识点总结高中1. 环境数据的类型环境数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观测数据、调查数据和试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收集的数据,例如气象观测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等;调查数据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的数据,例如人口普查数据、消费者调查数据等;试验数据是在实验室或特定条件下收集的数据,例如环境污染物浓度实验数据等。
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2. 基本统计指标在环境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均值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反映了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可以有效地排除异常值的影响;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反映了数据中的典型值;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3. 假设检验在环境统计学中,常常需要对一些假设进行检验。
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常见的假设检验包括单样本均值检验、双样本均值检验、方差检验、相关性检验等。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拒绝这个假设。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评估环境政策的有效性等。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统计方法。
环境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常常用于探讨环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常见的回归分析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预测环境变量的变化趋势。
5.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研究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规律性和趋势性的统计方法。
在环境统计学中,时间序列分析常常用于分析气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
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包括平稳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未来的环境变化进行预测和规划。
环境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统计学知识点总结环境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环境数据、环境统计方法、环境参数和环境模型等。
环境数据是环境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观测数据、实验数据和调查数据等。
环境数据的特点是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特异性,即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环境统计方法是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环境数据的工具,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空间统计、多元统计等。
环境参数是指环境数据中的统计指标,例如均值、方差、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
环境模型是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描述环境系统的模型,包括随机模型、确定性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空间模型等。
环境统计学的基本方法环境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空间统计和多元统计等。
描述统计是用来描述环境数据的基本特征,如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
推断统计是用来对环境数据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用来分析环境数据的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模型、趋势分析、周期分析等。
空间统计是用来分析环境数据的空间变化规律的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协方差函数、克里金插值等。
多元统计是用来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包括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环境统计学的应用环境统计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政策制定等方面。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运用环境统计学的方法对环境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
在环境评价中,可以运用环境统计学的方法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健康、人类健康等进行评价。
在环境规划中,可以运用环境统计学的方法对环境资源、环境容量、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规划。
在环境管理中,可以运用环境统计学的方法对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监管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环境政策制定中,可以运用环境统计学的方法对环境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统计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统计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专题地图课件第三讲点数法

运动线法也可用来表示发展动态 。 用运动线 表示现象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方 法,是货物按相应货物的颜色或图案划分成与货物数 量成比率的组合带,往返各置于道路的一侧。
另一种表示运动现象分布的图解手段是条带,“带” 的颜色或花纹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带”的宽度表 示其数量特征。“带”的宽度一般是有比率的,其比 率关系有绝对比率和条件比率,其中也可再分连续的 和分级的。如表示河流的流量,用绝对连续比率方法 (图2-27a),表示货流强度、输送旅客量可用绝对 的或条件的分级比率。在图2-27b中原来的公路、铁 路已被表示运输量的“带”代替,其中公共汽车运输 业全年通车的“带”与对开次数呈绝对分级比率关系, 铁路运输业中,“带”与对开次数呈绝对比率关系。
定位图表法中常见的“玫瑰花”图形是具有方向频率 与速度大小分布状况的定位图表,它广泛应用于说明现象 的或然率,例如表示各方向风的频率与风速,无风率与平 均风速,洋流的速度与频率等。
特点:
定位图表表示的周期性:表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周期 视地图的用途和资料而定,年、月、季。
定位图表的方向概念:有方向和无方向。
1,分级统计图法可反应布满整个区域的现象(如地貌切割密 度),呈点状分布的现象(如居民点的密度)或线状分布的现象 (如河流密度或道路网密度) 。
2,分级统计图法只能显示各个区划单位间的差别,而不能表 示同一区划单位内部的差别。
3,只表示现象的数量指标,不表示质量指标;多数情况下反 映现象的相对数量指标,以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如人口密度) 或发展水平(如生产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为主。
在经济地图上,表示货流的条带一般绘于道路的一侧,借助 它们相互的位置,可判断出运动的方向。如位于道路右侧(或 上方)的表示输出,道路左侧的(或下方)表示输出。有时要 加辅助的运动符号(图2-28)。
环境污染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

环境污染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
说明
本文档旨在统计和分析环境污染排查治理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决策。
统计分析
1. 污染类型统计
2. 污染源排查情况
2.1 大气污染排查
- 排查结果:共发现100个大气污染源。
- 主要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 排查方案:加强监测力度、加强治理措施。
2.2 水污染排查
- 排查结果:共发现50个水污染源。
- 主要污染物:化学品、重金属等。
- 排查方案:严格监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3 土壤污染排查
- 排查结果:共发现30个土壤污染源。
- 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有机物等。
- 排查方案: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加强土壤保护意识。
2.4 噪音污染排查
- 排查结果:共发现20个噪音污染源。
- 主要噪音源:交通噪音、工厂噪音等。
- 排查方案:加强噪音监测、加强环境噪音管理。
3. 治理效果评估
- 对已治理污染源进行效果评估。
- 治理效果评估的指标包括:污染物浓度、正常排放时间比例、环境影响程度等。
结论
通过对环境污染排查治理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大气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类型,其次是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音污染。
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排查方案和治理措施。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治理效果评估,以监测治理效果。
评估结果将作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统计数据仅为示范,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生态系统图

可以说,生态学所观点是以宏观的角度去理 解“人类的社会功能”,强调个人、家庭、 群体和社区与他们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必须致力于 改变环境,并使之能更有效地回应个人、家 庭、群体和社区的需要。生态系统图就是为 了协助社会工作者达致此目标,从生态学的 观点提出的一个实务方法和工具。
根据生态系统图,社会工作者可以问以下列问题: 1)服务对象收入能否满足基本需要? 2)服务对象是否过得足够食物和合适居所? 3)服务对象的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居住的环境是否安全?
4)服务对象是否获得足够的防御性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 资源?
5)服务对象是否能否获得所需资源?是否因地理 环境、缺乏电话、交通设施等因素而使服务对象未 能获得所需资源? 6)服务对象是否与邻居、朋友及小区保持良好关 系? 7)服务对象是否属于或参与某些群体活动? 8)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现时持有的价值观是 否与周遭的环境有所冲突?
夫妇分居和离婚用“/”和“//”符号表示,孩子以出生时间从 左到右排列,死亡的家庭成员在方形或圆形图上用“X”表示;
还可以在每个图示上注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年龄,以不同符 号表示有关结婚、分居、离婚、死亡等情况。
例如,M’1999表示1999年结婚,C’2000表示 2000年同居,S’2004表示2004年分居, D’2005表示2005年离婚等。另外,还可以用 一些简单符号来记录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如,家庭成员的出生/死亡、毕业/工作变动、 生病、搬迁、意外事故、伤害等,在图下以 说明的方式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 息提供者等。
生态系统图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帮助社会工作 者认识和判断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及满足 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线形高低图
/
500
400
微 克 300 立 方 200 米
100
0
-100 湖水
水源点
水库水
自来水
MA X MIN A VERA GE
nox浓度1 so2浓度2 烟尘1
差异线高低图
2.5
2.0
1.5
1.0
.5 湖水
水源点
水库水
MA X
MIN 自来水
mg/L
简单直条形高低图
2.5
2.0
1.5
3.注意:纵轴须从0开始。单位:%/频数
频 数
graphs
histogram
Variable=日照
只有 一种 类型
(4)箱式图box chart
箱式图:使用5个统计量反映连续型变量的 分布特征,即最小值、下四分位数、中位 数、上四分位数、最大值。 注意: 异常值:大于1.5倍四分位数间距的数值, 在图中常用“o”表示。 极端值:大于3倍四分位数间距的数值,在 图中常用“*”表示。 优点:显示异常值。
图中显示粉尘数的分布呈偏态分布,净 化厂粉尘数较少,非净化厂粉尘数较多。
除去异常值外的最大值
2.0
1.8
尘粒数(亿)
上1.四6 分位数 1.4 1.2 1.0 .8 .6
箱子越长,数据
中位数
变异程度越大。 中间横线在箱子
中点表明分布对
称,否则不对称
.4
.2
0.0
净化
非净化
粉类
下四分位数工厂类型
.46
新医疗法
32
16
50.0
眼保健操
32
9
28.1
分组标志为矫治方法
复合表示例
表4-8 某省某工厂 1994、1998年四项检测指标异常检出率
检测
1994年
指标 受检人数 异常人数 检出率(%)
1998年 受检人数 异常人数
血压 心率 TTT GPT
519
55
10.16
519
44
0.48
519
36
6.94
2、适用,高低区域图用于表现多种形式的数据 区域,如一组测定值的范围(最小值—最大值 )、95%可信区间值(低限—高限)、 ±1.96·SD(低值—均值—高值)等,形象直观 。
高低图
水源点
范围
均值
自来水 0.65~0.93
0.79
2.5
湖 水 1.31~2.11
1.71
水库水 1.01~2.16
1.58
SPSS 过程
Simple 简单直条图、 Clustered 分组直条图、 Stacked 分段直条图
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观测量分类描述模式 ries of separate variables:变量分类描述模式 Values of individual cases:观测值模式,即样例描述模式
一、 统计表
1. 统计表的结构 2. 统计表的种类
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
五部分组成: ❖ 表号和标题: ❖ 标目:横纵标目和总标目 ❖ 线条: ❖ 数字: ❖ 备注:
注意 ① 不要留空项 ② 有效数字 ③ 单位
横标目总标目
表格上方/居中,左顶格
顶线
表号 标题
总标目
合计
横标目 合计
数字
无数字用“—”表示,未检出记 为“nd” ,同 一指标的小数位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年份
图 2-14 某市 1949~1957 年儿童结核病和白喉死亡率
注意:在普通线图中,结核病死亡率线条的坡度比白 喉死亡率线条下降的陡峭,只能说明两种疾病的死亡 率逐年变化幅度不同,不能错认为结核病死亡率的下 降速度比白喉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快。在半对数线图中 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觉。在比较事物间的变化速度时, 应选择半对数线图。
mg/l
1.0
.5 湖水
水源点
水库水
自来水
MIN
-
MA X
某市测定不同水体放射性元素锶的含量比较
2.5
2.0
DOSE(0.01Bq/L)
1.5
图例 1.0
.5
自 来水
湖水
水 库水
高值 低值 均值
水 源点
(6)散点图
1.概念 散点图(Scatterplots)以直角坐标系中各点的密 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现象间的关系。根据各点 分布走向和密集程度,大致判断变量间的关系类 型。 2.适用:在专业上有联系的定量指标同时变化的 趋势。
比较差异
线图设置过程spss11.5
普通线图(线图):纵横轴均为算术尺度, 半对数图: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
普通线图的纵轴一般以0作起点,否则需要 特殊标记或说明,以防给读者错误印象。
标注直线的链接点时要注意,如测定值是在 某时间段或数值段的,应标记在段的中点。如 果测定值在某时点或确定值的,标注在相应时 点或数值上。
简单表和复合表。 简单表(simple table):只按一个特征或标
志分组。 复合表(combinative table) :按两个或两
个以上变量结合起来分组,即由一组横标 目和两组以上纵标目结合起来而组成的表。
简单表示例
表 2-8 某医院用两种疗法矫治假性近视眼的近期有效率
矫治方法
观察人数
近期有效人数 近期有效率(%)
超标天数 126
超标率 45.16%
2
0.137
88
34.64%
3
0.142
103
36.92%
4
0.138
93
34.44%
5
0.123
64
22.94%
6
0.124
70
25.93%
7
0.091
17
6.09%
8
0.090
11
3.95%
9
0.105
45
16.67%
10
0.107
47
16.85%
11
0.138
(2)线图-半对数线图
1. 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线图,其坐标纵轴是对数尺度 ,横轴是算术尺度,特别适宜作不同指标变化 速度的比较。
2.适用资料 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 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
根据Al的值分类,把相同Al 值的Si求均值,Pb求均值
Al与Pb的比较线图和半对数线图
2. 统计图的种类
表示离散程度:直条图 百分条图
表达连续资料:线图与半对数线图 直方图 箱图 散点图
表达事物或现象区域空间分布:统计地图
尘粒数(亿)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0
净化
图形种类判断?
非净化
粉类
工厂类型
传统统计图最常犯的错误
1、用最简单的条图表达各种各样的资料, 尤其是用条图表示连续性资料,这就割裂 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118
43.70%
12
0.154
144
51.62%
二、统计图概述
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是用点、线、面 、体等图形,直观形象地表达事物或现象 的数量大小或变化趋势。
1. 统计图的结构 2. 统计图的种类 3. 绘制注意事项
1、统计图的结构
标题:简明扼要地说明资料的内容,一般位于图的下方中 央。 图域:即制图空间,是整个统计图的视觉中心。除圆图外 ,一般都是存在于特定的坐标体系下。 标目:分为纵标目和横标目,表示坐标系下纵轴与横轴的 含义。 图例:用于识别比较的统计图中各种图形所代表的含义。 刻度:即纵轴和横轴上的坐标。刻度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 序,纵轴由下向上,横轴由左向右排列。
注:a基于正秩,b基于负秩。
指标
I-II
Z -5.733b
sig(双侧) 0.000
I-III -1.795b 0.073
II-III -4.328a 0.000
注:a基于正秩,b基于负秩。
寻找问题?
表2-9 2001~2009年重庆市主城区PM10浓度月变化(mg/m3)
月份 1
PM10浓度 0.159
(2)线图---变量模式垂线图
单 位 : n g/ m 3
(3)直方图(histogram)
1.概念 是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连续型变量各组频数或 频率分布。纵轴表示相应组别的频数或频率。 频数:在一批样本中,相同情形出现的次数称 为该情形的频数。
频率:某一组的频数除以总次数所得到的百分 数。
2.适用资料:直方图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的频 数或频率分布。
数一致,上下对齐,无空格
备注:*
不宜过多,三线
底线
表,左上角线
常犯错误
1、标题太长,意思还表达不清楚 2、线条太多,纵横线交织在一起,眼花缭乱 3、纵标目安排不当,不便阅读 4、表中的数字代表什么,读者不得而知 5、横标目总标目,所上角不宜有斜线
2.统计表的种类
根据分组标目的复杂程度,统计表可大致分为
第三讲 统计图表
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将统计分析的事物及 指标用表格列出。
特点:数据代替文字描述,便于统计结果的精确 、简洁的表达和对比分析,数据具体。
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将统计分析的事物 及指标用图列出。
特点:图形代替文字描述和统计表,获得直观、 形象的效果。
烟尘1
180
与
160
上
140
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