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社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作业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由两个话题“认识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组成。

第一个话题“认识公共生活”要求了解公共生活及公共生活与自身的关系,知道“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的区别,认识到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第二个话题“维护公共利益”引导认识公共设施和资源为人们的公共生活提供了保障,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享有个人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利益,强化公共意识。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了解身边多样的公共空间,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提高公共意识,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

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展示良好形象。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明确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学情。

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围绕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基于学情特点设定问题任务→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我们的公共生活基础性作业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利益需要(),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公共资源的(),公共设施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生活空间,一个是()生活空间。

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单元主题:成长的摇篮教材分析:《难忘的校园生活》用大量的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交往的乐园、生命成长的乐园,引导学生体会到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令人难忘。

《园丁赞歌》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生动的、可读性强的故事,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老师”,理解老师工作的平凡和伟大,懂得热爱和尊重老师,能正确处理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为母校添光彩》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大”而“空洞”的问题,或许会有学生提出,我们还是学生,如何报效母校,如何为母校添光彩?事实上,热爱母校、报效母校形式很多。

作为小学生,感知和理解母校深厚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母校,在校园活动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能向别人自豪地说一声“我是某某学校的学生”,这些都是热爱母校的行为。

引导学生以母校为荣,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尽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流给母校,把热爱母校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

课文以板块式呈现知识点。

教学目标:1.树立以自己最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决心。

2.增强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和学校共荣辱的责任心和自豪3.珍惜小学的学习生活,体会到欢乐和伤心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成长经历;知道自己个人的成长是和学校老师的培养和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

懂得感谢生活,对关心爱护你的老师和同学心怀感激。

4.能珍惜同学友情,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

5.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能体会到正在经历的小学生活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个人是在学校和班集体民主团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2.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尊敬师长、珍惜同学友情。

3.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

4.通过阅读“师生心桥”的故事,采访身边的老师,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5.学习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事迹,通过调查,了解,采访,深入了解母校,激发学生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树立以自己最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决心。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2)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2)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第二单元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法治的概念和作用;3.掌握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基本知识;4.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二、教学内容1.道德的定义和作用;2.道德的基本原则;3.道德与法治的关系;4.法治的定义和作用;5.法治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道德的概念和作用1.导入:与学生交流身边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对道德的思考。

2.讲解:通过示例和图片,解释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3.活动:分组讨论小组的道德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4.总结: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道德的基本原则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介绍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正、诚实、尊重、宽容等。

3.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对不同道德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道德原则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

第三课时: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道德和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2.讲解: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道德的具体体现。

3.小组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及法律解决方式。

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互动关系。

第四课时:法治的概念和作用1.导入:与学生交流身边的法治问题,引发学生对法治的思考。

2.讲解:通过示例和图片,解释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3.活动:分组讨论小组的法治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总结: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法治的基本原则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法治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介绍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公正、民主、司法独立等。

3.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对不同法治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治原则对社会的稳定和公平的重要性。

第六课时:综合复习与评价1.复习:与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内容,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多彩的现代传媒》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1. 是现代社会中最广泛、最直观的信息传播媒体。

2.看电视的、、等,都有害于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养成看电视的好习惯。

3. 、也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4.除了电话、电视和报刊杂志,也是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

5. 、、、等现代传媒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选一选
1. 广播是由()编辑和录制节目,然后由发射台将节目信号转变成一定频率的电波发射出去。

A.广播电台
B. 电视台
C.发射台
2.()可以收听许多广播电台的节目。

A.收音机
B. 录音机
C.点读机。

小学品社第二单元预习设计与作业

小学品社第二单元预习设计与作业
四、预习内容的评价。体现方法的指导是预习设计的最大亮点,每个题怎样让学生做,通过什么方法做学生很明白。




课前三天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可从网上或以前的历史教材中去寻找,成果的检查可在预习检查环节展示。
使





小学品社限时作业设计
泰山版
五年级下
第二单元、龙的传人
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设计者
单位
小学品社预习设计
泰山版
五年级(下)
第二单元
龙的传人
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设计人
单位
堽城、华阳、现代
使用

学校
姓名
朱爱冬、范玉红、
徐亮
姓名




1..知识与能力。通过查阅史料,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史料,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检测以书面形式进行,教师给出参考答案,组内互评。可以提高反馈的时效性,给学生留下巩固的时间。成绩采用等级评价。
使用意见反馈
小学品社预习设计



五年级(下)
第二单元
龙的传人
8.文明与和平的使者
设计人
单位
堽城、华阳、现代
使用人
学校
姓名
朱爱冬、范玉红、
徐亮
姓名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族在传播文明、维护和平方面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了解古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深厚友谊。

五下品社第二单元主题一第三课时规则伴我成长

五下品社第二单元主题一第三课时规则伴我成长

五下品社第二单元主题一第三课时规则伴我成长2、学生反思:你有哪些不太好的习惯?为什幺会有这样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到不遵守规则的坏处。

三、课后实践总结你自己不太好的习惯,如何改正?改正后会有哪些好处呢?板书设计:第三课时规则伴我成长学习自省伴我成长学习自我约束规则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帮助我们进步作业设计:一、填空1、开展集体活动时,有了明确的(规则),并且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人们常说,没有红的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我们接受规则,也享受着规则带来的(好处)。

3、在人生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自省),学习(自我约束),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规则陪伴我们(成长),帮助我们(进步)。

4、学校的校纪校规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

5、在阅览室看书时,要(保持安静)。

二、判断题1、上课时,自己会的内容就不用再听了,可以干别的事情。

()2、为了取得好成绩,考试时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不被监考教师抓住就行。

()3、上下楼梯要轻声,靠左行。

()4、学校的规矩太多了,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发展。

()5、我认为学校的规定就该人人遵守。

()6、“不迟到”的规则可以提醒我们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7、只要我们的学习成绩好就行,学校的一些规章可以不遵守。

()8、学校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可以给学校提建议,进行修改。

()3 儿时形成的良好规则意识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1 学校里的规则,除了约束我们的行为外,还有什幺作用?2、学校的哪些规则对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四、课下实践题1、在校园内还存在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对于矫正大家的行为,你有什幺好的建议?写出调查**和倡议书。

2、给校长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校规的讚扬或修订建议。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单元主题:成长的摇篮教材分析:《难忘的校园生活》用大量的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交往的乐园、生命成长的乐园,引导学生体会到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令人难忘。

《园丁赞歌》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生动的、可读性强的故事,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老师”,理解老师工作的平凡和伟大,懂得热爱和尊重老师,能正确处理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为母校添光彩》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大”而“空洞”的问题,或许会有学生提出,我们还是学生,如何报效母校,如何为母校添光彩?事实上,热爱母校、报效母校形式很多。

作为小学生,感知和理解母校深厚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母校,在校园活动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能向别人自豪地说一声“我是某某学校的学生”,这些都是热爱母校的行为。

引导学生以母校为荣,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尽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流给母校,把热爱母校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

课文以板块式呈现知识点。

教学目标:1.树立以自己最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决心。

2.增强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和学校共荣辱的责任心和自豪3.珍惜小学的学习生活,体会到欢乐和伤心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成长经历;知道自己个人的成长是和学校老师的培养和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

懂得感谢生活,对关心爱护你的老师和同学心怀感激。

4.能珍惜同学友情,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

5.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能体会到正在经历的小学生活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个人是在学校和班集体民主团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2.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尊敬师长、珍惜同学友情。

3.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

4.通过阅读“师生心桥”的故事,采访身边的老师,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5.学习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事迹,通过调查,了解,采访,深入了解母校,激发学生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树立以自己最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决心。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设计意图】:请学生制定合作的规则,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设计,学生尝到当"主人"的快乐,同时制定规则的过程也是他们对以前行为自检的过程,是合作成功的保障。
三、课后践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通过玩游戏,聊规则,你有了哪些收获?
师总结:当遵守规则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时,我们才能有良好的秩序,洁净的环境,彼此之间才能和睦相处快乐生活,有规则守规则的世界才是我们最美的家园呀!让我们把规则牢记在心!(画心)
3.孩子们,课前我已经让你们到校园的角角落落去看一看,寻找校园的规则,你都找到那些规则呢?
你们搜集的规则还真不少,看来我们的校园处处都有规则,那就让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规则,看看谁知道的规则最多。
(小组交流)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孩子们,请安静,汇报一下你们了解的规则吧,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学校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缘于一系列的校纪校规。】
孩子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和小学生守则,规范每一位在校学生的行为。我们要把他牢记在心,严格遵守。同时,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教师的行为的规章制度,这是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这是教师行为规范,有了这些规则的约束校园里的每一个人才可以有序的学习和工作。营造一个和谐,文明,安定的校园环境。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规则故事,师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学生的规则故事中如果没有制定规则,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规则。如果有了规则,因为不守规则玩得不开心。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规则的重要,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2、教师补充资料:校园踩踏事故视频。
学生谈感受。
师总结:是呀,上下楼梯不能拥挤,就是因为违反了这样一条看似不起眼的规则,结果造成这样无法弥补的后果,这样的代价实在太惨痛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板书“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老师希望同学们时时把规则放在心中,做个守规则的小天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穿住话古今(一)》作业设计填空1.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 )培养成(),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创造了()和( )技术。

2.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种,占20%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3.()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也被尊奉为()。

人们称他为()他还尝尽百草,促进了用药治病的技术,所以也有()的传说。

4.距今约()万年至()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

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和()了。

5.筷子虽小却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它具有()、()、()、()、()等功能,而且(),使用筷子可以牵动()条关节和()条肌肉,还能()。

全世界有()以上人使用筷子。

6.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的种植。

我国是最早种()和()的国家之一。

7.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普遍使用磨制()。

8.()、()、()、()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

9.人们可以通过考察()、()、()了解我们的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二、选择1.农历()是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日子。

A.七月初七B.五月初五C.五月十五2.下列不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是()A.小寒B.芒种C.重阳节3.()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A.两千B.五千C.五百4.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

A屈原 B郑成功 C杜甫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

B、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C、北京人已经会种植和养殖了。

6.()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A. 二三千B. 五千C. 六七千D. 七八千三、简答1.搜集当地的农谚,写下来。

2.火的使用和种植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3.写出二十四节气歌。

4.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方式,各有什么利弊?《吃穿住话古今(二)》作业设计填空1.在古代,中国是惟一种桑、养蚕、生产()的国家。

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和()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最初,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是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

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做()。

生活在北方的人则在()挖穴,()渐渐的人们开始在()搭建房子。

3.用()()代替墙面,不仅可以()()将屋里屋外隔开,而且还未家中的装饰物,格门和槅扇上雕刻着()()。

有的还是()4.欧洲风格的哥特式建筑以那()及()展示着它的()和(),成为欧洲国家城市的象征。

欧洲人喜欢将()用于建筑装饰中。

5.伊斯兰教建筑普遍采用(),并配有()等千变万化的纹样。

6.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能用()缝合()做衣服了。

7.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种植。

宋代王居正的()反映了宋代人用棉线织布制衣的生活情境。

8.用( )将木块咬合在一起的办法,既结实又美观,这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9.()是凝固的艺术,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和()。

10.听说()使受到我国唐服的影响,并吸收了让它的风格。

11.中国服饰史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它反映了()和()体现了()及()。

12.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丝绸就有了()、()、()、()、()()等()个品种。

精美的丝绸通过()大量传入西方,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称为()意思是产丝之国。

13.中国古代建筑有这近()年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选择1.()多年前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A.几万 B.六千C.五百2.黄道婆生活在()多年前。

A.七百B.六千C.五百3.()年前,我国已有了棉花种植。

A.两三千B.六千C.一万4.古代传说中,()发明了房屋。

A.有巢氏B.神农氏C.炎帝5.中国的国服是()A.和服B.旗袍C.西服三、简答1.你知道现在有哪些做衣服的面料?2.说一说我国古代的建筑与欧洲的建筑有什么不同?《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作业设计填空1.()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它上面,铸铭着各个时代的印记。

对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文化生活、重大事件、生活习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2.六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带去了中国的()和(),开辟了中国的()。

3.我国著名的陶都是()省的(),是中国制陶业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

尤其以()闻名天下。

4.中国瓷器以()的风采,()的技法,()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我国著名的瓷都是()省的(),至今已有()年的制瓷历史。

5.中国制陶技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和(),并传入世界各国,是名不虚传的()。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欧洲早()多年。

6.宋代哥窑的()技术堪称一绝;()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青花楼阁圆盘是()的青花瓷。

二、选择1.()是祭器,亦是食器,在历史上曾被视为权利和威势的象征。

A. 铜蛊B. 编钟C.铜戈 D. 青铜剑2.()年湖北随县出土了曾侯乙编钟64件。

A. 1987B. 1879C. 1789D. 1978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瓷器是用瓷土做原料的。

B、瓷器烧制的温度比陶器高得多。

C、瓷器诞生的年代比陶器早几千年。

4.距今六千年的小口尖顶瓶是做()用。

A、装饰物B、盛物C、汲水5.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自然界没有的东西:陶器。

A. 七百B. 两千C. 八千6.紫砂壶是用()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的。

A. 江苏B. 浙江C. 江西7.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一柄青铜剑是当年()的剑。

A.越王勾践B. 吴王夫差C.魏王李泰三、判断1.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呢。

()2.CHINA是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字,同时还有意思就是“瓷器”。

()3.景德镇以“陶都”之称,与瓷都宜兴齐名。

()4.唐代的骆驼载乐佣是用青铜制成的。

()5.用紫砂壶跑出的茶即使在夏天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6.在浙江出土的七千多年前的猪纹钵是用瓷器制成的。

()7.我们平常说的陶瓷,陶和瓷是一样的。

()四、简答1.陶和瓷一样吗?为什么?2.请分别举出生活中的陶器和瓷器。

3.你知道的青铜器有哪些?试列举出一些。

《汉字和书的故事》作业设计一、填空1.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演变而来的。

与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文字不同,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又有()的方块字特点。

2.在广告、民间艺术和周围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与()为一体的画面。

我们的()有着惊人的()有着永久的魅力。

3.随着()和()的发明,人们对古老汉字的生命力提出了质疑。

聪明的中国人创造了汉字输入法。

特别是()输入法,只需按()就能输入所有的字和词。

4.()多年前,()改进了造纸术。

中国的造纸术先后传入()、、()、()和()。

()发明了了造纸术。

5.据史书记载,指南针出现于()年前,称为()。

对()()()()()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火药最初是古人在炼丹师屡次发生()之后认识并发明火药。

一千一百年前,火药被用于()。

古人还将她用于()()并尝试将它应用于()()()等领域。

6.在数千种语言中,()最简短,联合国用()种文字印刷同一种文件,用汉字写的文件,装订出来的文本最薄。

7.有迹可查的我国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

我国最早的书是()和()。

()叫做冊简。

()叫做帛书。

古人曾经把字()()用来交流记事。

8.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指()、()、()、(),是我们祖先对世界文明所做的巨大贡献。

二、判断1.最早的汉字是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2.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特点。

()3.随着打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有人断言,汉字必须西化,走拼音字母的路。

()4.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

()5.指南针出现了于两千四百多年前,称为司南。

()三、选择题。

1.一千八百多年前,()改进和促进造纸术的发展,并推广。

A毕昇 B蔡伦 C郑和2.活字印刷方法是()发明的。

A蔡伦 B毕昇 C仓颉3.相传我国的汉字是由()创造的。

A、炎帝B、蔡伦C、毕生D、仓颉4.下列哪一种材料的书被广泛的应用()A、册简B、帛书C、纸书D、电子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