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空管基础-飞行高度层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在我国现行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基础上,缩小8400米至12500米高度范围内原600米垂直间隔。
即在8400米至8900米实行500米垂直间隔,其余高度范围实行300米垂直间隔。
8400米以下、12500米以上仍分别维持300米、600米垂直间隔不变。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8400 7800 7200 6000 5400 4800 4200 3600 3000 2400 1800 1200 6008100 7500 6900 6300 5700 5100 4500 3900 3300 2700 2100 1500 900 27600 25600 21700 19700 17700 15700 13800 11800 9800 7900 5900 3900 200026600 24600 22600 20700 18700 16700 14800 12800 10800 8900 69004900 30006600 23600 8900 9800 11000 12200 32100 36100 40100 29100 英尺 米 依此类推 高度层高度层9200 30100 9500 3110033100 10100 35100 10700 37100 11300 39100 11900 10400 34100 11600 38100 41100 12500 13100 1430043000 46900 4490013700 48900 14900 米 英尺依此类推 359oo180o179o航线角为真航线角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表航线角000°- 179°180°- 359°飞行高度层飞行高度层米英尺米英尺依次类推↑依次类推↑依次类推↑依次类推↑14900 48900 15500 50900 13700 44900 14300 4690013100 43000 12500 4110011900 39100 12200 40100 11300 37100 11600 38100 10700 35100 11000 36100 10100 33100 10400 34100 9500 31100 9800 32100 8900 291009200 301008100 26600 8400 27600 7500 24600 7800 25600 6900 22600 7200 23600 6300 20700 6600 21700 5700 18700 6000 19700 5100 16700 5400 17700 4500 14800 4800 15700 3900 12800 4200 13800 3300 10800 3600 11800 2700 8900 3000 9800 2100 6900 2400 7900 1500 4900 1800 5900 900 3000 1200 3900 --600 2000 米英尺米英尺000°- 179°180°- 359°飞行高度层飞行高度层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表飞行高度层走向米制RVSM高度层米米制RVSM高度层转换为英尺英尺米制RVSM高度层转换为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英尺管制员看到的实际雷达标牌显示向东14900 48885 48900 1490 向西14300 46916 46900 1430 向东13700 44948 44900 1369 向西13100 42979 43000 1311 向东12500 41010 41100 1253 向西12200 40026 40100 1222 向东11900 39042 39100 1192 向西11600 38058 38100 1161 向东11300 37073 37100 1131 向西11000 36089 36100 1100 向东10700 35105 35100 1070 向西10400 34121 34100 1039 向东10100 33136 33100 1009 向西9800 32152 32100 0978向东9500 31168 31100 0948 向西9200 30184 30100 0917 向东8900 29199 29100 0887 向西8400 27559 27600 0841 向东8100 26575 26600 0811 向西7800 25591 25600 0780 向东7500 24606 24600 0750 向西7200 23622 23600 0719 向东6900 22638 22600 0689 向西6600 21654 21700 0661 向东6300 20669 20700 0631 向西6000 19685 19700 0600 向东5700 18701 18700 0570 向西5400 17717 17700 0539 向东5100 16732 16700 0509 向西4800 15748 15700 0479 向东4500 14764 14800 0451 向西4200 13780 13800 0421 向东3900 12795 12800 0390 向西3600 11811 11800 0360 为了确保在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之后,相邻两个高度层之间有等于或大于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本方案采取了以下办法:为了避免两对飞行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由于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按照100英尺取整后之后900英尺的现象,将8900米(29199英尺)至9800米(32152英尺)向下取整,将11900米(39042英尺)至12500米(41010英尺)向上取整。
空管基础

中国民工作总方针: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ATM就是在与各方面协作基础上,通过提高设施和不间断服务,对空中交通和空域实施安全、经济和高效的动态的一体化管理。
空中交通服务(ATS):是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是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总称。
空中交通管理(ATM)的任务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它包括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ATC)的任务是:1.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防止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2.维护和加速空中交通有秩序的流动。
中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统一管制,分别指挥;弊端--------有管制权的不了解实际情况,具体管制单位无管制权,一个空域多个管制单位管制,空域浪费大。
飞行情报服务的内容是:为飞行的航空器提供有益于安全,能有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服务。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内容是:在流量达到或接近管制能力时有效地调整,保证安全,提高机场和空域可用量的利用率。
空管是由航空运输的需要产生的,它的发展与航空运输、通信、导航和监视新技术。
空中管制单位包括:飞行服务中心、塔台、进近、区调、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调度室、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局总调度室。
各种与飞行和空管有关的情报的通报和掌握是基本条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有预见是关键,针对飞行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的处置是重要方法。
七大管理局: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华东、乌鲁木齐。
塔台职责:开车、滑行、起飞、着陆、机动飞行、放行许可起降条件。
进近管制室负责:一个或多个、进场、离场。
非雷达6小时,雷达连续2小时,两次30小时。
空中交通管制岗位安排2人。
空中交通服务使用的配备自动记录设施。
管制协调后:飞行高度,预定移交点,区域10,进近5,塔台3。
管制移交:管制协调,管制责任移交。
一次二次雷达15天,15秒钟之内建立,保存30天。
航空器的识别标志:航空器所属航空公司名称、航空公司航微、国籍和登记标志。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

在我国现行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基础上,缩小8400米至12500米高度范围内原600米垂直间隔。
即在8400米至8900米实行500米垂直间隔,其余高度范围实行300米垂直间隔。
8400米以下、12500米以上仍分别维持300米、600米垂直间隔不变。
v1.0 可编辑可修改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840078007200 6000 5400 4800 4200 3600 3000 2400 1800 1200 6008100 7500 6900 6300 5700 5100 4500 3900 3300 2700 2100 1500 900 276002560021700 19700 17700 15700 13800 11800 9800 7900 5900 3900 200026600 24600 22600 20700 18700 16700 14800 12800 10800 8900 69004900 30006600 23600 8900 9800 11000 12200 32100 36100 40100 29100 英尺 米 依此类推 高度层高度层9200 3010095003110033100 10100 35100 10700 37100 11300 39100 11900 10400 34100 11600 38100 41100 12500 131001430043000 46900 4490013700 4890014900 米 英尺 依此类推 359oo180o179o航线角为真航线角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表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表向西720023622236000719向东690022638226000689向西660021654217000661向东630020669207000631向西600019685197000600向东570018701187000570向西540017717177000539向东510016732167000509向西480015748157000479向东450014764148000451向西420013780138000421向东390012795128000390向西360011811118000360为了确保在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之后,相邻两个高度层之间有等于或大于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本方案采取了以下办法:为了避免两对飞行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由于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按照100英尺取整后之后900英尺的现象,将8900米(29199英尺)至9800米(32152英尺)向下取整,将11900米(39042英尺)至12500米(41010英尺)向上取整。
航空领域空管体系介绍

空管体系1.空域空域:为了保证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航空器运行的空间被划分为各类空域,用以规范航空器的运行行为及相应的空中交通服务。
2.空域的属性2.1.资源属性人们通过在天空中的飞行活动可以实现国防、科技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各种利益,空域自然就成为了人类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2.2.三维空间属性空域的划分通常以其对应的地域范围作为其水平范围,并为其规定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上限和下限;2.3.时间属性空域作为一种资源,人们对它的利用应该是平等的,任何一方对空域的长期占有,都会剥夺其他用户使用空域的权利,另一方面,由于空中交通服务也需要不断适时地调整空域结构,所以人们在划分空域的时候,同时也制定了空域的起止时间;2.4.空中交通服务属性在飞行活动可能达到的任何空域中都必须提供某种程度的空中交通服务,以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有秩序的运行;2.5.通信导航监视能力属性为了有效地支持空中交通服务,各种空域中均配备了相应的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这些设备所提供的性能由空中交通需求及相关服务决定;2.6.主权属性国际民航组织公约特别承认各国对其领土上空享有主权,我国对领土、领海上空空域进行管理的最高当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国家空委);2.7.限制属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及空中交通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在设置空域的时候通常还要对将在其中运行的飞行活动附加一些限制条件,如飞行规则、机载设备、飞行方向等。
3.我国的空域管理模式我国的空管体制实行“统一管制、分别指挥”的管理模式,在国务院、国家空委的领导下,由空军负责实施全国的飞行管制,军用飞机由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实施指挥,民用飞机和外航飞机由民航实施指挥。
4.民用航空空域划分我国的空域分为飞行情报区、管制区、限制区、危险区和禁区,为了实施有效空中管制又在飞行情报区、管制区内划设航路、航线、空中走廊和机场区域。
4.1.飞行情报区飞行情报区是为了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而划定范围的空间,在我国境内和经国际民航组织批准由我国管理的境外空域内划定11个区域(沈阳ZYSH、北京ZBPE、上海ZSHA、昆明ZPKM、广州ZGZU、武汉ZHWH、兰州ZLHW、乌鲁木齐ZWUQ、香港、台北、三亚)。
04《空中交通管理基础》第四章航空器高度层

33
高度 H(米)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20000
气温
气
压
t(℃) P(毫米水银柱) P(毫巴)
+15
760
1013.25
+8.5
674.1
898.7
+2 -4.5 -11 -17.5 -24 -30.5 -37 -43.5 -50 -56.5 -56.5 -56.5 -56.5 -56.5 -56.5
是航空器登记国在航空器登记后给定的标志。
登记标志须是:
字母、数字或者两者的组合,列在国籍标志之后。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
13
(1)中国航空器的国籍标志:
我国选定拉丁字母“B”,为中国航空器的国籍标志 ;
(2)中国航空器的登记标志:
由数位数字、字母或其组合而成,列在国籍标志B之 后,两者之间有一短线。
民用航空器不得具有双重国籍。未注销外国国籍的 民用航空器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国籍登记; 未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不得在 外国办理国籍登记。
航空器的国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是航空 器与登记国(国籍国)相联系的法律“纽带”。国籍 意味着民用航空器能获得所属国在航空运输方面提 供的各种优惠。国际航空法则以航空器的国籍来连 接航空器国籍国与其他国的关系。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
25
6.按干线、支线划分
干线客机: 用于国际航线和国内主要大城市之间主干航线上的 客机,一般在100座以上; 支线客机: 用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在一定区域内飞行的客 机,一般在100座以下。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潘卫军主编-第三章-航空器和飞行高度层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潘卫军主编-第三章-航空器和飞⾏⾼度层第⼀节航空器1. 航空器定义:指凡是能从空⽓的反作⽤⼒⽽不是从空⽓对地⾯的反作⽤在⼤⽓中获得的⽀撑⼒的任何机器,如⽓球,飞艇,滑翔机,直升机,飞机等。
2. 航空器的分类:按照最⼤起飞重量划分:(实际是按照飞机产⽣和承受的尾流⼤⼩来分)按重量划分⼤于136吨重型机(H)7到136吨中型机(M)⼩于等于7吨轻型机(L)按进近的性能划分:(以下速度均为指⽰空速)A类空速≤169km/hB类 169km/h≤空速≤ 224km/hC类 224km/h≤空速≤ 261km/hD类 261km/h≤空速≤ 307km/hE类 307km/h≤空速≤ 491km/h按巡航的性能划分:如巡航速度,上升率,下降率,升限,有⽆增压舱和氧⽓设备等航线综合性能,将航空器分为ABCDE5类。
按照航空器的⼤⼩划分:按航空器⼤⼩划分⼤于60吨⼤型机20~60吨中型⼩于20吨⼩型机按照航程的远近划分:按航程远近划分4800km以上远程航空器2400~4800km 中程航空器2400km⼀下短程航空器第⼆节⽓压⾼度真⾼:指物体距离某⼀物理⾯(点)的垂直⾼度,如距离地⾯的垂直⾼度。
⽓压⾼度:由于真⾼⽆法满⾜不同飞机之间实时的垂直⾼度测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因此引进⽓压⾼度来表⽰。
依据的原理是:在标准⼤⽓压下,⾼度每升⾼8.25m,⼤⽓压⼒就减少1hPa。
则计算飞机的⾼度的公式:H=(P0-P)×8.25 P0:设定的基准⼤⽓压P:测量点的⽓压场⾯⽓压(QFE):指航空器在着陆区域最⾼点的⽓压。
场⾯⽓压⾼:指⾼度表⽓压基准拔正在场⾯⽓压值时,⾼度指针所指⽰的数值就是场⾯⽓压⾼。
绝对⾼度:指物体⾼出海平⾯的实际⾼度。
飞⾏⾼度层:指以1013.2hPa⽓压⾯为基准的等压⾯,各压⼒⾯之间具有规定的⽓压差。
修正海平⾯⽓压(QNH):将观测到的场⾯⽓压,按照标准⼤⽓压条件进⾏调整到平均海平⾯⽓压。
2、飞行高度层

(三)飞行高度层应当根据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假定海平面计算。
真航线角应当从航线起点和转弯点量取。
飞行高度层应当根据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配备。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起飞前,应当将场面气压的数值调整到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使气压高度表的指针指到零的位置。
2详细介绍编辑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起飞后,在未规定过渡高度或者过渡高的机场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6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规定有过渡高度或者过渡高的机场,在上升至过渡高度或者过渡高时,应当将气压高度表调整到标准海平面气压值。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进入降落机场区域并下降至该机场过渡高度层时,或者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的指示,将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调整到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
仅供民用航空器起降的机场,可以修正海平面气压值为航空器气压高度表拨正值。
提供外国航空器起降的机场,可以向外国航空器提供机场修正海平面气压值。
军用、民用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必须统一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拨正时机。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的,机长应当向飞行管制部门报告原因和当时航空器的准确位置,请求另行配备飞行高度层。
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层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
遇有紧急情况,飞行安全受到威胁时,机长可以决定改变原配备的飞行高度层,但必须立即报告飞行管制部门,并对该决定负责。
改变高度层的方法是:从航空器飞行的方向向右转30度,并以此航向飞行20公里,再左转平行原航线上升或者下降到新的高度层,然后转回原航线。
”飞行高度层(Flight Level):是指以1013.2百帕气压为基准的等压面,各等压面之间具有规定的气压差。
如何选择正确的高度层

西向飞行(航向 180-359)
FL
M
间距 1000 米
495
15100
430
13100
间距 500 米
381
111600
348
10600
315
9600
282
8600
间距 300 米
256
7800
23
7200
217
6600
197
6000
177
5400
157
4800
138
4200
118
3600
098
3000
不同的间隔划分空域
在不同国家飞行的时候必须遵守该国家的垂直间隔划分。在世界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
地区 欧洲 澳大利亚 俄罗斯联邦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 世界上其他地方
空域系统 RVSM+ICAO RVSM+ICAO
米制系统 南/北 RVSM 划分+ICAO 标准 ICAO 划分
ICAO 标准划分:
除米制划分空域以外。ICAO 规定从 FL060 到 FL290 的垂直间隔为 1000 英尺。也就是 说,两架同向飞行的飞机,间隔应为 2000 英尺。
RVSM-缩小垂直间隔
RVSM 空域划分从 FL290-FL410。在 FL290 到 FL410 之间实行高于 ICAO 标准的缩小垂直 间隔划分。以便实现高效的空域运行。在 RVSM 空层内飞行的飞机必须具备 RVSM 飞行 标准认证。这段空域的划分仍然按 1000 英尺的间隔来划分。即在 QNH/Altimeter 设定
Written By Yufeng QI
Page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titude: The vertical distance of a level, a point or an
object considered as a point, measured from mean sea level (MSL). Flight level: A surface of constant atmospheric pressure which is related to a specific pressure datum (1013.2 hPa) and is separated from other such surfaces by specific pressure intervals.
495 hPa
500 hPa
flight level
995 hPa 1000 hPa 1005 hPa 1010 hPa 1013 hPa 1015 hPa 1020 hPa
altitude
height
Definitions
The pressure established at the aerodrome level is called: “QFE” The pressure computed at the sea level is called: “QNH”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ose two pressures is the aerodrome altitude (Zt).
..pointers turn anticlockwise . . .
. . . and pressures increase When turning the knob to the left . . .
Pressure on the ground is 1012 hPa
, we display the ground pressure in the window…. If, by turning the knob
495 hPa
500 hPa
995 hPa 1000 hPa 1005 hPa 1010 hPa 1013 hPa 1015 hPa 1020 hPa
QFE Zt QNH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Definitions Altimeter
Altimeter setting Flight Level and RVSM
A face
Two pointers
A window showing pressure settin A setting knob
..pointers turn clockwise . . .
. . . and pressures decrease When turning the knob to the right . . .
atmospheric pressure - 1hPa / 28ft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is an “ideal” atmosphere.
Actually, isobars are not horizontal or equidistant . . .
. . . The pointers will point to zero (height = 0ft)
0 9
1
8
2
The aircraft is on the ground
7
1012
6
5 4
3
Pressure on the ground is 1012 hPa
Conversely, if with the knob, we move the pointers to zero (height of the aircraft) . . . . . . the window will indicate the ground pressure
0 9
1
The aircraft is still on the ground8 Nhomakorabea2
7
1012
6
5 4
3
Pressure on the ground is 1012 hPa
If,with the knob , we display the ground pressure in the window... The aircraft is 1000ft above the aerodrome
0 9 1
8
2
The aircraft is 1000ft above the aerodrome
7
1022
6 5 4
3
The altimeter reads 1280ft
1000m + 280ft
The main use of the QNH setting is approximately between 1000ft and 6000ft to avoid obstacles
0 9 1
8
2
The aircraft is 1000ft above the aerodrome
7
1012
6 4
3
The altimeter reads 1000ft
5
The main use of the QFE setting is during the landing and taking-off phases (near the ground)
Flight Level and RVSM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Definitions
Altimeter Altimeter setting Flight Level and RVSM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Air is dry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oxygen, azot, …) is constant; At the sea level, temperature is 15°C;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Definitions Altimeter Altimeter setting Flight Level and RVSM
Definitions
Height: The vertical distance of a level, a point or an object
1 2
0
9
8
. . . The pointers will indicate 1000ft
7
1012
6 5 4
3
The sea level pressure is 1022 hPa
If, with the knob, we display the sea level pressure in the window...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of 2°C every 1000ft (300m)
approximately down to minus 56°C.
05°C 07°C
Temperature -2°C / 1000ft
09°C 11°C 13°C 15°C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At sea level,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1013,25 hPa;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decreases by 1hPa every 28ft (8,5m).
1008 hPa 1009 hPa 1010 hPa 1011 hPa 1012 hPa 1013 hPa
The altimeter is set to the QFE (1012hPa)
0
9 1
8
2
7
1012
6 4 5
3
The aircraft is on the ground
The altimeter reads zero
The altimeter is set to the QFE (1012hPa)
(or water)
596hPa 36hPa ~ 1000ft
560hPa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Furthermore, we have to deal with the 1013hPa isobar that varies :
above .
sea level (anticyclonic pressures)
Standard ICAO atmosphere
Nevertheless, we’ll use this model (1hPa=28ft) to calculate distances:
Between an aircraft and the ground Between two aircraft in flight
. . or below sea level (cyclonic pressures)
1009 hPa 1010 hPa 1011 hPa 1012 hPa 1013 hPa 1014 hPa
1011 hPa 1012 hPa 1013 hPa 1014 hPa 1015 hPa 1016 h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