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患者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分析

怀 孕次数 最少 1 次 ,最多6 次 ,平均 ( 3 . 3 土1 . 3 )次 ,生产 次数最 少 1
次 ,最 多5 次 ,平均 ( 1 . 6 ±0 . 8 )次 ,最短病 程3 年 ,最长病程 1 5 年, 平均病 程 ( 8 . 2 4 ± 2 . 2 0 )年 。治疗 组患者 与参照组患 者的年 龄、怀孕
国睚|豳—圈同
2 0 1 7 年3 月第 1 5 卷 第8 期
・
临床研究 ・ 6 7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 的临床效果分析
梁 蕾
( 盖州市妇幼保健 院,辽宁 营 E l 1 1 5 2 0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 阴式切除 手术 治疗子 宫脱垂 的临床 效果 。方 法 挑 选在 我 院进 行 治疗的子 宫脱垂 患者 8 2 例 ,患者 的收 治时间均在 2 0 1 3 年1 月至 2 0 1 4年 8月,将 8 2例子 宫脱垂 患者 随机 分成 两组 ,每 组各有 患者 4 1 例 ,其 中一 组 患者接 受阴 式切除手术 ,并进行 阴道 前后 壁修 补术 , 称 为治疗 组 ,另一 组 患者接 受阴道 前后 壁修 补术 ,称 为参照 组 ,评 价治疗 组 患者及参 照组 惠者 的临床疗 效 ,并在 患者 出院后 ,对患者进 行 为 期 一年 的 随访 ,记录 治疗组 患者 及参照 组患者 的 复发情 况 ,进 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 患者 的临床疗 效为 1 0 0 % ( 4 1 / 4 1 ) ,明显 高于参照 组患者 的, 床 总有 效率 8 5 . 3 7 %( 3 5 / 4 1 ) , 治疗 组患者 的 复发率 为 0 , 明显低 于参 照组 患者的 复发率 1 7 . 0 3 %( 7 / 4 1 ) , 差异均存 在统计 学意 义( 即P< O . O 5 ) 。 结 论 对 子宫脱垂 患者进 行 阴式 切除手术加 阴道 前后 壁修 补 术, 能有效提 高患者 的临床疗 效 ,降低 其 复发率 ,推广 临床应 用 。 【 关 键 词】 阴式切 除手 术 ;子 宫脱 垂 ;阴道前后 壁修补 术 ;临床 疗 效 ;复 发率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观察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观察作者:杨红灵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阴式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7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9例和对照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5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9.3%;而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9%;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能优化手术效果,明显降低复发率,安全可行。
[关键词] 阴式切除手术;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 R711.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91-02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于绝经期中老年妇女。
近年来发病呈现逐年增多趋势[1]。
患者常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院采用阴式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子宫脱垂患者117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尾椎酸痛、行动不便、阴道出血等症状。
不同程度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便秘和慢性支气管炎。
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子宫脱垂分度标准[2],确诊为子宫脱垂。
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年龄53~76岁,平均66.6岁;孕次1~8次,平均3.5次;产次1~4次,平均2.2次;病程3~20年,平均10.6年;子宫脱垂Ⅱ度35例,子宫脱垂Ⅲ度24例。
对照组58例,年龄52~78岁,平均67.3岁;孕次1~7次,平均4.1次;产次1~5次,平均2.5次;病程5~22年,平均11.9年;子宫脱垂Ⅱ度30例,子宫脱垂Ⅲ度28例。
手术治疗20例子宫脱垂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20例子宫脱垂临床分析子宫脱垂是盆底支持组织松驰引起的器官脱垂性疾病,多见于经阴道分娩后的老年妇女,尤其以绝经后妇女发病率较高。
Ⅱ°以上的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壁或/和阴道后壁的膨出,阴道前壁膨出者的部分妇女还常伴有张力性尿失禁[1]。
上述几情况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子宫脱垂的程度和临床症状而定[2];不管哪种手术方式均存在术后复发的可能。
现将对Ⅱ°以上子宫脱垂的妇女的治疗及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手术的20例子宫脱垂手术患者,平均年龄47.6岁,绝经年龄45—49岁,均为自然绝经,孕次4—10次,平均6.5次,产次3—8次,平均5.4次,均为经产妇.术后随访3~9年。
子宫脱垂的分度如下[3]。
Ⅰ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
Ⅱ度: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
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
1.1.1 轻Ⅱ度-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翻脱出阴道口外。
1.1.2 重Ⅱ度--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翻脱出阴道口外。
Ⅲ度: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及全部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翻脱出阴道口外。
1.2 诊断和临床表现:Ⅱ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16例,Ⅲ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10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肿物脱出8例,下腹坠胀不适5例,张力性尿失禁3例,排尿困难和(或)排便困难4例。
1.3 治疗:均采取手术治疗。
每例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致的术后处理。
1.3.1 特殊辅助检查:对存在排尿异常的患者可测残余尿;有阴道流血者行诊刮送病检,以除外恶性疾病;1.3.2 内科合并症的处理:请内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控制血压,严格控制血糖;1.3.3 行常规肠道准备;1.3.4 阴道准备:本组20例均无刺激素禁忌症,术前给予阴道消毒,局部涂含雌激素软膏,每天2次,至粘膜增厚,粉红色,无充血炎症时手术;1.3.5 麻醉方式的选择:均采用联合阻滞麻醉;1.3.6 术式:14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例单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例阴道纵膈成形术;1.3.7 手术并发症:本组病例中无邻近器官损伤、无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观察引言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于产后盆底组织松弛和膀胱颈功能不全所致。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将腹直肌与子宫颈相连,从而实现对子宫的固定和支持。
本文旨在观察该手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年龄范围为35-65岁。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子宫脱垂症状,包括盆底压力感、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
手术前均接受详细的妇科检查和各项妇科检测,排除其他盆底器官脱垂和盆底肌群功能障碍,然后进行手术治疗。
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完成,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技术,通过3-4个腹腔镜孔完成手术。
手术过程中操作轻柔、细致,保护盆底组织,尽量减少出血和组织损伤。
手术后患者均按规定进行术后管理和康复指导。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子宫脱垂症状缓解情况等。
术后随访患者3个月后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症状缓解情况、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等。
结果10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120分钟,平均8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50-200毫升,平均100毫升;术后康复时间为3-7天,平均5天。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腹泻和恶心,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80例患者的子宫脱垂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包括盆底压力感减轻、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子宫脱垂程度减轻等。
术后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盆底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该手术在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良好。
讨论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子宫脱垂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脱垂的重要手术方法之一。
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论文

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60例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曼氏术,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成功,两组术中出血有显著差异(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手术是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治疗的标准方法,临床上要根据患者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曼氏术【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53-01子宫脱垂是临床上老年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或者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发病率明显增加【2】。
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雌激素不足,子宫韧带失去弹性,整个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无力。
手术是治疗子宫脱垂的主要手段,其中曼氏术和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应用比较多【3-4】。
本文具体对比了上述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至2013年0月间在我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患者,入选标准:符合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宫颈及内膜组织细胞学检查无恶性病变;患者知情同意;无绝对手术禁忌证。
年龄最小61岁,最大80岁,平均66.25±6.52岁,患者平均绝经时间为45.43±8.73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16年,平均6.99±2.12年。
i度脱垂15例,ii度脱垂20例,iii度脱垂25例。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后一般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o.05)。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头高臀低截石位,均采用全麻,治疗组行曼氏术,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子宫脱垂216例手术治疗效果

黄达元,廖成英(梁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庆 梁平 405200)
【摘 要】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脱垂并阴道前壁脱垂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 并阴道前、后壁脱垂 21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术中顺利,出血量少,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无输尿管、膀胱、直肠 损伤。疗效满意。 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治 疗子宫脱垂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26·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11月30日 第28卷第22期 J Mod Med Health,November 30,2012,Vol.28,No.22
例(84.3%),Ⅲ度裂伤 22 例 (10.2%),均 未 缝 合 。均 有 在 产 褥 期 过 早 参 加 重 体 力 劳 动 史 。此 外 ,长 期 患 有 便 秘 68 例 (31.5%),长 期 咳嗽等慢性疾病 45 例(20.8%)。 1.2 诊 断 及 手 术 指 征 诊 断 标 准 以 《妇 产 科 学 》第 7 版 为 依 据 。 临床症状主要为程度不等的腰骶部疼痛不适或下腹坠胀感,外阴 块状物,行走不便及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妇科检查子宫均萎 缩,阴道黏膜不同程度充血、脆性高,部分患者有阴道、宫颈溃疡。 本组病例均为Ⅰ~Ⅲ度子宫脱垂同时并有程度不等的阴道前 、后 壁脱垂。其中 17 例伴有张力性尿失禁。无手术禁忌证。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与患者沟通,减轻心理负担;注意休息,使 脱垂的子宫回纳,减少摩擦;聚维酮碘擦洗外阴及阴道后,在后穹 隆放置甲硝唑(灭滴灵)2 片,每天 2 次,共 3 d;除常规检查外,积 极治疗并发症,适时请内科、麻醉科医生会诊讨论,确保术中、术 后安全。 1.3.2 麻 醉 方 式 麻 醉 方 法 常 规 采 用 腰 硬 膜 联 合 麻 醉 或 硬 膜 外 麻醉。 1.3.3 手 术 方 式 40 例Ⅰ度 子 宫 脱 垂 同 时 并 有Ⅱ~Ⅲ度 阴 道 前 后壁脱垂者,全部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08 例Ⅱ度子宫脱垂者,其 中 78 例行曼氏手术,30 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 道前后 壁 修 补 术;68 例Ⅲ度子宫脱垂者,其中 12 例行曼氏手术,56 例行阴式全 子宫 切 除 及 阴 道 前 后 壁 修 补 术 。17 例 伴 张 力 性 尿 失 禁 患 者 同 时 进行尿道后韧带褥式缝合修补术。 1.3.4 术 后 管 理 术 后 留 置 尿 管 24 h,常 规 抗 感 染 3~5 d,术 后 5~7 d 出院,术后 3 个月门诊复查愈合情况。
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行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的子宫脱垂患者共15例,分析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各点值、并发症及预后情况。
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0±5)min,术中出血量(10±5)mL,平均住院时间(3.5±0.4)d,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后1 个月、6 个月 Aa、Ba、Ap、Bp、C、D 点值比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
结论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用7号丝线代替网片,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侧腹壁线性悬吊术;子宫脱垂;腹腔镜子宫脱垂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尤以绝经后妇女多见,患者可表现为腰骶部酸胀痛,阴道肿物脱出,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1]。
治疗子宫脱垂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盆腔重建术和阴道封闭术[2]。
腹腔镜下侧腹腹壁悬吊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3],是利用网片将子宫宫颈悬吊固定于双侧腹壁以达到治疗中盆腔子宫脱垂的目的。
在基层医院中,由于网片价格昂贵,故采用不可吸收线缝线代替网片进行侧腹壁悬吊,安全有效,且短期随访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月因子宫脱垂行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患者,共计 15 例,其中46~55岁者 6 例,56~70岁者9 例,平均年龄(55.5±3.4)岁。
均诊断子宫脱垂 II度,其中7例同时伴有阴道前壁膨出I度,3例同时伴有阴道前壁膨出II度,3例伴有阴道前壁膨出I度及阴道后壁膨出I度,无一例单纯阴道后壁脱垂。
子宫脱垂诊断标准:采用 Bump 提出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1],对阴道前壁(Aa、Ba)、阴道顶端(C、D)、阴道后壁(Ap、Bp)上的各解剖指示点与处女膜的关系来界定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子宫脱垂是指子宫在盆腔内的位置异常,常导致子宫下坠、不适甚至疼痛等症状。
对于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案,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选择。
本文将对该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深入分析。
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操作,将子宫重新悬吊到盆腔内正常位置,恢复解剖结构,解决子宫脱垂引起的症状。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少等优势。
因此,该手术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的可行性非常高。
该手术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子宫脱垂病例,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子宫脱垂。
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准确观察盆腔结构,将子宫重新定位到正常位置。
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
此外,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大部分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并顺利康复。
其次,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在治疗子宫脱垂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该手术可以有效解决子宫下坠、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后,患者不再出现子宫脱垂相关的症状,盆腔的解剖结构得到恢复,子宫功能得以重建。
此外,改良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痛苦轻,患者可以快速康复,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再次,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的并发症较少。
尽管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因其微创的特点,使得术后感染、子宫破裂和术后腹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通过良好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操作,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
医生们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器械,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可行性。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被许多患者接受和好评。
该手术适用于大部分子宫脱垂患者,尤其适合那些对手术创伤、恢复时间有担心的患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的应用还需谨慎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脱垂患者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脱垂患者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子宫脱垂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将其分为切出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经阴子宫切除术)和悬吊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经腹子宫悬吊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悬吊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切除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切除组患者接受经阴子宫全切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子宫颈前后唇使用宫颈抓钳钳夹住,子宫在外下方牵拉作用下,在膀胱沟下放0.2 cm部位实施宫颈黏膜横行切开,同时延长宫颈两侧和后方切口,绕宫颈1周。
在宫达前后腹膜反折部位将颈直肠间隙和膀胱宫颈间隙完全分离后,向两侧有效钝性分离至宫旁韧带,对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进行相应处理,将前后腹膜打开,子宫附件和血管实施相应处理后,将阴道残端关闭。
悬吊组患者接受经腹子宫悬吊术治疗,具体方法为:行下腹正中耻上横向切口,切口长度在4至6cm之间,分层将腹部切开。
首先缩短子宫圆韧带,后自阔韧带无血管区穿过缩短的圆韧带,在子宫体后壁处固定,使用7号线在宫底部2针穿刺腹膜,并注意绕开腹直肌,在耻骨与脐之间的腹直肌腱鞘部位打结,后将腹膜和宫体之间
空隙关闭。
1.2.2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下述两点:一方面,后壁修补时要将应阴皮肤疤痕完全切除,产生新的加长会阴体,提高外阴生理形态的恢复速度。
另一方面,将膀胱适当上推,并荷包缝合部分肌层和膨出的膀胱筋膜。
将膀胱柱和阴道筋膜缝闭后,向两侧充分游离,将阴道前壁黏膜的多余部分尽量剪掉,避免再次发生膀胱膨出。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相关体征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解剖位置完全恢复;好转,指患者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与手术治疗前相比,阴道前后壁膨出症状显著缓解,但仍未会对正常的解剖位置;失败,指患者临床治疗后相关体征和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有所加重;复发,指患者临床治疗半年后,子宫脱垂部位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但相关体征和临床症状再次出现。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子宫脱垂患者术后半年内应避免进行体力劳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愈合速度,将阴道前后壁充分分离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患者阴道炎症粘连的发生率,从而避免直肠或膀胧损伤问题[6]。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主要程序包括:修补阴道后壁、修补阴道前壁、将延长的宫颈切除、缩短子宫主韧带并在宫颈前侧缝合固
定。
该治疗方法复发率较低、治疗效果较为稳定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患者生育能力的保留。
经阴道进行手术治疗,无需将腹腔打开,因而有助于手术并发症的降低[7]。
该术式有助于子宫体的保留,不会影响盆腔、子宫和卵巢组织的血液循环。
手术过程中将延长的宫颈切除,能够有效避免恶性宫颈病变造成的影响。
然而,该手术方式不适宜有附件、宫颈管、子宫体病变的患者。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因为该手术方法需要切除大部分的宫颈组织,进而会对其受孕能力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患者术后能够受孕,也会由于宫颈过短而提高其流产的发生率,并会增加患者的宫颈过短逆行感染的发生率[8]。
阴道前后壁手术修补过程中需要锐性或钝性法分离阴道前后壁,这一操作过程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大量渗血,而且会造成直接的直肠和膀胱损伤。
经阴道进行手术治疗,因为阴道内存在多种细菌,因而患者术后局部感染发生率较高。
阴道中隔成形术指的是在中央部位阴道前后壁将阴道黏膜层纵向切开,并将好的黏膜层切除和分离,产生长度相当、宽度在4cm左右长方形的前后两片创面,后对应地将两创面相互缝合为中隔,分别在中隔两侧留置一个小孔道,从而保证宫颈分泌物的顺利排出。
参考文献
[1] 訾聃,杨英杰,龚飞凤,黄林,等.133例子宫脱垂病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6(2):3719-3720.
[2] 田桥,李慧娟.治疗绝经期子宫脱垂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与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2,20(33):45-46.
[3] 李树元.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下):598-599.
[4] 龙国清.子宫脱垂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48-149.
[5] 黄美春,岑丹洁,韦美秋,等.阴式子宫切除术 37例的治疗体会[j].广西医学,2009,31(11):1678-1679.
[6] 郑小华,何进球.子宫脱垂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 2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6):97-98.
[7] 刘玉梅.老年子宫脱垂 34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0,21(8):145-146.
[8] 黄房珍.13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