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标准精修订
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检验标准
1.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GB888 88《食用马铃薯淀粉》而制定,食用马铃薯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1.1理化指标见下表:
1. 2理化指标见下表:
1. 3卫生指标见下表:
2.A检验规则和方法
产品入库前应先检察是否具有合格证,产品生产日期,包装是否整洁,不得破损。
2.色泽鉴定
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
2. 2△气味鉴定
将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 60〜70C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取出,开盖嗅辨气味。
2. 3 口味鉴定成品粮应做成熟食品,尝其味道是否正常
2. 4其它指标的检验按GB888488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
2. 5抽样方法:小麦粉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 3%并用取样器抽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会后按四分法取适量用于检验。
2. 6△贮运条件:,运输贮存过程应防雨,防潮,防暴晒。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马铃薯淀粉标准GB8884

马铃薯淀粉标准GB8884-2007及其中包含新检测标准注释罗尚桃|创建时间:2011年03月01日 09:59|浏览:511|评论:0标签:马铃薯淀粉淀粉标准GB8884申明:本文仅对标准引用新的检测方法进行更新注解。
前言本标准是对GB8884-88《食用马铃薯淀粉》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时参考欧洲及国际上具行业代表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型、应用型企业的企业执行标准。
本标准与GB8884—8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一、增加了检测内容——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增加了pH值指标、电导率指标;——根据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及国际惯例,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二、修订了检测指标——水分含量:优级品由≤18%改为18%—20%;——白度:优级品由≥94%改为≥92%,一级品由≥89%改为≥90%,合格品由≥84%改为≥88%;——斑点:一级品由≤7.0个/cm2,改为≤5.0个/cm2;——细度:优级品由≥99.60%改为≥99.90%;——二氧化硫:由≤30ppm,改为优级品≤10mg/kg、一级品≤15mg/kg、合格品≤20mg/kg;——砷:由≤0.5%,改为≤0.3%;——铅:由≤1.0%,改为≤0.5%。
三、规范了检测方法——粘度:将原标准应用的恩氏粘度,改为国际通用的布拉班德粘度BU;为综合体现酸碱度,将原“酸度”指标删除,改用“pH值”;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 8884-1998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正彪、周庆锋、吕春林、师学良、洪雁。
马铃薯淀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淀粉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方法、验收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马铃薯为原料(原料需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马铃薯淀粉标准

标签:马铃薯淀粉淀粉标准GB8884申明:本文仅对标准引用新的检测方法进行更新注解。
前言本标准是对GB8884-88《食用马铃薯淀粉》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时参考欧洲及国际上具行业代表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型、应用型企业的企业执行标准。
本标准与GB8884—8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一、增加了检测内容——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增加了pH值指标、电导率指标;——根据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及国际惯例,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二、修订了检测指标——水分含量:优级品由≤18%改为18%—20%;——白度:优级品由≥94%改为≥92%,一级品由≥89%改为≥90%,合格品由≥84%改为≥88%;——斑点:一级品由≤个/cm2,改为≤个/cm2;——细度:优级品由≥%改为≥%;——二氧化硫:由≤30ppm,改为优级品≤10mg/kg、一级品≤15mg/kg、合格品≤20mg/kg;——砷:由≤%,改为≤%;——铅:由≤%,改为≤%。
三、规范了检测方法——粘度:将原标准应用的恩氏粘度,改为国际通用的布拉班德粘度BU;为综合体现酸碱度,将原“酸度”指标删除,改用“pH值”;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 8884-1998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正彪、周庆锋、吕春林、师学良、洪雁。
马铃薯淀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淀粉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方法、验收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马铃薯为原料(原料需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完善淀粉质量标准

保 留小数的位数等等内容。除此之 外 .像淀粉标准 中各理化项目的取
合 ,某些 理 化项 目的检 验 方 法和 指 标 值 .都 有必 要 进 一步修 订或 重 新 制 定 与完 善。
1 食 用淀 粉 与工业 淀粉 标准 的
关系
● 白度 、脂 肪 等项 目 的检 验 方
法应修订得更完善。建议 自 度测定
企业标准化 ■・ 29 期
有 建 议 食 用玉 米 淀 粉 最好 等 同 于 工 业 玉米淀 粉 标 准 ,包 括 检验 方 法 .只增 加卫 生 指标 即可 , 这适 于 现 行 淀粉 的生 产 、 应用 状 况 ,可 行 可取 ,因此 出 台Ⅸ 用木 薯 淀粉 的 食 标 准 是 自然而 然 的 事 。木 薯 淀粉 在 两 广 地 区 俗 称 为 生 粉 .被 用 于 勾 茨 、制取 西 米 、淀 粉糖 等 许 多 食用
有水分、 细度、斑点、自度、 酸度
灰 分 ,蛋 自质 、脂肪 、 氧 化硫 、 二 铁 盐 、粘度 这 么 多 方面 。薯 类 淀粉 原 料 脂 肪含 量 很 少 ,所 提 取 的淀粉 里 脂肪 含 量 更 小 .不 会 影 响 其 应 用 , 鼓在薯类 淀粉标堆之 中没有列 出
“ 肪 项 目是 可 行 的 GB/ T 脂
维普资讯
国 内现行 的淀粉 标 准 .如 G /T B
1 3 9 1 9 G /T 8 8 0 - 0 B 8 j~8 8 - 2 9 85
的用 途 .并 且 被 改性 成 增稠 稳定 剂 广泛 地 用于 食 品 的加 工 。几 十年 的 实 践 已证 明纯 净 的 ( 制 )木 薯 淀 机 粉 ,作 为 食 用 产 品是 没有 问题 的 . 目前 没有 《 用术 薯 淀粉 的标 准 食 显然 滞后 于实 情 。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马铃薯淀粉专业委员会大事记%20

购进税收管理,促进农产品流通; 8月:争取到享受农产品流通免税费政策; 9月:召开一届八次理事会会议(甘肃定西); 9月:配合工信部、国家粮食局编制《马铃薯加工
产业中期发展规划(2010——2020)》; 10月:协会申请国家质监总局加强对淀粉市场监
3月:组织召开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作会议(北 京),布置协会2014年的工作;
3月:协会参加2014年度上海FIC中国国际食品添加 剂和配料展览会;
4月: 协会参加在山东滕州举办的2014年中国国际 薯业博览会;
……..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马铃薯淀粉专业委员会大事记
2005年
2006年
9月:22家企业在北京召开筹备会议,提请中国 淀粉工业协会批准组建马铃薯淀粉专业委员会; 原“薯类淀粉专业委员会”更名为“木薯淀粉专 业委员会”;
9月:内蒙古奈伦、黑龙江丽雪、云南润凯等七 家主要企业联合向商务部提交“欧盟马铃薯淀粉 反倾销、反补贴立案申请”,商务部批准立案;
10月:《马铃薯淀粉标准》起草工作启动,初审 稿完成。
1月:组织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选 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委员及第一届理事成员单位 (哈尔滨);
3月:民政部正式批复成立马铃薯淀粉专业委员会; 5月: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正式开通; 8月:组织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呼
调研、编制、评审工作; 6月:参与制定《中国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8月:组织召开一届十次理事会会议(上海); 8月: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筹备工作会议; 9月:中国马铃薯淀粉龙头企业(行业十强)评选工作; 10月:申请并参与海关总署开展打击淀粉非法走私专
淀粉检测SOP

淀粉检测SOP1. 目的为规范淀粉检测的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 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可溶性淀粉、马铃薯淀粉的检测操作。
3. 定义无4. 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6. 材料见程序。
7.流程图无8. 程序8.1.性状8.1.1.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
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8.1.2.结果判断:应符合规定。
8.2.鉴别8.2.1.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千分之一)、酒精灯、100ml烧杯、Olympus BX41生物显微镜等。
8.2.2.试剂及配制碘试液:取碘13.0g,加碘化钾36.0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水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过滤,即得。
8.2.3.操作步骤: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一部附录Ⅱ C),30μm;脐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淀粉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μ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玉蜀黍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8.2.4.结果判断:应符合规定。
8.3.酸度(按《pH值检测SOP》进行)8.3.1.原理利用饱和氯化钾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两电极浸入试样溶液组成原电池,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然后根据电极电位Nernst方程式导出的电极电位(实为电池电动势)与有关氢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关系,求测氢离子的浓度来进行pH值测定的。
马铃薯淀粉国家标准

砷(mg/kg,以As计)≤
0.50
-
铅(mg/kg,以Pb计)≤
1.00
-
二、马铃薯淀粉的检验
1、食用马铃薯淀粉的检验按照食用玉米淀粉的检验方法执行(即按照GB12986-12098-89执行)。
2、工业用马铃薯淀粉的检验按照工业玉米淀粉的检验方法执行(即按照GB12309-90执行)。
工业马铃薯淀粉
优级品
一级品
二级品
优级品
一级品
二级品
色 泽
洁白带晶莹光泽
洁白
白色或微带浅黄色阴影的粉末,具有光泽
气 味
无异味
具有马铃薯淀粉固有的特殊气味,无异味
口 感
无砂齿
杂 质
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
食用马铃薯淀粉
工业马铃薯淀粉
优级品
一级品
二级品优Βιβλιοθήκη 品一级品二级品水分(%)≤
18.00
20.00
20.00
马铃薯淀粉国家标准(GB8884-88)
食品商务网2006-08-30 11:14:47.0
根据食用马铃薯淀粉标准(GB8884-88)和工业马铃薯国家行业标准(QB.1-92),以马铃
薯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马铃薯淀粉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等级,具体感观和理化指
标见下表
1、感官要求
项 目
食用马铃薯淀粉
18.00
酸度(ml)≤
10.00
15.00
20.00
10.00
14.00
18.00
灰分(%)≤
0.25
0.40
0.45
0.20
0.40
0.60
定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定西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定西市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的通知

定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定西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定西市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1.08•【字号】定质监发〔2018〕166号•【施行日期】2018.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定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定西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定西市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的通知定质监发〔2018〕166号各有关单位:现将《定西市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定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定西市农业局2018年11月8日定西市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为促进全市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时完成市政府列入“重中之重”的10项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并销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本次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主要是马铃薯品种、栽培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标准共计12项。
(一)拟修订标准2项。
1.绿色食品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2.灌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市种子站(二)拟制定标准10项。
1.马铃薯品种定薯2号市农科院2.马铃薯品种定薯3号市农科院3.马铃薯品种定薯4号市农科院4.马铃薯原原种离地栽培设施要求定西马铃薯研究所5.马铃薯黑痣病测报技术规程市植保植检站6.马铃薯原原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市种子站7.马铃薯疮痂病测报技术规程渭源县农技中心8.马铃薯抗黑痣病鉴定技术规程市植保植检站9.马铃薯抗黄萎病鉴定技术规程市植保植检站10.马铃薯种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市种子站二、任务分工此次马铃薯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由市质监局、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市质监局负责标准的立项、发布等工作,市农业局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标准的起草、征询意见等环节工作由市种子站全面负责,市植保站、市农科院等相关单位配合完成。
三、标准编制组主要成员席旭东站长/高级农艺师定西市种子站李德明主任/研究员定西市农科院魏周全站长/推广研究员定西市植保站XXX 主任/高级农艺师定西市质检站邓成贵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定西市种子站四、阶段安排共分四个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淀粉标准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马铃薯淀粉标准GB8884-2007及其中包含新检测标准注释申明:本文仅对标准引用新的检测方法进行更新注解。
?前言本标准是对GB8884-88《食用马铃薯淀粉》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时参考欧洲及国际上具行业代表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型、应用型企业的企业执行标准。
本标准与GB8884—8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一、增加了检测内容——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增加了pH值指标、电导率指标;——根据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及国际惯例,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二、修订了检测指标——水分含量:优级品由≤18%改为18%—20%;——白度:优级品由≥94%改为≥92%,一级品由≥89%改为≥90%,合格品由≥84%改为≥88%;——斑点:一级品由≤7.0个/cm2,改为≤5.0个/cm2;——细度:优级品由≥99.60%改为≥99.90%;——二氧化硫:由≤30ppm,改为优级品≤10mg/kg、一级品≤15mg/kg、合格品≤20mg/kg;——砷:由≤0.5%,改为≤0.3%;——铅:由≤1.0%,改为≤0.5%。
三、规范了检测方法——粘度:将原标准应用的恩氏粘度,改为国际通用的布拉班德粘度BU;为综合体现酸碱度,将原“酸度”指标删除,改用“pH值”;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 8884-1998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正彪、周庆锋、吕春林、师学良、洪雁。
马铃薯淀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淀粉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方法、验收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马铃薯为原料(原料需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713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1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5009.53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8886淀粉原料GB/T12086淀粉灰分测定方法GB/T12087淀粉水分测定方法GB/T12091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方法GB/T12095淀粉斑点测定方法GB/T12096淀粉细度测定方法GB/T12097淀粉白度测定方法GB/T14490谷物及淀粉糊化特性测定法粘度仪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斑点 spot在规定条件下,用肉眼观察到的杂色斑点的数量。
以样品每平方厘米的斑点个数来表示。
3.2细度 fineness用分样筛筛分淀粉样品得到的样品通过分样筛的重量。
以样品通过分样筛的重量对样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来表示。
3.3白度 whiteness在规定条件下,淀粉样品表面光反射率与标准白板表面光反射率的比值。
以白度仪测得的样品白度值来表示。
3.4粘度 viscosity淀粉样品糊化后的抗流动性。
可用粘度计(仪)测得样品粘度,并以BU来表示。
4技术要求4.1感观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感观要求?5试验方法5.1灰分按GB/T 12086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22427.1-2008淀粉灰分测定)5.2水分按GB/T 12087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中在GB/T 12087测试方法的5.3条款测定中,可采用测试原理相同的自动水分测定仪)。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5.3 pH值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5.4电导率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
5.5蛋白质按GB/T 12091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标准为GBT22427.10-2008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5.6细度按GB/T 12096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标准为GBT22427.5-2008 淀粉细度测定)5.7粘度按GB/T 14490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中粘度仪使用布拉班德粘度Brabender Viscograph)或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22427.7-2008 淀粉粘度测定)5.8白度按GB/T 12097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22427.6-2008 淀粉白度测定)5.9斑点按GB/T 12095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22427.4-2008 淀粉斑点测定)5.10二氧化硫按GB/T 5009.34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新执行标准为GBT22427.13-2008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5.11砷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5.12铅按GB/T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5.13菌落总数按GB/T 4789.2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5.14酵母菌和霉菌按GB/T 4789.15规定的方法测定。
5.15大肠菌群按GB 4789.3规定的方法测定。
目前执行新标准为GBT 4789.38-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6检验规则6.1出厂检验6.1.1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2型式检验6.2.1型式检验包括技术要求中全部项目。
6.2.2产品在正常生产时每年检验一次,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检验。
a)更改关键工艺。
b)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6.3批次和取样6.3.1批次a)在成品入库时,同一生产线,同一品种、同一班次、同一生产日期生产的产品为一批;b)在成品出厂时,每装取一个货位为一检验批。
6.3.2抽样每一批次抽样方案按式(1)计算: (1)其中:n——抽取的样本数量,N——批数量。
6.4判定规则6.4.1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
6.4.2复检:标志、包装、净含量不合格者,允许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一次,以复检结果为准。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可加倍抽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7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产品标签、标志产品的标签、标志按GB 7718执行,并明确标出淀粉产品标准等级的代号,外包装上的文字内容与图示应符合GB/T 191标准。
7.2包装7.2.1同一规格的包装容器要求大小一致,干燥、清洁、牢固并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
7.2.2包装材料用符合食品要求的纸袋、编织袋、塑料袋、复合膜袋等。
包装应严密结实,防潮湿、防污染。
7.2.3净含量:单件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同批产品的平均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签上标明的净含量。
7.3运输运输设备应清洁卫生,无其他强烈刺激味;运输时,不得受潮。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避免日晒和雨淋。
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直接钩、扎包装袋。
7.4贮存7.4.1贮存环境应阴凉、干燥、清洁、卫生,有防鼠、防潮设施,不应和对产品有污染的货物在一起贮存。
7.4.2贮存产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货堆不宜过大,防止损坏产品包装。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淀粉pH值的测定?A.1 原理用pH计测量淀粉悬浊液的pH值。
A.2 仪器烧杯 100ml; pH计A.3 试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A.4 操作步骤:A.4.1 每日测量前A.4.1.1 检查装有盐的玻璃电极。
A.4.1.2 用新配置的pH值为4和7的缓冲溶液较正pH计。
A.4.1.3 在记录本上记下较正结果。
A.4.2 测量A.4.2.1 称25g淀粉于100ml烧杯中。
A.4.2.2 加入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A.4.2.3 搅拌使之成为悬浊液。
A.4.2.4 将悬浊液至少静置5min然后再搅拌。
A.4.2.5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电极。
A.4.2.6 在悬浊液沉淀之前测其pH值。
A.4.2.7 读出显示器pH值结果。
A.4.2.8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置于试样中的电极。
A.4.3 测量后的工作A.4.3.1 使用完毕,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电极并用柔软的纸小心拭干。
A.4.3.2 将电极置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保管。
A.5 结果分析A.5.1 显示器显示pH值,如允许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A.5.2 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平行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
该值应不超过0.1。
A.5.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附录 B(规范性附录)淀粉电导率的测定B.1 原理用电导计测定定量的淀粉悬浊液的电导率。
B.2 仪器烧杯 100ml,电导计。
B.3 试剂蒸馏水。
B.4 操作步骤B.4.1 测量B.4.1.1 称25g淀粉于是100ml烧杯中。
B.4.1.2 加入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B.4.1.3 将悬浊液搅拌均匀。
B.4.1.4 在淀粉沉淀前,将电极插入烧杯中,立即测量电导率。
B.4.2 测量后的工作B.4.2.1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置于试样中的电极清洗干净。
B.4.2.2 不用的时候,电极应置于装有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烧杯中保管,如果显示值超过2.0μS,每天必须更换水。
B.4.2.3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插在试样中的电极清洗干净,并置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保管。
B.5 结果分析B.5.1 电导率的显示值用“μS”(西门子)表示,如允许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B.5.2 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平行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
该值应不超过1.0。
B.5.3 结果保留整数。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淀粉粘度的测定C.1 原理加热已知浓度的淀粉悬浊液,淀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糊化,根据这种性质悬浊液中淀粉颗粒逐渐溶解,这就改变了淀粉糊的粘度,布拉班德粘度仪的外筒以一定速度(75r/min)旋转,在带动内筒的圆板上装有8根支杆,与此相对应,在外筒底部也装有8根支杆,使外筒在试样中旋转时产生的扭矩与弹簧的扭矩相平衡,将弹簧偏转的角度记录在记录纸上。
温度是通过安装在温度计上的水银触点,以一定的速度往上升高,它与时间成正比,每隔1min升高1.5℃或3.0℃。
另外,通过往冷却管中输送冷水可以一定速度进行冷却。
记录下的粘度-温度曲线称为布拉班德粘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