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找拱形》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次集体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次集体备课
《拱形的力量》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找拱形》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单元
教学
重点
难点
第二单元:
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3.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单元
教学
目标
第二单元: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建筑的观察研究,让学生逐步形成对物体的抗弯曲的认识。利用对比实验验证结论,找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并说出其优点。
每课
教学
目标
第二单元:
《抵抗弯曲》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尹加云: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拓展延伸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第二单元:
《抵抗弯曲》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拱形的力量》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找拱形》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研究
过程

思路
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找拱形》教案

《找拱形》【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安排了三部分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顶形和球形,构建圆顶形和球形的承受压力的特点,并通过认识生活物品中的拱形;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来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

教材中有这么一个教学活动:学生构建了圆顶形概念后,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剖开的乒乓球看一看,捏一捏,了解乒乓球的厚薄与软硬,接着通过小组活动认识到三个乒乓球壳倒扣在桌子上有着较大的承载能力,让学生产生极大地心里冲击力,最后让学生借助于教材插图的抽象过程,希望学生认识到圆顶形是拱形通过围绕拱顶中心至圆心的中心线旋转而成,来完成圆顶形是拱形组合的概念构建。

但是,对于圆顶形不产生外推力的这一特点,教材未作出帮助构建的实验设计。

另外教材中对于球形是任何形状中最坚固的一种形状的概念构建,也只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按压乒乓球实验容易出错,也很难像半个乒乓球抗书那样直观。

【学生分析】学生在建构了圆顶形的概念后,通过对剖开的乒乓球看一看捏一捏,了解乒乓球的厚薄与软硬,接着通过小组活动认识到三个乒乓球壳扣在桌面上有着较大的承载能力这能让学生产生极大地心理冲击力,但是,让学生只通过教材提供的抽象插图,来构建圆顶形是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是很难直观、明了、内化的。

学生对于球形概念的构建同样存在困难,怎么证明球形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这一论点,即便是和圆顶形的抗弯曲能力比较,怎么比对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难以解决的问题。

个人认为圆顶形承载一摞书的活动学生印象深刻,会对后续球形是最坚固的形状产生明显的抵触,那么在指导时教师除了强调圆顶形的强,还应试着让学生从反面、侧面按压剖开的乒乓球,体会到圆顶形的承受能力强是在弧顶面,为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和圆顶形一样的弧顶面,所以是最坚固的埋下伏笔。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拱形——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1.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

2.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六年级上册科学《找拱形》

六年级上册科学《找拱形》
3、下面(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脚骨的数量多 B、脚部的肌肉发达 C、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4、人的脚能承载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
填空:
找拱形
1、圆顶形可以看成 的组合,它具有 承载压力大的特点,又没有拱受压时向 推的力。 2、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比如,人体的 、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3、整个乒乓球的形状叫 ,这样的形状可以看成是拱形的 。
找拱形
压力
拱形结构承载重力有什么特点?
拱形受竖向压力时, 同时要产生向两边的 水平推力,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我们知道哪些 拱形建筑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古 代 拱 门 现代拱形屋顶
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呢?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圆顶形 圆顶形 球形 球形 圆弧形 圆弧形
鸡蛋能承受多大的力,其形状有什么意义
当鸡蛋均匀受力时,可以承受34.1 千克的力呢! 鸡蛋具有如此大的承受力,是与它特有的蛋形曲线和科学的结构分不开的。奇妙的鸡蛋为我们展现了以最少的材料造出最大的空间,并承受很大的力的大自然的杰作。一个鸡蛋长为4厘米,而蛋壳厚度只0.38毫米,厚度与长度之比为1∶130,以其特有的蛋形曲线塑造了它的外形。具有曲线的外形,厚度又很薄,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在建筑上叫薄壳结构。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分部分观察、用手捏的研究方法
二、观察分析塑料瓶形状设计的科学道理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这些都与瓶子承受力的需要有关
二、观察分析塑料瓶形状设计的科学道理
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圆柱形受压均匀 而不会变形;2、圆柱形省料。3、几何形状可减少瓶之间的空间,运输时安全、节省空间。 4、瓶子的花纹起到防滑的 作用。

六年级《找拱形》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找拱形》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找拱形》教学设计-《找拱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四课。

本单元体现的是设计与技术的理念,这也是韦钰院士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时所大力倡导的理念。

本单元主要围绕形状与结构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来结构教材,一共有八课,前面的七课都是探究不同形状结构所包含的力学道理。

其中,第一课《抵抗弯曲》、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探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第三课《拱形的力量》、第四课《找拱形》则是探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拓展到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还从人造物体扩展到生物体。

在研究了典型的拱形的特点后,本课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认识生活物品中的拱形;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

这不但使学生对拱形的概念加深,也使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了解圆顶形和球形的承重特点。

狭义的拱形概念是指像第三课中的纸拱、瓜皮拱那样的拱。

其他由不同曲面构成的形状分别叫圆顶形、球形、弧形、抛物线形等等。

广义的拱形结构概念则包括所有的弧形,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称作弧形结构。

基于学生的水平,我们采用狭义的称呼。

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把圆顶形、球形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使学生对弧形结构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第二,观察分析塑料饮料瓶形状结构的设计。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项活动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可以涉及美观、方便或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三,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

与生命世界的学习联系,加深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

2、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找拱形何莹莹.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找拱形何莹莹.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找拱形何莹莹.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科学》教材第六章“形状与结构”中的第4节“找拱形”。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拱形结构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拱形的概念,掌握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承重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承重优势。

难点:理解拱形分散压力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纸、胶棒、剪刀、直尺、小型砖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如桥梁、门廊等),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展开:a. 讲解拱形的定义和特点。

b. 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拱形结构。

c. 实践活动:学生用纸制作拱形和矩形结构,并进行承重实验。

d. 例题讲解:分析拱形结构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e. 随堂练习:设计一个拱形结构,并说明其优势。

3. 知识巩固:通过提问和解答,加深学生对拱形承重原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找拱形》2. 主要内容: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的承重原理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

2. 答案示例:拱形结构在桥梁设计中应用广泛,如赵州桥。

其优点在于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同时分散压力,使结构更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概念和承重原理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拱形的设计尚需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更多拱形结构的例子,深入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学生用纸制作拱形和矩形结构,并进行承重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观察分析塑料瓶形状设计的科学道理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上部 形状 最厚的地方 圆顶形 瓶口 中部 瓶身圆柱形 表面环状的拱形 最薄的地方 底部 内凹 类似圆顶形 瓶身
最硬的地方
瓶口
最软的地方
瓶身
这些都与瓶子承受力的需要有关
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 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1、圆柱形受压均匀 而不会变形;2、圆柱形省料。 3、几何形状可减少瓶之间的空 间,运输时安全、节省空间。 4、 瓶子的花纹起到防滑的 作用。
三、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
• 人们利用拱形、圆顶形、球形、圆弧形 的特点创造了很多人造物体,在自然界 ,有没有天然的拱形呢? • 我们自己身上有拱形结构吗? • 你了解生物体构造中的结构与功能吗? •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保护胸腔中的内脏
肋骨 拱形
保护大脑
头骨 球形
足骨 拱形
承载重量
这些外壳的形状对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 龟壳拱形 贝壳圆顶形、弧形

找拱形
1、安全帽承载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 B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的原理。
2、国家大剧院的形状类似于( B
A、扇形 B、 拱形 A、圆顶屋顶 C、塔形
)。
3、下面( C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B、赵州桥 C、金字塔
4、人的脚能承载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C )。
A、脚骨的数量多 B、脚部的肌肉发达 C、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第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谢谢大家
再见
球壳本身不厚、很薄、较软
试一试,三个这样的乒乓球壳扣 在桌面上能承载多大的压力?
可以放很重的书、能承载很重的力。 乒乓球壳是圆顶形,可看作是拱形 的组合,它承受压力大;受压时还 没有向外的推力
用手使劲捏、压一个完整的乒 乓球,容易压瘪吗?
感觉很硬、乒乓球纹丝不动
观察圆顶形的受压情况
形状 实验方法 承受的书本数 形状是否发生改 变 我们的发现 圆顶形
什么是圆顶形和球形? 圆顶形 拱形 球形
一条西瓜状
半个西瓜状
一个西瓜状
一、了解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圆顶形 球形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观察剖开的乒乓球壳,看看、 捏一捏,它的厚薄、软硬怎样?
试一试,三个这样的乒乓球壳扣 在桌面上能承载多大的压力?
用手使劲捏、压一个完整的乒 乓球,容易压瘪吗?
观察剖开的乒乓球壳,看看、 捏一捏,它的厚薄、软硬怎样?
旋转
用纸条弯 成弓形,几个 相同的拱形可 以拼成一个半 圆形
拱形承重时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 圆顶形还需要抵住吗?
组合成半球形的拱足之间可看做是紧紧相连 的,所以不产生外推力。
拱形 横向轴 拱脚连线 旋转
球形与拱形有 哪些相似的地方? 试着解释球形承载 压力的特点。
球形
拱形 横向轴 拱脚连线 旋转 球形是以拱脚连线为 轴旋转形成的,球形在各 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 都 要坚固。
25本
纹丝不动
圆顶形可以看做是 拱形 的组 合,它承受的压力大 但受压 时 不 产生向外的推力
拱顶 拱形
拱脚 圆顶形
圆顶形与拱形 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试着解释圆顶形承 载压力的特点。
拱顶
纵向轴
拱形以拱顶和拱 脚中心连线为轴旋转, 就成了圆顶形。
拱脚中心 圆顶形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 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 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 外推的力。
汽车上的拱形结构
拱形 拱形
汽车上有很多拱形结构,例如很多汽车的 车顶就采用了拱形结构,这样可以提高车身 的强度和受撞击时的承受力,还可以保持 车身不变形。同时,车顶采用拱形结构增加 了车体的美观,提高了内部空间的高度, 增强了舒适性。
找拱形
判 断
1、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 √)
球形
观看视频介绍
我们还能举出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悉尼歌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
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内部空间很大但 没有柱子,这正是它们形状和结构的优 点所在。
二、观察分析塑料瓶形状设计的科学道理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上部 形状 最厚的地方 最硬的地方 最薄的地方 最软的地方 中部 底部
分部分观察、用手捏的研究方法
2、管状的葱,既结实又轻巧。(


×)
3、圆顶形的贝壳,主要是让它变得更加漂亮。(
4、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以使它更坚固。(√ ) 5、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主要是为了美观、实用。(× ) 6、管状的手臂骨、腿骨又结实又轻巧。(


×
7、肋骨的形状不是拱形的,它是长方形的。(

×
8、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使锅的容量大一点。(
鸡蛋能承受多大的力,其形状有什么意义
当鸡蛋均匀受力时,可以承受34.1 千克的力呢! 鸡蛋具有如此大的承受 力,是与它特有的蛋形曲线和科学的 结构分不开的。奇妙的鸡蛋为我们展 现了以最少的材料造出最大的空间, 并承受很大的力的大自然的杰作。一 个鸡蛋长为4厘米,而蛋壳厚度只0.38 毫米,厚度与长度之比为1∶130,以 现在,像鸡 其特有的蛋形曲线塑造了它的外形。 蛋那样的仿 具有曲线的外形,厚度又很薄,主要 蛋建筑已经 承受压力的结构在建筑上叫薄壳结构。 很普遍了
找拱形
填空:
1、圆顶形可以看成
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 拱形

承载压力大的特点,又没有拱受压时向
推的力。
2、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比如,人体 的 头骨 、 肋骨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3、整个乒乓球的形状叫 球形
是拱形的 组合
,这样的形状可以看成

找拱形
简答题请解释球形物体承受压力时特点。 答: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 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推的力。球形的任何一 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 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压 力 拱形结构承载重力 有什么特点?
拱形受竖向压力时, 同时要产生向两边的 水平推力,把受到的力向 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我们知道哪些 拱形建筑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古 代 拱 门
现代拱形屋顶
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呢? 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球形
球形 圆弧形
圆弧形 圆顶形 圆顶形
蛋壳球形
• 人们发现,蛋壳、蚌壳本身是很薄的,但 是这样的外形却使它们变的坚固起来。从 外观看,这些薄壳结构有的像半球形,有 的像圆球形,有的像不规则但非常美丽的 弧形。尽管它们形态各异,却都有着共同 的力学特征。薄壳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能够把力沿着整个壳体表面向四周均匀 传递,使壳体上单位面积受的力并不大。 更为重要的是,在壳体上不存在作用力集 中于一个地方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