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健康状况的研究

合集下载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成因与对策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成因与对策
的肥胖 流行 状况 出现在北 京 , 京城 区男 女生 的超 北
儿 童青 少年 约有 5 到成 年后 仍 然 肥 胖 。儿 童 青 O 少 年肥 胖对 成人 期 各 种 慢 性 非传 染 性 疾 病 的发 病
和 死亡 都有 一定 的影 响 。6 的 5 1 O ~ O岁肥 胖 儿 童 , 成 年后 出现 代谢 紊 乱 、 尿 病 、 血 脂 、 血 在 糖 高 高
性 肥胖 已 达 两 千 万 并 以 每 年 5 的 速 度 递 增 。 山
平 足 、 内翻 、 肢 弯 曲 、 柱 和椎 间软 骨损 伤 ; 足 下 脊 肥
胖儿 由于胆 固醇 和脂 肪酸过 高 , 而使 免疫 系统受 从
到抑 制 , 抵抗 疾病 的能 力 较 差 , 患 呼 吸 道 和 传 染 易 性 疾病 ; 由于皮 肤皱 褶 较 多 , 出现 皮 肤 感 染 以及 易
性发 育 障碍 等 问题 。儿 童单 纯 性 肥 胖 不 仅 会 影 响 现 阶段 的生 长发 育 和 健 康 , 来 越 多 的 研 究证 实 : 越
东省 十 年 间 , 市 男 生 的 肥胖 率 由 5 2 上 升 到 城 .8 1.8 , 4 4 女生 由 3 2 上 升 到 6 1 [ .2 . 8 。最严 重
肥胖严 重 威胁 儿 童 健 康 , 已成 为 2 1世 纪 全 球 医学
和公 共卫 生 的严重 问题 。
多种 疾病 的 危 险 因 素 。学 龄 前 期 的 幼儿 身体 的 ] 各 个 系统 发育 都 不健 全 , 别 是神 经 系统 、 吸 系 特 呼 统 以及免 疫 系统 相 对 薄 弱 。肥 胖 儿 童 体 内脂 肪过
作者单位
太 原 理 工 大 学 (3 0 4 002 )

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机制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机制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面 对 健 康 问 题 , 受 到 严 重 的 社 会 和 心 理 问 题 的影 响 , 此 还 因
指 导 儿 童 青少 年 科 学 减 肥 日益成 为我 们 工 作 的 重 点 。
1 儿 童青 少 年 肥 胖 的 判 定标 准
11 根 据 身 高标 准体 重 评 价 表 判 定 . WHO 17 9 8年 推 出 的 方 法 是 以 身 高 为 基 准 运 动 体 重 评
综述・
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机制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朱稼 霈 王 晓强 荣 湘江 。
近 年 来 全 球 儿 童 青 少 年 肥 胖 率 不 断 上 升 。据 统 计 , 国 美 当前 肥 胖 儿 童 的 比例 与 过 去 四十 年相 比上 升 了 3 4倍 『 — l _ 。另 有 资 料 根 据美 国全 国健 康 和 营养 监查 调研 显示 , 国从 18 美 98 年 到 19 9 4年 2 5岁 儿 童 肥 胖 率 由 7 %增 长 到 1. ,一 — . 2 04 6 % l 1岁 儿 童 由 l. 增 长 到 1 - ,2 1 岁 青 少 年 则 由 1% 3 53 1— 9 % 1.%增 长 到 1.%。最 近 的 一 份 资 料 (04年 ) 示 ,一 l 05 55 20 显 6 1 岁儿 童 的 肥 胖 率 已经 达 到 1.%,2 1 58 1 — 9岁 青 少 年 已经 达 到
全 国 统 一 的 学 龄 儿 童 青 少 年 超 重 肥 胖 筛 查 体 重 指 数 分 类 标 准 , 20 以“ 00年 全 国学 生 体 质 调 研 ” 参 照 人 群 , 调 查 汉 族 为 共
7 1 中小学生 240 — 8岁 4 2 o余 人 , 定 出 结果 见表 1 制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法要在专 门教练 的指导下根据肥胖程度 和个体 体 中枢 兴 奋水 平 升 高 , 制 了饥 饿 中枢 的活 动 作 用 有 抑 关 。另 一方 面 针 刺 又 能促 进 能 量 代谢 , 加 能 量 消 增 质 , 择合 适 的运动 项 目和较适 宜 的运 动强 度 。 选
目前 饮食 控 制 和运 动疗法 减 肥都 存在 一定 的盲 耗 , 进体 内脂 肪 的动 员与 分解 , 可 达到 减肥 的 目 促 故
鼠的 减 肥 效 应及 对 大 脑 纹状 体 一 氧化 氮 ( O) N 和一 于 临床 , 受到 越来越 多肥 胖患 者 的亲睐 。
氧化 氮合酶 ( O ) N S 含量 的影 响 , 认为纹状 体 N O和 N S 量异 常 可能 是 肥 胖 发病 的 因素 , 线疗 法 对 O 含 埋
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 ①食欲抑制药 ; ②增加能量消耗 多 。
的药 物 ; 抑 制肠 道 消化 吸收 的药 物1 ③ 6 1 然研 发 中 3 穴位 埋线 疗法治 疗 单纯性 肥胖 症 。虽
的减 肥 药 种类 繁 多 , 目前 已被 广泛 应 用 的只有 抑 31 临床 研 究 但 .
能是 实现减 肥效 应 的 中枢 作用 机制 。 秦 达 等[用穴 位 埋线 对 去 势雌 性 大 鼠肥 胖 症 的 2 2 1 治 疗 进 行 研究 , 二醇 、 经肽 Y、 清 瘦 素 的 检测 雌 神 血




1 姜军作 , 衣运 玲 , 孙纹 状 体 N O和 NO 含 量 的 良性 调 整 作 用可 [ ] S 有 效 性及 可 能作 用 机制 []中华 中 医药 学刊 ,0 9 2 J. 2 0 ,7
的亲 睐 。 1 单纯性 肥胖 肥 手术 均可 在腹 腔镜 下 施行 。但 肥 胖病 的外科 手术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及健康指导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及健康指导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及健康指导摘要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儿童肥胖还可延续至成年,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当今儿童肥胖现状,分析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干预机制,有效防治儿童肥胖。

关键词儿童肥胖;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健康指导1 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1.1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应采用不同指标判定超重与肥胖状态:①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即体重/身高(kg/m2),建议在10~19岁的青少年中使用。

将性别年龄比BMI≥85th定义为超重,将性别年龄比BMI≥85th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90th定义为肥胖;②身高比体重的Z评分值(weight-for-height-Zscore),在10岁以下儿童中,将身高比体重的Z评分值>2定义为超重。

1.2 中国标准国内学术界在儿童肥胖标准制定上存在较大争议。

①国内现行标准多是参照NCHS/CDC人群值,身高比体重>10%~19%为超重,身高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②BMI作为衡量儿童肥胖的指标已被国际范围广泛使用,国内正在对儿童青少年的BMI切点进行研究。

丁宗一等于2002年在分析了167065名中国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资料后,认为我国在使用BMI指数筛选肥胖儿时,18岁为较合适的界值点[1]。

2 现状调查分析据调查显示,儿童肥胖检出率呈现继续增加状态。

其中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5%、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75例诊疗分析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75例诊疗分析
消化和吸收 , 不会超过 胃需要量。 2 . 3 行为矫正
食没 有节制 , 不愿参 加体育活动 , 生活 不规律 , 作 息时 间安 排不合 理等现状 , 这些问题是导致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发生 的主要 原因。
现就 我院 2 0 1 1 年1 1 月至 2 0 1 2年 2月 门诊治疗 随访 的 7~1 8 岁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 7 5例治疗 经过做如下分析 :
1 诊断标准
国 际 上 青 少 年 肥 胖 判 定 标 准 以 美 国 国 立 卫 生 统 计 中心
( N C H S) 和欧 洲 国际肥胖 工作组 ( I O T F) 分别 制定 的标 准为世 界
所公认 【 1 】 , 但我 国属于亚太地区 , 国际标准界限值并不适用于东方
现未 达标情况做 预防 和修 正。③行为记 录 : 每个 月对肥胖 者进行 目 标测定及评估 , 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 为治疗肥胖的长期性和连续
动时 间, 长期坚 持 、 规律 的运动是保 证治疗效 果的关键 , 参加 同样
系统 的风 险。临床干 预中 , 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 , 有计划的开 展有 氧训练 , 平衡膳食 , 养成 良好 的饮食 习惯 , 及时矫正青 少年不 良生 活行为 因素 , 家长 的积极配合 、 执行和监 督等都是帮助青少年 早 日摆脱肥胖 的有效措施 。
世界最 新 医学 信息文摘 2 0 1 3年第 l 3卷第 2 期
青 少年单纯性肥胖 症 7 5例诊疗分析
钟 天辉 , 赵 燕
( 新疆 喀什地 区巴楚县人 民医院,新疆 喀什 8 4 3 8 0 0)
摘要 : 目的 分析青 少年单纯性肥胖症控 制的关键 因素 , 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根据 7 5 例门 诊 随访青少年 单纯性肥胖症采取运动

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措施

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措施

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措施作为校园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在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据统计,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已大幅上升,尤其是城市地区,总体肥胖率已从2003年的3.3%上升到2013年的8.1%。

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预防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讨论一些干预措施,以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帮助这些患有单纯性肥胖的小学生。

一、合理膳食营养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预防和干预儿童肥胖的基础。

戒除过多油腻、高热量食品,增加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鼓励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食品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能够有效地控制儿童的体重。

二、坚持运动锻炼运动是调节体重、塑造体型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应该坚持每天适量的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锻炼的习惯,以促进体能的锻炼和促进身体的发育。

在运动锻炼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措施、科学规律和适度强度。

三、指导相关知识学校和老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肥胖相关知识指导,帮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肥胖危害、了解科学的减肥方式和膳食管理、掌握运动量的正确估计和发跑时间的选择,以及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等。

四、家庭辅导孩子是家长的“小棉袄”,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孩子的肥胖现象具有很大的影响。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家庭饮食,每顿饭以荤菜为主,适度减少糖分和油腻食品,并配合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出去玩耍、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一起参加户外活动,慢慢地改变孩子的习惯,达到控制肥胖的目的。

五、定期评价每学期结束时,学校和老师可以对肥胖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体型监测和饮食、运动方面的评价,及时调整食谱和运动量,避免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

总结: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干预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学校和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共同关注和参与干预,积极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全方位领域开展防止儿童肥胖发生的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篮球对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篮球对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Ke o d y w r s:b k tal b st;a oecn ;b d o oio s a eb l;o e i y d lse t o ycmp s in t
中图分类号: 8 1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献编号 :05— 2 6 2 1 ) 00 0 8 3 10 05 (02 一 0 2- 0 3—
e cs .T e ma n p r o e i t i u st e e e to a k tals r n p y ia e l fo e e a oe c ns a d r ie h i u p s o d s s h f c fb eb l p t o h sc h at o b s d ls e t n s c s o s l h p o ie t e t e r t a ee e c rt ere e t e w ih s n e l e e mp o e n . r vd h o e i lr fr n e f h i f c i eg tl sa d h a t lv li r v me t h c o v o h
Ab t a t h i f4 u e o e i d ls e t o 0 d y f b s eb l t ii g i a e a d c mp r d w t s r c :T e l to 0 p r b s y a oe c n s fr2 a s o a k t al r n n s m d n o a e i s t a h
异 ) 。
将受试 者随机分为篮球组和慢跑组 , 每组各 2 , 0人 男女平
均各 1 。基本情况 见表 1 0人 。以篮球组 为实验组 , 以慢 跑组 2 结果与分析 为对照组 。 2 1 实验 前 实验组 和 对 照 组 的 身体 成分 指 标值 的 比较 .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心电图分析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心电图分析
发育外还应考虑部分 l葡 萄胎 , 生 以免误诊 。针对部分性 葡萄胎 超声 图像不典型 的特 点 , 了在检查技 巧上积 累经验外 , 除 还需
[ 杨光华 病 理学[ 】 5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12 8 1 ] M . 版. 第 人 2 0 :8 . 【 乐杰. 2 ] 妇产科学[ ] 6 北京 : M . 版. 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33 0 2 0 :2 . 嘲 谢 红宁. 妇产科 超声 诊断学呻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56 — 2. 人 2 0 : 22 8 [ 曹海根 , 4 ] 王金锐 . 实用腹 部超声 诊断学 [ ] 2 . M . 版 北京 : 民卫生 第 人
出版社 ,0 5 3 6 2 0 :9 .
【 向世碧 , 5 ] 凌玲 , 汪炼. 萄胎误诊 为过期流产 6 葡 例分析 啪. 中国误 诊
学 杂 志 ,0 2 2 6 :2 . 2 0 ,( )9 9
( 收稿 日 :0 2 0 — 4 期 2 1—2 1 )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 症的心 电图分析
7 . 低 电压 9例 , 1%; 导 阻 滞 5例 , 7 S T 改 变 68 %; 占 3 传 占 %;T—
1 方法 . 2
患者取 平卧 位 , 保持 安静 , 顺序 接 电极 , 按 采
集心 电图 , 诊断按第 五版《 临床心电 图学》 断标准 。心电图描 诊 记采用 日本光 电 9 3 P型心电图机 。心 电图操作 人员 、 查人 10 体
在 当今经济高 速发 展的时代 , 人们 的生活水 平得 到了极大 的提高。 人们的衣食住行 都发 生改变 : 吃的是 高热量 、 高脂肪的 食物 ; 住的是水 、 电齐全的现代化公寓 , 暖、 免去了过去生火 、 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健康状况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09T14:26:11.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作者:张书文
[导读] 肥胖是由于物质的摄入超过了消耗,而其超出部分存留于体内,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皮下组织及脏器周围所致。

张书文(阜新市卫生学校 123000)
【摘要】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逐年迅速提升。

这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许多健康和社会性的后果。

肥胖所给青少年的身心影响也被现代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和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证实。

本文总结了肥胖对青少年生理机能、心理、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生理机能行为心理
【中图分类号】R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038-02 肥胖是由于物质的摄入超过了消耗,而其超出部分存留于体内,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皮下组织及脏器周围所致。

在我国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国居民膳食摄入中热量的比例和静态生活方式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肥胖问题日益凸现。

这其中,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剧增,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青少年期肥胖相对于成人肥胖来说危害更严重,它带给青少年的生理健康
和疾病与心理卫生问题不断为现代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大量研究实例从不同角度所证实。

一、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影响
1.1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
王家林对2233名10-12岁儿童进行了单纯性肥胖与脉搏、血压、血脂和血糖关系研究,发现肥胖儿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体重正常儿童,TG和HDL-C分别高于和低于体重正常儿童,天津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肥胖儿童原发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对正常体重者(3.13%>0.94%),提示儿童期肥胖已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倾向。

赵建滨等将肥胖儿童(9-14岁)按体脂含量分轻、中、重度来探讨不同程度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发现正常与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HDL-C、TG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肥胖程度的加重,HDL-C值逐渐减少,TG值逐渐增加,LDL-C/HDL-C比值随肥胖程度而逐渐增高。

临床研究已证明,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有密切关系,故肥胖儿童的高血脂水平及血压升高是他们成年后发展为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2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影响[2]
青少年肥胖可以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并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呼吸功能异常;呼吸调节异常。

肥胖症并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肺通气功能不足。

临床上有些人表现为在夜间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在白天.引起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这是由于肥胖症所致的大量脂肪沉积与胸廓变形及以补呼气量减少为代表的各种肺容量下降之间有着密切关联。

国外也有研究证明肥胖患者主要合并限制性通气不足,并认为这种病理改变的机理是呼吸肌顺应性下降及通气驱动损伤。

肥胖青少年的呼吸道感染患病人数明显多于正常体重青少年,说明肥胖不仅影响肺通气功能,且降低了呼吸道抵抗力。

1.3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肥胖与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

刘红霞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宁夏石嘴山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青少年TZDM7例临床分析,7例均为肥胖儿。

徐志鑫等对2007年5月至10月昌平区中小学生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为13.47%,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21%,空腹血糖受损(FIG)患病率为8.92%。

7一14岁中小学生FIG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

肥胖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高,可能与肥胖造成的明显胰岛素抵抗有关。

近年来,关于肥胖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4]。

Reinehr等比较了118例肥胖与107例体质量正常的4.5~16.0岁儿童的甲状腺功能,发现肥胖儿童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 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水平明显升高;Marras 等比较了468例肥胖儿与 52 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发现有 23.3% 的肥胖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异常,FT3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占肥胖儿总数的17. 9%,TSH升高的占3.2%,而且FT3、TSH与体质指数( BMI)呈正相关。

1.4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消化系统的影响[5]
有研究表明,肥胖青少年的胃分泌反应与体重、体表面积及体重指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在静滴外源性五肽胃泌素过程中,肥胖青少年胃酸分泌反应明显高于正常同龄人。

1.5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生殖系统的影响[6]
肥胖会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继而会影响睾丸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功能,阻碍性激素的释放及干扰精子的形成和成熟。

肥胖男孩易出现前列腺发育障碍、睾丸萎缩,形成小睾丸、小阴茎,其生殖器发育停留在儿童期,到了成人期必然会发生性功能障碍,严重者将无法生育。

而对于女性青少年肥胖则易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1.6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免疫系统的影响[7]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有较明显的紊乱, 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最为突出。

肥胖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TH细胞减少.TS细胞增加,从而TH/TS比值显著降低,提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且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损伤可能与肥胖度呈正相关。

同时肥胖青少年IgM和IgG均较正常青少年低,反映肥胖青少年体内正常体液非特异性保护的免疫水平和免疫细胞活性较正常青少年有所下降,因此肥胖青少年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比正常青少年明显增高。

二、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
2.1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8]
儿童少年肥胖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集中在对儿童自尊心(sel-f esteem)、自我意识(sel-f concept)方面。

一项研究发现在13~14岁的白人和拉美裔女生中,肥胖与自尊心评价呈负相关关系。

许红霞等应用PierrHarris自我意识量表研究发现,肥胖儿童青少年与体重正常者间自我意识评价存在一定差异,肥胖者自我意识评分相对较低。

2.2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智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9]
肥胖儿童的智力是否受到影响,目前仍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有研究发现,肥胖小学生的韦氏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这反映儿童的视知觉、接受能力、掌握要点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运动协调能力低于正常儿童,因此可认为肥胖儿童的接受能力、瞬间记忆能力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较正常儿童差,且这种差异会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逐渐加大。

学习成绩是智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肥胖青少年学习成绩显著较正常儿童差,且对自我学习状况、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满意度均较非肥胖儿童低。

2.3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情绪、个性和行为的影响[10]
Serpil等[13]使用两种心理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由家长完成的儿童行为检查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的焦虑-抑郁评分,还是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 depression inventory,CDI)的抑郁评分,肥胖儿童都要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这表明肥胖儿童更容易产生抑郁症状。

有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比率是正常儿童的2倍。

2.4单纯性肥胖对青少年社会应对能力的影响[8]
肥胖造成的臃肿、笨拙等印象,常使肥胖儿童成为被嘲笑的对象,产生自卑感和精神压力,其社交孤独及同伴问题较严重,社会接受性低。

夏庆华等的研究报道47%的非肥胖儿童及8%的肥胖儿童不愿与肥胖儿童结交朋友。

有研究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明显缺陷,多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应付方式,较少采用“解决问题求助”这一积极的应付方式,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同龄儿童,因此遇到困难多会选择逃避退缩。

青少年肥胖是一个多因素问题,既带来生理危害又有心理行为损害。

因此,提早预防青少年肥胖势在必行,从小就应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预防肥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少华,等.儿童青少年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干预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5,5(1):115-118
[2]朱智明,等.肥胖对呼吸功能的影响[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3, 16(6):94-97
[3]闰建坤,等.肥胖与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1):340-342.
[4]张竞帆,等.儿童及青少年肥胖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2,15(8):2729-2731
[5]谢建军.单纯性肥胖症的消化系统功能[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 94,5(4):168-172
[6]沈蕾.肥胖对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32(9):400-403
[7]刘敬,等.肥儿童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5, 5(3),121-122
[8]廖小华,等.肥胖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2(6):133-134
[9]石倩.超重和肥胖与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关系追踪研究.2012
[10]王冬.超重肥胖与儿童少年心理、行为改变[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5),274—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