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上行超速保护有那些方式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实现方式的探讨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实现的探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防止轿厢上行超速引起车顶碰撞事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作是否可靠关系到轿内乘客的人身安全,所以电梯必须要装设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本文详细阐述了上行超速保护的实现方式,从不同方面确保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
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任何牵引和制动环节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梯上升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为了防止电梯发生冲顶事故,GB7588-2003《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驱动电梯要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电梯上升超速原因分析对于曳引驱动电梯,因为对于曳引驱动电梯必然存在对重(对重是提供曳引力的关键部件之一),配重的重量是整个轿厢和部分负载重量的总和,因此是大于空载轿厢的。
在制动器或传动机构失效时,可能会造成轿厢冲顶。
封顶的原因大致如下:(1)电磁制动器衔铁卡阻,导致制动失效或制动力不足。
(2)牵引轮和制动器之间的中间连杆故障。
多见于有齿曳引机的齿轮、轴、键、销等发生折断,造成曳引轮与制动器脱开。
(3)钢丝绳在牵引轮的绳槽中滑动。
由于人体头部的脆弱性,轿厢向上加速会导致车顶碰撞,对轿厢内人员造成重大伤害,因此曳引式电梯必须设置上行超速保护。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要求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工作过程与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基本相似,也是由速度监控元件(如限速器)同步检测出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同时还包括一套执行机构,当获取轿厢上行超速信息时,可将轿厢停止或减速至安全速度范围内。
当检测速度达到设定速度时,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先碰撞一个超速安全保护开关,实施电气保护;如果轿厢的运行速度仍继续升高,则强制实施机械保护。
轿厢上升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测元件的动作下限也为115%V,其上限值略大于限速器所限制的速度但不超过10%。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制动能量应至少达到或高于空车的制动能量-对重系统以监控元件设定的上限值发生上冲的能量。
浅谈常见的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别及检验方法

浅谈常见的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别及检验方法电梯上行超速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引起人员伤亡。
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为了防止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电梯向上运行速度失控而设置的一道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文章根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各种不同类型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电梯;上行超速;类别;检验众所周知,如今的电梯的保护装置还是比较可靠和安全的。
电梯经过强迫减速、限位保护、极限保护等一系列保护装置后,一般不会发生超速冲顶的事故。
但从电梯的机械组成结构上来看,还有存在超速的可能。
第一,现在的曳引式电梯是靠主机上的曳引轮轮槽与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来实现传动的,当曳引轮的轮槽磨损严重会造成打滑,这时就会发生电梯中所说的“溜车”。
第二,齿轮和蜗轮啮合失效,也会导致电梯的超速。
此外,当制动失效时电梯也存在超速现象,即发生抱闸故障、制动器刹车摩擦片过度磨损、制动回位弹簧回复力不够或失效等情况。
当传动系统、曳引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轿厢的重量小于对重侧的重量情况下,都可能造成电梯轿厢上行超速。
1 采用不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电梯类型1.1 限速器-夹绳器型(非永磁同步电梯)当电梯上行的速度达到限速器的上行动作速度时,限速器棘爪卡住棘轮,再牵动与夹绳器相连的钢丝绳使夹绳器发生动作,夹绳器瞬时释放弹簧的是势能,将其带绳槽的钳块作用在超速旋转的曳引轮对应的绳槽上,以此弹簧力矩克服轿厢上行超速产生的转动力矩,进而由两绳槽的上下挤压,制止钢丝绳的移动。
就使用效果来看,由于夹绳器动作几乎是瞬时内完成,对设备冲击震动非常强烈,对重侧尤其严重,而且曳引钢丝绳以及夹绳器受损非常严重,夹绳器使用寿命短。
目前夹绳器属于最常见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2 限速器-安全钳型(非永磁同步电梯)根据安全钳型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双向安全钳(与下行的安全钳一体)和单向安全钳。
双向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侧,通过夹持导轨工作,受轿架结构的限制和制约,结构设计紧凑,安装调整较麻烦,但安全保护范围比其他型式高;单向安全钳安装在对重支架上通过夹持对重导轨工作,另外在机房需要另外安装一个限速器,使井道内的布置更困难,而且要求必须使用实心的对重导轨,大幅度增加设备成本,目前较少采用。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摘要】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003版的新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其中有一部分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采用双向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实现。
本文主要探讨双向限速器与安全钳的实际调整与验证。
【关键词】超速保护装置;安全钳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设备及所在建筑的安全规定的技术与管理要求2003版的第9.10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或对重或钢丝绳系统或曳引轮及其刚性连接的部件上。
通常采用以上4种方式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1)作用于轿厢上,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实现。
(2)作用于对重上,装于对重下行的安全钳。
(3)作用于钢丝绳系统,上行超速夹持曳引绳的装置。
(4)作用于曳引轮及其刚性连接的部件上,即对曳引机制动轮与曳引轮是刚性直接连接,或通过主轴刚性连接一体,其制动装置即可作为上行超速保护。
当空轿厢上行超速至标准第9.9.3条规定的速度时,应使空轿厢制停,且制动装置必须由两套独立装置组成,当其中仅有一套作用时至少使其减速至额定速度115%以下,而且减速度不得大于1g。
本文主要探讨“双向限速器与安全钳的现场调整与验证”,并以日立电梯公司所使用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为分析对象展开。
在工作过程中,安装现场的施工人员在检验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时常出现“上行安全钳试验失效”这个问题,本人经过多次现场调整指导与参考相关书籍,总结原因有四点:1.对国家标准的理解不全面。
表现为对上行安全钳与下行安全钳验证效果的错误判断许多人错误地主观认为上行安全钳与下行安全钳试验的效果等同(必须使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然后根据GB7588-2003标准对其制动力符合规定的“应能是空载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减速降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减速度值不大于1g。
”根据上述国标的规定,上行安全钳的试验只需确认: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上行,并通过模拟方法使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动作,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是否使电梯曳引机立即停止转动;在曳引机制动器开启状态下,检查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并制停轿厢。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有那些方式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的方式有哪些一、上行超速的技术原因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
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任何牵引和制动环节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梯上升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
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1.制动弹簧松弛、闸瓦和制动轮之间的摩擦导致闸瓦和制动轮过热,导致制动能力下降,制动器卡死、制动器臂、轴销断裂等故障导致制动器不能有效闭合;2.曳引机主轴、轴承、齿轮、蜗杆和其他机械零件断裂或损坏,曳引力严重下降;3.曳引条件被破坏,牵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打滑;4.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电机过热烧坏、电源电压异常波动等原因引起的超速。
二、部分电梯在使用中存在上行超速隐患以上分析的超速原因中,制动器故障引起的上行失控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一些电梯使用的制动器不是安全制动器。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2.4.2.1条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力的制动器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并且具有合适的尺寸,以满足: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时,制动轮(或盘)仍能获得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缓速下行”。
本来这是一条很好规定,它要求制动器机械部件设计时必须有冗余,以便当某一部件工作失效时,制动器仍能使电梯可靠制停。
可惜在GB7588-1995中,这条规定被暂缓执行。
由于这条规定的暂缓执行,致使部分电梯制动器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也为非安全制动器的制造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在部分电梯上的运用不仅给电梯上行失控带来了隐患,电梯安全回路所有的电气安全开关保护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因为电梯电气安全保护最终都是通过安全钳的可靠制停来发挥作用的。
目前在用电梯上,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应用不在少数,由于运用了这种制动器而导致电梯上行冲顶的事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在电梯安全运行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种具有先天缺陷的非安全制动器应引起重视。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要求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要求电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需要安装多种安全装置进行监测和保护。
其中之一就是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本文将对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一种用于监测电梯上行时速度是否超过设定值的装置,当电梯上行速度超过设定值时,该装置会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和电梯的运行安全。
首先,对于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准确可靠: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必须具备准确判断电梯速度是否超过设定值的能力,且工作可靠。
它需要通过感应装置获取电梯的速度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灵敏度: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敏度,能够快速地检测到电梯的速度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它应该能够在电梯速度超过设定值的瞬间发出警报,以提醒操作人员和乘客。
3.可调性: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当具备可调性,即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调整速度设定值。
根据电梯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可以设置不同的速度设定值,以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
4.双重保护: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该具备双重保护功能,即不仅可以通过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和乘客,还能够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例如,可以通过切断电梯的电源,自动减速或者自动停止电梯的运行。
5.稳定性: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地稳定运行。
它应该能够抵抗外界干扰,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温度变化,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除了以上基本要求,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还需要符合一些具体的技术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指标要求:1.动作速度: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一般应小于或等于1秒。
即当电梯速度超过设定值1秒以上时,装置应该立即发出警报。
2.报警方式: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具备多种报警方式,可以通过声音、光线等方式发出警报。
同时,报警信号应该清晰明确,能够被操作人员和乘客容易辨认和理解。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要求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要求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电梯安全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装置,用于保障电梯上行过程中的安全。
下面将从装置的原理、要求和常见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装置的原理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通过感知电梯运行速度的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一定限制值时,装置将发出信号,使电梯立即停下,以避免发生事故。
二、要求1. 安装位置: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电梯机房或者电梯井道内,并应保证传感器能够准确感知电梯的运行速度。
2. 检测灵敏度:装置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能够准确感知电梯的运行速度,避免误判。
3. 触发信号: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限制值时,装置应立即发出触发信号,将电梯停止。
4. 系统可靠性:装置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期运行而不发生故障,同时要保证装置的自检功能正常,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5. 安全保护措施:装置应具备即时停止电梯的功能,并能够自动复位,以保证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6. 报警功能:装置应具备报警功能,当装置检测到电梯发生超速情况时,应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7. 符合相关标准:装置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GB7588《电梯参数及安全规范》等。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装置感知灵敏度不够:这可能会导致装置不能及时感知到电梯的超速情况。
解决方法是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使其能够准确感知到电梯的运行速度。
2. 装置频繁触发:这可能是由于装置的检测灵敏度过高,或者装置本身存在故障。
解决方法是调整装置的灵敏度,或者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维护。
3. 装置无法及时停止电梯:这可能是由于装置故障或者与控制系统的连接出现问题。
解决方法是对装置进行检修维护,或者修复控制系统与装置之间的连接问题。
4. 装置报警功能失效:这可能是由于装置自身故障或者与报警系统的连接问题。
解决方法是对装置进行检修或更换,并检查报警系统与装置之间的连接情况。
上行超速保护试验方法

上行超速保护试验方法
上行超速保护试验那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咱先说说步骤哈。
首先得准备好各种设备,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好武器一样。
然后呢,启动设备,让它慢慢加速。
这时候就得瞪大双眼盯着各种数据,跟老鹰盯着猎物似的。
要是发现不对劲,赶紧采取措施。
那注意事项呢?嘿,可不能马虎!一定要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不然万一飞出去了咋办?就像房子不牢固会塌一样,这多吓人呐!
再说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就好比走钢丝,得小心翼翼保持平衡。
要是不稳定,那可不得了,说不定就来个大事故。
所以在试验过程中,各种安全措施必须到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这上行超速保护试验的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比如在高楼的电梯里,要是电梯突然失控往上冲,这时候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就派上大用场了。
它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关键时刻拯救大家。
优势也很明显啊,能大大提高安全性,让人们放心使用各种设备。
这难道不好吗?
给你举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次在一个大楼里,电梯突然出现故障往上冲,幸好有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及时刹住了车,避免了一场大祸。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个装置,那后果得多严重啊!
所以啊,上行超速保护试验非常重要。
它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相关知识解析电梯

电梯上行超速爱护装置相关学问解析 - 电梯上行超速爱护装置是可以有效防止轿厢由于上行超速而导致的冲顶事故的重要部件,电梯上行超速时,会引起严峻的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引起人员伤亡。
因此,电梯必需要装设上行超速爱护装置,并在日常电梯的检验中,严格执行对电梯的监督检验,深刻生疏到上行超速爱护装置技术的重要性,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有效避开电梯事故的发生。
一、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爱护装置的规定在《电梯制造与安装平安规范》GB7588-2003中明确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上装设的轿厢上行超速爱护装置必需符合标准要求。
轿厢上行超速爱护装置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是大于轿厢下行平安钳动作速度但不超过该动作速度的10%,且可以制停轿厢,或至少可以把握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章―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中也有相关规定:若轿厢上行速度失去把握的时候,轿厢上行超速爱护装置必需运行,保证轿厢制停,或者至少把握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轿厢上行超速爱护装置运行的同时,应当使一个电气平安装置动作。
二、电梯上行超速爱护装置技术分析1、上行超速爱护装置外部驱动能量的理解在《电梯制造与安装平安规范》GB7588-2003中规定,速度监控装置和制动减速装置两大部分组成电梯上行超速爱护装置。
当前速度监控装置几乎全部使用电梯的限速器,轿厢运行的动能驱动限速器的运行和作用元件动作的外部能量,所以,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制动减速装置驱动能量问题。
制动减速装置的驱动能量依据它的作用分为减速制动和触发制动两部分,外部能量的驱动方式则要视具体状况而论。
上行平安钳和导轨制动器都是制动在轿厢侧导轨上的上行超速爱护装置减速元件,上行平安钳配用双向机械动作限速器,导轨制动器配用单向机械动作双电气触点限速器。
对重平安钳:若使用对重平安钳作为上行超速爱护装置的减速元件,则配用单向机械动作限速器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64938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有那些
方式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有那些方式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引起上行超速的技术原因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
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
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1.制动弹簧松弛、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摩擦引起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过热,导致制动能力下降,制动器卡死、制动器臂、轴销断裂等故障导致制动器不能有效闭合;
2.曳引机主轴、轴承、齿轮、蜗杆等机械部件断裂或损坏,曳引力严重下降;
3.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
4.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电机过热烧坏、动力电压异常波动等原因引起的超速。
二、部分在用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
以上分析的超速原因中,制动器故障引起的上行失控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以前部分电梯采用的制动器不是安全制动器所致。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2.4.2.1条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力的制动器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并且具有合适的尺寸,以满足: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时,制动轮(或盘)仍能获得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缓速下行”。
本来这是一条很好规定,它要求制动器机械部件设计时必须有冗余,以便当某一部件工作失效时,制动器仍能使电梯可靠制停。
可惜在GB7588-1995中,这条规定被暂缓执行。
由于这条规定的暂缓执行,致使部分电梯制动器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也
为非安全制动器的制造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在部分电梯上的运用不仅给电梯上行失控带来了隐患,电梯安全回路所有的电气安全开关保护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因为电梯电气安全保护最终都是通过安全钳的可靠制停来发挥作用的。
目前在用电梯上,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应用不在少数,由于运用了这种制动器而导致电梯上行冲顶的事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在电梯安全运行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种具有先天缺陷的非安全制动器应引起重视。
是改造制动器还是增加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亦或是采取其它措施。
这既涉及经济和安全,同时还涉及曳引机的不同结构,和各种电梯结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
但不管如何,在用电梯的上行超速,尤其是采用非安全制动器的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应引起我们电梯同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真对待。
三、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值得可喜和庆幸的是在新颁布执行的GB7588-2003中,12.4.2.1条被作为强制规定执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制动器工作可靠性的提高。
而且在新标准中,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被明确要求在新装电梯上采用,这必将大大降低新安装电梯上行失控事故。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在电梯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用来使轿厢制停或有效减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
它一般由速度监控装置和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
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装置检测轿厢速度是否失控。
减速装置则包括安全钳、夹绳器和安全制动器,分别作用于轿厢或对重、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和曳引轮。
安全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必须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目前在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电机上通常就是利用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的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
这种制动器机械结构设计冗余,符合安全制动器的要求,不必考虑其失效。
同时由于它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曳引机主轴、轴承等机械部件损坏不会影
响其有效抱闸制停。
当然,它不能保护如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等其它原因而引起的上行超速。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究竟应对哪些类型上行超速起作用?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对制动器制动失效和电机传动失效引起的上行超速起作用。
因此,目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不能做到保护电梯所有的上行超速。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