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及推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合集下载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维护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维护
• 蝶翼针可连续使用7填,全年输液可穿刺: 365天/7天 次
年 年
输液港的适应症
• 长期或反复输液治疗,但静脉不好。难以 维持输液的患者。
• 化疗药物、需从中心静脉给药的特殊药物 的输注。
• 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采血的患者。 • 造影剂的推注。
三向瓣膜的特点
• 负压时,阀门向内翻开,可抽血 • 正压时,阀门向外翻开,可输液 • 平衡时,阀门关闭,防止了空气
无损伤针:蝶翼针
• 针尖有特殊设计的斜面,并含有一个折返 点,可防止“成芯作用〞,即针尖的斜面 不易削切输液港的穿刺隔膜,防止损伤隔 膜造成漏液和削切下来的微粒堵塞导管
• 可以保存使用7天
本卷须知
• 插针时注意针尖的出液口应背对着输液港 的出口,以保证输液结束后冲管时液体在 输液港贮器内形成湍流,更有效地将贮器 冲洗干净,防止药物沉积。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 港的临床应用及维护
呼吸科 2021/9/29
什么是输液港 输液港的适应症 输液港的维护要点
什么是输液港
• TIVAP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 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 放射显影的静脉导管系统组成。
永久性通 道
• 穿刺隔膜 ---能让22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2000次 ---能让19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输液港的使用,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的 痛苦和难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 ,输液港可防止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损伤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其 技术含量高,材料昂贵,后期维护本钱较 高,临床应用仍受到很多限制。因此,研 发新型的制作材料,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 护流程,降低其制作及使用本钱,不断提 高对输液港的维护技能,才能使广阔患者 真正受益。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护理课件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护理课件
手术后需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确认输液港位置 和导管通畅情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方法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时,需 先对皮肤进行消毒,然后使用 无菌注射器连接输液港接头, 进行药物的输注。
输注完毕后,需及时拔出注射 器,并使用无菌敷料覆盖输液 港接头,避免感染。
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输液港 周围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 处理。
如出现导管堵塞、血栓形成、输液港移位或脱落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确保患 者安全。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的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 识和能力。
指导患者自我观察
指导患者观察植入部位皮肤情况,如 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05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未来展望
技术改进与优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及 并发症处理护理课件

CONTENCT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概述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处理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要点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未来展望
0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体内的长期血管通路装置,用于 需要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发 生率较低,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和经济负担。
0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手术过程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手术过程包括评估患者情况、确 定手术部位、消毒、麻醉、切开皮肤、植入输液港 底座和导管、缝合伤口等步骤。
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导管位 置正确,避免损伤血管和其他组织。

吉铁凤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和管理

吉铁凤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和管理

通过智能化管理,减轻医护人员在输 液港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负担。
THANKS 感谢观看
成功案例四:特殊患者的需求
总结词
满足特殊患者的需求
VS
详细描述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烧伤、多发性创伤 等,吉铁凤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能 够提供稳定可靠的输液通道,满足其特殊 的治疗需求。
05 吉铁凤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未来展望
技术改进与优化
提升输液港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01
通过改进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输液港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并发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输液 港技术的全球发展。
对医疗行业的贡献与影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加 便捷、舒适的治疗方式,提高其生活 质量。
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吉铁凤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 成功应用,将激发更多医疗技术创新 和研发活动。
如需进行特殊药物治疗、血液透析等需要长 时间留置导管的患者。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在植入和使用输液港过程中,应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定期维护
定期对输液港进行冲管、封管等维护 操作,确保导管通畅和延长使用寿命 。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导管移位或脱落。
及时处理并发症
如出现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应 及时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操作过程
在手术室中,医生将导管植入中心静脉,然后将输液港埋入皮下组织。手术后 ,医护人员通过无菌操作将注射针插入注射座,进行药物输注、冲管等操作。
适用人群
• 适用人群:吉铁凤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适用于需要 长期输液、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频繁穿刺 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以及需要保护 血管的患者尤其适用。

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0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 年 11月 B 第 4 卷第 32 期Nov. B 2016 V ol. 4 No. 32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魏 涛(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摘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现在临床比较常用的静脉输液的植入方法本文将对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维护【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2.020.0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近年来在临床静脉输液方式方法上比较崭新的一项技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医疗便将这个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而国内尚未广泛开展[1],它是由静脉导管和注射座两个系统构成的,主要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方式,能够长期的留置在体内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装置,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进行输液,静脉采血,肠外营养,以及相关的药物静脉注射等[2-3]。

在安全率和感染发生率上相对于PICC都是比较有优势的,而且患者对这种方法的接受程度也相对比较认可[4]。

现将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方便为临床上输液港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方法和步骤征得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前提下,在手术室由血管外科医生进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

首先患者采取仰卧位的姿态,在医师局麻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皮下植入;①通过锁骨下静脉的方法进行植入,皮下局部麻醉之后,使用穿刺套针,在锁骨下缘中外1/3处穿刺进去,通过导丝牵引,将导管放入血管中。

在0.5~1 cm处钝性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做1个皮袋及隧道,以固定输液座和导管,最后将导管与输液座连接,回抽见血后用肝素盐水封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简介】
本文旨在介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问题。

【目录】
第一章: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1.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分类
1.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特点
第二章: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适应症
2.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禁忌症
第三章: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技术
3.1 操作前的准备
3.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
3.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与管理
3.4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与护理
第四章: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与处理
4.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常见并发症
4.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注意事项
5.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注意事项
5.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注意事项
5.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拔管注意事项
【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获取相关操作示意图和使用
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指中国制定和执行的医疗器械管理
法规,详细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2、《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指中国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的规定,包括医疗事故的定义、申报程序以及医疗事故责任的划分等。

【结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IVP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1]。

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科8例恶性肿瘤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植入输液港装置,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8例恶性肿瘤患者因长期静脉化疗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男性,6人;女性2人,52~77岁,其中2例肺癌,1例脑癌,2例直肠癌,3例食管癌,由于均需要行长期静脉化疗,签订知情同意后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1.2 方法均采用锁骨下静脉入路,患者在导管室,常规心电监护,仰卧位,护士协助患者头部略偏向左侧,右侧锁骨中、外1/3交界、锁骨下缘约1~1.5cm处记号笔标记为穿刺点,术区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10ml注射器接穿刺针负压下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见暗红色血压进入注射器内引入导丝,顺导丝引入静脉留置导管,透视下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上方约1~2cm,留置导管长度约17cm。

然后在穿刺点下方横切约2~3cm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呈囊状空间,使用隧道针将导管由穿刺点引入皮下囊状空间内,尾端连接药盒并固定,试注肝素盐水无渗漏后,将药盒填人囊袋内,缝合皮肤切口。

2.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患者在接受一项新技术前,植入术前护士应耐心向患者接受本技术的治疗流程、注意事项、植入方法以及术中术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治疗。

另外在植入术前应协助医生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术后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最重要的是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再次向患者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观察植入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2],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换药更换敷料、抗感染等处理。

术后7天拆线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可能的并发症。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及推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及推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及推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及推广二、提名专家:张英泽三、项目简介:通过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刺激性强,对患者的血管壁造成损伤。

尤其是外周血管,管腔细、血流速度慢,与化疗药物接触时间长,长期反复输注极易造成外周血管永久性损伤,而且一旦化疗药物外渗,还可使周围组织产生坏死,严重者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延误治疗,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

必须选择一个血流速度快、方便应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血管通道方式满足肿瘤患者的应用。

而中心静脉通路成为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最好选择。

中心静脉通路包括: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 AP)。

CVC是经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至腔静脉,但CVC的严重并发症如血气胸、局部血管损伤、易形成血栓,导管感染率高以及带管时间短的缺点往往限制其临床应用,PICC是通过肢体外周血管置管至腔静脉,较CVC在总体并发症及导管留置时间方面优于CVC,但两种通路均有一个严重缺陷:导管暴露于患者体外,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易发感染。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 AP),简称静脉港(PORT),是埋置于皮下组织、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静脉港由供穿刺的输液座和导管两部分组成,相比较CVC和PICC,具备三大优点:一是植入皮下、减少感染;二是不需要频繁维护、减轻护理负担;三是长期留置、生活方便、不易形成血栓。

2008年12月,我们引进并首先在国内推广这一技术,截止2017年12月,通过开展7404例静脉输液港患者经验总结,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穿刺入路、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导管留置期间的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及维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及维护
内容概述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概念 适应症 禁忌症 护理
的概念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又称植入式中央 静脉导管系统( ,),是一种可植入 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 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硅胶静脉导管系 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 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
的装置
穿刺隔
输液港的穿刺部位及导管末端位置
颈静脉 锁骨下静脉 导管头定位
建立皮下隧道部位图示
部位
• 锁骨下窝是埋置注射座的良好选择,实际 情况要根据个体差异,目的为不影响注射 座的稳定及患者的活动,埋置注射座处的 皮下组织厚度0.5~1.5为宜。
输液座安装部位
的术后护理
• 进行术后健康教育:
• 1.植入注射座3天内疼痛可较明显,可给予 止痛药物,保证无痛、良好的睡眠、解除 焦虑情绪。
穿刺
有用的技巧
调整无损伤针,使针的斜面背对输液港的注 射座的导管接口, 可以更有效的冲洗干净注射 座内的残留药物
穿刺插针注意事项
针头必须垂直刺入,以免针尖刺入 输液港侧壁
穿刺动作轻柔,感觉有阻力不可强 行进针,以免针尖与注射座底部
推磨,形成倒钩 注射、给药前应抽回血确认位置。若抽不到回血, 可注入 5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 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
输液港使用和维护
■ 评估 ■ 物品准备 ■ 消毒 ■ 穿刺 ■ 固定 ■ 采血
■ 用药 ■ 冲管、封管
■ 更换敷料 ■ 拔针 ■ 宣教
评估 输

物品准备

维 护
消毒
穿刺 冲、封管


拔针
评估
仔细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 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及推广二、提名专家:张英泽三、项目简介:通过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刺激性强,对患者的血管壁造成损伤。

尤其是外周血管,管腔细、血流速度慢,与化疗药物接触时间长,长期反复输注极易造成外周血管永久性损伤,而且一旦化疗药物外渗,还可使周围组织产生坏死,严重者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延误治疗,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

必须选择一个血流速度快、方便应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血管通道方式满足肿瘤患者的应用。

而中心静脉通路成为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最好选择。

中心静脉通路包括: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 AP)。

CVC是经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至腔静脉,但CVC的严重并发症如血气胸、局部血管损伤、易形成血栓,导管感染率高以及带管时间短的缺点往往限制其临床应用,PICC是通过肢体外周血管置管至腔静脉,较CVC在总体并发症及导管留置时间方面优于CVC,但两种通路均有一个严重缺陷:导管暴露于患者体外,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易发感染。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 AP),简称静脉港(PORT),是埋置于皮下组织、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静脉港由供穿刺的输液座和导管两部分组成,相比较CVC和PICC,具备三大优点:一是植入皮下、减少感染;二是不需要频繁维护、减轻护理负担;三是长期留置、生活方便、不易形成血栓。

2008年12月,我们引进并首先在国内推广这一技术,截止2017年12月,通过开展7404例静脉输液港患者经验总结,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穿刺入路、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导管留置期间的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1)国内首次通过改变静脉穿刺入路及改进手术细节来减少导管断裂的发生:国外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多采用锁骨下静脉入路,而此手术方式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产生导管夹壁综合征(Pinch-off 综合症),本课题在国内首次通过改变穿刺入路为颈内静脉入路进行穿刺,极大的减少了Pinch-off 综合症的发生。

在颈内静脉穿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细节点,在穿刺点外扩1cm 建立导管隧道,从而减少因穿刺点导管角度过小导致的导管成角畸形、继而破裂,并且将静脉港座放置与锁骨下一横指,减少了静脉港座与导管连接处与锁骨摩擦导致的导管断裂,提高了安全率,此技术在国内外属首创。

2)通过大宗临床病例发现导管末端位置与纤维蛋白鞘的发生密切相关,从而规范导管末端位置,将静脉输液港导管末端放置于右侧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平脊柱右缘第7、8后肋,降低纤维蛋白鞘发生率。

3)首次推出采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联合5mL肝素钠盐水(0.05U/L)正压封管方法,降低导管阻塞发生率。

4)发明“无底边镂空等腰三角蝶翼针垫衬敷料”,解决了透明敷贴与蝶翼针难以分离的问题。

5)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确保静脉输液港使用和维护安全:成立了输液港护理专业组,承担对院内各科室及基层医院护士输液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及资质准入评审等工作。

静脉输液港相关制度的制定与管理,使护士操作有了规范、统一的标准。

包括三个方面:静脉输液港使用和维护操作流程;设计管理表格;制订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及相关文件。

历时9年,在国内既无临床经验、又无专业标准的情况下,对静脉港的植入、维护、取出管理、并发症的防治及专业护理的培训做了系列临床研究,建立国内首家静脉输液港培训基地(静脉港维护培训基地,巴德中国医学科学中心通道学院,静脉输液港临床教育基地)。

将本课题成果推广至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并举办15期全国静脉港培训班,为全国培训了700余名合格医护人员。

组织制定了静脉输液港的中国标准(《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研究成果在国内及国际发表学术论文32篇(SCI收录2篇)。

本项目获得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四、全部完成人及技术贡献(公示内容包括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排名第一耿翠芝,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参加本项目的整体技术方案设计及实施。

静脉输液港培训基地负责人。

技术推广主要负责人。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6篇(其中SCI 1篇);主编专著1部。

自2008年2017年分别获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

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主研人)。

排名第二李海平,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承担本项目的辅助设计、临床课题设计及实施等。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4篇,对静脉输液港的手术操作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做处突出贡献。

于2002及2010年度分别获得河北医学进步奖一等奖各一次(分别第三主研人及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三周涛,副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参与静脉输液港手术操作及技术推广。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3篇(包括SCI文章一篇)。

分别于2014及2016年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均为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四:王建新,副主任护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参与静脉输液港维护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并参与会议推广授课。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9篇。

于2017年度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五唐甜甜,主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参与完成静脉输液港手术操作与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于2016年度及2017年度分别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二主研人)及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三主研人)。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SCI论文1篇。

排名第六马力,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参与完成静脉输液港手术操作及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总结。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2篇(包括SCI 1篇)。

于2012年度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七焦俊琴,主任护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参与静脉输液港维护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技术推广。

创新设计了蝶翼针垫衬敷料,并应用临床中。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5篇。

于2014年度及2015年度共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八谢艳丽,副主任护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分析总结静脉输液港规范化观察记录表并将技术推广应用。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5篇。

于2013年度及2015年度共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九苏金娜,主管护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参与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推广。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4篇。

2016年度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一主研人)。

排名第十孙玉巧,主管护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要完成制定了输液港使用和维护的操作标准,蝶翼针穿刺标准并将技术进行推广。

成立我院“输液港使用和维护培训基地”,为基地组长。

主要参与静脉输液港维护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技术推广。

撰写与本研究有关论文2篇。

于2014年获河北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

五、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推广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本项目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副院长,原河北省乳腺中心主任耿翠芝教授主持并完成。

自2008年开展此项目以来,课题组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手术操作及使用、留置期间的常见问题及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进行了系列课题并将其研究成果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本项目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大连、四川、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全国62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举办静脉输液港培训班15次,举办相关国内及中外交流会10余次,参加国内外相关会议14次,为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培训了700余名合格医护人员推广了本研究的成果,团队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为依托单位,整合医院多个科室的骨干力量,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人力物力资源的大力支持,并对项目进度、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管审核,对项目完成起到了组织、管理和协调的作用。

临床研究回顾7404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历,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手术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极大的减少了因手术方式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在临床实践中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制定了规范化操作及管理,保证静脉输液港的安全使用,减少了护士的临床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本项目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承担,为第一完成单位,知识产权归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发表相关论文如下:1)徐波, 耿翠芝. 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5.82)Li Ma(马力), Yueping Liu(刘月平), Jianxin Wang(王建新), Yuan Chang(常媛), Long Yu(俞龙), Cuizhi Geng(耿翠芝).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systems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 single-institutio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996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Mol Clin Oncol, 2016,4(3):456-4603)Tian-Tian Tang(唐甜甜), Yun-Tao Li(李云涛), LiNa Zhang(张丽娜), Hhaiping li(李海平), Cuizhi Geng(耿翠芝), Tao Zhou(周涛). Handling measures for the implantable vascular access device to prevent of catheter fracture/disruption[J]. Int J Clin Exp Med, 2016;9(2):3191-3196.4)周涛, 唐甜甜, 李云涛, 李海平,耿翠芝.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两种不同植入方式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35(7):753-7555)周涛, 唐甜甜, 耿翠芝, 李云涛,李海平.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2007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4):348-3506)焦俊琴, 唐甜甜, 孙玉巧,李海平. 静脉输液港再通障碍41例原因分析[J]. 山东医药, 2014,54(23):98-99.7)王建新, 唐甜甜, 谢艳丽, 李海平.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58-960.8)焦俊琴, 苏金娜, 李士颖, 张彦茹. 静脉输液港蝶翼针垫衬敷料的设计与应用[J]. 护理研究, 2014, 28(12):4309-4310七、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1)王建新, 武中林, 王伟娜, 苏金娜, 焦俊琴. 输液港导管位置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2017.3,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周涛, 唐甜甜, 李海平, 耿翠芝.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6.5, 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焦俊琴,苏金娜, 孙玉巧, 王建新, 康琳.医院静脉输液港护理专业组在输液港使用和维护中的作用. 2014.5, 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4)苏金娜,谢艳丽,焦俊琴,王建新,王建平. 规范化管理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6.5, 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5)谢艳丽,焦俊琴,师秀英, 苏金娜, 王建新. 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护理研究,2014.5, 河北医学科技奖, 二等奖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要简要叙述在项目中的合作经历,包括合作时间、方式及共同产出,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来证明是真实合作,严禁拼凑报奖):完成人耿翠芝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副院长,原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科主任,是本项目第一完成人,组织、指导并完成本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