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
彭履祥教授杂病治验

【临症体会】
①本案不为舌瘤表象所惑,始终抓住气郁的病 机环节
②不随意使用峻猛的软坚散结及活血化瘀的药 物。
③使用理气药应注意理气不耗气,和血而不破 血,清热而不败胃,祛痰而不伤正,对郁证(虚证) 的治疗则应注意补益心脾。
3、慎用虫类 ①此类药多有毒,要合理掌握用量,不可 多用; ②药性多走窜峻猛,非积聚等重症不得随意用之
4、旋复花善通肝络 《本经疏证》:“通血脉” 《金 匮悬解》:“行血脉之瘀” 《温病条辨》:“善通肝络”, 《本经》:“主结气,肋下满”。
【临床运用】 久病 ——慢性病 凡慢性病患者,在原方基础上适当加入活血化瘀药物,
七、工作心得
1、多读书:多读经典,多读中医古籍,具备一定的 《目录学》知识,王鸣盛谓:“凡读书治学,贵在目录 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目录学》 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2、多学习:多读期刊杂志,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概 况,掌握学术动态,新的信息,新的技术。向他人学习, 突破门户之见、个人之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代以来,有人提出“痰瘀互阻”的观点,用治心血管病人,效果甚佳。
【临床运用】 ①精神病患者 ②肿瘤病人 ③心血管疾病 ④外科疾病(皮肤) ⑤妇科病证
三、郁证治气
【病案举例】 郁证舌瘤 越鞠丸主治 【病机分析】 因郁致瘤 《素问 举痛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
上”。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故郁证的病位主要
【用药适宜】
1、用药原则:辛为主,润为辅,忌酸苦甘腻之品,正 虚需补者,宜用通补之品,攻宜缓攻。总以“辛香理气,辛 柔和血”为原则。
谢萍教授辨证调理子宫内膜癌术后验案1则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与卵巢癌、宫颈癌 称为妇科三大最常见癌症,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 癌症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或绝经后妇女,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外界因素与不良生活习 惯共同作用导致病发。手术以及化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对于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若患者并深肌 层的浸润、特殊病理类型、淋巴管间隙浸润、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等,且恶性肿瘤分期较高的患者单纯采用手术治 疗的预后情况不理想。临床研究发现,仅采用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5 a生存率均在50.0%一 70.0%…。为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生存率,常在术后采用临床辅助化疗治疗,而新辅助化疗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 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寻求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术后状态的方法为中西医医生共同努力的方向。谢萍教授系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四JII省老中医药专家杨家林学术经验继承人,谢萍教授熟读经 典,喜用经方,辨证灵活,随症施之,笔者有幸师从谢萍教授,受益颇多,现将老师调理子宫内膜癌术后验案整理如 下,以飨同道。
(47);8. [2] 王红梅,张明.陆德铭辨证论治癌症术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2. [3] 吕圭源,颜美秋,陈素红.铁皮石斛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2(38):4.
...——259---——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术是祛邪手段,在消灭瘤体的同时也损伤人体正气,此时患者处于邪恋正虚的状态,扶 助正气应贯穿于调治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根据辨证的结果而采用“实则泻之,留着攻之,结者散之,坚者消之”等祛 邪之法,以达邪祛正复之目的。扶正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祛邪以遏止邪气,使其无法过于嚣张,而四处为 害。患者接受手术或放化疗后不仅要面对身体的剧变,还要面对心理的落差,因此在辨证同时要把患者的情志因 素考虑进去,如存在焦虑、忧伤的消极心理,则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加重本已存在的气滞,因此只有将扶 正、祛邪、怡情巧妙结合,才能做到“攻邪不伤正,补正不碍邪”。
谢萍教授临证医案2则

谢萍教授临证医案2则侯玉敏;吴玉珊【摘要】谢萍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肿瘤方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四川省名中医。
文中介绍谢教授临证治疗月经后期和癥瘕(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案2则,探讨其辨证及用药,以飨读者。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谢萍中医师;月经后期/中医药疗法;癥瘕/中医药疗法;医案【作者】侯玉敏;吴玉珊【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谢萍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肿瘤方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四川省名中医,善于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肌瘤和围肿瘤放化疗期的中医药特色治疗。
笔者有幸师承谢萍教授,兹举其临证医案2则,与同道共享。
患者,女,36岁,2013年7月18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少8个月余,停经109d。
现症:纳眠可,易疲倦,情绪急躁,舌红,苔薄,脉弦。
患者初潮14岁,月经周期26~34 d,经期4~5 d。
Lmp:4月1日,2 d净,量少,深黑色,无血块,无腹痛,经前乳胀明显。
Pmp:3月2日。
辅助检查:子宫前后径3.9 cm,内膜0.35cm(单层)。
双侧卵巢探及数个小卵泡,最大约1.2×1.0 cm。
西医诊断:月经不调。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证属肝郁血虚。
治宜疏肝解郁,补血调经。
给予中药联合黄体酮治疗,处方:党参30 g,枸杞子16 g,菟丝子15 g,覆盆子10 g,当归10 g,白芍15 g,醋柴胡10 g,茯苓10 g,白术10 g,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10枚,鸡血藤20 g,补骨脂10 g,川牛膝10 g,益母草15 g。
1 d 1剂,1 d 3次,水温服。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临床医案精选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临床医案精选病例:杨某,男,65岁,左腿内侧骨折半年余,于当地医院做手术固定,按医嘱低温治疗和理疗,效果较差,伤口一直不愈合,经多次换药也未见好转,随后到当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经多次手术和换药仍然未见好转,伤口面积约5*3cm,深达骨面,有明显的溃烂,伴有分泌物和异味,加之长期卧床,腿部萎缩严重,走路时需要拐杖。
诊断:左腿内侧骨折伴溃烂,创面感染。
治疗:采用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临床医生秦某的中药外治法。
处方:红河谷风湿方逐渐递增剂量加局部冲洗和敷贴,每天两次。
红河谷风湿方:红石膏15g、石韦10g、青黛9g、细辛6g、生地黄12g、黄芪15g、益智仁18g、枳壳9g、柴胡9g、黄连10g、地榆12g、秦艽9g、虎杖20g、法半夏15g、苦参9g、金银花20g、川牛膝18g、泽泻12g、蒲公英12g、丹参20g、人参20g。
治疗过程:患者每日早晚各洗一次创面,用药纱布轻轻擦拭干净,然后以生理盐水清洗,再用吸水纱布或者干净毛巾轻轻擦去水分。
将配好的红河谷风湿方加热到适当温度(宜较低),用纱布浸透后敷贴在创面。
患者本人反应感觉热热的,有压迫感,但不疼痛。
每次敷贴时间约30分钟,过程中听音乐或看电视,以放松心情。
治疗前三天器物消毒,以后隔天消毒一次,一盆药支持用三天。
治疗前5天每天取10根田螺壳加1把泡姜汤水煎煮,睡前喝下,以治疗风热胃痛症状,消除创面疼痛和瘙痒。
治疗结果:治疗三周后,患者的伤口开始有所改善,溃烂部分面积缩小,分泌物减少,异味明显好转,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没有明显副作用。
治疗两个月后,溃烂面积几乎消失,感染已经基本治愈,伤口愈合,不再渗出分泌物。
同时,患者的腿部肌肉开始有所恢复,可以少量行走,不再需要拐杖,术后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治疗六个月后,患者的骨折已经完全愈合,肌肉也恢复了大部分功能,生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
分析:采用中药外治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加速伤口的愈合,避免创面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医案分享】女子慢性咽炎半年多,被一道中...

【医案分享】女子慢性咽炎半年多,被一道中...
【医案分享】女子慢性咽炎半年多,被一道中医方剂治好了!
【专家介绍】陈述,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创始人,全国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潮祖教授之子,学术传承人。
【坐诊时间】成都中医大国医馆,周一下午
【患者情况】张某,女,39岁,咽喉干痒,有异物感六个月。
病症:干咳无痰,时常声哑,西医喉镜检查,咽喉滤泡增生,舌淡,苔白,脉沉。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中医诊断:梅核气
中医辨证:风寒闭阻,肺失宣降
病机分析:风寒闭肺,肺失宣降。
寒湿阻于咽喉则生滤泡,肺气不宣则声哑,则咳嗽不止,久咳肺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津不能四布,则咽干。
中医方剂:自拟慢咽汤:
麻黄10 桂枝15 北细辛7 五味子15 干姜15
白芍15 半夏15 甘草10 人参15 生黄芪30
桔梗15 苏叶15 云苓20 蝉蜕10 防风15
【治疗效果】病人服药一周,复诊,明显好转,唯有咽喉干痒还有。
原方去苏叶桔梗加玄参30青果15三诊,症状基本消除,原方巩固治疗一周。
【国庆免费义诊信息】
10月7日下午,陈述医生将在国医馆209诊室免费义诊,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在当天到现场请医生诊断调理。
卢崇汉验案三则

【 文献标识码】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编 ̄ 16 2 9 ( 0 80 — 0 6 0 - 7 ~ 5 X 2 0 )9 0 6 — 2 t l 山萸 2 木蝴蝶 2 知f:0g 炙甘草 5g 生姜 2 ,4 0g 0g f 2 J 0g 1
卢崇汉先生 系成都 中医药大 学副教授 ,师承祖父卢 铸 之 , l岁悬 壶蓉城 ,9 已有 名气 , 他 7 1岁 临床善用姜桂 附。 如今
四诊 : 沉 细微 , 关 小数 。 白腻 , 黄 。 脉 右 苔 根
辨 证 : 瘀 互 结 . 阻 中焦 。 痰 湿
治 宜 : 阳健 脾 , 化 痰 湿 。 扶 温
黄芪5 山茱萸2 生晒参 1 东阿胶2 春砂仁 1 0g 0g 0g 0g 5g
生龙骨牡蛎各3 杞果2 炙甘草5g 1付 , 日1 ̄ 0g 0g ,2 每 4。 2 0 /1 9 : 070 / 诊 身体佳 , 0 去外 地旅游 , 归来后 , 眠 、 失 大便
卢 崇汉 验 案 三则
马宇
( 北京 同仁 堂成都 高升桥店 。 四川 成都
【 要] 分析 卢 崇汉 先 生 三则 病 案 的 立 方 用 药之 妙 , 摘 阐述扶 阳的 临床 特 点 。 【 词 ] 火神 ; 药特 色 ; 体 思 想 关键 用 主
604 ) 10 1
【 中图分类号] 2 9 R 4
付, 水煎服。 ( )该病历时1 月余 , 按 : 6 其间虽有兼证 , 然卢师始终以扶 阳为主 , 这正体现 了《 内经》 阳主阴从 的思路 。 本病 系阴血生
化不 足而致 , 根源又是 阳气不 充。 其 脾为后 天之本 , 阳不 脾
年 过6 , 四川扶 阳派领军 人物 , 火神 ” 旬 是 有“ 之称 , 现举其 医
杨介宾教授临证用方经验撷萃

●百家精萃●杨介宾教授临证用方经验撷萃杨运宽1 金荣疆1 闫晓瑞21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21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杨介宾教授虽以针灸名于世,然临床遣方用药亦颇有心得,常云:“方之于病,如影随形,方能切病,则平淡之剂也能中的”。
本文介绍其对几个方剂的妙用之法。
关键词:方剂 名医经验 杨介宾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649(2006)0820001202 杨介宾,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带徒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多年,虽以针灸名于世,然遣方用药,巧妙圆通,经验独特,常以平淡之方取如鼓应桴之效。
笔者侍诊3年,亲聆教诲,有所感悟。
现将其用方经验择要介绍如下。
1 风寒感冒,十神汤解表和中 十神汤出自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川芎、炙甘草、麻黄、升麻、葛根、赤芍、白芷、陈皮、紫苏、香附组成,故以“十神汤”名之,主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
此方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本方药性平和,“虽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耳”。
余师治风寒感冒,对十神汤情有独钟,是青年时受乃父盛全公影响,以后在医疗实践中反复揣摩体会,认为本方配伍精当,熔散寒解表、疏通太阳经络与理气和中药物于一炉,既有《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又顾护胃气,汗而不伤正,凡恶寒发汗、无汗畏风、头痛身疼、舌淡苔白润、脉浮紧即可用之。
只要辨证准确,投之其效如响。
惟用时“加生姜5片,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3茎;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
病案:姚某,男,38岁,1991年10月6日初诊。
患者于5日前劳动时汗出脱衣,翌日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怕风,时而寒战,头痛,项背强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清涕,微咳。
到某医院就诊,体温3816℃,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药名不详),肌肉注射解热镇痛药,口服抗病毒冲剂,经治疗3日,体温波动在38℃左右,其余症状无明显减轻。
彭卫东教授运用经方辨治妇科病3 则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16投稿邮箱:sjzxyx88@224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彭卫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妇科炎症、痛症。
·中医中药·彭卫东教授运用经方辨治妇科病3则杨成君1,赵茹1,王薇1,彭卫东2*(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四川 成都)摘要:导师彭卫东教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在古人的经验下加以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选取真武汤治疗妇人腹痛、柴胡桂枝汤治疗热入血室、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等验案并加以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思路和思考。
关键词:彭卫东;经方;妇科病;经验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6.139本文引用格式:杨成君,赵茹,王薇,等.彭卫东教授运用经方辨治妇科病3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6):2245.0 引言经方现普遍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其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经方以用药精当、配伍严谨、效如桴鼓等特点,及其独持的辨证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价值己被伤寒学家和历代临床医家所尊崇,因此有“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之美誉[1]。
二、经方独特的辨证体系-六经辨证,能够精准地判断病性和病位,指导准确辨证和治疗用药。
三、经方强调方证对应。
经方大师胡希恕指出“方证是辩证治疗的尖端”,其内涵丰富,外延引申宽广。
但其核心内容为”有是证则用是方”,甚至“有是证则用是药”。
在临床应用上经方古为今用,临床被用于各个学科,以经方为纲,在其基础上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导师彭卫东遵仲景之学说,善用经方治疗妇科病,辨证准确,效果显著。
现举典型验案与同道分享。
1 真武汤治疗妇人腹痛薛某,女,36岁,2017年4月15日入住我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3 p.爱爱医资源-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50)dfurer57分享于2014-12-17 07:33:34·经验撷菁·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邱志济(%&## $ ),男,浙江瑞安人,研究员,从事中医疑难杂病临床与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摘要:中医养生学提倡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内容丰富多彩,尤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饮食、气功等为主要养生手段。
但因脾胃为养生之本,中医选健脾、疏导、和里和表、和中扶正、轻可去实之丸散膏丹对年老体弱者的...浏览:0次格式:PDF收藏分享1 p.老中医的煮粥顺口溜lhdzb6分享于2014-09-04 10:25:32老中医的煮粥顺口溜: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
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
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
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
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浏览:0次格式:DOC收藏分享3 p.老中医的顺口溜18mt62i4q分享于2014-09-06 20:38:13老中医的顺口溜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
治高血压:(1)香蕉皮30 克,晒干水煎喝,每日 3 次,一个月见效。
(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浏览:0次格式:DOC收藏分享3 p.黄选玮老中医临床经验举隅.docictor110分享于2013-11-2315:56:25黄选玮老中医临床经验举隅【摘要】介绍黄选玮老中医临床治疗凝难杂症辨证、用药、用针的经验,为临床医疗提供一条辨证思路。
【关键词】老中医;凝难杂症;经验黄选玮老中医乃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的教授、主任医师,是首批国家百名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继承人,其从事教学、临床之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侍诊,深受启迪。
现将吾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举隅如下, 以飨同道。
1 阴缩患者,张某某,65 岁,农民。
于2006 年12 月14 日因阴囊、阴茎不由自主的进行剧烈抽搐 4 天就诊。
4+天前患者不明诱因出现阴囊、阴茎不由自主...浏览:5次格式:DOC收藏分享4 p.李成光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docsanshengyuanting分享于2013-11-30 21:31:23李成光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摘要】总结李成光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1. 重视舌诊,四诊合参;2. 肝脾同治,重在健脾;3. 治理脾胃,痰气同治。
李老擅长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临床疗效卓著。
【关键词】脾胃病中医治疗李成光李成光,琼海市原中医院副院长,是第四批全国师带徒名老中医之一,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和带教工作40 余年,他博览群书,研究造诣颇深,学术经验颇丰,临床疗效卓著,尤其是脾胃病的辨证施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笔者有幸拜李老为师,成为李老的学术继承人之...浏览:2次格式:DOC收藏分享6 p.王明福老中医辨证论治口干经验介绍CCZGG001分享于2013-12-04 10:18:06王明福老中医辨证论治口干经验介绍作者:何昌生王明福刘丽杰【摘要】口干,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临床工作中,以口干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基层老中医王明福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口干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的信号,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确切。
【关键词】基层老中医王明福主任医师辨证论治口干口干,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人认为口干无碍大局,多喝水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在临床工作中,以口干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基层老中医...浏览:0次格式:DOC 收藏分享15 p.名老中医经验集——陈超zhangyou9966分享于2012-06-02 09:58:09名老中医经验集——陈超. txt 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名老中医经验集——陈超辨证倡导重脾肾,调阴阳刘彦荣张军整理编者按:陈超,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又曾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根基雄厚,博古通今。
崇尚东垣、景岳学说,对中医理论有较深刻造诣,临床经验丰富。
本文系统介绍陈氏在学术思想上,对病机注重调理脾胃;治法强调治病必求其本;病因注重七情所伤的观点。
临证特色方面重点介绍陈氏善于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临床;重视脏腑辨证,尤重先天后天;论治哮喘首重肺肾又顾及心...浏览:3次格式:DOC收藏分享132 p.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一集)lcj3halj分享于2013-12-28 08:11:17[GeneralInformation]书名=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一集作者=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经验整理组页数=120SS号=10059128出版日期=1977年12月第1版浏览:16次格式:PDF收藏分享152 p.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二集)91j7vl1j分享于2013-12-28 08:11:19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二集)浏览:2次格式:PDF收藏分享267 p.[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鲁兆麟.扫描版8275d524w8分享于2013-12-29 13:33:41浏览:0次格式:PDF收藏分享267 p.[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鲁兆麟.扫描版c55lb67z分享于2014-01-31 10:08:33[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鲁兆麟.扫描版浏览:0次格式:PDF 收藏分享2 p.促进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培养新一代名医的策略与思路karlsmith9分享于2014-03-08 22:48:54浏览:6次格式:PDF收藏分享267 p.[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鲁兆麟.扫描版airsed分享于2014-02-12 03:37:34浏览:1次格式:PDF收藏分享3 p.当代名老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论治miyaobua分享于2012-11-01 00:56:32当代名老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论治浏览:2次格式:PDF收藏分享157 p.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陈良夫专辑(高清版)lzy7397分享于2014-01-26 08:23:50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陈良夫专辑(高清版)浏览:28次格式:PDF收藏分享176 p.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金子久专辑(第三辑)(高清版)lzy7397分享于2014-01-26 08:27:49[GeneralInformation]书名=金子久专辑第三辑作者=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地区卫生局编页数=158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2SS号=11797471DX号=170100005971url=http://book2.duxiu.com/bookDetail.jsp?dxNumber=170100005971&d=C86BB312BF0F673ABFE0DFD995B30D9B&fenlei=16050507&sw=%BD%F0%D7%D3%BE%C3%D7%A8%BC%AD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生平事略、学术渊源和治学态度金氏生平简介学术渊源和治学态度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重视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四诊合参尤重切脉重脾肾功能调先天后天注重气机善调升降...浏览:28次格式:PDF收藏分享3 p.儒学对郑惠芳名老中医养生及学术思想的影响.pdffdfdsos分享于2014-02-25 11:57:37浏览:1次格式:PDF收藏分享3 p.聚类分析法在传承名老中医用药规律中的应用体会.pdffdfdsos分享于2014-02-25 11:04:36基金项目: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丁书文传承工作室项目通信作者:姜萍,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E-mail:ljy6617@163com思路与方法聚类分析法在传承名老中医用药规律中的应用体会姜萍1李寿松2(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2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章丘,250200)摘要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名老中医丁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
方法:在丁教授门诊收集高血压病有效或显效病例,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数统计,统计每味药的累积频次、频率、累积频率,取累积概率90%以内的药物作为高频药物,对高频中药拆分、合并,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基于功效的聚类分...浏览:1次格式:PDF收藏分享7 p.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pipinooad 分享于2013-01-21 07:41:32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浏览:25次格式:PDF 收藏分享3 p.老中医许寿仁运用饮食疗法的经验_许秀平fumcai分享于2013-07-12 20:47:00老中医许寿仁运用饮食疗法的经验_许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