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浸出法

菜籽油浸出法

一、引言

菜籽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用油,它的生产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其中浸出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菜籽油浸出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和优点。

二、原理

菜籽油浸出法是利用溶剂将菜籽中的油脂溶解出来,再通过蒸馏将溶剂蒸发掉,得到纯净的菜籽油。常用的溶剂有正己烷、石油醚等。

三、工艺流程

1.清洗:将菜籽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2.烘干:将清洗后的菜籽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

3.浸出:将烘干后的菜籽放入浸出罐中,加入溶剂,浸泡一段时间,使油脂溶解在溶剂中。

4.蒸馏:将浸出液放入蒸馏器中,加热蒸发溶剂,得到纯净的菜籽油。

5.脱臭:将菜籽油放入脱臭罐中,加热蒸发杂质和异味,使油质更加纯

净。

四、优点

1.高效:菜籽油浸出法可以高效地提取油脂,提高了生产效率。

2.节能:浸出法不需要高温加热,节约了能源。

3.油质好:浸出法可以得到纯净的菜籽油,油质好,口感好。

4.环保:浸出法不会产生废水和废气,对环境友好。

五、结论

菜籽油浸出法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菜籽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今后的生产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更加科学的生产方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求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求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浸出工艺: 1、浸出工艺是将油料破碎后,用化学溶剂(6号氢汽油)充分浸泡提取油脂,然后通过蒸馏将溶剂油(6号氢汽油)分离回收得到的毛油脂。油脂的精炼和脱臭可去掉毛油的难闻气味,还能去掉某些有毒物质。但在去除杂质时,生物活性物质也损失了。 2、浸出工艺流程:油料破碎——化学浸出——高温分离——高温精炼(脱胶、脱酸、脱 色、脱臭、脱蜡)——添加防腐剂——成品油 二、压榨工艺 1、压榨工艺特指纯物理压榨,它是在对油脂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后,再对原料进行特定温度的蒸炒,让出油率保持最高,用螺旋压榨机榨出油脂,再用特殊纤维网过滤得到成品油。该方法生产的油安全、卫生、无污染、无溶剂残留,完全保障油品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压榨工艺流程:油料精选——油料加温——压榨——沉淀过滤——初榨油 拓展资料: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

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食用油的保存方法: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巧藏3种食用油 花生油、猪油、小磨香油的贮藏方式: 花生油 将花生油或豆油入锅加热,放入少许花椒、茴香,待油冷后,倒进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这样,油可以较久存放而不变质,做菜用时味道也特别香。 猪油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失香。现介绍以下方法:把香油装进一小口玻璃瓶内,每500克油加入精盐1克,然后将瓶口塞紧,不断地摇动,使食盐溶化,放在暗处3日左右,再将沉淀后的香油倒入洗净的棕色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处保存,随吃随取。要注意的是,装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异味的瓶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用油

压榨油和浸出油比较

压榨油和浸出油比较 食用油被外资垄断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外资通过浸出油加工工艺,危害国人的健康。了解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后你就知道了,这不是无中生有,食用油加工分为物理压榨和化学浸出油两种加工方法,外资食用油企业基本上采用的是化学浸出法。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工艺: 物理压榨工艺(本文用传统物理榨油举例,设备螺旋榨油机,原料菜籽) 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然后入锅炒熟(炒到115摄氏度) →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毛油→将毛油沉淀 →进行毛油精炼(传统工艺是将毛油加热到130-140摄氏度后,每100Kg毛油兑水3-5Kg进行提炼,脱磷脂、脱色、脱酸介)→最后制成食用油 传统物理压榨法整个榨油和炼油过程未使用任何化学剂,所以不存在化学残留。 化学浸出油工艺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用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

热,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最后制成食用油 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所以浸出食用油中会残留化学物质,用最先进的浸出油设备也会有微量化学残留。浸出油还残留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极强,其毒性为人们熟知的剧毒药KCN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生物代谢产物。毒性主要损害肝脏,可引起急性肝炎。黄曲霉毒素还有明显的慢性毒性与致癌性,持续摄入可引起肝肿大、肝细胞重度脂肪病变并发生肝硬化。 物理压榨油工艺不使用化学剂,无化学残留,不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产油率低,就拿油菜籽说只有33%,所以成本高;而化学浸出油工艺使用六号轻汽油、碱液、膨润白土等化学剂,有微量化学残留,可致癌,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铁、锌等营养成分,产油率高,成本低。 看过两种工艺的介绍后,你就会知道如何选择食用油了,你还会购买外资品牌的浸出油吗? 食用油压榨法和浸出法工艺的是是非非 自xx年10月1日起,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大豆油、花

食用油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食用油的种类和使用方 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食用油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现中国食用油的制作方法分压榨(物理)和浸出(化学)两种。浸出是用一种化学物质把油弄出来,产油率比压榨方式要高,但是用浸出方式里面的一种化学物质吃下去永远都会积蓄在体内,几十年也代谢不出去,所以现在中国得各种各样癌症的人那么多,跟经常食用这种浸出油有一定关系。尤其是食用油是我们每天都吃的东西,一定得好好关注。 5升的油在价格方面就有很明显的区别,浸出的卖40~60元左右,而压榨的卖90元左右,很多的人不知道这个,以为油都一样,也会选择相对便宜一点的,专家提醒买油一定看清制作方法,尽量要买贵的食用油。 其实浸出油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是被不允许的,但是我们国家还采用浸出方法是由我们国家目前的国情决定的,毕竟还是“穷人”多啊。 食用油有很多种类,下面是主要的几种 一:棉籽油: 用法:炒菜,炖菜。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

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的棕榈酸、的硬脂酸,18%%的油酸,%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二:大豆油: 用法:炒菜,炸食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三:菜籽油: 用法:炒菜,炸食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

菜籽油压榨油与浸出油区别

压榨油与浸出油有什么区别 一、加工工艺 一)物理压榨工艺(以菜籽为例) 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 → 然后入锅炒熟→ 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 出毛油(半成品油)→ 将毛油沉淀→ 进行毛油精炼→ 最后制成食用油 二)化学浸出油工艺(以菜籽为例)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 用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 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蒸馏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 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 → 最后制成食用油。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 二、两者优劣对比 一)营养 压榨油:不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留了油料作物原有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也保留了植物原有的天然香味。 浸出油:由于高温、化学的加工过程,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遭到破坏、流失。因

此浸出油主要成分就是各种脂肪酸,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基本上无营养可言。浸出油通常无色无味,闻不到植物原有的香味。 二)化学残留 压榨油:基本上无化学残留物。 浸出油:6号汽油等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都有残留,这些物质对人体无益、甚至有毒。 三)致癌物质苯并芘 压榨油:低温、物理加工过程,不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 浸出油:高温加工过程产生苯并芘(烧烤、油炸、吸烟都会产生),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四)人工抗氧化剂 压榨油:植物油中本来就有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不加或少加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 浸出油:高温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抗氧化物质,而缺少抗氧化物质的保护食用油极易被氧化而产生酸败现象,破坏营养价值、产生对人体有害成分,并影响口感。因此浸出食用油必须添加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TBHQ (叔丁基对苯二酚)等,这些抗氧化剂具有潜在的毒性甚至致癌作用,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浸出法生产采用的方法如下: 浸出法制油概念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择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使其与经过预处理的油料进行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溶解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食用油的浸出法榨油方法

食用油的浸出法榨油方法 大部分食用油都是用浸出法榨油,虽然标签上写 着用压榨法,但实际上榨油还是用浸出法.什么 叫浸出法:下面介绍一下. 浸出法制油综述浸出法制油综述 第一节概述 一、浸出法制油概念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择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使其与经过预处理的油料进行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溶解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这种方法便溶剂与它所溶解出来的油脂组成一种溶液,这种溶液称之为混合油。利用被选择的溶剂与油脂的沸点不同,对混合油进行蒸发、汽提,蒸出溶剂,留下油脂,得到毛油。被蒸出来的溶剂蒸汽经冷凝回收,再循环使用。 二、浸出法制油的特点 (一)优点 浸出法制油是世界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榨油方法,归纳起来,它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粕残油低 压榨法制油时,由于预处理工序不可能使油料细胞完全破坏,蛋白变性也不可能十分彻底;榨膛温度不可能很高,榨膛压力也不可能很大。因此,压榨法不可能将油脂榨净,榨饼的残油率还较高。如ZX·18型榨油机压榨多种油料得到的榨饼,其残油率均在5%—8%。相比之下,采用浸出法制油,无论是直接浸出,还是预榨浸出,都可将浸出后粕的残油率控制在1%以下。 2.粕的质量好 与压榨法制油相比较,在浸出法制油生产中,由于相关工序的操作温度都比较低,使得固体物料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就小一些,粕的质量相应就好一些。这对粕的饲用价值或从粕中提取植物蛋白都十分有利。 3.生产成本低 与压榨法制油相比较,浸出法制油工艺所采用的生产线一般比较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且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其次,浸出车间操作人员少,劳动强度低。再者,浸出法制油工艺的能源消耗相应也要低些。因此,浸出法制油的生产成本较低。 (二)存在问题 1.采用溶剂可能引起的危害 现阶段浸出法选用的溶剂主要是烃类化合物。国内现行浸出工艺采用的轻汽油,以己烷为主要成分。这类溶剂易燃易爆,且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例如,当轻汽油在空气中的蒸汽浓度达到1.20%—7.50%时,一遇火种就会爆炸;当其浓度达30—40mg/l时,与人直接接触稍时即会致死。

冷榨与热榨、浸出的区别

冷榨、热榨和浸出的区别 1、什么是冷榨? 冷榨是一种生产油的制作工艺。近些年才被少数大企业引入,冷榨法要求高,一般冷榨法要求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由于冷榨法出油率只有热榨法的一半,因此大部分冷榨油的价格要高出热榨油50%左右。冷榨出来的油因为没有受到破坏,一般也不需要加添加剂,就可以长时间的保存。市值价值相对高端。冷榨油主要用于山茶油、橄榄油等高端食用油。 2、什么是热榨? 热榨是将油茶籽先粉碎,然后上屉蒸,最后再用稻草做成茶籽饼,用压榨机压榨出来茶油,手工作坊的传统压榨即是热榨。 优点:这种方式榨出来的茶油气味香浓(因为蒸熟了嘛)、颜色较深,产量比冷榨更高。 缺点:因为生产过程始终暴露在空气中,并有人工参与,如在做茶饼过程中使用脚踩,容易滋生细菌,卫生条件堪忧。蒸熟过程中水分都进去了,生产的茶油含有更多水分。另外此方法没有后续过滤环节,属于毛油,毛油中除了甘油三酯,还有一些其它的组分:游离脂肪酸、磷脂、油料渣末,以及在种植、收获、晾晒、储藏等各环节可能带入的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及农药残留。3、什么是浸出? 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

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浸出油的价格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六号轻汽油”属于石油化工产品,会在食用油中存在微量残留,更由于有些厂家不及时更换新鲜得抽提溶液,而可能造成油品的污染,因此用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品质不如压榨油纯。而且浸出过程中,溶剂残留不可避免,在国标中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 总结: 1、冷榨是针对某些油料作物的一种制取工艺。比如山茶油、橄榄油,通过冷榨可以完整保留这些油料作物的营养成分。其特征就是营养物质及活性成分完整保留,原色原香。但是出油率较低,所以造成价格高昂。 2、热榨相对比冷榨出油率更高一些,采用的是将油料作物炒熟粉碎后进行压榨,气味较浓,毛油颜色很深,有沉淀物,需要进行再次精炼才可成品。花生油、芝麻油等浓香型油料多采取这种工艺,保留油料作物的独特香味。 3、浸出法是出油率最高的一种制取工艺,采用6号轻汽油化学萃取,提炼油料中的油分,但是无论是什么级别的浸出油,都有不同程度的溶剂残留,其中的溶剂残留是无法完全去除的。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常使用浸出工艺。

买食用油,是压榨油好还是浸出油好

买食用油,是压榨油好还是浸出油好 压榨油VS浸出油 目前市场上植物油提取方式有“物理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一般来说,采用压榨法生产的植物油价格高于浸出法植物油。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 压榨法又分为普通压榨法和螺旋压榨法两种。普通压榨法是一种在大豆、菜籽或花生上加压的方法。现在这种方法已不大使用,特别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几乎不用。螺旋压榨法是在水平装置的圆筒内安装有螺旋轴,经过预处理的大豆、菜籽或花生进入螺旋压榨机后;一边前进一边将油脂挤压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连续生产,但在榨油过程中,因摩擦发热,蛋白质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浸出法是指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侵润已被粉碎的原料,使油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把混合液在一定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蒸馏,使溶剂和油脂分离而得到植物油的方法。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食用油是浸出法生产的毛油精炼而成的,特别是大豆油,几乎都是浸出方法提取的。 油料的侵出过程:(侵出法取油包含)油料侵泡、混合油处理、湿柏脱溶剂、溶剂回收等四个工序组成。 浸出法取油的基本过程:把油料料胚或预榨饼,侵浸没于溶剂(多为工业乙烷)中(侵泡),使油脂的绝大多数溶解在溶剂内,形成混合油。然后将所的的混合油,与固体残渣分离。对分离所的的混合油,再按沸点的差异进行蒸发和提取,使其中的溶剂汽化变成溶剂气体而与油分离,从而制取得油脂-即浸出毛油。被汽化的溶剂蒸汽则经过冷疑和冷却,予以回收,然后投入在循环使用。浸泡分离后的残渣,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烘干脱溶,去除溶剂后得到侵出干粕,而脱溶挥发出的溶剂蒸汽,同样予以回收,在循环使用。混合油中所含油油脂的重量百分数,叫做混合油浓度。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压榨、浸出法哪个好?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压榨、浸出法哪个好? 目前,有些食用油的国家标准都要求明确标出加工工艺、原料的原产国等信息。这一举措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为了更好帮助普通消费者理解食用油的加工工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就目前而言,市面上食用植物油的制取方法一般有两种:压榨法和浸出法。 一.什么是压榨、浸出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 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用植物油抽提溶剂从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种方法。从世界食用油脂制取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的生产工艺。 二.两种工艺的优缺点 压榨法是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不含任何化学防腐抗氧化剂,保证产品的安全、纯正、营养、美味。但缺点是出油率低。“压榨油工艺”目前在国内基本用于高档油品。 浸出法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率以内。以大豆为例,浸出法比压榨法的出油率要高50%。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三.两种工艺各取所长 现代油脂加工厂中,对于一些低含油的油料,比如大豆,采用的是直接浸出工艺;对于一些高含油的油料,比如菜籽、花生,则采用先压榨后浸出的工艺;纯粹的压榨法制油目前仅保留在某些可产生特殊风味的油脂加工中,为了保留油脂一定的浓香味,如橄榄油、芝麻油等。 对于目前市场上热销的金龙鱼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和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因其含有丰富的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等多种原料,其中,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是用压榨工艺,大豆油采用的是浸出工艺。 对上述两种制油方法,生产企业按不同需要选用,用其所长,互作补充,往往在同一个企业内同时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单一的只采用一种生产工艺是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的,也是不现实的。 四.从毛油到成品油 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油脂,都还不能吃,它被称作毛油。毛油中含有种种杂质,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如棉籽油中的棉酚)。 国家标准中规定“毛油”是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的,只能作为生产各级成品油的原料油。而原料油只有经过精炼加工处理达到各级油品的质量标准后才能上市。 五.关于两种工艺的安全问题 关于食用成品油的质量,国家制定有一系列指标,称国家标准。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油菜籽的加工,主要包括菜籽油的制备、精炼和利用以及菜籽饼中蛋白质的提取、利用和菜籽饼的综合利用。菜籽油在降低了芥酸以后,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不仅提高了营养价值,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途,同时芥酸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菜籽饼在脱除硫甙等有害物质以后,蛋白质的利用价值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菜籽油和菜籽饼经过生物学和工业加工以后,综合利用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菜籽油的制备 菜籽油的制备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近年来浸出法发展很快,主要以有机溶剂萃取为原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出油率。先进的预榨浸出法的加工程序包括压胚、蒸胚、预榨和浸提,即用压榨机先榨出18%~19%的油分,再对预榨饼进行溶剂浸出,可以使干饼的残油量降低到2%~3%,预榨浸出法的出油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单一机榨法。但预榨浸出法生产出来的菜籽油含类脂化物与胶质,并且饼中硫甙的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脂也会随榨油过程溶解于油中,使油的食味和质量受到影响。另外,菜籽油中还含有游离脂肪酸以及来自种皮的黑色素等,使毛菜油颜色较深,影响菜籽油的贮藏与外观。目前,我国菜籽油的生产虽然已有一部分采用预榨浸出法,但大部分还是采用螺旋机压榨。采用螺旋机压榨法,每100kg菜籽少出4kg~6kg油,而且毛油质量较差。尤其是采用95型榨油机,为了提高出油率,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提高榨膛的压力和蒸炒温度,必然使毛油颜色变黑,从而大大降低菜籽油的质量。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仅为30%,若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使出油率提高2%~5%。①筛去泥沙。因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从而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故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②控制炉火。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时,都是全部炒熟后才开锅将菜籽倒出,每次会有1.5kg~2kg菜籽黏在锅底被烧煳。因此,将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具体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③改装榨螺。使用95型卧式轴动榨油机时,可用旧的6号榨螺代替5号榨螺,这样可增大内压力,使出油部位后移8cm~10cm,这样每100kg菜籽可多出油1kg~2kg。④热料上榨。由

菜油水化油脚回收工艺操作规程

菜油水化油脚回收工艺操作规程 一.菜油水化操作 1.浸出毛油或预榨毛油要趁热过滤,(60℃左右)以除去油中机械杂质。 2.入炼油锅,搅拌,蒸汽加热65-70℃。 3.加水水化:机榨菜油含磷脂量得2-3.5倍,实际操作,加水量可适量增加,实际操作中,应该常用勺子取样观察,灵活掌握加水量和加水速度。 将与油同温或高于油温的热水(80℃)均匀的洒在油面上,在搅拌下油色逐渐变浅后,用小勺取样观察,在油中逐渐出现细小的磷脂胶粒时继续加水搅拌,直至细小的胶粒逐渐凝成较大的颗粒时,停止加水。在搅拌时,要用间接汽加热油温最终升至78-80℃,加热停止搅拌以后仍需慢速搅拌十几分钟,这样,磷脂胶粒便会逐渐成絮状物而与油分离,迅速下沉,若油中磷脂胶粒持久呈悬浮状,不易聚合结成絮状沉淀,可以再向油中加一些热水或稀盐水,帮助磷脂结絮和油分离。 4.静置沉淀,分离油脚 静置沉淀6小时后,用摆头管吸出上层水化净油,放掉下层多余废水,然后再把较稠的粗磷脂脚用泵打至磷脂离析灌。在冬季为了保证磷脂的充分沉淀,减少磷脂油脚中的含油,可在静置沉淀时,用间接蒸汽微微加热,让油温在沉淀的前4小时稳定的维持在80℃左右二.菜油油脚回收操作 1.用泵或利用真空把粗磷脂吸入离析锅中,装料量一般不宜超过离析锅 的2/3. 2.锅中真空度硬保持在650-680mmHg以上。 3.锅体蒸汽夹套内通入压力为2-3Kg/cm2 Kg/cm2. 4.控制锅内料温不超过90℃。

5.锅内搅拌速度为15rpm 6.离析时间8小时左右 7.离析过程一定保证锅内负压,料温不得超过90℃,以防溢锅爆炸。 8.离析初期,由于加热搅拌,离析反应锅下部会分离沉淀部分废水,可 先把它放出来,然后继续离析反应。 9.离析至水分16-20﹪时,磷脂逐渐稠厚,上部浮出大量明油,这是,可 停止加热,停止抽真空操作,静置一段时间后,从吸油孔把离析锅中 的明油吸走至炼油锅回炼。 10.用泵将离析有磷脂打入暂存罐中,然后再均匀地加热粨绞龙或蒸脱机 中与粨混合均匀。此时,磷脂已成为安全水分磷脂,可以长期存放。 工艺流程: 过滤毛油--→预热--→加水水化--→静置沉淀 (保温) --→水化净油--→加热脱水--→脱胶油 --→分离油脚--→ --→粗磷脂油脚--→回收中性油 ↓ --→废水粗磷脂 ↓ 离析灌分离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菜籽油压榨工序及技术 油菜籽加工,关键包含菜籽油制备、精炼和利用和菜籽饼中蛋白质提取、利用和菜籽饼综合利用。菜籽油在降低了芥酸以后,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不仅提升了营养价值,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用途,同时芥酸也是关键工业原料。菜籽饼在脱除硫甙等有害物质以后,蛋白质利用价值得到很大提升。所以,菜籽油和菜籽饼经过生物学和工业加工以后,综合利用价值得到很大程度提升,含有很好发展前景。 1.菜籽油制备 菜籽油制备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多年来浸出法发展很快,关键以有机溶剂萃取为原理,能够显著地提升出油率。优异预榨浸出法加工程序包含压胚、蒸胚、预榨和浸提,即用压榨机先榨出18%~19%油分,再对预榨饼进行溶剂浸出,能够使干饼残油量降低到2%~3%,预榨浸出法出油率显著高于通常单一机榨法。但预榨浸出法生产出来菜籽油含类脂化物和胶质,而且饼中硫甙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脂也会随榨油过程溶解于油中,使油食味和质量受到影响。另外,菜籽油中还含有游离脂肪酸和来自种皮黑色素等,使毛菜油颜色较深,影响菜籽油贮藏和外观。现在,中国菜籽油生产即使已经有一部分采取预榨浸出法,但大部分还是采取螺旋机压榨。采取螺旋机压榨法,每100kg菜籽少出4kg~6kg油,而且毛油质量较差。尤其是采取95型榨油

机,为了提升出油率,在操作过程中就要提升榨膛压力和蒸炒温度,肯定使毛油颜色变黑,从而大大降低菜籽油质量。 油菜籽出油率通常仅为30%,若采取合适方法,可使出油率提升2%~5%。①筛去泥沙。因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从而降低油菜籽出油率,故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②控制炉火。通常见平底锅炒菜籽时,全部是全部炒熟后才开锅将菜籽倒出,每次会有1.5kg~2kg菜籽黏在锅底被烧煳。所以,将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具体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③改装榨螺。使用95型卧式轴动榨油机时,可用旧6号榨螺替换5号榨螺,这么可增大内压力,使出油部位后移8cm~10cm,这么每100kg菜籽可多出油1kg~2kg。④热料上榨。因为油分子在高温中最活跃,从炒锅中刚出来菜籽温度为108℃,趁热上榨就能够多出油。所以,每锅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kg~50kg,做到随炒随榨,确保热料上榨。⑤适量掺糠。因为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压后滑动快,油还未全部榨出,菜籽饼就出榨机了,而加谷糠可使菜籽减慢滑动速度,故能多榨油。通常在每100kg菜籽中掺入5kg~7kg谷糠,依据好菜籽多掺、差菜籽少掺标准。注意谷糠应新鲜无杂物。 2.菜籽油精炼 菜籽油精炼关键包含水化、碱炼、脱色和脱臭等工序。水化

绿色食品预榨浸出菜籽油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LB/T 103-2020 绿色食品 预榨浸出菜籽油生产操作规程 2020-08-20发布 2020-11-01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

前言 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何双、李高阳、单杨、张宪、熊巍林、尚雪波、李志坚、袁洪燕、谭欢、林树花、潘兆平、李敏利、肖轲、刘阳、韩晓磊、蒋成、段传胜。

绿色食品预榨浸出菜籽油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预榨浸出菜籽油生产中的生产过程要求、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包装、运输与贮存、平行生产管理、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记录档案等方面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绿色食品预榨浸出菜籽油的生产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86.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植物油抽提溶剂(又名己烷类溶剂) GB 2716-2005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89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 316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2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751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NY/T 2982绿色食品油菜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榨浸出菜籽油 油菜籽经过清理、轧坯、蒸炒等预处理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压榨,把油菜籽压缩成饼片。再将上述饼片用六号溶剂提取大部分残留油,然后去除溶剂。上述菜籽毛油再经精炼过程而得到的保留了油菜籽原有的气味、滋味和营养物质的可食用油。 3.2 绿色食品菜籽油 以物理压榨方法生产或浸出工艺制取再经精炼过程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菜籽油。 4 生产过程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