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北师大版)
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1.2能够运用力的合成法则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1.3理解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
2.2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
3.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1.2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2.1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计算。
2.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
1.2通过实例引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问题。
2.知识讲解2.1介绍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概念。
2.2讲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2.3通过实例演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过程。
3.实验探究3.1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现象。
4.课堂讨论4.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2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例题讲解5.1讲解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计算方法。
5.2分析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6.练习巩固6.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2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问。
7.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实验操作能力。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学习效果:通过测试或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
2.实验器材:力传感器、弹簧、滑轮等。
3.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等。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2.学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北师大版)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
(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展示图片,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歌曲,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又包含物理道理的一首老歌,今天我们大家一个集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名船手,让我们一起开动物理的大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2)请两位女同学拉拉力器到某一位置,问:两位女同学共同作用在弹簧的一端的力,作用效果是什么?请一位男同学拉拉力器到刚才女同学拉到位置,问:这位男同学共同作用在弹簧的一端的力,作用效果是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3)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思路描述课本上的两幅图,并展示。
引导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二、新课教学1、合力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
强调: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
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实质是“等效力”。
3)合力和分力不共存。
问:两位女同学对拉力器施加的拉力与这位男同学的拉力是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分析出:由于它们的作用效果相同,男同学的拉力可以替代两位女同学拉力的合力。
请各小组用橡皮筋来体验一下。
问:那么如果知道分力能不能知道合力呢?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指出:已知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力的合成。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大小/N
方向
7
3
4
第7页/共21页
反向
大小:F=F1-F2 方向:同较大力(F1)
第8页/共21页
三、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
(1)同向 大小:F=F1+F2 方向:同两力方向
(2)反向 大小:F=F1-F2 方向:同较大力(F1)
第9页/共21页
小结:2.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两个力的合力不但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有关,还与两个分力的方向有关。
D
开动脑筋
第20页/共21页
11
第16页/共21页
(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 为200牛,方向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80牛,另一个力的大小为__ 牛,方向向 。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为20 牛和40牛,它们的合力为 牛, 方向向 。
60
上
20
下
(3)耕地时,马的水平拉力是2000牛,土地对犁的阻力是1700牛,犁受到的合力是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__。
300
与拉力方向相同
第17页/共21页
(4)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牛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3牛,茶杯所受的合力是_____牛。
0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F1=3N,F2=5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F1与F2的合力可能是________。
2N或8N
(6)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分别受到了向左向右的两个力的作用,开始时F右>F左,当向左的力逐渐变大时,物体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_______________。
两个小同学与一个大同学对水桶的作用效果相同
第1页/共21页
两头小毛驴儿拉车与一匹马拉车的效果相同
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o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力的合成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学习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o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难点:理解力的合成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细线、钩码、木板、支架、白板、马克。
•学生:课本、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推箱子、拉绳子、风力发电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提问:当多个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变化?•引入课题: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 新课教学•(1)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o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o演示实验:拉伸弹簧、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用锤子敲钉子等,让学生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o总结:力具有大和方向,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
•(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o提出问题:当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变化?o演示实验:用两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一个物体,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o讲解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合力,合力的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o总结:同一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方向相同:合力等于两个力的代数和。
▪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两个力的代数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3) 力的合成公式o引入力合成公式:F = F1 + F2 (方向相同) F = |F1 - F2| (方向相反)o讲解公式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最新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2.通过探究,考察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分力有什么关系;3.通过实验,掌握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理解合力的定义;2.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两个力合成的作用效果;3.掌握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兴趣;2.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合力的定义、及合力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图片、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筋,两个细绳套(长短不相同),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
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
合力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会有这样一些现象:两个小孩能提起一只水桶,一个大人也能提起,也就是说,两个小孩的力可以用一个大人施加的力来代替。
两个小孩和一个大人的作用效果相同。
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一头大象就能拖动;两个同学才能拎起一桶水,一个女老师就能完成;他们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求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二、学生讨论并举例例1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例2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北师大版《7.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7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7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题第五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仪器材料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实践活动,归纳总结时安排1板书设计第五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大小:F合=F1+F2二力同向二力反向方向:与F1、F2同向大小:F合=|F1-F2|方向:与较大力同向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创设情景,理解合力(1)播放视频:几十只蚂蚁挪动一只昆虫.展示图片:几十人才拖动一物体,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师:几十只蚂蚁作用的力的效果如何?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来代替,说明什么呢?(2)师: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3)师:请大家举例说明对合力的理解.(4)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观察现象,思考前后作用效果.生:几十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大象提供的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生:得两个女同学抬的矿泉水桶请体育委员一个人拎起来.理解合力是针对同一物体所受的某几个力说的;理解合力不是指简单的总和,而应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演示实验:把一个0克的钩码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伸长一圈;挂上两个0克的钩码,弹簧伸长两圈.现在弹簧受到钩码作用的两个向下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情况如何呢?即用一个多大的何方向的力可以来代替呢?(尝试挂上一个100克的钩码时,弹簧也正好伸长两圈)(2)展示图片:一图中两小孩分别同向拉车和推车,一图中两小孩反向拉车.(3)师:你觉得这两种情况下合力情况如何呢?(4)师:请按书上步骤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同一直线上二力F1/NF2/NF/N同向反向希望了解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发现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有两种情况:同方向和反方向.提出问题:这两种情况下,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生:同向的相加,反向的相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过程中注意保证力在同一直线上.3.总结归纳: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1)师:从实验探究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提醒要注意合力的大小,也要注意合力的方向,大小:F合=F1+F2二力同向二力反向方向:与F1、F2同向大小:F合=|F1-F2|方向:与较大力同向归纳得出:(2)实验中你有什么其它的发现吗?生: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同方向的力,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反方向的力,其合力方向与其中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生:用三个弹簧测力计同一直线上拉皮筋能研究三个力的合力情况.4.交流讨论:生活中合力知识的运用师:你知道合力知识在各个方面的运用吗?例如体育活动中,建筑上,动物世界里?(可展示一些图片)生:拔河;悬索桥;蚂蚁搬家……后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教学反馈(1)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对探究实验的步骤却需要理解,比如为什么要把皮筋都拉到同样长度(点),说明还是要强调理解合力的实质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的.(2)做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摆弄仪器时能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象同直线三个力的合成问题,不在一直线上时二力合成问题.备注。
北师大版《7.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7.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7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题第五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仪器材料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实践活动,归纳总结时安排1板书设计第五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大小:F合=F1+F2二力同向二力反向方向:与F1、F2同向大小:F合=|F1 -F2|方向:与较大力同向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创设情景,理解合力(1)播放视频:几十只蚂蚁挪动一只昆虫.展示图片:几十人才拖动一物体,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师:几十只蚂蚁作用的力的效果如何?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代替,说明什么呢?(2)师: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3)师:请大家举例说明对合力的理解.(4)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观察现象,思考前后作用效果.生:几十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大象提供的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生:得两个女同学抬的矿泉水桶请体育委员一个人拎起.理解合力是针对同一物体所受的某几个力说的;理解合力不是指简单的总和,而应从力的作用效果判断.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演示实验:把一个0克的钩码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伸长一圈;挂上两个0克的钩码,弹簧伸长两圈.现在弹簧受到钩码作用的两个向下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情况如何呢?即用一个多大的何方向的力可以代替呢?(尝试挂上一个100克的钩码时,弹簧也正好伸长两圈)(2)展示图片:一图中两小孩分别同向拉车和推车,一图中两小孩反向拉车.(3)师:你觉得这两种情况下合力情况如何呢?(4)师:请按书上步骤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同一直线上二力F1/NF2/N F/N同向反向希望了解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北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并由此分析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进而认识到观察物理现象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什么,观察的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现象是如何说明所要观察的问题的.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图7-27和图7-28两个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引出求合力的问题.接着研究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物体上这种最简单情况下求合力的问题.通过“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和“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最后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两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法建议教学中要注意从合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来使学生认识合力.然后说明二力的合成就是求两个力的合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还可以再补充其他的事例,例如,两个人拉着一辆车匀速前进.也可以用一个人来代替这两个人拉着这辆车匀速前进,后面一个人对车的拉力就是前面两个人对车的两个拉力的合力.教学设计示例重点、难点分析1.合力的概念.理解合力的概念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利用课本中的例子以及补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进而自己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例,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合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之和,而是等效代替.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很多,首先应组织、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各种形式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实例,使学生对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问题有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类型,进而明确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对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问题,在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会怎样,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示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二)新课教学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学生讨论并举例例1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例2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例3 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并开始下面的实验:将一根弹簧挂在支架上,弹簧后边用一块白纸板衬托.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伸长一定的长度,其指针指在一定的位置,用笔在白纸板上标上记号.换用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实验前让同学注意观察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实验结束后教师讲解并提出问题.可配合将实验过程制成图,用投影打出.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说明这个物体对弹簧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将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这两个物体分别对弹簧施加了力.弹簧伸长说明了什么?说明力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挂一个物体和挂两个物体弹簧的伸长量是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弹簧的伸长量相同,说明一个力作用在弹簧上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弹簧上产生的效果相同.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和)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那两个力(和)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在讲解中要求同学注意,合力不是力的和,在后面的研究中同学们会逐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请同学们列举一个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事例,前边举过的事例也可以重复.(学生边举例,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以便于分析)【例1】一个人在前面拉车,另外一个人在后边推车.【例2】两个人共同提一桶水.【例3】房顶上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线的拉力.以上这些事例如果要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几类?有两个力互成角度的,也有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的.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有方向相同的,有方向相反的.在上面这些事例中,最简单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我们先来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问题.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直线、方向相同,另一种是同直线方向相反.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猜想一下,这两种情况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把同学猜想的大意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书上两个实验示意图和相关说明,看完后亲自完成这两个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学生看书,然后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这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问:两个小孩共同提一桶水,每个人都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大人一个人提一桶水,她对水桶如果施加的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如果他们提的是同一桶水,那么大人施加的力和两个小孩施加的力的效果是否相同?[学生]效果相同.[老师]两个小孩子所用力的合力的大小与大人施加的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学生]相等.[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大人所用力的大小是否等于两个小孩所用两个力的和?[学生]不等.[老师]为什么?学生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这两个小孩施加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来研究这个问题.(三)总结、扩展今天我们研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方法,这一方法就不能用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同学们感兴趣可以查阅资料自学.(四)作业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 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方向是
。
程 2.反方向:F=F1-F2 合力方向与大力(F1)方向相同 设 练习:
计400N 的力拉水桶,此
时水桶受到合力大小等 N 方向
(2)耕地时,马的水平拉力是 2000N,土地对犁的阻力是 1700N,
犁受到的合力是
方向是
。
(3)桌面放一个重力为 3N 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 3N,
茶杯的合力是
。
学生活动
一、什么叫合力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
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1.同方向:F=F1+F2 合力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练习: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 20N 和 40N,它们的合力
是
教
方向:
学 (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 200N,方向向下,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一
教学 目标 教学
理解合力的概念。 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 了解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规律。
合力的概念
重点 教学
理解合力的概念
难点
教学 准备
演 示
铁架台、两个弹簧秤、大弹簧、刻度尺。
学
生
教学过程
(目标准备在投影片) 引 引入:从演示实验引出合力的定义。 入 演示实验:一人提桶,二人提桶; 一人推台,二人推台。 新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