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合集下载

零售业所有计算公式

零售业所有计算公式

零售业所有计算公式零售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销售、库存、成本等方面的计算,以保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盈利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零售业所有计算公式,帮助零售商更好地管理业务。

1. 销售额计算公式。

销售额是零售业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情况和盈利能力。

销售额的计算公式如下:销售额 = 单价×销售数量。

其中,单价是指每个产品的售价,销售数量是指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

通过计算销售额,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销售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销售策略。

2.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库存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每年销售额与平均库存之间的关系。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库存周转率 = 销售额 / 平均库存。

其中,平均库存是指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库存周转率,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库存管理效率,从而及时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3. 毛利润率计算公式。

毛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每笔销售的毛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

毛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毛利润率 = (销售额成本) / 销售额× 100%。

其中,成本是指销售所需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

通过计算毛利润率,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盈利能力,从而制定更合理的定价和采购策略,提高盈利水平。

4.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每年销售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额 / 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期初应收账款和期末应收账款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从而及时催收欠款,减少坏账风险。

5. 客户平均购买频次计算公式。

客户平均购买频次是衡量企业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购买频率。

超市店长必须懂的零售数学公式

超市店长必须懂的零售数学公式

超市店长必须懂的零售数学公式作为超市店长,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了解并应用零售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数学公式可以帮助你对销售、库存、采购、毛利润等方面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决策。

下面是超市店长必须懂的几个常用的零售数学公式:1.零售定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关系:零售定价=批发价/(1-毛利率)通过这个公式,你可以确定在一定的毛利率下,如何将批发价转化为零售价,从而确保你的商品销售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

2.毛利润率的计算:毛利润率=(销售额-成本)/销售额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你计算每笔交易的毛利润率,从而确定超市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商品定价的合理性。

3.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库存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通过这个公式,你可以了解到超市存货的周转速度,帮助你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和过多的滞销商品。

4.弹性需求的计算:弹性需求=(变化后需求量-变化前需求量)/变化前需求量÷(变化后价格-变化前价格)/变化前价格弹性需求可以帮助你了解到销售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合理的价格定位以及促销政策。

5.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投资回报率=(净利润/平均投资额)×100%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你了解到超市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益,并帮助你评估各项投资决策的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数学公式,店长还应该熟悉一些计算平均值、百分比、增长率、消费者调研等相关的基本数学技巧。

掌握这些数学公式和技巧,可以帮助超市店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销售数据,从而合理制定销售策略、优化库存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超市店长还会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来帮助计算和处理复杂的数学公式。

然而,我们依然需要了解这些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数据为超市的经营管理做出科学的决策。

总结起来,作为超市店长,掌握并应用零售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计算和分析销售、库存、盈利等关键指标,从而更好地决策和管理超市。

此外,有时候也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但理解和掌握数学公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依然至关重要。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零售业是经济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它涉及到商品的销售和交易。

在零售业中,进行一些基本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计算可以帮助零售商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库存、销售和盈利。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零售基本计算公式的汇总:1. 销售总额(Total Sales):销售总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实际销售的产品的总价值。

这个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每个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加即可。

例如,如果你卖出了三个商品,分别售价为100元、200元和300元,那么销售总额为600元。

2. 净销售额(Net Sales):净销售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扣除了退货和折扣后的销售总额。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用来帮助零售商了解实际销售的情况。

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有20元的退货和10元的折扣,那么净销售额为570元。

3. 毛利润(Gross Profit):毛利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售额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的销售利润。

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成本为400元,那么毛利润为200元。

4.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是指毛利润占销售总额的百分比。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每笔销售中的利润比例。

例如,如果你的毛利润为200元,销售总额为600元,那么毛利率为33.33%。

5.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售额与平均库存之间的比率。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的库存管理效率。

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平均库存为200元,那么库存周转率为3倍。

6. 平均销售额(Average Sales):平均销售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售总额除以销售天数的值。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每天的平均销售情况。

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销售天数为10天,那么平均销售额为60元。

7. 单位成本(Unit Cost):单位成本是指每个产品的成本。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在零售行业中,常见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应用包括零售价计算、折扣计算、利润率计算、销售额计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及其应用。

1.零售价计算:零售价是指商品在销售时的售价。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零售价=成本价+毛利润成本价是指商品的进货价,毛利润是指商品的销售价减去成本价。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确定商品的售价,确保商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2.折扣计算:折扣是指商品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的降价销售。

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折扣金额计算和折扣率计算。

折扣金额=零售价×折扣率折扣率=折扣金额/零售价零售商可以使用这些公式来确定商品的折扣金额或折扣率,从而吸引顾客进行购买。

3.利润率计算:利润率是指商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占零售额的比例。

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毛利润率=(零售价-成本价)/零售价×100%净利润率=(净利润/零售额)×100%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评估其利润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如调整售价、供应商选择等。

4.销售额计算:销售额是指零售商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总额。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销售额=单价×销售数量单价是指商品的售价,销售数量是指该商品的销售数量。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计算出每个商品的销售额,进而计算整个零售商的总销售额。

5.库存周转率计算:库存周转率是指零售商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销售额与平均库存额之比,衡量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库存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额平均库存额=(期初库存额+期末库存额)/2期初库存额是指时期开始时的库存额,期末库存额是指时期结束时的库存额。

通过计算库存周转率,零售商可以评估商品的销售速度,并作出相应的库存管理决策。

6.单个商品利润计算:单个商品的利润是指该商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单个商品利润=销售额-成本额销售额是指该商品的销售额,成本额是指该商品的成本价。

做账实操零售业成本计算公式

做账实操零售业成本计算公式

做账实操-零售业成本计算公式解析及运用在零售经营过程中一个公式就是一个工具,理解公式,运用公式是提高零售管理效率的基础,以下我对一些常用的公式进行分析。

加价率=毛利率=(零售价-进货价)/零售价我们很多零售经营者总是错误利用加价率,比如某商品的进价是10元加价率定位20%,零售价则为10×20%+10=12元,这样以来该商品的毛利率就只有16.7%了,具体计算方法为:(12-10)/12=16.7%显然我们这样核算零售价格会让我们的毛利大大损失。

正确的做法是:零售价=进货价÷Q-加价率)以上面这个商品为例,零售价为:IoXl-20%)=12.50元。

行业中也有提到顺加和倒扣,其实我们做零售的不应该有顺加这一说,因为我们加价率的参考依据就是对该商品的毛利索求J勋口是根本达不到这个结果的,所以应该统一的用倒扣定价法则。

客单量二成交笔数客单量是不能与客流量画等号的,客流量是指进店的人数,但是顾客进店了不一定会购买商品。

客单量是反应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客单量上升说明门店服务好,环境好,商品吸引人,反之客流就会下降。

成交率=客单量÷客流量成交率低说明店内商品组合有问题,给顾客的选择空间很小,或者说商品更新太慢,偶发品类做的不强势。

客单价=销售额.客单量客单价分日客单价和时段客单价,它是反应门店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客单价高说明商品组合和商品选择比较合理,高单价商品销售好,同时也说明顾客购买力很强,反之客单价就会降低。

同比上升=本期销售-同期销售同比上升率=(本期销售-同期销售)÷同期销售X100%环比上升=本期销售-上期销售环比上升率=(本期销售-上期销售)÷同期销售XIO0%毛利额=销售金额-成本金额=销售金额X毛利率平均库存二(期初库存+期末库存H2月周转次数二月度销售成本÷月度平均库存年周转次数=年度销售成本÷年度平均库存月周转率=月度销售成本÷月度平均库存×ιoo%年周转率二年度销售成本:年度平均库存XlO0%周转天数二平均库存÷日均销售周转率是反应一个商品的流转速度,周转率高说明库存合理,反之说明商品库存和销售不成正比,大大浪费了库存资源。

(完整版)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完整版)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

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

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销售额* 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成本=进价—售价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

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每日库存之和/天数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

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

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

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30(365)/库存周转次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

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

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

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及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本钱)/销售额*100%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可以知道哪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哪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

另外毛利率的上下也是衡量当地购置能力的依据。

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3、毛利 =销售额 * 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本钱=进价—售价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开展的根底。

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

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每日库存之和/天数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

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

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

通那么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 30〔365〕/库存周转次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

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根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展的考核。

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

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

售业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售业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售业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零售业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1、环比(销售)增长率= (一周期内)销售金额或数量/(上一周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2、同比增长率=本期销售金额或数量/去年同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增长率是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3、客单价=总销售金额÷总销售件数门店的销售额是由客单价和顾客数()所决定的,因此,要提升门店的销售额,除了尽可能多地吸引进店客流,增加顾客交易次数以外,提高客单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4、连带率 = 销售总数量÷销售小票数量(低于说明整体附加存在严重问题)个人销售连带率= 个人销售总数量÷个人小票总量(低于说明个人附加存在问题) 连带率是销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是服装行业销售的一个指标。

如果在一次交易中客人买走五件商品,说明连带率很高。

对连带率最有影响的就是货品的搭配,门店不要按照公司死板的搭配,要有些灵活的搭配,学会抓住客人的需要,这样成交的机会才会比较大。

5、连单率=当日单比销售两件以上(含两件)的单数/当日销售的单数6、客单价=总销售金额÷总销售件数7、人均销售=销售/人数人效,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

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

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8、单位面积销售=销售/面积坪效,是衡量门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说明你的面积利用是否合理。

是对门店基础能力的考核。

要求门店店长对这个基数加大提升。

店长是否一直在让你门店面积升值。

让门店面积升值的办法:1、增加门店销售。

2、提升门店客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售业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1、环比(销售)增长率 = ( 一周期内 ) 销售金额或数量/ ( 上一周期 ) 销售金额或数量- 1
2、同比增长率 =本期销售金额或数量 / 去年同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
增长率是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3、客单价 =总销售金额÷总销售件数
门店的销售额是由客单价和顾客数 ( 客流量 ) 所决定的,因此,要提升门店的销售额,除了尽可能多地吸引进店客流,增加顾客交易次数以外,提高客单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4、连带率 = 销售总数量÷ 销售小票数量(低于 1.3 说明整体附加存在严重问题)
个人销售连带率 = 个人销售总数量÷ 个人小票总量(低于 1.3说明个人附加存在问题)
连带率是销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是服装行业销售的一个指标。

如果在一次交易中客人买走五件商品,说明连带率很高。

对连带率最有影响的就是货品的搭配,门店不要按照公司死板的搭配,要有些灵活的搭配,学会抓住客人的需要,这样成交的机会才会比较大。

5、连单率 =当日单比销售两件以上(含两件)的单数/ 当日销售的单数
6、客单价 =总销售金额÷总销售件数
7、人均销售 =销售 / 人数
人效,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

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

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8、单位面积销售 =销售 / 面积
坪效,是衡量门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说明你的面积利用是否合理。

是对门店基础能力的考核。

要求门店店长对这个基数加大提升。

店长是否一直在让你门店面积升值。

让门店面积升值的办法:1、增加门店销售。

2、提升门店客流量。

3、提升门店
9、营业毛利 =毛利—费用(收入及计提、运杂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资产租金、水电费、
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劳动保险、财产保险、业务招待费等等)
营业毛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利润。

是对门店店长考核的最主要指标,是店长能力的考核。

营业毛
利表示:门店为公司创造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公司发展前景,与各位息息相关。

10、销售费用 =工资 +水电 +维修费 +邮电费 +低值品 +存货损益 +折旧费 +递延资产
11、直接费用率 =直接费用 / 销售收入
12、毛利率 =( 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

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

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 15%左右,针织 25—35%;杂品 20—25%;洗涤 15—18%
13、毛利额 = 销售额 *毛利率
=销售金额—销售成本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
指标。

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14、平均库存 =(期初库存 +期末库存) /2
=每日库存之和 / 天数
月末库存 =上月结存(或本月月初)+本期调入 - 本期调出 - 本期销售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

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15、存销比 = ( 期初库存 +期末库存 )/2/ 月销售额(均以零售吊牌价计算)
存销比一般按照月份来计算,计算单位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金额,个人以为,以金额来计算比较
合理,毕竟库存在财务报表上是以金额的形式存在的。

存销比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一是决定了订单供货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向订单生产延伸;二是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做到适应市场、尊重市场,响应订单;三是在管理时库存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满足市场、
不积压、不断档。

意义:一单位的销售额需要多少倍的库存来支持,反映的是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

存销比过高,意味着库存总量或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
存销比低,意味着库存不足,生意难以最大化。

( 月度测量指标 )
越是畅销的商品,库销比值越小,说明商品的周转率越高;越是滞销的商品,库销比值就越大,说
明商品的周转率越低。

16、库存周转率 =本期销售数量 / 本期平均库存 *100 %
=本期营业额 / 本期均库存
=( 一个周期内 ) 销售货品成本 / 存货成本
侧重于反映企业存货销售的速度,它对于研判特定企业流动资金的运用及流转状况很有帮助。

其经济含义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年之内周转的次数。

从理论上说,存货周转次数越高,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情况也就越好。

17、库存周转次数 =本期销售额 / 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

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

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 12 次,百货不能小于 4 次,针织不能小于 6 次。

18、库存周转天数= 30 (365) / 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
为销售款。

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
19、售罄率 =( 一个周期内 ) 销售件数 / 进货件数 :
售謦率计算期间通常为一周,一个月或一个季。

售罄率 <65%,则库存大量积压;大量打折导致亏损。

售罄率 >85%,则说明进货量太少,出现脱销,销售利润不能最大化
售謦率 (SELL-THROUGH):售罄率是指一定时间段某种货品的销售占总进货的比例,是根据一批进货销售多少比例才能收回销售成本和费用的一个考核指标,便于确定货品销售到何种程度可以进行折
扣销售清仓处理的一个合理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