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双出口

合集下载

右室双出口的临床表现

右室双出口的临床表现

右室双出口的临床表现引言右室双出口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指右室同时与主动脉和肺动脉相连,形成两个独立的输出通道。

本文将从临床表现方面介绍右室双出口的特征、症状、诊断和治疗。

特征右室双出口的主要特征是右室同时开口于主动脉和肺动脉,形成两个独立的输出通道。

通常情况下,主动脉位于左侧,肺动脉位于右侧,并且两个输出通道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

此外,右室的右室流出道常较狭窄,导致血流的顺应性下降。

症状右室双出口是一种复杂的心脏畸形,其症状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其与其他心血管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右室双出口会导致如下症状:1.发绀:由于右室流出道狭窄,血液在经过狭窄处时容易形成瘀血,导致发绀(cyanosis)。

2.疲劳:心脏异常结构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疲劳感。

3.呼吸困难:由于血液流经肺动脉的数量较多,易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呼吸功能。

4.生长发育迟缓:心脏畸形可能影响整体供氧和营养的供给,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需要注意的是,右室双出口往往伴有其他心脏畸形,例如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主动脉位置异常等,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加重症状。

诊断对于婴儿和儿童,临床症状常常引起就诊,医生会根据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方式进行初步诊断。

进一步确认诊断通常需要以下检查:1.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诊断右室双出口的关键检查方法,可以明确右室间隔与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关系,评估其狭窄程度。

2.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解剖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状况,是评估手术治疗的参考依据之一。

其他辅助检查如X线胸片、心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也可以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治疗右室双出口的治疗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具体手术方式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畸形的解剖特点以及伴随的其他心脏畸形等因素来决定。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1.修复手术:对于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畸形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修复手术,包括室间隔缺损修复、右室流出道狭窄释放等。

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
脉 心 室 联 结 异 常 l 。病 理 生 理 改 变 : 肺 动 脉 狭 窄 与 单 纯 的 2 J 无
32 D RV合并 主动脉瓣下 V D及 肺动脉瓣 或瓣下狭窄 如 . O S 果仅 为瓣 狭窄 、 瓣环 够大 , 经肺动 脉作瓣 叶切开术 , 内修复 同 心 D V合并主动脉瓣下 VS OR D无肺动脉瓣或瓣下狭窄 。然而 , 如 果肺 动脉瓣下 狭窄 , 这需 要不 同 的技 术 : 一些 病人 可 在漏 斗 ① 部切 除肥厚 的隔束 、 壁束 、 阻的 圆锥 隔 , 心 室 内 隧道修 补 梗 加 术; ②一些病人肺 动脉瓣 下梗 阻 、 大的心 室 内补 片有 可能 留 宽 下右 心室 到肺 动脉瓣的残余梗 阻。在这种情 况下 , 必须 采用右 室流 出道跨 环补片或外管道【 H 。刘迎 龙等[ , 认 为使用带 , J 2 ] 5
根据具体病情 , 对于 D R 无肺 动脉 狭窄 , 理生 理 的改变 与 OV 病 单纯的大 VS D相似 , 至更严重 , 儿多 在 2岁 以 内发生梗 阻 甚 患
性肺血管病变 , 因此 , i l 、 K r i 丁文 祥等 l6主张 在 出生 后 6个 kn 5 , J 月以内做选择性手术 : 完全性矫 治手术 或姑息 手术 。如 果充 血 性心力衰竭不易控制 , 则宜更早 。延 迟手术 治疗增 加外 科死亡 的危险 。 D R O V有肺动脉狭窄或心 室内需要 做 内通道 、 心外 需要做 外管道 , 郭加强 等l 8 7_ , 学者 主张在 4 ~5岁 手术 , 以便 内通 道 、 外 管道的安置 , 避免过 早手术 , 出现 心室不 够大 、 隔不够 宽使 内 纵 通道 、 外管道 的安 置困难 , 远期 出现再 狭窄需再次手术等 问题 。 D R O V伴有肺动脉严重发 育不 良的婴儿 , 丁文 祥等 J 张 主 先 行 体 肺 动 脉 分 流 术 ( : lok tus g 如 Ba c asi 、Waes n等 分 l n tr o t 流术 ) 以增加肺 部血 流 , 进 肺 血管 发育 , , 促 改善 缺 氧 , 2 在 ~4 岁做根治 。现某些大心脏 中心也施 行一 期完 全矫治 , 这需要 但 超高的综合实力 。 3 手 术 方 法 3 1 I V合 并主动脉瓣下 VS . 3 OR D无 肺动脉瓣或瓣下狭窄 心 室内隧道修补术是通用 的方法 , 在体外 循环 下切开 或不 切开 右 室流出道 , 于主动脉 与 V D间建立 内隧 道 , S 引导左 室血一 通过 v +内隧道 一进入 主动 脉 , s 要求 V , VS 若 S 于 D上侧 缘扩大 V D, 一区域远 离 传道束 , 切 口不能 过深 以免 伤及 S 这 但 传道束_ I 。建立 内隧道使用 的材料早期有心包片 、 arn片 9 I ~ J Dc o 等 , 多采用与升主动脉 相当管径 的 2 3周径 人造 血管作 为修 现 / 补 材料 , 因这种 材料 硬 度适 宜它 的 波纹 有 助 于补 片 所 需 的弧 度, 而心 包 、 arn裁 行 的 补 片 易 于扭 、 角 引 起 隧 道 狭 Dc o 成 窄_ l 。对 于是否切开右室流出道问题 , 若通过 右房 切 口行 内心 内隧道矫治不困难 , 内隧道矫治后 左 、 心 右心 室流 出道 无狭窄 , 应不切 开右室流出道 为佳 , 这有利于保护右心室功能 。

右心室双出口病人的护理

右心室双出口病人的护理
,及时调整液体输注。
常见护理问题
抗凝治疗: - 部分右心室双出口病人可
能需要抗凝治疗,防止血液凝 结和血栓形成。
-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凝 血功能指标,确保抗凝治疗的 有效性。
常见护理问题
情绪支持: - 由于右心室双出口病人需要经历手
术和长期治疗,心理情绪需要得到支持 。
- 护理人员应提供患者和家人情绪的 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面对和应对困难 。
常见护理问题
家庭护理指导: - 对于出院患者,护理人员
需要提供相关的家庭护理指导 和自我管理建议。
- 需要向患者和家人详细解 释各项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 用和注意事项等。
结论Βιβλιοθήκη 论右心室双出口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观察 心脏杂音、体征监测、液体管理、抗凝 治疗、情绪支持和家庭护理指导等。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护理过程中注重细节和沟通,以提 高护理质量。
的体征,需要进行定期观察和评估。 - 注意杂音的强度、频率和位置,及
时记录和报告。
常见护理问题
体征监测: -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
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 常及时处理。
- 特别关注氧饱和度的监测 ,可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 行。
常见护理问题
液体管理: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液
体管理,保持液体平衡。 - 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液体摄入量
结论
护理团队的合作和患者的积极 配合也是成功护理的关键因素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右心室双出口 病人的护理
目录 引言 常见护理问题 结论
引言
引言
右心室双出口病人是一种罕见 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护理需要 特殊的关注和技巧。
本次PPT将介绍右心室双出口病 人的护理要点,旨在提供相关 护理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右室双出口有什么并发症?

右室双出口有什么并发症?

右室双出口有什么并发症?右室双出口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在胚胎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形成。

与正常的心脏结构不同的是,右室双出口表现为右室同时与主动脉和肺动脉相连。

该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下面将详细介绍右室双出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 心力衰竭:由于右室双出口会导致心力负荷增加,心脏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推送血液。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会逐渐过度劳累,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疲劳、水肿等症状。

2. 心律失常:由于右室双出口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电信号传导,使得心脏节律紊乱,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律失常可能包括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这些异常节律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收缩和血液排出。

3. 心室肥厚和增大:右室双出口可能引起心脏壁肌肥厚和心室增大,这是心脏为了应对额外的心脏负荷而做出的代偿反应。

长期的心肌肥厚和心室增大会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并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

4. 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系统是控制心脏收缩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室双出口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传导,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

传导阻滞可以影响心脏信号的正常传递,导致心脏的节律紊乱和功能紊乱。

5. 感染:右室双出口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引入一定的感染风险,特别是在术后切口未得到很好的护理和愈合的情况下。

感染可能在手术切口周围发生,导致切口感染或深部组织感染,并可能进一步蔓延到全身。

6. 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右室双出口可能导致三尖瓣和肺瓣的异常功能。

双出口的存在会导致心脏瓣膜的异常运动,并可能导致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狭窄等问题。

7. 其他系统并发症:右室双出口的患者可能在心脏疾病的影响下发生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并发症只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一定会同时发生。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严重程度不同,因此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

心血管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由于病理改变和病理生理非常复杂,右心室双出口(DORV)有多种手术方式选择。

包括解剖矫治、功能矫治和各种姑息手术。

根治手术的目的是进行完全解剖修复,手术时机和方案取决临床状况和病理解剖。

通常应尽早行根治手术。

1.右心室双出口无肺动脉瓣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指征同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应在出生后2~6个月手术,特别是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下(TaUSSig-Bing畸形),更易发生严重肺血管病变,应在1~3个月时行手术治疗。

2 .如不具备做根治手术的条件,可先行姑息手术,即肺动脉环缩术,术后2年再行Raste1.1.i手术或心房内转流加室缺修补手术。

3 .如病情允许,应尽可能于半岁前行室缺修补加大动脉调转手术。

4 .如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亦应尽早手术,手术指征同法洛四联症。

如合并其他畸形如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畸形等,也应尽量一期矫治。

【禁忌证】1.多器官功能衰竭。

5 .出凝血机制障碍。

6 .肺动脉高压型右心室双出口,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

【术前准备】1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可能采用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成功率,可能的并发症,远期的生存率等。

2 .肺动脉高压型右心室双出口(1)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2)口服强心、利尿药,并适当补钾,(3)间断吸氧,口服卡托普利(开搏通)或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

3 .法洛四联症型右心室双出门(1)间断吸氧,每日至少2次。

(2)红细胞增多的患者,应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脑梗死。

(3)积极治疗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以防止发生心内膜炎或脑脓肿。

(4)晕厥反复发作者•,应加强供氧,适量使用β受体阻滞药,并尽早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主动脉下或双动脉下室间隔缺损(1)无肺动脉狭窄手术时机:由于存在巨大室间隔缺损(VSD),易致肺血管病变,应在婴儿期手术,少数反复心衰不能根治者,先行肺动脉环缩术。

右心室双出口科普宣传课件

右心室双出口科普宣传课件
右心室双出口 科普宣传课件
目录 介绍右心室双出口 症状和诊断 治疗和预后 如何预防?
介绍右心室双 出口
介绍右心室双出口
什么是右心室双出口:指主动 脉和肺动脉同时从右心室流出 。
发病率:非常少见,发病率约 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左右,多 见于亚洲人群。
介绍右心室双出口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胎儿心脏发育 过程中的异常有关。
预后:手术治疗后多数病例可得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但需要长期随访并接受定 期检查。
如何预防?
何预防?
由于右心室双出口畸形的具体 病因尚未明确,因此目前无法 具体指导如何预防该病,但我 们可以通过促进孕妇健康、进 行规范的产前检查等措施,尽 可能避免胎儿出现心脏畸形的 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和诊断
症状和诊断
症状:右心室双出口畸形早期 无特异性症状,常见的症状包 括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疲 乏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 。
诊断:通常通过心脏彩超、心 导管等进行检查来诊断右心室 双出口畸形。
治疗和预后
治疗和预后
治疗:目前仅能通过手术治疗,主要的 手术方式包括以左心室为出口、以主动 脉为出口和直接连接肺动脉。

右心室双出口

右心室双出口

右心室双出口【概述】右心室双出口的涵义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或一根大动脉和另一根大动脉的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为左心室的唯一出口。

心室间隔缺损通常比主动脉口径大,仅10%的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口径比主动脉开口小,心室间隔缺损约60%位于主动脉瓣下方,30%位于肺动脉瓣下方,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口下方的中间部位,极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位于心室间隔的中下部与大动脉开口相距较远。

大动脉位置:常见的是主动脉与肺动脉开口并排于同一平面,主动脉位于右侧。

其次是主动脉开口位于肺动脉开口的右后方,主动脉开口位于肺动脉开口的右前方。

主动脉开口位于肺动脉开口的左前方这种情况较常见于房室不一致的右心室双出口病例。

房室联接:90%的病例房室关系一致,右心房与右心室联接,左心房和左心室联接,房室关系不一致者仅占10%左右。

其他畸形有肺动脉瓣或漏斗部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房室瓣畸形、心室发育不良、心房间隔缺损、冠状动脉开口异常等。

【治疗措施】与临床表现的分类对应:(一)治疗:在体外循环结合低温下,切开右心室作心室内隧道,即应用涤纶织物补片作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间的隧道,将左心室血液经室间隔缺损及隧道引入主动脉。

(二)治疗:在体外循环结合低温下,切开右心室,切除漏斗部肥厚肌肉,切开肺动脉瓣膜融合的交界,若瓣环狭小需作右心室流出道或跨越肺动脉瓣环的补片,重建扩大右心室流出道,同时在右心室内作隧道将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相联接。

(三)治疗:在体外循环结合低温下,切开右心室,在右心室内作一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之间隧道,使肺动脉与左心室连接,因而形成生理上的大动脉错位,然后在右心房内施行改道手术(Mustard或Senning术)。

另一种手术方法为在右心室内作一隧道,将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连接,这样左心室血流排入主动脉,右心室血液排入肺动脉,如隧道引致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则需用带瓣心外导管作右心室与肺动脉的通道,若有肺动脉狭窄,需同时作右心室流出道扩大手术。

右心室双出口是怎么回事?

右心室双出口是怎么回事?

右心室双出口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右心室双出口的病理病因,右心室双出口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右心室双出口病因
右心室双出口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
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合并肺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在室间隔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而无肺动脉狭窄时,左心室血流大部分经缺损直接进入主动脉,而右心室血液主要进入肺动脉,肺血流量增多,临床与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肺动脉高压相似。

在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而无肺动脉狭窄时,左心室血液主要经缺损直接进入肺动脉,而右心室血液主要进入主动脉,临床与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合并室间隔缺损相似,有肺充血和严重紫绀。

室间隔缺损大,左心室排血无阻碍,左、右心室内压力相等。

室间隔缺损小,左心室排血受阻,左、右心室间存在压力阶差,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

无论室间隔缺损位置和大小,若有肺动脉狭窄时,临床类似严重的法乐四联症,有肺缺血和严重紫绀。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右心室双出口病因,右心室双出口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右心室双出口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右心室双出口”
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原则和手术要点:
3.合并肺动脉狭窄者,在SDD型和ILL型应用跨越瓣环
的右室流出道补片,但在心内安放管道的病例,则作 右室到肺动脉的心外管道。在SLL型和IDD型应用左心 室到肺动脉心外管道。 4.SDL型和IDL型远离大动脉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 狭窄病例,可行改良Fontan手术或全腔静脉-肺动脉连 接术。 5.Taussig-Bing主动脉瓣下狭窄,补片覆盖肺动脉开口 和室间隔缺损,肺动脉近心端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
自然病程:
如无肺动脉瓣狭窄的右心室双出口,其自然预后同单
纯室间隔缺损。如为Taussig-bing畸形,则与完全性大 动脉转位相似,肺动脉高压发生早,预后差。如有肺 动脉瓣狭窄,可和法洛四联症相似。右心室双出口患 儿多死于缺氧和心衰。 此症多合并肺动脉狭窄,其病理生理与法乐氏四联症 相似,且肺动脉狭窄越重则肺血越少。合并大型室间 隔缺损而不伴有肺动脉狭窄者,则肺血增多及肺动脉 压增高,心室负荷加重。此类病人对麻醉耐受差,任 何导致血液动力学急剧变化和加重缺氧的因素,都可 能诱发心跳骤停。
发病率:
右室双出口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仅
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48%~1.67%。
临床表现:
床表现决定于有无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瓣的狭窄以及
主肺动脉的位置和关系。患者可表现为类似室间隔缺 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或法乐四联症。可有紫绀、蹲踞、 咯血或晕厥病史,少数病人有心衰史。体检可见发育 差、结膜充血、紫绀、杆状指(趾)。听诊有心脏杂 音。
右室双出口的鉴别诊断
在发病机理上,DORV源自动脉圆锥发育异常。是一种介于法乐
四联症和完全大动脉转位之间的过渡病变,因此临床上应于法 乐四联症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相鉴别: 1、法乐四联症法乐四联症的诊断仅限于Fallot所提出的四种病理 解剖:①肺动脉狭窄;②高位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 肥厚。后经许多专家研究,其病理解剖的内涵得到深化,认为 四联症的病理解剖定义为由特征性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所 组成的心脏畸形。室间隔缺损巨大,约等于主动脉开口,位于 主动脉下,较常见的单纯性室间隔缺损靠前。肺动脉狭窄均具 有漏斗部狭窄,还可有其他部位狭窄。主动脉部分起源于右心 室,但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之间有纤维连续,还有右心室肥厚。 一般表现为早期出现发绀、呼吸活动耐力差、蹲踞;胸骨左缘有 收缩期射血性杂音和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减弱,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脏呈靴状, 肺部血管纹理细小,以及超声心动图显示有主动脉骑跨和室间 隔缺损等。
隔缺损的部位。 2.在肺动脉瓣下方,如肺动脉无瓣狭窄,且主动脉和 二尖瓣没有纤维连续,此类右室双出口称为 “Taussig-bing”畸形。 3.室间隔缺损巨大,在两大动脉瓣下方。室间隔缺损 既临近主动脉瓣又临近肺动脉瓣。 4.室间隔缺损远离两大动脉开口,在右心室入口或肌 部。
诊断检查
治疗方法:
右室双出口有室间隔缺损而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者,
手术指征同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 特别是室缺位于肺动脉下方发生肺动脉高压更早,应 在2岁以内手术。如为Taussig-bing畸形,病情不允 许根治,可先行姑息手术,即肺动脉环缩术,患者术 后4~5年可再行Raste11i手术或心房内转流加室缺修补 手术。如病情允许,应尽可能于半岁前行室缺修补加 大动脉调转(Switch)手术。如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 瓣和右室流出道狭窄,亦应尽早手术,手术指征同法 洛四联症。如合并其他畸形如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主动脉畸形等,也应尽量一期矫治。
治疗原则和手术要点:
6.术后测压,右室/左室或在SLL和IDD型的左室/右
室收缩压比值应<0.75,否则仍有残余阻塞,应修复。 7.合并畸形:常见合并多种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狭窄、左上腔静脉、冠状血管畸形、右旋心或 左旋心、完全房室间隔缺损等,应根据病情行相应处 理。
手术并发症:
右室双出口的鉴别诊断
2、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是指两根大动脉位
置错换,主动脉接受来自从右心室的体循环静脉血,而肺 动脉接受来自左心室的肺静脉氧合血液,因而形成两个相 互隔离的循环系统,即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全身→ 体静脉→右心房为一个循环;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肺 →肺静脉→左心房为另一个循环系统。多数患者在新生儿 期就死亡,存活的患者都伴有其它畸形,包括:房间隔缺 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 窄等。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紫绀、进行性心脏扩大和早 期出现心力衰竭为主。因合并畸形不同,肺充血程度和体 肺循环血液分流量多寡不同,症状及其出现时间也不同。 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明显的心脏增大及肺血增多。主要依 靠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心血管造影仅在疑有多发室缺时或 需明确主动脉弓的解剖时应用。
治疗原则和手术要点:
右室双出口的类型,按Van Praagh字标命名法,在临床上
多见的是SDD型,其次为SDL型和ILL型,还有少数为SLL 型、IDD型和IDL型等,其手术方法应按畸形的类型、室间 隔缺损的位置和有无肺动脉狭窄等而定。 1.根据室间隔缺损的位置选用心内隧道或管道,室间隔缺 损过小者应切除缺损前上缘肌肉以扩大缺损,防止左心室 流出道梗阻。 2.SLL型的室间隔缺损危险区位于缺损前缘和上缘,修复 此处时应缝在有心室面,可避免损伤传导束。 3.合并肺动 脉狭窄者,在SDD型和ILL型应用跨越瓣环的右室流出道补 片,但在心内安放管道的病例,则作右室到肺动脉的心外 管道。在SLL型和IDD型应用左心室到肺动脉心外管道。
1.病史 临床表现取决于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口与室间隔缺损之间的关系,注 意有无肺动脉狭窄。有漏斗部及肺动脉狭窄者,类似法洛四联症,可 有缺氧性昏厥,蹲踞及杵状指趾。无肺动脉狭窄者肺血增多,易发生 肺动脉高压,类似巨大室间隔缺损。 2.体检 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肺动脉 第二音减轻或消失。 3.心电图 无肺动脉狭窄者,有右心室肥厚,也可有左心室肥厚,P-R间期延长, 常见室内传导阻滞。伴有肺动脉狭窄者,有右房肥大和右心室肥厚及 室内传导阻滞,也可有左心室肥厚,P-R间期延长。
手术适应证:
1.无肺动脉狭窄者,应在婴幼儿时施行手术,根据室间 隔缺损与主动脉瓣口之间距离,可在右心室内安放心 内隧道或管道,但在肺动脉下的室间隔缺损可选用大 动脉调转术和修复室间隔缺损。 2.有肺动脉狭窄者,可在4~5岁时手术,以便安放适宜 口径的心外管道。 3.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30ml/m2,肺/体循环阻力< 0.75。
2010-9-3
定义:
其经典概念应为两大动脉完全起自右室,室间隔缺损
(VSD)为左室的唯一出口,二尖瓣与主动脉之间无 纤维联系。(右心室双出口属于圆锥与大动脉连接异常, 主、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大型室间缺损是左心室 的唯一出口,主动脉与二尖瓣之间无纤维连接。)是介 于法四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之间的一组复杂的先天性 心脏畸形。从便于提高右室双出口诊治水平角度看, 认为主动脉90%以上起自右室为右心室双出口,90% 以下属法洛四联症,可能更有意义。
诊断检查
4.X线检查 一般有心影增大,左第4弓延长,有肺动脉狭窄者,肺 血流量减少与法洛四联症相似。无肺动脉狭窄者,肺血流 量增多,类似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5.心导管检查和右心导管造影 无肺动脉狭窄者,左、右心室压力相等,但室间隔缺损 小者,左心室压力较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高。有肺动脉狭 窄者,肺动脉压力降低,右心室血氧饱和度高于右心房。 右心室造影主、肺动脉同时显影。 6.超声心动图 示主动脉、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或1支大动脉起自 右心室,另1支大动脉90%起源自右心室,主动脉与肺动 脉在同一平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无纤维连接。
(一)VSD再通。
(二)Ⅲ°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的一种) (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四)肺水肿或灌注肺。 (五)左室流出道狭窄。 (六)术后溶血。 (七)三尖瓣关闭不全。 (八)右室流出道狭窄。 (九)心包填塞。 (十)再次开胸止血。 (十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十二)慢性右心功能不全。 (十三)胸腔积液。
病理解剖
1.主动脉与肺动脉的相对位置关系
a.大动脉关系正常即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后方。 b.主动脉与肺动脉并排,且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侧, 这是右室双出口最常见的大动脉关系。 c.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前方 d.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左前方
DORV的室间隔缺损位置有以下四 种:
1.在主动脉瓣的下方,这是右室双出口最多见的室间
2010.9.8
护理要点(巨大室缺及法洛四联 症的护理常规)
1.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心率 心律 ) 2.预防肺高压危象(PH7.5~7.55,PCO2 25~35, PO2



>100,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吸痰的时间间隔相对延长, 减少刺激,镇静) 3.灌注肺(气道压力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限制入 量) 4.观察胸腔引流的量及性质 5.循环功能的维护(CVP BP) 6.严格无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