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健康
太极拳对身心健康影响论文

浅谈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各种身心疾病层出不穷,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武术的瑰宝,太极拳可以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强身健体。
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不但可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管和呼吸系统的疾病,而且可减少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骨的密度稳定,并能有效调节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
而且有助于完善个性品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太极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抗衰老一、引言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武术项目,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
它注重内外兼修,长期练习有着良好的益智健身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它简便易学,受场地、时间、器材、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极小,推广难度小,目前全世界有数亿万人在练习太极拳。
二、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关于太极拳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涉及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免疫功能、老年虚弱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多年研究、对照分析了脑电、心电、血脂、微循环等方面太极拳产生的锻炼效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太极拳能降低血液粘度。
许多资料表明,中风、特别是缺铁性中风以及包括癌症在内许多疾病均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资料表明,太极拳对血粘度有明显的影响,对高切粘度及切粘度均有降低的作用,特别是对低要粘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太极拳对骨密度的影响: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人进入老年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这种下降在女性绝经后明显加速,因此女性的骨密度比男性低而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比女性高,练习太极拳能显著改善肌肉的力量及柔韧性,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和预防由于摔倒而引起的早老性骨折的目的。
常年从事太极拳运动,可对骨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好刺激,有效的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稳定,有效调节骨钙,血钙的平衡。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能延缓心血管机能的减退,提高血液的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爨煎姐.浅析太极拳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刘栋梁,(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44)靖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
环境压力的增大,导致人体身心健康的疾病相对增加,各种工作痘、职业病相应产生。
心理疾病的比率增高。
本文从太极拳运动机理出发,从太极举运动对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了太极拳运动对于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
鹾篑龟词】太极拳;人体系统;身心健康1前言太极拳运动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明亡后隐居家乡的“乡兵守备”陈王庭创编而成。
它集《黄庭!鸯(拳经>以及陈家‘拳谱> <拳经息哥砖之精华:讲究意念导引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引导、吐纳有胡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肢体与意识的高度统一。
现在太极拳运动以它形式多样的套路集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的精神内涵,正在被世人所接受。
2太极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增加,本文试从太极拳运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四个方面,论述太极拳运动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Z1太极拳运动能促进人体呼吸系绫健康人体在正常状态下往往采用的是胸式呼吸,而太极攀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气沉丹田,改变原来的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
实验测量表明,采用腹式呼吸法能大大加强肺交换的气体量,横膈肌每下降1厘米可增加通气量250—350毫升。
太极誉运动的轻、柔、匀、细、长的呼吸,非常适合于人体生理有序的节律,对健身十分有利。
对那些患有呼吸道器官疾病的人,在练习过程中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达到治疗的效果.由于肺的通气量加大,交换的气体量相应加大,于是吸进的氧气量增加,提高了血液中的含窜量,从而满足组织细胞的笺肖耗,又有利于维持体内的氧储存,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另外,腹式呼吸有利于腹腔中内脏的血液循环,促进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还有利于体腔内动脉、静脉的血刹顷畅。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390—创新观察1太极拳对中老年的健康价值1.1太极拳对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老化、细胞水分流失、肌纤维萎缩,四肢伸展和弹性不足,使关节僵硬、活动失灵、易感乏力。
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的影响效果显著。
太极拳的拳法中的动作要求“含胸、松腰、拔背“等,对脊柱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脊柱的活动幅度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
经常锻炼太极拳的老人也很好的抵御脊柱畸形。
有关调查发现,习练太极拳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只有25.8%,而没有习练太极拳的老人有47.2%。
由于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连贯、圆活,因此太极拳有一定的防老作用,抵抗骨质疏松。
据调查,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发生骨质疏松的有36.6%,而没练习的却高达63.8%。
这说明太极拳对人体的运动系统有良好的影响。
太极拳要求呼吸柔、匀、细、长这符合人体的生理有序的节奏,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于呼吸道疾病的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良好的改善体质,而不会因呼吸系统使运动时负担大影响病症。
因为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和腹肌膈肌活动,增加通气功能,通过腹压有节奏的变化加速血流,增进肺泡换气。
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对于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肺的通气功能和代谢功能有很好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有开、合、虚、实与呼吸结合要求。
开、实为呼,合、虚为吸,一开一合即一呼一吸,这种变化符合人体运动生理规律,有助于呼吸器官的强壮,保持呼吸器官的弹性。
所以练习太极拳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增强。
1.2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锻炼者保持情绪安静,心情愉快放松,注意力集中,全身各关节和肌肉有规律的伸缩旋转,这样可以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神经兴奋性。
使心率减慢,同时调节血压和舒缓血管中枢功能,增加冠状动脉侧枝循环,血管管腔加宽,增强管壁弹性,改善心肌血流量。
国内研究发现,太极拳练习后恢复期内舒张压与运动前水平,由于舒张影响冠动脉血流,运动后舒张压对于心肌的供血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上升的幅度不大,恢复期内有所下降,但维持较高的脉压差,这说明太极拳可以减少外周的阻力,改善机体外周循环,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良起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舒张压较对冠状动脉血液和心肌供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与健康

供氧 又提供 了有 效 的帮 助 ,全 面锻炼 了身心 。 综 上 所 述 ,太极 拳 确 实 是 一项 有 百 利 而 无 一
些适合 自己的运动 ,这时候往往不能坚持 自己
害的健身项 目,但要想体会到太极拳的种种功效 , 必须有完善理论系统的指 导,同时有教练时刻纠
正 练 习 ,才能 最 大 程度 地 体 验 太极 拳 的益 处 ,如 果 没 能按 照 正 确 的 方法 练 习 ,太 极 拳 只能 是太 极
同样有益于健康 ,太极拳和其他运动 既然都有益
于健康 ,有 什么 区别 呢?
其一 ,不 受场 地 、天 气和 人 数 条 件 限制 , 易
而 不 造 成局 部 的压 迫 ,对 身 体 任何 部 位 都 不会 造 成 直 接 或者 间 接 的损 伤 ,既锻 炼 了身 体 ,又 不会 出现受 伤 隐患 。 其 三 .老 少 皆 宜 .不 受年 龄 限制 。随 着 年龄
于坚持 。许 多 运 动项 目是需 要 场 地 条 件 的 ,例 如
【 者介绍 】葛 明 , 作 深圳 市黄 氏太极 拳辅 导 中心 负责人 。
・
4 ・ 6
终 身教 育 2 1 0 0年 第 8卷 第 4期
的变 化 ,许 多运 动项 目的参 与者都 会 出现 年 龄段 , 即参 与 者 会根 据 自己 的年 龄 和 身体 状 况 ,来选 择
哪 怕是坐在轮椅上 ,一样可以练习太极拳。 其四 ,符合 中医养生和现代 医学原理 ,放松
这 些 流派 都在 不 同程度 上 反 映 出 中 国太极 文 化 的 渊博 。练 习太 极 拳 到一 定 程度 的练 习 者 ,往 往 会 深 深感觉 到太极 拳 的博 大精深 ,因为 了解 得越 多 , 越 发觉 自身练 习 的程度 远 远 低 于 自己对太 极 拳 的
习练太极拳,锻炼身体好处多

习练太极拳,锻炼身体好处多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
太极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青少年及中老人热爱健身认识的青睐,本文主要探究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帮助人们对太极拳习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太极拳;传统文化;健康;身心;协调;前言: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融合着儒家、道家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还体现着医学的阴阳五行变化,还蕴含着中医经络学的医学知识,习练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竞技对抗等各种习练效果,因此收获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一、习练太极拳有益于改善人体体质练习太极拳时最关键之处要达到阴阳平衡,人们要时刻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心态,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
人们坚持在一段时间内修身养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可以平衡心气,长此以往能够促进人体平衡气血的重要作用,对心脑血管的疾病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
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人出现肥胖,消化系统紊乱,脂肪肝等各种亚健康问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
太极拳的一招一式较为舒缓,人们在习练的过程中能够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的速度,与此同时促进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自身消化功能的提高,逐渐改善人体各项亚健康状况,促进人体健康协调发展。
长期习练太极拳还能达到抗衰老的作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年轻时过于劳累造成某些关节挫伤,或者人体缺乏某种矿物元素和营养元素造成身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人们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能够舒展筋骨,还能早期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太极拳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可以逐渐提升自身的反应能力,发展人体肌肉的力量感,让人体在行动中提升自身的速度和身体稳定性,对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现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背负着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重重压力。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意义【摘要】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国武术,被认为对心理健康有益。
这种运动通过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情绪稳定性,增强心理韧性以及促进身心平衡,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平衡情绪,同时培养耐心和专注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太极拳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对人们的整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太极拳运动,人们能够找到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实践的运动方式。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 心理健康, 缓解焦虑, 压力, 提升情绪稳定性, 增强心理韧性, 身心平衡, 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武术运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武术技术,太极拳在中国各地流传开来,成为一种独特而优雅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注重身体的柔和动作和呼吸的调控,强调意念和身体的协调。
因其优秀的运动方式和独特的内在修养,太极拳逐渐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运动。
2. 正文2.1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放松身体,减少焦虑和压力的情绪。
太极拳运动的呼吸技巧和动作让练习者感受到身体与呼吸之间的连结,从而消除内心的不安和紧张感。
太极拳的练习有助于提升情绪稳定性。
通过反复练习太极拳的动作和姿势,人们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调整情绪,达到情绪平衡。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练习者需要保持身心的平衡,这种平衡感也会影响到情绪的稳定性。
太极拳运动还能增强心理韧性。
练习太极拳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忍耐和毅力。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会让练习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定和勇敢,从而增强心理韧性。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情绪稳定性、增强心理韧性等。
通过持续的练习,人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与放松,让身心得到全面的调和。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及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及意识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健康特点出发,结合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和笔者自身练习及学习研究经历,认为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将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培养中学生健康意识的手段之一,并由此肯定其教育价值与意义,最后建议加强二十四式太极拳在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中的推广与普及。
标签:太极拳;体育教学;健康意识;传统体育1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论及中学生健康意识现状1.1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简论太极拳是能够展现中华传统武术特色元素的文化形式,其拳术既能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也能与中医学中经络学说等理论相结合,使练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涵养,从而促进人与天地万物、人与社会的协调与融合。
建国后所编成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凝练出其中的精髓,保留了极具代表特色的招式,降低了学习难度,成为我国教育部已纳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
1.2 我国中学生健康意识现状近年来中学体育教学制度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学校体育成为加强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巩固中学生健康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依然存在为应付体育考试而局限于部分体育运动的现状,导致中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且健康意识淡薄。
近20年来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归纳以下三种主要问题:(一)中学生的体育健康认识现状。
由于中学体育教学长期延续传统体育教学理念,过于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加强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积极运动的意识,没有真正体会到终身体育的重要作用。
(二)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情感现状。
由于中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迫使中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业上面。
从大多数学校安排的课程表看出,中学生每周只有1-2 节体育课的锻炼时间,即使学校增加体育课外活动等项目,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也是形同虚设,从而造成健康情感的缺失。
(三)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现状。
浅谈太极拳与健康开题报告

浅谈太极拳与健康开题报告—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浅谈太极拳与健康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极其精湛的拳艺和深刻而丰富的哲理。
太极拳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略难易套”的奠基,更重要的是“去繁从简”的推广普及。
20世纪下半叶,太极拳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向简化方向发展,从50年代中的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70年代末的四十八式太极拳,80年代的四十二式等竞赛套路到90年代的八式、十六式太极拳等,一个简化太极拳系列逐步形成。
它与各流派的传统太极拳共同构成有利于当代“全民健身”的运动体系。
这个体系已突破过去的“适应性”,它即适合中老年人,体弱病患者,上班族,也适合运动员竞赛和青少年锻炼。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中国太极拳之类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加强老人双腿的稳定能力,降低因为摔倒而受伤的可能性。
这一发现是基于从美国8个治疗中心为老年人计划的锻炼项目获得的结果。
这些持续时间从10周到9个月不等的项目分别涉及举重、肢体伸展、耐力和平衡训练等内容,参与者随后接受最长达4年之久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参加锻炼的2328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减少了大约13%。
而这些锻炼形式中,太极拳效果最好,年龄至少在70岁以上者摔倒的可能性下降了25%。
第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与健康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太极拳又是中华武术之精华,被喻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辩证的养身之道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特点,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体育健身疗法,具有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是亚健康的克星,被视为终身体育的首选锻炼项目。
〈一〉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太极拳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瑰宝,其拳理博大精深。
它总结了前人的养生之法和导引气功的精华,结合阴阳之理,把运动溶于清静之中,把静止化于运动之内,使动与静相结合,产生了内气催外形,思维与动作的快与慢﹑开与放﹑分与合等形式的相互协调的运动,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得以放松,从形体器官上得以锻炼,元气得以生,精气得以保,身体得以强壮。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太极拳与中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同出一理,与中国医学同承一脉。
故“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开合也。
”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但却是具体体现中国医学养生﹑保健思想的实践形态,在这中国养生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地位。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经典太极拳谱“十三势歌”决,十分明确地道出太极拳延年益寿的健身目的与核心的技击术存在着严格的区分,也与竞技体育健身有很大的区别。
概言之,太极拳重“养”,“养”是知我调理,知我呵护﹑舒筋活血﹑开穴顺气,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的有机性和完整性,使人体处于一种“维生”的执中功能状态。
而竞技运动重在“用”,“用”是有明确目的指向性的。
在人的青少年时期,科学合理的“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的积极手段。
但在人的中年时期,则不能片面的强调“用进废退”这一观点。
要信守以“养”为主,以“用”为辅,这一科学的健身理论。
而太极拳的拳理就十分符合这一抗衰老养生法则。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成为许多学者以毕生之精力研究的课题。
而今,“真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已成为世界流行语。
世界卫生组织反映了人们的愿望,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标。
现在看来要实现人类这一愿望,困难是很大的。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一年的医药费开支就达数千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经济总收入的13%,占全世界医药费开支的40%;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仍有3700万“穷人”缺医少药,无法保证享有保健。
可见,那些处于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的老百姓,人人享有保健更是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人们会发生疑问:是不是在现在和将来一个很长的时间,人们无法享受到“健康长寿”的幸福生活呢?
回答是否定的。
遵照20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战略思想,1994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太极拳修炼大会上,向全世界推出太极拳、静坐气功、保健按摩三套中国宝贵的传统健身方法。
1995年第二届太极修炼大会将推广三套传统健身方法誉为人类健康长寿的“百岁工程”。
因而在国内外引起极其浓厚的兴趣。
〈二〉太极拳——亚健康的真正克星
据医学专家介绍,有四种人在发病之前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是:快速变矮的人、快速变胖的人、猝死的人和英年早逝的人。
亚健康状态还是肝炎、心血管、癌症等许多疾病的前期征兆。
尽管科学家们找到了亚健康的原因,但却找不到治疗亚健康的药物。
有些亚健康人群以为多服用保健品就能摆脱亚健康、重新走向健康,这其实是一个心理误区。
专家们认为:虽然适当服用一些较容易吸收又没有副作用的天然滋补品可以产生一定的缓解效果,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亚健康的问题,而对许多宣传“疗效神奇”的保健品,特别是用化学方法萃取的保健品的作用,专家们更是不敢苟同,希望人们要持谨慎态度。
那么,解决亚健康症状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抵御亚健康的最好办法,是学练中国的太极拳。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两千万人从事太极运动,这种古老的健身与技击并重的武术健身项目,在世界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呼吸要平稳、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放松,不偏不倚;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形成一个整体。
动作与呼吸有机配合,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平衡稳定。
通过“静中求动”,达到“静中有动”,身体处于相对静止之中,要求意气周流,呈外静内动之象。
坚持太极拳锻炼,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增强心肺功能,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骨关节系统大又裨益,即可以起到活经通络,和顺气血,舒筋壮骨的疗效,又能够达到祛疲解倦的自身修复的目的,可谓现代人“亚健康”的真正克星。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古老的集修身养性于一体,注重内外兼修的一种合乎现代科学的健身运动。
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有独特的保健机理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能改善四肢与内脏器官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避免机体的功能障碍﹑推迟机体衰老达到健身保健的作用。
因此,从医学观点看,太极拳对中老年人是“延年益寿不老春”的保健体操;对慢性疾病的患者又是抵抗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太极拳作为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以推进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