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2篇PEP seventh gra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ume I ,r informati on exchange" teaching plan编订:JinTai Co I I ege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2篇前言: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了解信息交流的意义。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不同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教学难点: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

网上交流教学设计

网上交流教学设计

说课稿网上交流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期1.2节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网络下载和检索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网络交流的基本工具。

●能合理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对于学生了解互联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及新课标精神,设置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掌握互联网中交流的基本工具。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检索、讨论、辩论,掌握互联网中常用交流工具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网络交流能力及网络安全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互联网常用交流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三、说学生●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同时也对新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1.1节学生已经掌握了互联网中基本的下载与检索的技能技巧。

●经过上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四、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

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方式,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通过检索与辩论,让学生掌握网络交流工具的特点,同时也通过学生的举例及教师的总结,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五、说教学环境本节课需要带投影的多媒体网络机房。

六、说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引入课程(二)、列出问题、分组检索(三)、小组辩论、教师补充(四)、提出安全、分析提高(五)、随堂作业、巩固练习(一)、视频激趣、引入课程(3分钟)●以视频展现互联网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我们如何在网络上交流?可以使用的交流工具有那些?[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列出问题、分组检索(8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选好小组长。

●布置任务——《辩论赛》论题为:网络中实时交流好还是非实时交流工具好让学生从以下问题入手,上网检索。

1.各自论述实时交流与分时交流工具的优点2.各自论述对方的缺点3.举例论证4.师生总结[设计意图]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

网上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网上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课题:网上信息交流(1课时)陈秀玲一、课题分析:《网上信息交流》一课,对应到课本教程,归属于第十章走进网络世界,本章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第二节功能强大的因特网,第三节安全上网,健康上网。

我把本节内容穿插在第二节之后,第三节之前,信息交流,是功能强大的因特网的一个延伸与拓展,但在网上信息交流也存在着局限和弊端,从而引出第三节课安全上网、健康上网的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们学校是泗阳的重点中学,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本节的内容是他们较感兴趣的,同时由于他们平时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交流的方法,如用QQ、MSN聊天等,有一部分学生也会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相互联系,我们平时上课都用FTP上传下载教学资源,同学们也熟悉广播软件的交流。

但对网上信息交流基本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和交流的方法,并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2)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通过信息交流获取知识和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利用同学们会用的方式,体验如何实现网上信息交流,理解网上信息交流多样性。

通过实例探讨,网上信息交流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最优方案进行交流。

把社会实例影射到课堂实际,通过QQ远程控制协作功能,把课堂推向高潮,使学生对网上信息交流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同学们网上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交流,主动探索的能力;利用信息交流来获取需要的知识或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交流的方式和特点。

2、教学难点:根据信息交流的目的,正确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

五、教学过程。

第3课《网上交流》教案

第3课《网上交流》教案

第3课《你问我答—网上交流》教案一、教学对象分析知识和能力方面: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学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统一讲授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学生已有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通过网络交流信息的理性认识,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生理和心理方面:自主意识较强、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想表现,又怕表现”的心理状态。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交流的手段越来越多地依靠互联网来进行,而QQ日益成为互联网上使用最频繁的信息交流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QQ 的账号申请、如何登录QQ,认识QQ2011主界面及应用QQ进行网上交流的操作,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网络交流技能。

让学生了解网上交流工具分为实时交流工具和非实时交流工具;并培养他们网络安全意识。

2.编排意图本课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网上搜索的基本技巧和网上购物基础知识下安排的,内容实用性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网络注册的一般方法(2)掌握QQ界面的组成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网上交流(3)按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交流方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究学习到师生总结提炼,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的提升。

(2)提高网上交流能力;通过自主探究与教师导学,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点。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1)通过学习,学会分析,选择合适便捷的网上交流方式。

(2)能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QQ账户的申请,重点是加入好友,文字、语音两种信息交流方式。

2.难点:QQ账户的申请,重点是加入好友,文字、语音两种信息交流方式。

五、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

网上交流信息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网上交流信息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网上交流信息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作者:李小华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4期摘要: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任何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信息,也在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历国家数字图书馆、风景名胜区、尽情享受网上购物、网上交流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关键词:网络交流信息博客一、教材本节课是重大课标版第六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二节网上交流信息的内容,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网上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并能够掌握申请博客的方法。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博客已经成为方便、快捷、经济的重要通信手段,了解它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学生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网络和新奇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让学生了解网上交流工具分为实时交流工具和非实时交流工具;并培养他们网络安全意识。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一种方法:注册自己的博客账号;按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交流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践,自主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意识,建立良好的网上信息交流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给予人帮助及获得帮助的快乐。

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四、学习重点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2.了解网上信息交流的方式;3.能够灵活的运用博客,撰写博客。

五、学习难点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结合练习切合实际分层提高。

六、教学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式及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与合作精神,重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共4篇)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共4篇)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共4篇)篇:《信息交流》设计《信息交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很多学生对互联网都有所了解,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应用。

但仍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使用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交流。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2篇:交流教学设计《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增长学生见识。

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1.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实物投影仪及搜集的资料2.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操作,尝试网络各种功能,如:下载资料、网上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等。

预习提纲1、能初步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上网都做些什么?(让学生适度谈一谈)师:是啊,网络就像是一条高速路,把我们和世界联系在一起。

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快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出示课题,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板书出示(信息高速路是什么,信息高速路带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要求:a、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6.3信息交流一、导入1、播放歌曲《千里之外》片段,请同学们听一听。

探讨歌词:为什么这首歌的作曲者会不知道天涯之外,对方是否还在?为什么又会感慨生死难猜?因为距离等条件限制,导致信息无法交流。

2、出示数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网上的比例达99.7%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3亿“健康码”助9亿人畅通出行说明:信息交流是人的基本生存之道。

引出课题。

二、新授1、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信息交流有哪些作用?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受增强彼此的沟通与理解寻求必要的帮助与支持2、探讨从古至今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以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信息交流是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

中国古老的烽火台、澳大利亚图著人用来报警和捕猫的各种呼啸声,无不显出在文明初期人类信息交流多半是以自然的声、光为载体的。

这些信息交流式具有实时传播的特点:传递者和接受者必须同时在场,这种信息传递只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

即使是百丈狼烟,信息传递距离也是有限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人们能通过文字实现文明的传承。

而后来逐步出现的报纸、电话、广播、电视等信息交流方式,延伸了人类的眼晴、耳朵等器官的功能。

计算机与网络的出现,促成了一个全球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都有可能通过网络在同一时刻“面对面”地学习和交流。

3、说一说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

电话、短信、QQ、微信等等。

4、通过距离探讨信息交流的一般方式。

三、实践练习1、给同学通过QQ发送消息,在线或者离线都可以。

2、在下列情形下,采用什么交流方式比较合适?为什么?(1)需要与聋哑人进行交流(2)需要与相隔千里的朋友进行交流(3)需要马上与同班同学交流3、打开邮箱,给你的同桌发送一封邮件,介绍个人情况。

四、拓展提升做一做下面的练习:1、你的同学发邮件给你,你没有登录邮箱,可以收到邮件吗?2、从中国往美国发一个电子邮件需要多久?A 几分钟B 一天C 一个月3、你的同学在外地需要一个急用的文件,你应该怎么做?A 亲自送过去B 打印出来寄过去C 用QQ传输五、小建议1、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2、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网络交流导学案

网络交流导学案
二、知识详解:
一、实时交流工具。如QQ、MSN、UC、网易POPO等,有些网络软件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提供这类实时交流工具,如阿里巴巴的贸易通等;
优点:可以实现在线人员进行语音、文字、影像的交流,给人的信息更加直观,可信,快捷。实时交流工具可以在线传递文件,可以实现远程协作。这也是实时交流工具倍受欢迎的原因。局限性:就是交流双方要同时在线,虽然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但无法摆脱时间的限制,这也给交流双方带来实际交流的不便。交流的双方可能因为无法同时上线而影响文件的传送和交流。虽然QQ、贸易通等工具提供了在线留言的功能,但这种交流也只能实现对单个交流对象的单向的短小文字信息交流,语音与图像却无法实现交流。
B.博客基于网页,采用类似于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
C.我们可以通过博客极富个性化的思想,见闻以及个人收集的知识以“帖子”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出来共享
D.博客可以写作“播客”,发帖内容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3、假如你的用户名为xyz,电子邮件服务商的主机名为,那么你的E—mail地址是()
A.xyz B.http://xyz163C.xyz@D.xyz#
利用电子邮件可不可以给自己发邮件。
利用电子邮件可不可以同时发给多个人。
电子邮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Internet服务之一,下面()是一个正确的电子邮件地址
A.Ping 198.105.232.2 B.@fox
C.fox@ D.fox^_^@public.pt.tj.con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第三中学
教学设计
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天才来自勤奋!
下列关于“Blog”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
B.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非常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题目:网上信息交流设计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人:高飞云
“穿越时空”的体验
《网上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八年级课程中的知识拓展部分,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网上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并能够掌握申请电子邮箱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e-mail已经成为方便、快捷、经济的重要通信手段,掌握它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储备:1.windows操作系统;2.word文字处理软件;3.网络基础知识。

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阅读概括总结、类比迁移、抽象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对新知有强烈的求知欲,自我意识较强、好动、注意力分散等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及情感状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一种方法: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及收发电子邮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践,自主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意识,建立良好的网上信息交流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给予人帮助及获得帮助的快乐。

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四.教学重点:
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
2.了解网上信息交流的方式;
3.能够灵活的运用电子邮箱传递和接收信息。

五.教学难点:
1.运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重、难点突破措施: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结合练习切合实际分层提高。

六.教学方法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式及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与合作精神,重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

七.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INTERNET;3.ppt课件;4.学生分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