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肥皂制作

合集下载

制作肥皂实验报告

制作肥皂实验报告

制作肥皂实验报告制作肥皂实验报告引言: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洗涤用品,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污垢和油脂,使我们的皮肤保持清洁和健康。

然而,你是否曾经想过肥皂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肥皂的过程,了解肥皂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材料和设备:- 植物油:橄榄油、椰子油等- 碱液: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 酒精- 温度计- 搅拌棒- 容器- 电子秤- 塑料手套- 安全眼镜实验步骤:1. 首先,戴上塑料手套和安全眼镜,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 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所需的植物油和碱液。

通常情况下,使用椰子油和氢氧化钠作为主要材料。

3. 将植物油倒入容器中,加热至约50°C左右的温度。

植物油的加热可以通过加热器或热水浴来完成。

4. 在另一个容器中,将碱液和适量的酒精混合。

注意,在混合过程中,碱液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小心操作。

5. 将碱液缓慢地倒入加热的植物油中,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这一步骤被称为皂化反应,其中碱液与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反应生成肥皂。

6. 继续搅拌混合物,直到出现明显的凝固迹象。

这意味着皂化反应已经完成。

7. 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等待其冷却和固化。

通常需要24-48小时才能完全固化。

8. 当肥皂完全固化后,可以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根据需要进行切割和包装。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制作出了一块肥皂。

在制作过程中,植物油中的脂肪酸与碱液进行皂化反应,生成了肥皂。

这是因为碱液具有碱性,能够中和植物油中的酸性成分,从而形成肥皂。

酒精的加入有助于加速皂化反应的进行。

肥皂的清洁能力主要来自于其分子结构。

肥皂分子由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一个疏水性尾部组成。

当肥皂与水和油脂接触时,其尾部会吸附在油脂上,头部则与水分子结合。

通过搅拌和冲洗,肥皂能够将油脂和污垢从皮肤或物体表面分散,并与水一同被冲刷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椰子油和氢氧化钠作为主要材料。

椰子油富含脂肪酸,能够提供丰富的原料用于皂化反应。

肥皂的制作的实验报告(共10篇)

肥皂的制作的实验报告(共10篇)

肥皂的制作的实验报告(共10篇)实验一:肥皂的制作实验目的:掌握肥皂的制备方法,理解肥皂的制作过程及其化学原理。

实验原理:肥皂是通过油脂和碱溶液的反应制得的。

脂肪酸在碱性介质下水解成为石碱盐和甘油。

石碱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实验仪器:量杯、三角瓶、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试管、滴管、玻璃棒、平衡杆、温度计。

实验材料:食用油、NaOH、水、酒精、酚酞指示剂等。

实验步骤:1.在天平上精确称取随意确定的食用油20g,并将其倒入三角瓶中。

2.称量NaOH 4.25g,并在试管中加入30mL的蒸馏水中,搅动至NaOH溶解。

3.将NaOH溶液倒入三角瓶中的油中搅动,使其完全混合。

4.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5min。

5.用滴管滴加些许的酚酞指示剂,得到淡红色的混合物。

6.不断搅拌,加入适量的酒精,颜色逐渐变浅。

7.冷却后剥离肥皂,用水冲洗,待风干。

实验结果:得到了白色的肥皂。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成功制备出白色肥皂。

肥皂的制作是一种化学反应,它的原料是食用油和NaOH溶液。

这是非常有趣的实验,可以让人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NaOH是一种腐蚀性化学物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实验二:肥皂的表面张力实验实验原理: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和固体表面(容器壁)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张力,仅存在于液体和气体接触面上。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实验仪器:容器、水、肥皂碎、纸片等。

实验材料:五种不同品牌的肥皂。

1.分别将五种肥皂放入容器中,并加适量的水搅拌。

2.在每个容器中,放入纸片,计时。

3.观察五种肥皂的表面张力,记录时间。

实验结果:不同肥皂的表面张力不同,表面张力最小的是排名第一的肥皂,最大的是排名第五的肥皂。

实验结论:通过表面张力实验,我们已经确定了五个不同品牌肥皂的表面张力。

我们发现,表面张力最强的肥皂较难在水表面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而表面张力最小的肥皂则能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肥皂之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肥皂之制备

肥皂之製備食二丙第十二組梅婉如肥皂之製備一、實驗目的:瞭解油脂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瞭解肥皂之製備及其性質、本實驗是用牛油和氫氧化鈉合成肥皂。

也可使用回鍋油製作皂基這樣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若把回鍋油製成肥皂就可解決廢油問題。

二、實驗原理:油脂與鹼(NaOH 或KOH)共熱生成肥皂和甘油的反應,稱為皂化反應。

肥皂是(soap)為長鏈脂肪酸之鹼金屬鹽類。

肥皂可用RCOONa 或RCOOK 表示。

例如:C17H35COONa(硬脂酸鈉)、C15H31COONa(軟脂酸鈉)等這是一個皂化反應,由於牛油是脂類,所以與氫氧化鈉生成硬脂酸鈉,這是肥皂的一種。

加入濃食鹽水的目的只是令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在溶液上,易於收集。

自然界中脂肪酸(Fatty acid)和甘油(Glycerol)會形成脂肪酸之甘油酯(Glycerides;Glycerin esters)常溫下因此若R = R' = R"簡單甘油脂R ≠ R'≠ R"混甘油脂簡單甘油酯有:(1)軟酯Palmitin(三軟脂酸甘油酯)﹣﹣(C15H31COO)3C3H5(2)硬酯Stearin(三硬脂酸甘油酯)﹣﹣(C17H35COO)3C3H5(3)月桂酯Laurin(三月桂脂酸甘油酯)﹣﹣(C11H23COO)3C3H5(4)肉豆蔻酯Myristin (三肉豆蔻脂酸甘油酯) ﹣﹣(C13H27COO)3C3H5(5)花生酯Arachidin(三花生脂酸) ﹣﹣(C19H39COO)3C3H5上述為飽和酸酯(6)油酯Olein(三油酸甘油酯)﹣﹣(C17H32COO)3C3H5(7)亞油酯Linolein(三亞麻仁油酸甘油酯)﹣﹣(C17H30COO)3C3H5(8)次亞油酯Linolenin(三次亞麻仁油酸甘油酯)-- (C17H28COO)3C3H5(9)花生油酯Arachidonin(三花生油酸甘油酯)--(C19H30COO)3C3H5上述為不飽和酸酯依在空氣中之乾燥性,油脂分類可分為:1.乾性油:含高級不飽和脂肪酸脂較多之油脂,此類油脂含不飽和鍵較多,易和空氣行漸次氧化而凝結固化,故塗於物體表面在空氣中具乾燥性。

实验一肥皂制作说课讲解

实验一肥皂制作说课讲解

实验一肥皂制作实验一:肥皂的制作化学方程式(C17H35COO)3C3H5 + 3NaOH 加热3C17H35COONa+C3H5(OH)3制皂工艺原理: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理论过程: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

皂化:油脂与碱进行皂化反应。

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

盐析:在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

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为盐析极限浓度。

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为带盐的甘油水。

成型:皂基冷凝成大块皂板,然后切断成皂坯,经打印、干燥成洗衣皂、香皂等产品。

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玻璃棒、电炉、石棉网、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剪刀、牛角勺。

2、实验试药:植物油、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定性滤纸、香精/色素。

3、实验步骤:A、在100 ml烧杯中加入6g植物油、5ml乙醇和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

B、在搅拌下,给烧杯中的液体微微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直到混合物变稠。

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以备添加。

C、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为止。

D、把盛有混合物的烧杯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1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E、向其中加入1-2滴香料,用定性滤纸滤出固态物质,弃去含有甘油的溶液,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制成型,晾干,即制成肥皂。

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试剂的使用目的油脂不易溶于碱水,需加入乙醇。

加热用小火或热水浴。

皂化反应时,保持混合液体积不变,不能让烧杯里混合液蒸干或溅到外面。

问题思考:1、植物油的成分是什么?肥皂的成分是什么?2、在原料的准备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什么?3、在实验过程D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过程D中混合液产生了怎样的现象?4、肥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肥皂的制备及去污能力测定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肥皂的制备及去污能力测定

实验一肥皂的制备及去污能力测定一、实验目的①学习洗涤剂的基本知识,熟悉肥皂、透明皂的制造原理和方法。

②掌握肥皂、透明皂的制备工艺和制备技术;③了解洗涤剂去污能力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高级脂肪酸金属盐(钠、钾盐为主)类的总称,包括软皂、硬皂、香皂和透明皂等。

肥皂是最早使用的洗涤用品,对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去污力强、泡沫适中和洗后容易去除等优点。

所以尽管近年来各种新型的洗涤剂不断涌现,但它仍是一种深受用户欢迎的去污和沐浴用品。

以各种天然的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碱皂化而制得肥皂,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生产肥皂的传统方法。

CH2OCOR1CH2OCOR2CH2OCOR3NaOHH OCH2OHCH2OHCH2OHR1COONaR2COONaR3COONa 3不同种类的油脂,由于其组成有别,皂化时需要的碱量不同。

碱的用量与各种油脂的皂化值(完全皂化l 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和酸值有关。

以下是一些油脂的皂化值。

现将用于制肥皂的主要原料的性质和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油脂油脂指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在制肥皂过程中它提供长链脂肪酸。

由于以C12~C18的脂肪酸所构成的肥皂洗涤效果最好,所以制肥皂的常用油脂是椰子油(C12为主)、棕榈油(C16~C18为主)、猪油或牛油(C16~C18为主)等。

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会对肥皂品质产生影响。

不饱和度高的脂肪酸制成的皂,质软而难成块状,抗硬水性能也较差。

所以通常要把部分油脂催化加氢使之成为氢化油(或称硬化油),然后与其它油脂搭配使用。

碱主要使用碱金属氢氧化物。

由碱金属氢氧化物制成的肥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由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制得肥皂一般称作金属皂,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涂料的催干剂和乳化剂,不作洗涤剂使用。

皂化油脂的精练:(1)脱胶处理(水化法,酸炼法):用于除去溶解于油脂中的磷脂质、蛋白质以及结构复杂的胶质和粘液质。

(2)脱酸处理(碱炼法):除去游离酸。

(3)脱色处理(使用活性白土或活性炭的物理吸附脱色,化学氧化脱色):除去油脂中的各种色素。

制作肥皂实验报告现象(3篇)

制作肥皂实验报告现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肥皂的制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肥皂的基本制作方法,并了解肥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通过油脂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

在碱性条件下,油脂分子中的酯键被断裂,生成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脂肪酸钠盐具有表面活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润湿物体表面,从而具有清洁作用。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2. 氢氧化钠(NaOH)3. 热水4. 玻璃棒5. 量筒6. 搅拌棒7. 模具8. 防护眼镜9. 手套四、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植物油,倒入烧杯中。

2. 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使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将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倒入植物油中,同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的变化。

4. 当溶液变得均匀且呈现肥皂状时,停止搅拌。

5. 将溶液倒入模具中,静置一段时间,待肥皂凝固。

6. 取出肥皂,观察其外观和质地。

五、实验现象1. 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呈现肥皂状。

2. 在搅拌过程中,溶液出现大量气泡,泡沫丰富。

3. 随着搅拌的进行,溶液逐渐变得均匀,肥皂状物质逐渐增多。

4. 模具中的溶液在静置过程中逐渐凝固,形成肥皂。

5. 取出的肥皂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硬度。

六、实验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植物油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这是肥皂形成的主要原因。

2. 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空气被卷入溶液中形成的,有助于肥皂的均匀混合。

3. 模具中的溶液在静置过程中逐渐凝固,是由于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导致肥皂浓度逐渐增加,最终凝固成固体。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肥皂的制作过程,观察到了肥皂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油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肥皂,搅拌和静置是肥皂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八、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的油脂制作肥皂,观察肥皂的性质差异。

2. 探究不同温度下肥皂的制作效果。

高中化学实践《制作肥皂》全面教案

高中化学实践《制作肥皂》全面教案

高中化学实践《制作肥皂》全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皂化反应的原理。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化学实验仪器。

3. 能够独立完成肥皂的制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进行初步的实验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3. 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课以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实验》中“制作肥皂”实验为例,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皂化反应的原理,掌握肥皂的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皂化反应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搅拌棒等。

2. 实验材料:猪油、NaOH、水、香料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肥皂的日常生活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肥皂是如何制成的。

2. 讲解原理:讲解原理:介绍皂化反应的原理,解释为什么猪油和NaOH可以制成肥皂。

3.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 步骤一:将猪油加热至融化。

步骤一:将猪油加热至融化。

- 步骤二:将NaOH溶解于水中,加热至沸腾。

步骤二:将NaOH溶解于水中,加热至沸腾。

- 步骤三:将融化的猪油缓慢倒入NaOH溶液中,不断搅拌。

步骤三:将融化的猪油缓慢倒入NaOH溶液中,不断搅拌。

- 步骤四: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

步骤四: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

- 步骤五:脱模,加入香料,得到最终的肥皂。

步骤五:脱模,加入香料,得到最终的肥皂。

4.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如佩戴防护眼镜,避免NaOH溶液接触皮肤等。

5.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实验展示与评价:实验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实验成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肥皂的制取ppt课件

肥皂的制取ppt课件
一.肥皂制取原理
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反应)
O
C17H35 C O CH2 O
C17H35 C O CH O
+ 3NaOH
C17H35 C O CH2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 3C17H35COONa +
硬脂酸钠
CH2 OH CH OH
CH2 OH
甘油
实验 肥皂的制取
实验目的: • 1、通过练习制肥皂的操作,巩固油脂的重要性质—
皂化: 放入皂化锅
中与液碱发生反应, 生成肥皂及甘油
(两次皂化)
盐析:加入食盐的
办法把肥皂和甘油 分开,并尽力洗去杂 质及色素
冷凝成型:
加填充剂,辅料, 调匀冷凝、截切、 烘干、装箱
四次盐析:
进一步洗出皂粒中的 甘油、杂质及色素,改 善色泽,提高纯度
补充皂化:
少量未皂化 油脂加过量碱 液补充皂化
• 香皂
• 香皂一般是用椰子油和橄榄油制造,并且
加进了香料和着色剂,所以有散发出各种香 味和五颜六色的香皂。甘油是制皂工业的重 要副产品,甘油在国防、医药、食品、纺织 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
家庭小实验
你能否在自己家厨房中制得肥皂,说说你所用的 原料,如果你有这个兴趣,不妨试试.
实验步骤
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入2ml植物油、2ml 乙醇和2ml氢氧化钠溶液。
加酒精10ml, 加NaOH固体入蒸发皿,量水10ml, 分三次清洗试剂瓶,将洗液倒入蒸发皿中
充分搅拌后,微热,直到泡沫消失,液体粘稠
用滴管吸取一滴液体滴入水中,无油滴浮于水面,表 示皂化已完全,停止加热
用坩埚钳夹住蒸发皿,放于石棉网冷却一分钟后,放入水槽中静置,冷 却,观察现象.用小刀切成一个长方形或其他形状,产品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肥皂的制作化学方程式
(C17H35COO)3C3H5 + 3NaOH 加热
3C17H35COONa+C3H5(OH)3
制皂工艺
原理: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
理论过程: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

.
皂化:油脂与碱进行皂化反应。

.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

.
盐析:在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

.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为盐析极限浓度。

.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为带盐的甘油水。

.
成型:皂基冷凝成大块皂板,然后切断成皂坯,经打印、干燥成洗衣皂、香皂等产品。

.
实验过程
1、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玻璃棒、电炉、石棉网、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剪刀、牛角勺。

.
2、实验试药:植物油、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定性滤纸、香精/色素。

.
3、实验步骤:
A、在100 ml烧杯中加入6g植物油、5ml乙醇和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

.
B、在搅拌下,给烧杯中的液体微微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直到混合物变稠。

.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以备添加。

.
C、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为止。

.
D、把盛有混合物的烧杯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1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
E、向其中加入1-2滴香料,用定性滤纸滤出固态物质,弃去含有甘油的溶液,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制成型,晾干,即制成肥皂。

.
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试剂的使用目的
油脂不易溶于碱水,需加入乙醇。

.
加热用小火或热水浴。

.
皂化反应时,保持混合液体积不变,不能让烧杯里混合液蒸干或溅到外面。

.
问题思考:
1、植物油的成分是什么?肥皂的成分是什么?
2、在原料的准备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什么?
3、在实验过程D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过程D中混合液产生了怎样的现象?
4、肥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