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榨油工艺流程

榨油工艺流程

榨油工艺流程榨油是一种利用油料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的工艺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将油料中的油分离出来,以便用于食用、工业或化妆品等领域。

榨油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压榨、脱溶剂、精炼和成品油制备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榨油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处理榨油的第一步是原料处理,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原料进行清洗、破碎和烘干等处理,以便提高榨油的产率和油质。

首先,将原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然后对原料进行破碎,将大颗粒的原料打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这有助于提高榨油的效率。

最后,对原料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原料中的水分,以免影响后续的榨油过程。

二、压榨原料处理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压榨。

压榨是将经过处理的原料送入榨油机进行加热和压榨,以提取油脂。

在榨油机内,原料经过加热后,油脂会被挤压出来,而残渣则会被留在榨油机内。

经过压榨后,可以得到初榨油和油渣两部分物质。

三、脱溶剂对于某些油料,如大豆、花生等,其油脂无法通过压榨完全提取出来,这时需要进行脱溶剂的工艺处理。

脱溶剂是利用有机溶剂将原料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然后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油脂和溶剂分离。

经过脱溶剂处理后,可以得到油脂和溶剂两部分物质,然后再对油脂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四、精炼精炼是指对初榨油或脱溶剂提取的油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提高油质和去除杂质。

精炼的过程通常包括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

首先是脱酸,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去除,然后进行脱色,利用吸附剂将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去除,最后进行脱臭,通过蒸汽脱臭的方法去除油脂中的异味物质。

五、成品油制备经过精炼后的油脂就可以进行成品油的制备。

成品油的制备通常包括冷却、过滤、包装等步骤。

首先将经过精炼的油脂进行冷却,以便油脂凝固成型,然后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杂质和颗粒,最后进行包装,将成品油装入容器中,以便储存和销售。

综上所述,榨油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压榨、脱溶剂、精炼和成品油制备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成品油。

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原料之一,它不仅是烹饪的必备品,还是许多食品加工的原料。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原料准备、清洗、压榨、脱酸、脱臭、脱色、冷却、灌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食用油的原料主要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

植物油的原料包括大豆、花生、菜籽、棉籽、油菜籽、葵花籽等,而动物油的原料主要是猪油、牛油等。

在原料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异物,然后进行清洗,确保原料的卫生和安全。

2. 压榨。

原料经过清洗后,进入压榨工序。

压榨是将原料中的油分离出来的过程,主要有物理压榨和化学提取两种方法。

物理压榨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原料中的油分离出来,而化学提取是利用溶剂将油分离出来。

压榨后得到的初榨油含有较多的杂质和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 脱酸。

初榨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酸,需要进行脱酸处理。

脱酸是通过碱处理或蒸汽脱酸的方法将油中的酸性物质去除,以提高油的质量和口感。

4. 脱臭。

脱酸后的油还会含有一些异味和杂质,需要进行脱臭处理。

脱臭是通过高温蒸汽将油中的异味和杂质去除,以提高油的纯度和口感。

5. 脱色。

脱臭后的油还会含有一定的色素,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油中的色素去除,以提高油的透明度和美观度。

6. 冷却。

经过脱色处理后的油需要进行冷却,以降低油的温度,防止氧化和变质。

7. 灌装。

经过以上工序处理后的食用油将被灌装到包装容器中,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在灌装过程中,需要对包装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食用油的卫生和安全。

总结。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原料准备、清洗、压榨、脱酸、脱臭、脱色、冷却、灌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食用油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食用油生产过程中也需要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格。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流程不仅关乎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还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用油制作工艺流程

食用油制作工艺流程

食用油制作工艺流程
1.原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油料种子或果实,如大豆、花生、棉籽、油棕果等,进行清洗、筛选、烘干等处理,保证其质量达到要求。

2. 预处理:将原材料进行碾磨或压碎,以便于浸出油脂。

还可以进行蒸煮、烘焙等处理,提高油脂的产量和质量。

3. 浸出:将预处理好的原材料放入浸出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石油醚、氯仿等,进行浸泡、搅拌,使油脂溶解在溶剂中。

4. 脱蜡:将浸出的混合物进行冷却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蜡质,得到粗油。

5. 脱酸:采用碱炼法或酸炼法,将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和其他杂质去除,得到净化后的油脂。

6. 蒸馏:将净化后的油脂进行蒸馏,去除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和异味,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和品质。

7. 灌装:对蒸馏后的油脂进行灌装、密封和标签贴标等操作,最终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食用油。

食用油制作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以确保油脂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选择适当的工艺和设备,也能够提高油脂的产量和品质。

- 1 -。

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企业使用的油料原料为油菜籽,向当地农民收购取得。

收购中严格控制油菜籽质量,对水分高、有霉变粒的拒收。

企业设置有密闭性好的菜籽仓库,用以储存油菜籽。

购入的菜籽经人工卸料至进料口,通过提升机、输送刮板机进入仓库。

企业为季节性生产,每年主要生产期为6月~10月,年生产150天。

企业有含95型压榨生产线和预榨型生产线两条生产线,现分生产线介绍其工艺流程。

1、95线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图1-1 95车间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①筛选油菜籽在前期收获等过程中会夹带着部分杂质,如石子、泥灰、植物茎叶等。

为了提高出油率,减少油份损失,提高榨油机的处理能力,减少机械磨损,这些杂质必须在前期予以去除。

项目采取筛选的方式达到除杂的目的。

库存油菜籽经过皮带输送机、提升机进入振动筛中,杂质在筛分过程中实现与菜籽的分离。

经振动筛筛分后,菜籽杂质≤0.5%。

②炒籽炒籽的目的在于通过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使料胚在微观生态、化学组成以及物理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以提高压榨出油率及改善油脂和饼粕的质量。

老厂采用圆筒炒锅炒籽。

老厂圆筒炒锅原为燃煤型,燃煤产生的热烟气,给运动中的圆筒炒锅加热,锅内的油菜籽在热作用下由生料变成熟料。

炒籽温度在110-125℃,焙炒时间约40min左右。

③压榨炒制好的油菜籽经过炒锅反向转动被倒出至熟料斗内,人工扒料加上自流,进入95型榨油机开始压榨。

菜籽进入到密闭的榨膛后,榨螺轴旋转运动,逐渐将油菜籽从进料端向出饼端方向推进。

由于榨螺螺纹底径由小到大的变化,榨膛内各段容积逐渐缩小,形成巨大的挤压力,最终产生高压缩比,油脂被压榨出来,并从从榨条、榨圈油道中流出,95型枯饼从95型榨机尾部出饼处排出。

枯饼残油率约10%。

所得的毛油经炼制合格为浓香菜籽油,所得的95型枯饼经输送、散热入库,存放中加强通风、散热和翻动,储存温度≤40℃,防止由于温度太高产生自燃现象。

④毛油水化压榨出来的毛油,含有一定量的料粉、磷脂等有机杂质和胶质杂质,需要去除,以利于储存和食用。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而食用油的精炼工艺是确保食用油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食用油的精炼工艺中,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可以去除油中的杂质、色素和异味,提高食用油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食用。

下面将介绍食用油精炼工艺的流程和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 原料接收和储存。

食用油的精炼工艺首先要进行原料的接收和储存。

原料一般是从油料加工厂或者农户处购买的粗制油,需要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接收后,将原料储存在专门的储存罐中,待精炼过程中使用。

2. 原油脱酸。

原油脱酸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一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酸性物质。

一般采用碱炼法或者物理脱酸法,将原油与碱液或者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混合,使酸性物质与碱液或者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沉淀物,然后通过离心分离或者过滤的方式将沉淀物去除,从而达到脱酸的目的。

3. 脱色。

脱色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二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色素。

一般采用吸附剂(如活性白土、活性炭)来吸附原油中的色素,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再通过过滤或者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吸附剂和色素分离,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4. 去除异味。

去除异味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三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异味物质。

一般采用蒸馏、脱臭或者蒸汽冲洗的方式,将原油中的异味物质蒸发掉,然后通过冷凝、冷却或者吸附的方式将蒸发出的异味物质去除,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目的。

5. 脱水。

脱水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四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水分。

一般采用脱水设备(如真空脱水器、膜脱水器)将原油中的水分去除,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6. 加工成品油。

经过以上步骤后,原油就变成了精炼的成品油。

成品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装、灌装或者直接装桶,然后进行包装、标识和储存,待销售或者进一步加工使用。

总结。

食用油精炼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操作条件和参数,确保精炼出的食用油符合国家标准和顾客的需求。

同时,精炼工艺中的设备和操作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环保。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清理:将食用油的原料(如大豆、花生、棉籽等)经过筛选、洗涤等处理,去除杂质和不良品。

2. 破碎压榨:将原料进行破碎、磨碎,然后使用压榨机榨取油料中的油液,常用的压榨机有物理榨取机、液压榨取机等。

3. 油渣分离:将压榨得到的油料和油渣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离心法和过滤法等。

4. 清洗脱臭:将分离得到的油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异味。

常见的清洗方法有沉淀法、蒸馏法和蒸汽吹法等。

5. 脱水去酸:将清洗后的油料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并进行去酸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碱炼法和酸炼法等。

6. 脱色:将去酸后的油料进行脱色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色和混浊物质,常用的方法有碱炼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

7. 脱臭:将脱色后的油料进行脱臭处理,去除其中的异味物质,常用的方法有
蒸馏法和蒸汽吹法等。

8. 精制:对脱臭的油料进行精制处理,使之达到食用油的标准要求,常用的精制方法有深度脱酸法、活性白土脱色法和硅胶脱色法等。

9. 储存包装:经过精制的食用油被储存并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有塑料瓶、玻璃瓶和铁罐等。

注意:在食用油的加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生和安全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不同的食用油制作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为一般的加工工艺流程。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
6. 设备信息振动平筛,去石机,永磁滚筒,风力分选器,回转式干燥机,离心式粉碎机,暖豆箱,软化锅,蒸汽搅笼,对辊轧坯机,浸出器,刮板输送机,脱溶烤机,高料层蒸烘机,捕集器,过滤器,混合油罐,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汽提塔,冷凝器,分水器,平衡罐,蒸水罐
烘干机:参考价格65万元;
清洗机:参考价格65万元;破碎机:参考价格11万元;脱壳机:参考价格554万元;
调质机:参考价格11万元;压片机:参考价格32万元;浸出设备:参考价格50万元;
脱胶设备:参考价格11万元;输送设备:参考价格15万元; 厂房投资 产品描述 产品特征
1.色泽一般呈黄色或棕色;折光指数(20℃)1.4720-1.4770;比重(20℃/4℃)0.9210-0.9250。
2.卫生标准
油中的溶剂含量不得超过50毫克/公斤。
2. 浸出器内每格装料量为80-85%,溶剂温度应掌握在50-55℃大豆坯入浸温度为50-55℃,浸出器温度为50℃。喷淋方式采用大喷淋滴干式较好,喷淋段的液面以高出料面30-50毫米为宜,喷淋新鲜溶剂时不得溢入干段。溶剂比(溶剂重量与浸出料重量之比)1:0.8-1.1。选用无毒性溶剂,要求其对油脂有一定挥发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易爆,沸点范围窄,水溶解度小,不腐蚀机械,不与油粕起化学反应。
1. 轧坯是预处理的关键,关系到油脂的产量和品质的优劣。轧坯的关键又在于轧坯机的操作。为了保证轧坯质量,要严格控制轧坯前物料的水分和温度。轧坯机上最好设置软化箱,以免软化后其所含水分与温度损失过大。开车前应周密检查轧坯机的工作情况,如发现两端料坯薄厚不均,或未经轧制的油料混入坯内,应停车检查,调整轧距(应两边均衡的调整,并避免调得过紧)。检查刮料板是否紧贴在轧辊表面上,防止发生粘辊现象。注意流量得均匀性,防止空载运转。

花生油制作工艺流程

花生油制作工艺流程

花生油制作工艺流程花生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它是由花生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花生油的制作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花生油的原料是花生,需要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害的花生作为原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花生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花生。

二、烘烤处理经过清洗和筛选后的花生需要进行烘烤处理。

烘烤的目的是去除花生壳,提高花生的油脂含量。

一般采用间接烘烤的方式,将花生放入烘烤机中,通过热风的作用使花生烘烤均匀,烘烤温度控制在120℃左右,时间约为30分钟。

三、去壳处理经过烘烤处理后,花生的壳已经变得脆弱,可以通过去壳机进行去壳处理。

去壳机采用摩擦磨皮的原理,将花生与壳进行摩擦,使花生壳破裂脱落,从而得到去壳后的花生仁。

四、清洗处理去壳后的花生仁需要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残留的壳屑和杂质。

清洗一般采用水洗的方式,将花生仁放入清洗池中,通过水流冲刷的方式进行清洗,确保花生仁的干净卫生。

五、破碎处理清洗后的花生仁需要进行破碎处理,以便更好地释放花生油。

破碎一般采用辊压破碎机,将花生仁放入破碎机中,通过辊轧的方式将花生仁破碎成小颗粒,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油脂的释放率。

六、烘干处理破碎后的花生颗粒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的目的是去除花生颗粒中的水分,提高花生的油脂含量。

烘干一般采用烘干机进行,将花生颗粒放入烘干机中,通过热风的作用将水分蒸发,烘干温度控制在80℃左右,时间约为20分钟。

七、浸出提取烘干后的花生颗粒需要进行浸出提取,以提取花生油。

浸出一般采用溶剂浸出的方式,将花生颗粒放入浸出罐中,加入食用级溶剂,通过浸泡和搅拌的方式将花生油脂溶解出来,形成花生油溶液。

八、脱溶剂处理浸出后得到的花生油溶液需要进行脱溶剂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脱溶剂一般采用蒸馏的方式进行,将花生油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剂蒸发,然后通过冷凝的方式将蒸发出的溶剂收集回收,最终得到脱溶剂的花生油。

九、脱酸处理脱溶剂处理后的花生油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需要进行脱酸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浸出工艺:
1、浸出工艺是将油料破碎后,用化学溶剂(6号氢汽油)充分浸泡提取油脂,然后通过蒸馏将溶剂油(6号氢汽油)分离回收得到的毛油脂。

油脂的精炼和脱臭可去掉毛油的难闻气味,还能去掉某些有毒物质。

但在去除杂质时,生物活性物质也损失了。

2、浸出工艺流程:油料破碎——化学浸出——高温分离——高温精炼(脱胶、脱酸、脱
色、脱臭、脱蜡)——添加防腐剂——成品油
二、压榨工艺
1、压榨工艺特指纯物理压榨,它是在对油脂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后,再对原料进行特定温度的蒸炒,让出油率保持最高,用螺旋压榨机榨出油脂,再用特殊纤维网过滤得到成品油。

该方法生产的油安全、卫生、无污染、无溶剂残留,完全保障油品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压榨工艺流程:油料精选——油料加温——压榨——沉淀过滤——初榨油
拓展资料: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

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

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
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食用油的保存方法: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

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巧藏3种食用油
花生油、猪油、小磨香油的贮藏方式:
花生油
将花生油或豆油入锅加热,放入少许花椒、茴香,待油冷后,倒进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

这样,油可以较久存放而不变质,做菜用时味道也特别香。

猪油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失香。

现介绍以下方法:把香油装进一小口玻璃瓶内,每500克油加入精盐1克,然后将瓶口塞紧,不断地摇动,使食盐溶化,放在暗处3日左右,再将沉淀后的香油倒入洗净的棕色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处保存,随吃随取。

要注意的是,装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异味的瓶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用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