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补充习题
氮族元素练习题(三)

氮族元素练习题(三)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1. 各取0.1mol铜分别投入足重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②④①③B. ②①④③C. ①②④③D. ③④①②2. 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若NO3-浓度下降了0.2mol/L,则溶液中c(H+)同时下降:A. 0.2mol/LB. 0.4mol/LC. 0.6rnol/LD. 0.8mol/L3. 下列物质在加热条件下被碳还原,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价态不同的是:A. CuOB. 浓硫酸C. 浓硝酸D. CO24. 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洁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觉烧瓶中充满棕红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A. 赶忙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待烧瓶中红棕色消逝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逝后,用排水法收集D. 赶忙用排水法收集5. 下列各组物质均在试管里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在试管口观看不到红棕色气体显现的是:A. 浓硝酸和铜片共热B. 浓硫酸和铜片共热C. 稀硝酸和铜片共热D. 浓硫酸和硝酸钾晶体、铜片共热6. 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的铜片、铁片、铝片、银片分别置于4个小烧杯中,然后各加入足量的浓硝酸,放出NO2气体的体积最多的是:A. 铜片B. 铁片C. 银片D. 铝片7. 铜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KNO3溶液,现有2mol/L稀硫酸15mL,往其中加入2 02gKNO3晶体,充分溶解,该混和液最多可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A. 0molB. 0.0075molC. 0.03molD. 0.0225mol8.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发生反应,假定只有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还原产物是:A. NO2B. NOC. N2OD. N29. 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A. +1B. +2C. +3D. +410. 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后期加热),得到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8的混和气体,该气体通过水后,体积缩小了1/3,则混和气体中含N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A. 85.5%B. 66.7%C. 33.3%D. 27.4%11. 14克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气体与1.12升(标况)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取,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 9.6克B. 6.4克C. 3.2克D. 1.6克12. 下列各组混和物中,若将它放入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沉淀溶解并产动气体,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 Na2CO3、Al(OH)3B. K3PO4、CaCl2C. MgCl2、K2CO3D. Na2SO4、Ba(OH)213. 用0.25摩/升磷酸中和25毫升0.3摩/升的Ca(OH)2溶液,只生成正盐,则需物体积是:A. 8.3毫升B. 20毫升C. 30毫升D. 75毫升14. 某学生用加热的方法测定磷酸二氢钙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称出a克结晶水合物置于坩埚中加热,但加絷时由于温度操纵不适当而偏高,导致磷酸二氢钙分解,结果得到b克无水偏磷酸钙,该学生通过一番摸索后,没有重新做实验,就算出了结晶水的分子数,而且得到了老师的确信,该结晶水分子数n的正确运算式为:A. (a-b)/18B. (11a-13b)/bC. (119a-234b)/18bD. (119a-137b)/18b15. 要除去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溴化钾、磷酸二氢钙杂质,依次进行如下的操作:(i)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ii)加入稍过量的硝酸银溶液(iii)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钾溶液 (iv)过滤(v)用稀硝酸调剂pH=7,其中操作(ii)中所发生的反应是:①Ag++Br-=AgBr↓②3Ag++PO43-=Ag3(PO4)3↓③Ag++OH-=AgOH↓④2Ag++HPO42-=Ag2HPO4↓⑤Ag++H2PO4-=AgH2PO4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16. 2001年1月,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通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觉某盐的含量比国家承诺标准高800多倍,该盐可能是:A. NaClB. NaNO2C. NaNO3D. BaSO417. 据医学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高5~6倍,这是因为腌菜发酵时:A. 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B. 蛋白质被分解转化为亚硝酸胺类C. 纤维素被水解为葡萄糖D. Na+和Cl-离子的浓度大大增加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藏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练习试题

《氮族元素》1.0.1摩镁粉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1、W2、W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2>W1>W3 (B)W1=W2>W3 (C)W1=W2=W3 (D)W3>W2>W12.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克,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升(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 碳酸氢铵和硝酸铵B 碳酸铵和硝酸铵C 氯化铵和碳酸氢铵D 氯化铵和碳酸铵3.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
则m的n 比值为A 3:2B 2:3C 8:3D 3:8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二氧化碳和漂白粉作用,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物质B 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使溶液的酸性一定减弱C 二氧化硅和烧碱反应,使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D 二氧化氮可相互结合为四氧化二氮5.下列物质中,受热后不易分解的是A 碳酸氢钠B 氯化铵C 硝酸铜D 硫酸钾6.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确定7.(99上海,23)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6:578.将1.92g 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 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 O.12mol (B)0.11 mol (C)0.09 mol (D)0.08 mol9.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10.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 4,有关N 4的说法正确的是A .N 4是N 2的同素异形体B .N 4是N 2的同分异构体C .相同质量的N 4和N 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 .N 4的摩尔质量是56g11.(05上海,7)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 和直线形分子G 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 和M(组成E 、G 、L 、M 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G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B .L 是极性分子C .E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 .M 化学性质活泼 12.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NaHCO 3B.HNO 3C.AgID.HClO13.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硝酸铜D .氢氧化钠14.硝酸铜是制备Cu -Zn -Al 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
第13章氮族元素习题

第13章氮族元素习题---------------------------------------------------------------最新资料推荐------------------------------------------------------ 第13章氮族元素习题第 13 章氮族元素习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单质中与 CO是等电子体的是( ) A. NO B. O2 C, N2 D.NaH 2.下面关于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制化肥 B. 制硝酸 C. 作灭火剂 D. 作制冷剂 3.液氨溶解少量的金属钠,得到溶液的颜色为( ) A.银白色 B. 红棕色 C. 深蓝色 D. 黄色 4. 室温下,下列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H2SB.HClC. NH3D. SO2 5. 高温下,氨和氧化铜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 A. NO B. NO2 C. N2 D.N2H4 6. 对于合成氨反应,下列哪种条件可提高转化率( ) A.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力 C. 使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 D. 降低压力 7. 下列哪种物质沸点最低( ) A. AsH3 B. PH3 C. NH3 D.SbH3 8. 对于氨气和水 1. 都能自偶电离 2. 氨的还原性比水强 3. 都可以和其它分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 4. 都存在分子间氢键. 判断下列哪个正确 ( ) A. 除 1 外都正确 B. 除 4外都正确 C. 除 2 外都正确 D. 全都正确 9. N2O4的颜色为( ) A. 黄色 B. 棕色 C. 绿色D. 无色 10. 将 NO2气体降温,其颜色将( ) A.不变 B. 变深 C. 变浅 D. 变成淡蓝色 11. NO2通入1 / 17NaOH 溶液,结果为( ) A. 生成 NaNO3 B. 生成 NaNO2 C. 生成 NaNO3和 NaMO2的混合物 D.二者不发生反应 12. 对 NO2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NO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 B. N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作还原剂 C. 硫在 NO2中易起火 D. 易压缩成红棕色液体E. 与硫酸铁溶液形成棕色化合物 13. 某金属 R 的硝酸盐水溶液用Pt 电极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 A. O2 B. NO C. NO2 D. N2 14. NO2同下列哪种物质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 ) A. CO B. Cl2 C. Cu D.O3 E. SO2 15. 对于亚硝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硝酸盐都有毒 B.N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C. 亚硝酸及其盐都很不稳定 D. 亚硝酸是一元弱酸 16.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生成亚硝酸盐( )A. 加热 Pb(NO3)2固体B. Pb 和 KNO3共热C. 加热AgNO3 D. 加热 KNO3 固体 E. 酸性溶液中 Mn2+还原KNO31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解性 AgNO2AgNO3B. 酸性 HNO2HNO3C. 热稳定性 NaNO2NaNO3D. 热稳定性 AgNO3NaNO3 E. 氧化性浓硝酸大于稀硝酸 18. 下列哪一组的两种金属遇到冷,浓硝酸都不发生反应(包括钝态)( ) A. Au Ag B. Ag Cu C. Cu Fe D. Fe Al 19.对下列各组物质加热,同组的两种物质均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 A. NH4NO3 NaNO3 B. NaNO3 HNO3---------------------------------------------------------------最新资料推荐------------------------------------------------------C. AgNO3 Pb(NO3)2D. Pb(NO3)2 NH4NO2E. Cu(NO3)2HNO3 20. 对于白磷和红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有毒B. 它们都易被硝酸氧化成磷酸 C,红磷不溶于水而白磷溶于水 D. 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红磷不能 E. 它们都溶于 CS2 21. 可与热的浓碱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磷的哪种同素异形体( ) A. 黄磷 B.红磷 C. 黑磷 D. 都不能 22. 在 P4中,PPP的键角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 A. 180 B. 120 C.108.5 D. 60 23. 在实验室中,如何存放白磷( ) A. 放在水中 B. 放在CS2中 C. 放入棕色玻璃瓶D. 放入棕色塑料瓶 24. 黄磷与 KOH 溶液共热,反应产物为( ) A. K3PO4和 K3P B. KH2PO4和 PH3 C. KH2PO3和 K3P D. KH2PO2 和PH3 25. 下列氯化物中,氮族元素电正性最大的是( )A. NCl3B. PCl3C. AsCl3D. BiCl326. 等摩尔下列卤化物完全水解后,酸性最强的是( ) A.PCl3 B. PCl5 C. AsCl3 D. SbCl3 27. 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析出白色 AgH2PO4 B. 析出黄色 Ag2HPO4沉淀 C. 析出黄色Ag3PO4沉淀 D. 不析出沉淀 28. 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3PO2 B. H3PO4 C. H3PO3 D. H4P2O73 / 1729.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s2O3为酸性氧化物 B. 铋酸钠是强氧化剂C. Sb2O3为两性氧化物D. Bi2O3为碱性氧化物30. 氧化数为+5 的 As、 Sb、 Bi 化合物,氧化强度不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H3AsO4可将盐酸氧化成氯气 B.H3SbO4可将盐酸氧化成氯气 C. NaBiO3不能将盐酸氧化成氯气 D. H3AsO4可将 Mn2+氧化成 MnO4- E.NaBiO3可将 Mn2+氧化成 MnO4- 31. As2S5和 Sb2S5的酸性分别比相应的 M2S3( ) A. 强 B. 弱 C. 相同D. As2S5的酸性强于 As2S3, Sb2S5的酸性弱于 Sb2S3 32. 下列化合物中,既溶于浓盐酸,又溶于硫化钠的是( ) A. Sb2S5 B. As2S3 C. Bi2S3 D,As2S5 E. Sb2S3 33. 下列硫化物中,不溶于碱的是( )A. As2S3B. As2S5C. Sb2S3D. Bi2S334. Bi2S3的颜色是( ) A. 黑色B. 棕黑C. 棕色D. 红色 35. 下列化合物中,不溶于水的橙红色物质是( ) A. As2O3B. K2Cr2O7C. K2CrO4D. Sb2S3 36. AsS33-和酸反应的产物是( ) A. As2S3 B. As2S5 C. As2S3和 S D. As2S3和 H2S 37.As2S3和 S22-反应的产物是( ) A. AsS33- B.AsS43- C, AsS43-和 S D. AsS32-和 S 38. 以下结果正确---------------------------------------------------------------最新资料推荐------------------------------------------------------ 的是( ) A. 碱性Sb(OH)3Bi(OH)3 B. 酸性 As2O3As2O5 C. 氧化性Na3AsO4NaBiO3 D. 还原性 As2O3Bi2O3 E. 热稳定性Bi2O5Bi2O3 39. 用 FeSO4鉴定 NO3-和 NO2-,其反应条件不同的是( ) A. 前者用强酸性,后者弱酸性溶液 B. 前者用中性,后者用碱性溶液C. 鉴定 NO2-时要通入空气D. 鉴定 NO3-时要加热40. 可用来区分NO3-和NO2-的有( )A.NaOHB. KMnO4C. AgNO3D. Pb(NO3)2E. BaCl2 41. 黑火药的主要成份( ) A. KNO3 SC B. NaNO3 S C C. KNO3 PC D. KNO3 S P 42. 下列物质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NH3 B. PH3 C.AsH3 D. SbH3 43. 下列物质按氧化性增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H3PO4HNO3 H4AsO4 HNO2 B. H3PO4 H4AsO4HNO2 HNO3 C. H3PO4 H4AsO4 HNO3HNO2 D. H4AsO4 H3PO4 HNO3 HNO244. 在磷的含氧酸中,可作为还原剂使用的是( )A. H3PO4B. H3PO3C. H3PO2D. H4P2O7E. (HPO3)n 45. 利用惰性电子对效应可解释下列哪些事5 / 17实( ) A. 酸性硝酸大于磷酸 B. 热稳定性硝酸钠大于硝酸 C. 热稳定性:P4O10 Bi2O5 D. 单质汞的活泼性低E. 氧化性硝酸大于磷酸 46. 下列热分解产物中没有亚硝酸盐的有( ) A. Ca(NO3)2B. NaNO3C. Ba(NO3)2D. AgNO3E. Pb(NO3)2 47. 已知E(AsO43-/AsO33-)=0.58V E(I2/I-)=0.54V 下述反应AsO 43-+2I-+2H+===== AsO 33-+I2+H2O 的平衡常数为( ) A. 1.15 B. 11.4 C. 22.7 D.1.36 48. AsS43-和酸反应的产物是( )A. As2S3B. As2S5C. As2S5和 H2SD. H3AsS4和 As2S5 49. 能鉴别 NO2-离子的试剂是( ) A. 柰斯勒试剂 B. 柰胺 C. CS2 D.对-氨基苯磺酸和柰胺 50. 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金属钠可取代干燥氨气中的氢原子,放出氢气 B. 氨气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C. 氨以NH2取代 COCl2中的氯原子,生成 CO(NH2)2 D. 氨气与氯化氢气相遇,可生成白烟 E. 液氨可以导电,因为它有比水大的离子积常数 51. NO 中含有微量 NO2,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 ) A. 用浓---------------------------------------------------------------最新资料推荐------------------------------------------------------ 硫酸吸收 B. 用 P2O5吸收 C. 用 NaOH 溶液吸收 D. 进行蒸馏 52. 实验室配制 SnCl2SbCl3 BiCl3等溶液必须事先加入少量浓盐酸,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这是由于( ) A. 同离子效应 B. 盐效应C. 缓冲溶液D. 盐类水解的原因 53. 以下几种常见干燥剂中,干燥效率最高的是( )A. CaCl2B. NaOHC. 浓H2SO4D.P4O1054. 有一能溶于水的混合物,已检出有 Ag+和 Ba2+存在,则在阴离中可能存在的是( ) A. PO43- B. NO3- C.PO3- D. I- 55. 下列物质酸性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HN3HNO2H4P2O7H3PO4 B. HNO2H4P2O7HN3H3PO4 C.H4P2O7H3PO4HNO2HN3 D.H3PO4HN3HNO2H4P2O7 56. 下列关于酸碱性叙述正确的是( ) A. NH2-的碱性比 OH-小B. NH4+的酸性比 H3O+小C. NH3的酸性比NH4+的大 D. 氨和水都是两性物质E. 氨和水中.只有水是两性物质 57. NH4NO3热分解制得的 N2O中,混有少量 NO,如何除去( ) A. 用浓硫酸吸收 B. 用FeSO4溶液吸收 C. 用生石灰吸收D. 用 CaCl2溶液吸收二、填空题 1.磷酸水溶液中,含有7 / 17H3PO4 H2PO4- HPO42- PO43-按酸碱质子理论,只有碱行为的是_______.既是酸又是碱的是_______,________2. As2O3俗称______, As2O3溶于 NaOH 溶液生成____________.3. 氮气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可以同氢化合,在_______的条件下,可同氧化合 4.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_制备少量氨气,用____法收集氨气 5.在AⅤ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氨气具有相对最高的沸点,这种反常行为是由于它在_____态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 6. NO 和FeSO4 反应,产物为_____________呈棕色,将其隔绝空气加热,则生成______气体 7.硝化反应是指硝酸以其所含的_______,取代有机物分子中 1 个或多个_____ 的反应.8.王水是用_____和____按体积比 1:3 配成的. 9.浓硝酸见光后,会逐渐变黄,这是基于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10.AgNO3热分解生成的固体是________,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11.硝酸铜热分解的固体产物是______,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_.12.现有 127 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375g Cu(NO3)2,与稀硝酸生成_______ g Cu(NO3)2.但两种情况耗酸量不同,工业上采用___硝酸成本合算 13. PH3有较强的______.它能与 Ag+ Cu2+Hg2+反应,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________ 14.马氏试砷法是把砷的化合物与锌和盐酸作用,产生分子式为________ 的气体,气体导入玻璃管中,在管中---------------------------------------------------------------最新资料推荐------------------------------------------------------ 加热的部位呈现_________. 15.配制 SbCl3溶液时,为阻止溶液变混浊,应加入_______.否则 SbCl3在水中的反应将这样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若 As---Sb---Bi 的顺序,三种元素的三氯化物的水解程度逐渐_____ 因为它们+Ⅲ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碱性逐渐______. 17.磷酸铵盐热分解得到_______和_________18.三氧化二锑与浓硫酸形成_______.与NaOH 生成________.19.砷分族按 As---Sb---Bi 的顺序,氧化态(+3)的化合物的还原性______.氧化态(+5)的化合物的氧化性______.20. As2S3和 Sb2S3都具有还原性,与多硫化物生成______,而Bi2S3的还原性极弱, ____与多硫化物作用 21.As2S3溶于碱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 22.将红磷燃烧,产物溶于水后加蛋白质溶液,现象为______.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_. 23.按 Bi(OH)3 Sb(OH)3 H3AsO3的顺序,碱性依次___________,还原性依次_____. 24. NaBiO3和氯化锰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其现象为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 NaOH 溶液中, Cl2和 Bi3+反应,产物中有一黄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黄色沉淀是一种_____剂 26.硝酸只能将 Bi 氧化成 Bi(NO3)3,而得不到+5 价 Bi+5的化合物.因为 Bi+5的 ______性极强.9 / 17因此 Bi2O5的稳定性_______. 27. PCl5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形,磷原子以__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 28.硝酸分子中氮原子采取_______杂化,氮与氧之间除有三条键外还有一个_____. 29.次磷酸的结构式为______.它是___元酸 30.焦磷酸的酸性比正磷酸_____,在冷水中会慢慢变为__________. 31.216AC02 氮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在价电子中两个 S 电子的稳定性增大,难于失去,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这就使得氮族元素的氧化数从上到下___氧化态趋于稳定。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1关于氮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熔沸点依N----Bi而升高B、铋的最高价氧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磷酸强C、它们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通式为H3RO4D、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但氮气没有白磷活泼2、氮的固定是指A、植物从土壤中吸取含氮养料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C、将氨转变为硝酸及其他氮的化合物D、将单质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3、在氮的氧化物中,有一种N与O两元素质量比为7 :12,则N的化合价为A、+4B、+3C、+2D、+14、下列氧化物中不是酸酐的是A、N2O5B、NO2C、N2O3D、P2O55、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质量比是A、3 :1B、1 :3C、1 :2D、5 :36、NO2和Br2蒸气均为红棕色气体,可以用于鉴别它们的最佳试剂是A、AgNO3溶液B、湿润的KI淀粉试纸C、H2OD、紫色石蕊试液7、能用浓H3PO4或P2O5干燥,却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是A、NH3B、HIC、H2SD、NO8、除去红磷粉末中的少量白磷的试剂是A、水B、二硫化碳C、硝酸D、稀硫酸9、安全火柴盒的侧面所涂的物质是某一混合物,其中含有A白磷和三硫化二锑B、红磷和三硫化二锑C、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D、硝酸钾和二氧化锰和硫10、使0.1molP在一定量的Cl2中燃烧,最后固体的质量增加15g,则生成物是A、只有PCl3B、只有PCl5C、0.05mol PCl3和0.05mol PCl5D、0.02mol PCl3和0.08mol PCl511、磷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其化学方程式为若参加反应的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8,充分反应后,生成物中PCl5和P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能说明白磷和红磷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红磷是暗红色粉末,无毒;白磷是白色蜡状固体,剧毒B、白磷易溶于二硫化碳,红磷不溶于二硫化碳,两者都不溶于水C、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但燃烧后均生成五氧化二磷D、在一定条件下,两者能相互转化氨与铵盐13、对于A2型的分子是以键结合成的分子,如;对于AB型的分子是以健结合成的分子,如;对于ABn型的分子是以健结合,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则属于分子,如,反之为分子,如。
化学氮练习题

化学氮练习题1. 下面是一些关于氮元素的化学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回答: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
问题2:氮元素的原子量是多少?回答:氮元素的原子量是14.00674。
问题3:氮元素的电子构型是什么?回答:氮元素的电子构型为1s² 2s² 2p³。
问题4:氮气(N₂)是什么状态下存在?回答:氮气是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状态。
2. 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氮化物的问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问题1:氨气(NH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氮化物?a) 金属氮化物b) 非金属氮化物c) 卤化物d) 水合物回答:b) 非金属氮化物问题2:硝酸盐是由哪两种元素组成?a) 氮和氧b) 氮和碳c) 氮和氢d) 氮和硫回答:a) 氮和氧问题3:以下哪个化合物不是一种氮化物?a) 氨水(NH₄OH)b) 氨气(NH₃)c) 硝酸(HNO₃)d) 硝酸铵(NH₄NO₃)回答:c) 硝酸(HNO₃)3. 现在是一些关于氮的化学性质的问题,请简要回答:问题1:氮气可以被直接吸入人体吗?为什么?回答:氮气不能直接吸入人体,因为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人体发生化学反应,无法为人体提供氧气,可能导致窒息。
问题2:氮气参与了哪个重要的循环过程?回答:氮气参与了氮循环(氮气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中,氮气通过几种生物转化过程逐渐被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氮化物。
问题3:氮化物可以用于制造哪种常用肥料?回答:氮化物可以用于制造硝酸铵(NH₄NO₃),这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4. 最后是一些关于氮化合物的应用问题,请回答:问题1:氮气在哪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回答:氮气在食品工业、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冶金、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氮气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鲜和包装,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清洗和蚀刻,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材料,以及用于医院手术室中的麻醉气体等。
问题2:氮化物在哪些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回答:氮化物在光电子器件、材料科学、电力电子、照明技术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属于氮族元素的是:A) 碳 (C)B) 氮 (N)C) 氧 (O)D) 硅 (Si)2. 氮族元素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方式为:A) 2s2B) 2s2 2p3C) 2s2 2p6D) 2s2 2p43. 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是:A)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B)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小C) 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无关D) 原子半径的大小与氮族元素无关4. 氮族元素的电离能是:A) 氮气的电离能最小B) 氧气的电离能最小C) 磷的电离能最小D) 硼的电离能最小5. 氮族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可以是:A) +1和-1B) +2和-2C) +3和-3D) +4和-4二、填空题1. 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
2. 氮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不超过_______。
3. 氮气在经过高温和高压处理后,可以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
三、解答题1. 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描述制取氨的工业过程。
2. 铜在氨水溶液中有显著的溶解度,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请解释这种现象。
3. 简述硝酸的制取过程和用途。
四、应用题1. 氮气是一氧化二氮(N2O)的原料,也是茵红染料的原料。
请解释氮气在这两个反应中的作用。
2. 我们知道,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请阐述氮气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以上是针对高一化学氮族元素的一些习题,通过做这些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希望这些习题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氮族元素高中化学专项练习

氮族元素1、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是质量比是7:12,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B +3C +4D +5分析: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物质的量比为: O n N n =1612147=32,所以此氧化物的分子式为N 2O 3,化合价为+3价,答案为B 。
2、在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的NO 、NO 2、N 2O 3、N 2O 5和N 2O 中。
含氮元素的质量比( )A 1:2:3:5:1B 1:2:3:4:1C 60:30:20:10:5D 30:15:20:12:60分析:因为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以每个分子换算成一个氧原子,则分子式就变成:NO 、N 1/2O 、N 2/3O 、N 2/5O 、N 2O ,得出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2/3:2/5:2,化简得:30:15:20:12:60,答案为D 。
3、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N <P <SB 稳定性 NH 3<H 2O <HFC 碱性 Sb(OH)3>Bi(OH)3D 酸性 H 3AsO 4>H 2SeO 4>HBrO 4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碱性依次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碱性依次增强。
所以综合上述考虑,答案应该是B 。
4、下列物质中可以升华的是 ( )A NaIB I 2C NH 4ClD NaHCO 3分析:升华就是物质的加热的过程中,固体物质不经过液体直接变成气体发过程。
NaI 受热较难分解;I 2受热会由固体直接变成,有升华现象;NH 4Cl 受热会分解,生成NH 3、HCl 气体,是化学变化,不是升华;NaHCO 3受热也要分解成Na 2CO 3、H 2O 、CO 2,也不是升华,答案为B 。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专题复习,专题训练

《氮族元素》专题训练1.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B.通过闪电产生NO属于高能固氮C.硝酸盐被细菌分解为氮气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D. C、H、O也参与自然界中氮循环【答案】C2.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答案】C3.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后,体积缩小,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O2B.肯定没有Cl2、NH3、NO2C.肯定有NH3、NO、HClD.肯定只有NH3和NO【答案】D解:混合气体为无色透明,说明一定没有有色气体氯气、二氧化氮;将混合气体通入浓硫酸后体积减小,说明一定含有氨气,从而推断一定没有氯化氢气体;剩余气体通入空气变成红棕色,证明一定含有一氧化氮,则一定没有氧气,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NH3和NO,一定没有氯化氢、二氧化氮、氯气和氧气,故选D.4.X Y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④【答案】D5.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箭头表示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则甲可能是()①Fe;②HN O3;③Na;④C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解:①假设甲是铁,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和硝酸铁能相互转化,故正确;②假设甲是硝酸,硝酸和少量铁反应生成硝酸铁,和过量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铁和硝酸亚铁能相互转化,故正确;③假设甲是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故正确;④假设甲是碳,碳和少量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过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故选D.6.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所做的解释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7.下列反应过程中,最终所得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A. Fe(NO3)3溶液白色沉淀B.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C. 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答案】C8.用装有NH3和空气的甲、乙、丙烧瓶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甲、乙、丙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依次为烧瓶体积的四分之三、一半和四分之一.若忽略溶质扩散,甲、乙、丙三个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A. 1:1:1B. 3:2:1C. 1:2:3D. 2:3:6【答案】A解:氨气极易溶于水,有题意得原烧瓶中氨气体积分别是容器的四分之三、一半和四分之一,最终甲乙丙氨水的体积分别是四分之三、一半和四分之一.甲中氨水的浓度C(NH3)=nV=34VVm34V=1Vm;乙中氨水的浓度C(NH3)=nV =12VVm12V=1Vm;丙中氨水的浓度C(NH3)=nV =14VVm1V=1Vm;故选A.9.向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并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4g,则所得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B. 2:1C. 3:2D. 4:1【答案】D【解析】解:n(Fe)= 5.6g56g/mol=0.1mol,生成NO的质量为5.6g−3.4g=2.2g,设Fe2+和Fe3+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0.12x+3y=2.230×3,解得x=0.08mol,y=0.02mol,所以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0.08mol:0.02mol=4:1,故选D.10.在含有1mol HNO3和2molH2SO4的混合稀溶液中,加入1.5molCu,加热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A. 5.6LB. 11.2LC. 22.4LD. 44.8L【答案】C解:混合酸中:n(H+)=1mol+2mol×2=5mol,n(NO3−)=n(HNO3)=1mol,3Cu+2NO3−+8H+=3Cu2++2NO↑+4H2O3 2 8 21.51mol 4mol 1mol故H+剩余,Cu、NO3−完全反应,由方程式可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1mol,故标况下,生成NO的体积=1mol×22.4L/mol=22.4L,故选C.11.对于1L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若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H2SO4)+c(HNO3)=1.2mol⋅L−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A. 0.80molB. 0.72molC. 0.45molD. 0.40mol【答案】B解:铜不与硫酸反应,但能提供氢离子,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根离子与硫酸提供的氢离子可以继续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3Cu+2NO3−+8H+=3Cu2++2NO+4H2O,硝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比为1:4时,溶解的铜最多,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硝酸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x+y=1.2,y:(2x+y)=1:4,解得x=0.72mol,y=0.48mol,设参加反应的铜的最大物质的量是z,3Cu+2NO3−+8H+=3Cu2++2NO+4H2O3 2z 0.483 z =20.48解得:z=0.72mol,即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0.72mol,故选B.12.将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反应收集到气体的体积V1,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V2(V1,与V2都是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已则2V1=V2,则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B. 2:1C. 3:1D. 任意比【答案】B解:第一份只有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H2O,H+不足,溶液中剩余NO3−,设有8molHNO3,则生成2molNO,消耗8molH+;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溶液中硫酸提供H+,2V1=V2,则应生成4molNO,根据3Cu+8H++2NO3−=3Cu2++2NO↑+H2O可知消耗16molH+,所以硝酸与硫酸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为2:1,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故选B.根据反应:3Cu+8H++2NO3−=3Cu2++2NO↑+H2O计算.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13.(1)浓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稀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HNO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____________钝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族元素补充习题
⑵肼的电子式为 ,根据其结构特点 ,它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两种阳离子 和
火箭中携带的液态二氧化氮和肼的质量比应为
答案:⑴ NaClO+2NH 3 = N 2H 4 +NaCl +H 2O ⑵ N 2H 5+ N 2H 62+
⑶ 4MnO 4-
+ 5 N 2H 62+ + 2H +=== 5N 2 ↑ + 4Mn 2+ + 16H 2O 2、次磷酸(23PO H )是一种强还原剂,将它加入4CuSO 水溶液,加热到40℃~50℃,析出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A 。
已知A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比为1:1,同时A 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
(1)温度超过60℃,分解成金属和一种单质气体X 。
(2)A 还能与2Cl 作用发火,形成棕色烟气,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3)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X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A 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NO 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 在生物体内很多组织中存有,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 亦被称为“明星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 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填以下项目的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 离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
2NO )可转化为NO ,写出+Cu 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把NO 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O N 2,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变化(3)中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小于原压力的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CuH ②424324234345040643SO H PO H CuH C O H CuSO PO H ++↓︒-++
③HCl CuCl Cl CuH 223222+=+
3、(1)A C (D 项不是环境)
(2)
O H NO Cu H NO Cu 2222+↑+=++++-+ (3)22501003NO O N C atm NO +︒
(4)2NO 会部分转化成42O N
4、常温常压下,把a mol NH 3 和O 2的混合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有下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写出氨气催化氧化制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2)若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x ,最后容器内生成的硝酸y mol
5.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当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有的情况下,用氨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白磷有剧毒。
白磷灼伤皮肤时可用稀硫酸铜液清洗,生成磷化亚铜P Cu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生成1mol P Cu 3,则由硫酸铜氧化而来的磷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
7.(1)三硫化四磷是制造火柴的主要原料。
它的分子里的硫为二价,磷为三价,又知分子里有一个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正三角形和三个由共价键形成的五原子环。
若分别用●和○代表磷原子和硫原子,则三硫化四磷的结构式是_________。
(2)三磷酸钠)(1035O P Na 是用42HPO Na 溶液在623k 左右反应制得。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三磷酸钠是三磷酸的钠盐,三磷酸可看作是三个磷酸分子脱去两分子水而生成的。
磷酸根离子的结构式为
,若三磷酸根-5103O P 中只有磷氧键,它的
结构可表示为 。
8.GBO 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
若知:①在BGO 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BGO 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BGO 可看成是由锗与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 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
(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 。
(2)BGO 晶体的化学式是 。
(3)BGO 晶体中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5.O
H N C NH NO 2236540046+︒+催化剂
6.42433244602420966011SO H PO H P Cu O H CuSO P ++=++ +2(6.0Cu 和部
分4P 共同起氧化作用,由电子转移可分析出生成的43PO H 中有一半是4CuSO 氧化而来的)
7.(1)(磷的很多共价化合物,如32O P 、52O P ,实际分子式为64O P 、104O P ,它们的结构能够看作是建立在白磷正四面体结构的基础上的)
(2)O H O P Na K PO NaH HPO Na 21035424226232++
8.(1)Ge 、Bi (2)23232GeO O Bi ⋅或1234O Ge Bi (从Ge 的价态+4及Bi 的最外层电子数入手,因只有3BiCl 中Bi 才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Bi 显+3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