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建筑——五(5)新
闽南佛教寺庙建筑装饰艺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09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3)11-0149-04 收稿日期 2023-03-10摘 要 闽南佛教寺庙建筑装饰艺术门类众多,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具有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地域特色明显、表现形式多样的审美特征,蕴含着佛道儒文化、世俗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内涵,反映了闽南人广大胸怀和包容态度,演绎着闽南佛教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 闽南 佛教寺庙 建筑装饰 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Abstract The decorative art of Buddhist temple buildings in southern Fujian has many categories, rich themes and exquisite workmanship. It ha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right colors, full composition,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it contains the connotations of Buddhism, Taoism, Confucianism, secular culture and multi-culture, it also reflects the broad mind and tolerant attitude of Minnan people, and deduces the pluralism and complexity of Minnan Buddhism.Keywords Southern Fujian,Buddhist temple,Architectural decoration,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connotation闽南佛教寺庙建筑装饰艺术探析Analysis of the Decorative Art of Buddhist Temples in Southern Fujian唐 翔 | Tang Xiang孙 群 | Sun Qun佛教本无意于构建美学,认为所有装饰皆为虚幻之相,提倡“无相之美”“无美之美”“无乐之乐”,追求世外之境,肯定超越世俗世界的涅槃之美。
闽南风情游览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

闽南风情游览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泉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古城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拥有许多独特而美丽的建筑。
本文将带你领略闽南风情,探索泉州古城的建筑之美。
一、鼓楼:古代守望城市的建筑典范泉州鼓楼位于古城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古建筑。
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是泉州城的象征之一。
鼓楼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葺,如今的鼓楼已成为泉州的地标之一。
鼓楼的建筑风格糅合了中西方的元素,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
楼体以青砖为主,搭配着雕刻精美的石柱和窗花。
攀登至楼顶,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繁华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二、开元寺:闽南佛教文化的瑰宝泉州古城还有一处不容错过的建筑是开元寺。
开元寺建于唐朝,是一座具有浓厚佛教氛围的古刹。
寺庙内,高耸的佛塔、精美的壁画以及古老的佛像构成了宗教建筑的独特风格。
开元寺内蕴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游客可以借此机会了解禅宗文化的内涵。
寺内修道院的建筑风格独特,紧密结合了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让人感受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清真寺:传统与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泉州不仅有着丰富的汉族文化,还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古城中的清真寺是闽南回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泉州的清真寺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族建筑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寺内的拱形门洞、华丽的装饰以及尖顶的建筑,都展现出清真寺建筑特有的风采。
四、海外交通:古代对外通商的见证作为海洋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古城的建筑也承载了对外交往的重要历史。
比如泉州天后宫,它是全球最大的妈祖庙,也是祭祀妈祖的重要场所。
天后宫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体现了中国南方民间建筑的特色。
宫殿的宏伟、雕刻的精美以及寺内的神像,都展示了泉州作为海上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五、黄巢墓:英勇抵抗的象征泉州古城中还有一座与传说和历史有关的建筑——黄巢墓。
根据史书记载,黄巢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他与其他起义军一同在泉州与唐军进行激烈战斗。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郑泽斌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郑泽斌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5.06【案件字号】(2020)粤03民终2666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唐静彭安明邓亚玲【审理法官】唐静彭安明邓亚玲【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郑泽斌;黄山;庄思玲【当事人】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郑泽斌黄山庄思玲【当事人-个人】郑泽斌黄山庄思玲【当事人-公司】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刘海山福建华达(石狮)律师事务所;陈巧茵福建华达(石狮)律师事务所;邹拥军广东法迈律师事务所;吴美蓉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王清华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刘海山福建华达(石狮)律师事务所陈巧茵福建华达(石狮)律师事务所邹拥军广东法迈律师事务所吴美蓉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王清华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刘海山陈巧茵邹拥军吴美蓉王清华【代理律所】福建华达(石狮)律师事务所广东法迈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告】郑泽斌;黄山;庄思玲【本院观点】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闽南公司是否应当偿还郑泽斌借款本金和利息。
会议时间为2016年10月31日的柳州恒大城三期监理例会纪要中,清楚载明了黄山系闽南公司方的参会人员之一,黄山也在相应的签到表中签字。
【权责关键词】撤销表见代理合同第三人自认质证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二审查明,原审法院查明事实清楚,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闽南公司是否应当偿还郑泽斌借款本金和利息。
闽南建筑特点

姑嫂塔
亦称关锁塔,万寿塔,位 于石狮市东南5公里处宝盖 山上。全由花岗岩砌筑之 八角楼阁式空心石塔,外 观五层(内实四层)。塔 之构筑古朴粗犷,各层逐 次收分,通高22.86米,巍 巍壮观。南宋以来,历代 作为海船航标。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建筑修复师姚洪峰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我国3个省 的营造技艺“捆绑”在一起,联合进行申报的。福建省是其中之一,而泉州是福建省惟一参与并 入选的城市。
其实,申报工作早在2008年前就开始了。“我们以杨阿苗民居为代表性建筑,制作了相关文字、 图片、视频资料,用来介绍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闽南民居营造技 艺发源于泉州,工作人员以杨阿苗民居建造技艺为范本,“阐述”了该技艺。此技艺是“中国传 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子项,也许就是它造成了该技艺入选世界“非遗”,但却长时间“养 在深闺人不知”。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入选世界“非遗”
泉州南音、泉州李尧宝刻纸已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但鲜为人知的是,泉州市博物馆发起参选 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也入选世界“非遗”!
8月19日至20日,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颁证仪式暨保 护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 其三大技艺之一,也被囊括其中。
典型民居--林路厝
林路厝坐落于南安美林镇 后埔村,原建厝者林路, 又名林文龙,是一位著名 的华侨建筑家。厝建于清 光绪34年(公元1908年) ,占地约6.5亩,由多座 结合西洋形式构筑的宫殿 式楼房组成。
典型民居--联芳楼
著名建筑分析福建土楼 ppt课件

PPT课件
11
有的完全隔断,须经楼内庭院入口;各单元楼层 间设梯方便上下。如此设计,是缘于大门万一失 守,各单元便可立即转入各自为战以待援兵。 由此,即使匪盗大规模来袭,土楼也固若金汤。 一座座普普通通的土楼,实际上又是一个个坚固 森严的壁垒,平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和深遂的内
涵。
二奇,枪炮轰不倒,地震震不倒,水浸浸不倒。 客家土楼,大小石块累砌打牢地基;生土掺入红 糖水、石灰夯筑厚土墙,增加土墙的坚硬程度; 墙体从底层往上逐渐减薄,并在土墙内埋入竹木 片,就象现代水泥墙里配置钢筋一样,增加
PPT课件
24
福建龙岩新建博物馆,PP设T课计件 构思来源承启楼
25
PPT课件
26
世界著名指挥家郑晓瑛教授在振成楼内指挥交响乐《土楼回响》
PPT课件
27
振成楼由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 卦 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 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 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 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PPT课件
30
防火墙
内院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7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 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 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 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 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 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 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 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 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 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 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 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55)(课件)-2021-2022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石头
响亮又有调和,具有一种亲和力。
“出砖入 石”,是 闽南 古民居墙的构 造和装饰的最 大特点。
燕尾脊 燕尾脊是闽南地
区传统建筑中最常使 用的建筑形式。由正 脊做成曲线状,两端 往上翘起,尾端分叉 为二,就像燕子的尾 巴一样,故称燕尾脊。 燕尾脊轻盈的轮廓, 给人以腾跃、飞翔的
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图片, 用线描的方式进行绘画表现。
小组讨论: 1、为什么选择这个景物? 2、该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 么? 3、听听同学的建议。
绘画步骤: 1、取景构图。注意近大远小的透 视关系。 2、画出建筑物的基本结构。 3、添画建筑物的细节及场景,表 现画面的黑白灰层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用线描的方 式进行绘画表现。
2、运用不同疏密的
由闽南古厝解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的
。
举例子
八、建筑材料的装饰 闽南古建筑第九组照片
木刻
彩漆
永春千年古镇---岵山古厝:
窗花上面人物形象和动物
栩栩如生,可见当初的这些雕 塑家真的是别具匠心,技艺非 常精湛。精细的工艺仅能给人 带来视觉的冲击,良好家风的 传扬增添了古厝的精神气韵。 一道一屋皆是景,一草一木尽 关情。
浮雕 琉璃
厦门海沧区新埯村:闽南古厝的活化石
由闽南古建筑解读中国建筑的特征
晋江市五店市古厝群 永春县千年古镇岵山古厝群
永春县:《乡愁》作者余光中故居 南安市: 叶飞将军故居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 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 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 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整体
总体 特征
筑 的 基
斗拱剪力 举折举架
结构 方法
本
屋顶造型
局部
特
装饰
朱红彩绘
次
征
构件精饰
特征
用材雕饰
外观 装饰
三、探究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方法。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比喻
风格和手法
所承认
法式
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 惯例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 是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 诠 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 释 璃砖瓦、油漆、木刻、石
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 建筑的装饰特征。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
闽南建筑风格研究

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
厦门天主堂 集美学村黎明楼
传统建筑材料要素
红砖
红砖俗称“胭脂砖”,是用闽南地区盛产三氧化二铁含量较高的黄红 土壤,烧制到一定程度时引入空气,使其冷却而成。红砖外观呈鲜亮 的红色,由于采用马尾松作燃料,堆码烧制时表面形成红黑相间的纹 理。红砖具有很强的肌理感和多样形状,有六角、八角、圆形、海棠 花形等。红砖因其便易的烧制工序成为闽南传统建筑的主要建造材料, 具有广泛的用途,多见于建筑的外墙、屋面、地面等部位。
SOM——新保利大厦
北京新保利大厦位于东城区东四十条桥西南角,占地面积 18800m2,是中国保利集团的新总部和保利博物馆的所在地, 建筑总高度105.2米,钢框架-钢筋砼筒体混合结构,涵盖悬挑 结构、悬索结构、大跨度桁架结构等多项复杂技术。
传统中式空间
新保利大厦西侧和南侧采用的竖向石材遮阳百叶,起到了节能与装饰 的作用,即在西侧和南侧的玻璃幕墙外再设置一层与玻璃幕墙保持一 定水平距离与角度的竖向石材百叶,百叶的排列依据北京四季日照规 律进行设计。两块石材百叶间隔的空间与中国园林美学中的“借景”, “移步换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燕尾脊
双曲燕尾脊
椭圆规山墙
金马鞍山墙
火马鞍山墙
水马鞍山墙
异域建筑
汇集了西洋、南洋的各种风格,汇集多种形式一一古罗马式、古典 主义、哥特式、拜占庭等。如公元11 世纪,阿拉伯在泉州建造了伊 斯兰清真寺,大门是一个穹形顶,由三个层次四个高大相连的尖顶券 门组成的门楼,是典型的西亚建筑的形式;鸦片战争以后,鼓浪屿租 界时期的天主堂为哥特式教堂,锥形塔尖、飞拱壁、方形壁柱、尖拱 形门窗等呈现出早期哥特式建筑特征。
方法归纳:传统中式空间 中式元素运用 传统材料运用 中式符号提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人员:柯君雨、黄宁欣、方沁禾、林雨彤、史彬江 人员分工: 柯君雨——组织所有人进行所有的活动, 发问卷调查 黄宁欣——协助组织,发问卷调查 方沁禾——发问卷调查,实地观摩 林雨彤——摄影,发问卷调查、实地观摩 史彬江——查资料,汇总
总结
总结:我们通过查资料,走访调查,发放调查表等许多研究方法,最后经过小 组讨论后,得出了以下结论:闽南在广大土地上,分布最广的是传统聚落。 以空间类型来看,分别有集中和分散两种形态。在聚落当中,住宅建筑是有 特定秩序的,群体式的组成聚落空间结构,同时,不同聚落间以明显的界限 来划分,多以自然地形、地势、沟渠、湖泊、港澳为分界。另外从社会关系 和文化的层面来考察,在闽南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分布仍然清楚地体现儒家 宗法伦理。只不过相对于城市来说,聚落的构造是为农林牧渔的生产方式所 服务。 研究收获:这次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闽南建筑,如:厦 大,集美学村等。我们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很关 心闽南建筑,也愿意去多了解闽南建筑的历史文化。 我们的建议: 1.应该对这些传统建筑文化的由来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2.应重视采用当下各个群体的文化的不同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 宣传。
二、出砖入石 闽南民居墙的构造和装饰的最大特点是墙石混砌,即“出 砖入石”,其造成一种装饰美感,在于石的表面与砖的表面产 生质地的对比,石块作为面、点,而砖缝作为线,这之间产生 点、线、面的组合,这种组合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一种整体面积 上的韵律,这是其一;第二,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在色彩 上形成既和谐又对比的效果,对比存在于明度上,和谐却体现 在它的白石并不是纯白的,而是带点灰色的白,白灰色作为 “面”本身能起一种缓冲的作用。 这些红砖包裹着白石的独特墙体,砖没有规则的,石也不 拘形状,自然和谐。但这种特别的美的背后其实是“废物再利 用”!明末闽南地区发生大地震,将兴盛的泉州府夷为一片平 地,震后重建时,老百姓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砖、石、 瓦、来构筑墙体,并由此传承下来。用“出砖入石”这种方法 砌墙不仅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筑是近代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主持厦门大学、 集美学村、建设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富有闽南建筑特色、 中西合璧、古今相融的建筑形式。 厦门大学中的家更风格建筑包括了群贤楼群、芙蓉楼群 以及建南楼群。三者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构成了具有整体 美感的建筑组群。 集美学村是嘉庚建筑楼群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代表 建筑为南桥楼群、南薰楼、黎明楼、道南楼等,创造性地把 闽南红砖民居建筑的特色压在西洋建筑的主体上。
四、油漆彩绘 油漆彩绘是泉州古建筑建设中一项最后工序,它的作用是 保护木构减少潮湿、风化、虫蛀等侵蚀。同时可增强建筑空间 的视觉美感,提高建筑物的身价。在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颜 色,让人们一目了然,了解建筑特色。泉州人习惯称“红宫黑 祖厝”,宫指寺庙,祖厝指宗祠,一般普通民居木构都保留原 色。 泉州的传统建筑多采用雕彩结合,就是有雕必有彩的独特 风格,更加增强图案的明暗、阴阳效果,更富有真实感。如廊 檐部的吊筒、竖梁、托木、斗拱等构件,是工匠们最能发挥才 能的地方。
一、山 墙 山墙,多是硬山式和悬山式两种,是泉州封闭式民居的一种常用的外 形处理手法,使上部的轮廓线多变。它在边侧围墙,从鸟踏至规尾、脊尾 部分,形式多种多样,体态轻盈秀美。墙头上以火垫、厚仔、尺工、平瓦、 中兴或瓦筒覆盖成墙檐和墙脊。 在山墙部分中,用泥塑材料的纹花起到一种丰富视觉的效果,近、现 代民居也有用一些彩色瓷片,纹样有火纹、云纹等,两边对称,并以花灯、 花篮摆在中间,这类纹样装饰大体构成一种如意葫芦形,当然,在这个表 现区域中,曾出现一些古典人物和象征物品。色彩上,蓝白相间,为了与 墙面的协调,用一些紫、红,诸如此类的同类色穿插其间。 在整体型制上常用近似青铜器饕餮的纹样,黄金良认为上面中心图像 应为辟邪形象演变而来,这符合民俗习惯。然后整体通过一些诸如绶带飘 动流转把所有图形统一起来,从山墙的装饰来看,云、水、火、龙、凤的 象征自然是一种传统上的隐语,这种隐语表现在花篮、花灯,如灯就是添 “丁”的谐音。
调查
二、调查:为了更好了解闽南建 筑,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 制作了60份问卷,进行调查。
闽南建筑的调查
选择题 一、您的性别 ○ 男 ○ 女 二、您对闽南传统建筑了解多少 ○ 亲身去调查了解过 ○ 听说过,部分了解 ○ 不了解 三、以下哪些闽南建筑是您去过或听说过的 □ "宫殿式"大厝(如泉州民居) □ 洋楼(如鼓浪屿) □ 骑楼(如厦门中山路) □ 嘉庚建筑(如厦大) □ 其他 四、您觉得对于传统建筑,国家和政府的关注多不多 ○ 挺多的 ○ 不是很多 ○ 基本没有 简答题 一、您认为闽南建筑的哪条特点最吸引您? 二、你觉得采用什么方式会令更多人了解会传承这些文化? 三、你认为自己要如何传承、保护、发扬这些传统建筑文化?
调查情况
在第一题,有人回答“特点是中西结合”;有人回答“有点像四合院,十分古老”;有人回答 “混欧式风情”:还有人回答“红色的瓦和圆形土楼”等等。 在第二题,大部分人回答的都是“通过网络媒体宣传”,还有人回答“多举办艺术展览”,还 有人回答“多宣传旅游”等等。 在第三题,有些人回答“要教育好下一代”,有些人回答“要感染身边的人”。不过,有一位 姐姐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回答道“首先应该对这些传统建筑文化的由来和历史有一定的了 解,其次应重视采用当下各个群体的文化的不同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宣传”,我 觉得她写的非常好
三、石 雕 泉州石雕技术有悠久历史传统。泉州盛产花岗岩,有南安 石砻“砻白石”,惠安青斗石“辉绿石”,砻白石历史最悠久, 最为著名,被称之为“泉州白”。而石雕工艺技术以惠安最负 盛名。 石雕是泉州传统建筑最为广泛使用的主要技艺,如石塔、 石桥、寺庙及住宅等建筑,都少不了它作装饰。据查泉州现存 最早的石雕构件,有南安九日山延福寺佛教石塔“晋太原五 年”,保存完好,还有唐代韩屋墓前石人、石马。宋代雕刻作 品更是举不胜举,如清源山李老君大石雕、文庙龙柱、崇福寺、 承天寺的石经塔。 泉州古建筑石雕工艺技法多采用线雕、浮雕、透雕、镂空 雕等几种,工匠们以精湛的工艺、流畅的线条、别出心裁的勾 勒意境,充分体现当地建筑艺术的巧、类、秀、雅的风格。
二、骑 楼 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 骑楼的功能既能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同 时骑楼可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骑楼连廊连柱, 立面统一,连续完整,表现出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 骑楼是闽南民居和街坊的常见建筑。沿街面用柱廊式骑楼,楼 高有二层、三层、四层,高底错落;单座建筑多为纵向进深布局, 楼与楼相连成十里商业长街。前面临街设店面,里面和楼上多作居 住及货物堆放用房,厨房、卫生间设置在后面,经营和生活都很方 便。
我们的调查对象男性占25%,女性占75%。 有去亲身调查了解过的占20%,只是听说过,部分了解的占65%,不太了解的 占15%。 有去过“宫殿式”大厝的占30%,有去过洋楼的占90%,有去过骑楼的占65%, 有去过嘉庚建筑的占85%,有去过其他地方的占0%。(多选) 60%的人认为政府与国家对于传统建筑关注挺多的,40%的人认为不是很多, 0%认为基本没有
五、石筑民居 完全以花岗岩石为建筑材料的石筑民居,构成了泉州沿 海民居住宅的独特风貌,特别是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大都 因地制宜,无论是墙基、墙身、柱础、柱子、楼板,还是门 窗、石栏杆、石级梯,甚至整条街坊,处处精雕细琢,处处 流露出泉州人民对石头的特有感情。
六、手巾寮 手巾寮厝是泉州古民居较为普遍的沿街巷建造类型。它巧 妙利用地势特点,是一种纵向延伸呈带状形式。面宽3至4米, 单间木构。 这类民居由门厅、天井、正厅、厅后房、小天井、大房、 后房、窥脚、后尾或后落组成。有二落、三落进深,宅内留有 一条前后连环的巷路,这种小型的民居住舍小巧亲切,装修也 很简洁。 另有一种手巾寮前面沿街市、后面沿溪岸。如鲤城五堡街, 利用临街设店、作坊,后面水上货物运输,有“前通街、后到 溪”的美称。
六、瓦 筒 瓦筒,又称筒瓦。筒瓦是中间凸起呈半拱形的瓦片。这种 富丽堂皇的瓦片在旧时只能出现在宫殿和寺庙建筑上。在泉州 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闽王王审知因皇后黄惠姑(今惠安县 张坂镇后边村人)家乡滨海风烈,因此特意恩赐黄皇后“汝母 厝皇宫起”。由于在泉州话中,“你母”和“你府”的发音是 相同的,于是整个泉州府,特别是达官、豪绅和富商等,便仿 效王府的样子造起了房子。 这种房屋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既有天井相隔,又有回廊 连接,布局合理,雍容稳重,气势宏大,环境幽深。后来,闽 王听人密报泉州有人竟敢造皇宫式房屋,下旨令停造。同时, 闽王也明白个中原因,“君无戏言”,也就作罢。圣旨传到南 安地界时,有的房屋只粘盖三行瓦筒,就停下了。所以南安古 厝就只有三行瓦筒。这就使得独具皇宫特色的筒瓦流行于闽南 地区。
一、查资料:为了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闽南建筑, 我们从网上查找了许多资料与图片,加深了对 闽南建筑认识。 闽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迁徙历史和直接联 系东南亚的特殊位置而具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特 点。它注重渊源又不拘泥,强调继承又有因地 制宜的创新,在建筑观念和建筑形态上体现出 即不违统一文化背景的形制样式,又有令人耳 目一新的风貌。
三、土 楼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 漳浦等地。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土楼建筑的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 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 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
四、洋 楼 洋式的民居建筑,但并不是单纯的西洋式建筑,而是和谐 独特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的 有机结合。相当一部分洋楼是华侨回国建造,有的建筑材料还 是舶来品,人们也称这种房屋为“番仔厝”。这些楼房虽然外 表可能有着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但其材料多见闽南 风格的“红砖白石”。 在布局方面,洋楼仍然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布局,以厅 为中心对称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