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合集下载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陈卫民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21)5
【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10%~15%的患者伴有胸腺瘤。

手术切除胸腺瘤和胸腺组织是治疗MG 伴胸腺瘤的基本方法,有明确的效果。

现将我科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26例回顾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744-745)
【作者】陈卫民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柳州,545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1
【相关文献】
1.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治疗(附26例报告) [J], 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胡基刚;陈英杰
2.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J], 何明学;李油山;王敏;任万武
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附144例报告) [J], 郭晓静;郑莉莉;徐琦;张静
4.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3例报告 [J], 姜海明;王得坤;何健行;
凌飞海;梁毅;郑俊猛;吴颖猛;李健英
5.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附3例报告) [J], 黄明伟;夏银献;殷文;施亚明;周志有;陈献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体会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体会
年 , 中 8例病 情稍 缓解 , 其 4例反 复发 作 ,6例 无 效 。 3
诊 断 中具有重 要 意义 , 部 正 侧 位 片 能显 示 大 部 分 胸 胸 腺瘤 , 对于 பைடு நூலகம் 期小 胸 腺 瘤 则 价值 不 高 , T能 显 但 C
示 胸 片不能 显示 的胸腺 瘤 , 还可 判 断 肿 瘤 与邻 近 器 官 组 织 的关 系 。本 组 4 8例 全 部 经 过 胸 片 、 T或 C MR 检 查确 诊 。 I MG长期 使用 胆碱 酯 酶抑 制 剂会 加 重 神经 肌 肉
主国 瘤
杂是 2l 0
6 旦第 2卷第 3 期
C i J ug noJn2 1, o 2N . h Sr O c, .00V 1 ,o3 n u .
・l 3 ・ 8
短篇 论 著
胸 腺瘤 合 并 重症 肌无 力 外 科 治 疗 体 会
杨文 东, 章 文龙 , 钟
术前均 行胸 部 x线摄 片 、T或 MR 检 查 。 C I 12 手 术与转 归 . 在 基础 麻 醉下行 气管 插管 , 免 避 使用肌 松 药 , 用胸部 正 中切 口, 除胸 腺瘤 及前 纵 采 切
接 头处 的病理 改 变 , 床上 表 现 为 患者 对 该 类 药物 临
产 生耐 受性 , 对药 物 的 需要 量 会 随 着疗 程 的延 长 而 增加 , 因此不 宜 单 独长 期 使 用 。手 术虽 不 能立 即消 除 MG症状 , 手 术切 除胸 腺 瘤仍 是 目前 治 疗 胸 腺 但 瘤 并 MG的主要 方 法 , 随着 围术期 处 理 及 手 术 方 法
隔脂肪 组织 , 同时 切 除受 浸 润 的心 包 和胸 腺 等 。病
理学分 型 : 巴细胞 型 1 淋 8例 , 皮 细胞 型 1 上 0例 , 混 合型 2 0例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四川 医 学 20 08年 I 第 2 O月 9卷 ( l ) S h ei l ora ,08 V12 , o 1 第 O期 i t M dc unl20 , o.9 N .0 c mn aJ
胸 腺 瘤 合 并 重 症 肌 无 力 的 外 科 治 疗 ( 2 例报告) 附 1
何明学 , 李油 山 , 王 敏 , 万武 任
好的疗效。充分的术前准备、 完善 围术 期 管 理 可 以减 少肌 无 力 危 象的 发 生 。
【 键 词】 胸腺瘤 ; 症肌无力 ; 关 重 外科 治 疗
【 中图分 类号】 R742 3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5 120 )018—2 0400 (08 l—370
(C) ( ) P T T 和 或 H V均 阳性 者 均行 阴 道镜 下 宫 颈 活组 织
病理 学检查 , 比结 果 , 对 见表 2 C ( 8 。T T +) 2例 行 阴道 镜 下 活 检 发 现 CN 工 一 I 2 I l 1例 ( 5 , 浸 润 癌 , I 2 %) 无 H V +)5例 行 阴道 镜 下 活检 发现 CN P ( 7 I I~I 1 l 8例 l (4 , 浸 润 癌 , C 2 %) 无 T T和 H V均 阳性 4 P 5例行 阴道 镜 下 活检查 CN I ~Ⅲ共 3 I 9例 ( 88 ,0 8 .%) 22例 A C U S —S 以上 的患 者 和 ( ) P 或 H V检 测 阳性 患者 阴 道 镜 下 活 检 发 现 3 %有宫 颈病 变 , 1 ( . %) 颈癌 。 9 有 例 04 宫
行 阴道镜 下活 检发 现 CN I ~1 2 I 1 1例 ,5 6 % , 浸 1 2 .5 无 润 癌 。H V +)5例行 阴道镜 下 活检发现 CN 工一Ⅲ P ( 7 I 1 例 , 浸润癌 。T T +) P +) 5例 行 阴道 镜 下 8 无 C ( H V( 4 活检 发现 CN I ~l 3 I Ⅱ 9例 ( 6 6 , 1例宫 颈 癌 。 8 . %) 有 T T和 H V联合 检 查 可 提 高 宫 颈 癌 前 病 变 阳性 检 出 C P

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1c s r n h g d1aeweea gaae . o cuin S ria x iini ae et ewa et ate i rvs a dtek yp ito d c aewe u ca e ,cs r g rv td C n lso ugcl cs f ci yt t a s naga i, n e on f e u e e e o s v o r My h h r
织 ,以免 引起气胸 诱发术后肌无力危象 ,延长呼吸机使 用时间 。对于
就我科收治的4 例重症肌无力合并有胸腺瘤的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 0
1 资料 与方法 1 . 1临床资料 20年 9 05 月至2 0年6 0 9 月共收治4例 胸腺瘤合 并MG 0 的患者 ,其中 男2例 ,女l例 :年龄 1 ̄ 7 ,病程3 4 月。术前 肌无力症 状按 8 2 5 6岁 -2个 O sr a分 型 :I ( s mn e 型 眼肌型) 1例 , Ⅱa ( 度全身型 )l例 。 Ⅱ 1 型 轻 O b( 中度全 身型 )型9 ,Ⅲ型 ( 发型 )1例 术前吡 啶斯的 明用量 例 爆 0
3 ・ 2
署 ・
J n a 02 V 1 0 N . a u r 2 1, o. , o y 1 3
4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O
周一 凡 贺榜福 梁胜 景 龙小毛 刘松涛 卢 昌超
( 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 民医院心胸外科 ,广西 南宁 502 ) 30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1 4(0 2 3 0 3— 2 6 1 89 2 1 )0 — 02 0
S o c The a y o ur  ̄ r p f rThy o a m m —A soca e M ya t n a Gr  ̄ s s it d she i a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3 讨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除 5例 , 心包 部 分 切 除 8例 ; 息切 除 5例 。 Ⅱ、 姑 对 Ⅲ、
Ⅳ型患 者 术后 常 规 放疗 , Ⅳ型患 者 加用 化 疗 。 Ⅲ、 1 2 手术 方 法及 围手术 期 处理 .
1 2 1 手 术 方 法 本 组 均采 用 全 身 麻 醉 单 腔 或 双 . .
胸腺 瘤并重 症肌 无力 ( MG) 治 疗 比较 棘 手 。 的
18 9 9年 8月 至 1 9 9 9年 3月 , 们 对 9 我 8例 胸 腺 瘤 并 MG 患 者 施 行 手术 治疗 , 效果 满 意 , 围 手 术期 死 亡 无
者 。现介 绍 如 下 。
拔气管插管 , 3例 由气 管插 管 改 气 管 切 开 , 吸 机 辅 呼 助 呼 吸 , 后 l 、5 1 术 l 1 、 9天 停 用 呼 吸 机 。同 时 维 持水
腔气 管插 管 。胸 骨 正 中切 口开 胸 5 O例 , 外 侧 切 口 后
约 5 的 胸 腺 瘤 患 者 合 并 MG, 腺 瘤 合 并 0 胸 MG 不 管 为 哪种 细胞 类 型 , 一旦 明确诊 断 均应 尽 早 手 术 治疗 。 胸 腺 瘤 并 MG 的 手 术 时 机 应 选 择 在 患 者 症 状 轻 、 用 抗 胆 碱酯 酶及 激 素 类 药物 最 小 维 持 剂 量 时 。 服 肿 瘤 切 除 范 围是 手 术 成 功 的关 键 。对 于 I型胸 腺 瘤
并 MG 患者 , 行 包 膜外 肿 瘤 完 整切 除 即可 , 必 须 施 但
保 证 无 肿 瘤 残 存 , 中对肿 瘤 分 型 的判 定 非 常 重 要 。 术
本 组 有 1例 I 患 者术 后 2年复 发 , 次行 肿 瘤扩 大 型 再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需要一定的外科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需要先行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以便在手术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手术风险。

手术时,常常采用胸腺切除术。

手术操作方式包括开胸和腔镜两种。

一般情况下,胸腺切除术的同时也应该移除其周围淋巴组织,以免在手术后再次发生疾病复发。

术后应该给予抗生素等治疗,以预防术后感染。

在手术中,如果患者同时合并重症肌无力,会使手术更加复杂。

因此,在手术前要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以控制病情。

在手术过程中,应该严密监测病人的呼吸、神志等状况,必要时掌握机械通气等技术手段。

术后也需要继续完善治疗,对于并发症要及时识别和治疗。

在重症肌无力方面,可以采用免疫抑制药物等措施,进行维持治疗,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同时,也可以给予营养支持等治疗,加速术后的康复过程。

总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需要一定的外科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需要高度警惕,并采取预防措施,使手术风险降至最小。

术后需要继续完善治疗和康复工作,尽量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周一凡;贺榜福;梁胜景;龙小毛;刘松涛;卢昌超【摘要】目的对我科2007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外科治疗的40 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 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40 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 月~ 2 年,有效34(85%)好转4 例(10%),无效1 例(2.5%),恶化1 例(2.5%).结论外科切除胸腺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手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03【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作者】周一凡;贺榜福;梁胜景;龙小毛;刘松涛;卢昌超【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常常合并有胸腺瘤[1]。

我们就我科收治的40例重症肌无力合并有胸腺瘤的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40例胸腺瘤合并MG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5~67岁,病程3~24个月。

术前肌无力症状按Osserman分型:I型(眼肌型)11例,Ⅱa型(轻度全身型)10例。

Ⅱb(中度全身型)型9例,Ⅲ型(爆发型)10例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120~480mg/d,其中19例加用激素强的松。

1.2 手术方式手术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进胸后需探查肿瘤侵犯的范围,常规清扫前纵膈脂肪组织,术中完整切除胸腺、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的有32例,合并切除纵隔胸膜、心包、肺、部分上腔静脉者5例。

3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分析

3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分析
【 bt c】 bet e oivs gt adt sm ai h xe ecsi tedans n ugclra n o ys ei gai as— A s a tO jc v etae n u m r eteepr ne i oiadsri emet f at na rvs so r i T n i o z i nh g s at m h
维普资讯
内分 泌 外 科杂 志 20 0 8年 5月 第 2卷 第 3期 ( o ra o n o r eS rey Ma 0 8 V 1 。 o 3 J un l f d ci ug r。 y20 。 o. N . ) E n 3

19 — 5
【 关键词 】 胸腺瘤 ; 重症 肌无力 ; 外科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76 3 R 3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63— 5 8 20 )3— 19— 4 17 9 5 (0 8 0 0 5 0
S g c lt e t e t f r 3 a e f t y o a wih m y s h n a g a i ur i a r a m n o c s s o h m m t a t e i r v s 2
【 e od 】 hm m ; atei g vsSri l r t et K yw rs T y o a Mys na r i;ugc e m n h a ata
ca e t h it d wih tymo . M eho e daa o 2 c s s o h mo s o itd wih my sh n a g a i i n r n u gc lte t e t ma t ds Th t f3 a e ft y ma a s ca e t a t e i r vswhch u de we ts r ia r am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

方法观察分析近
10年5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病理分型、分期及重症肌无力临床
分型的关系,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结果完整切除肿瘤3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10例,仅作活检者2例。

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2例(24.0%)。

胸腺瘤合并MG以上皮细胞型为主,Osserman分型以Ⅱb、Ⅲ型为主,肌无力危象发生率较高;其次为上皮淋巴细胞型,症状相对比上皮细胞型轻,多以Ⅰ型、Ⅱb型为主,亦有肌无力危象发生。

术后MG症状缓解42例(84.0%)。

结论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MG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效果及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等因素有关,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

关键词:胸腺瘤/外科学;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是否手术治疗仍有争议,除肿瘤本身具有浸润性外,MG的自身免疫变化常加重治疗的复杂性。

自Blalock于1939年首次报道胸腺瘤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有效之后[1],此类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院1993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胸腺肿
瘤病人102例,其中50例合并MG,占49.0%,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8~66岁,中位年龄42.5岁。

病程1
个月~10年,中位数30.5个月。

术前MC症状按Osserman分型[2]属Ⅰ型(单纯眼肌型)14例,Ⅱa型(轻度全身型)8例,Ⅱb型(中度全身型)18例,Ⅲ型(急性暴发型)8例,Ⅳ型(晚期严重型)2例。

术前每日服吡啶斯的明180~900 mg,23例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6例术前经CT或X线胸片确诊为肿瘤,4例在行胸腺切除治疗MG时发现肿瘤。

全组作胸骨正切口47例,小切口以胸腔镜辅助治疗3例。

2 结果
胸腺瘤病理分型与病理分期及MC临床分型的关系见表1。

完全切除者3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并部分心包、胸膜或肺组织部分切除10例;因肿瘤广泛浸润与大血管“冰冻”,仅作活检者2例。

术后标本采用4%甲醛溶
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

术后行气管切开12例,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使用呼吸器时间2~15天,平均7天。

切除肿瘤最大20.3 cm×10.2
cm×5.2 cm,最小1.0 cm×1.0 cm×0.8 cm。

按Masaoka分期[3]标准,1期(肿瘤未侵及包膜)16例,2期(肿瘤累及包膜、纵隔脂肪组织或胸膜)24例,3期(肿
瘤侵及心包、大血管或肺)8例,4期[肿瘤广泛累及胸膜或心包,有淋巴或(和)血行转移]2例。

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上皮细胞型28例,上皮淋巴细胞型15例,淋巴细胞型6例,梭形细胞型1例。

本组患者胸腺瘤伴MG 50例,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经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经手术治疗后MG症状好转。

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2例(肌无力危象10例,反拗性危象2例);其中Ossernan分型Ⅱa型2例,Ⅱb型7例,Ⅲ型2例,Ⅳ型1例。

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10年,平均随访3年10个月。

术后MG症状42例(84.0%)于短期内(2个月内)缓解,但有8例患者手术后2个月症状又加重,此8例患者
均经抗胆碱酯酶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又缓解。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MG时10%~20%合并胸腺瘤,而33%~75%胸腺瘤患者合并MG[4]。

本组胸腺瘤患者49.0%合并MG,与文献报道相近,且发病年龄大多>40岁,<20岁甚为少见,且多为全身型,单纯眼肌型少见。

胸腺瘤常发生于肌无力症状之前,反之亦可。

至于胸腺瘤与肌无力关系目前不清楚,但可能与胸腺瘤细胞类型有关[5]。

本组资料显示,胸腺瘤合并MG以上皮细胞型为主,且临床症状较重,以Osserman分型Ⅱb、Ⅲ型为主,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其次为上皮淋巴细胞型,症状相对比上皮细胞型轻,多以Ⅰ型、Ⅱb型为主,亦有肌无力危象发生。

而淋巴
细胞型发生率低。

梭形细胞型胸腺瘤合并MG率最低,无肌无力危象发生。

以上皮细胞为主的胸腺瘤术后MC症状缓解后再加重多于上皮淋巴细胞型胸腺瘤。

上述关系原因尚不清楚,但至少胸腺瘤病理分型可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手术是治疗胸腺瘤合并MG的主要方法。

Masaoka分期既有益于手术指征的选择,又可判
断其术后疗效。

本组资料提示,Ⅰ、Ⅱ期胸腺瘤是手术的绝对指征。

Ⅲ、Ⅳ期病人以及复发的单个或多个胸腺种植的肿瘤为相对指征。

术后宜综合治疗。

正、侧位X线胸片或CT检查易发现前纵隔块影,多数可以明确诊断。

对病程短、病情重、年龄较大的全身型MG病人应考虑合并胸腺瘤的可能,X线胸片正常不能排除胸腺瘤,应进一步作CT检查及胸腺瘤相关抗体(CAEab)检测,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胸腺瘤合并MG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

术前合理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可维持病人较好的肌力,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宜调节至较低的维持水平,以利病人保持咳嗽、咳痰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和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本组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达24.0%,与重症病人居多(Ⅱb~Ⅳ型占56.0%,术前肌无力症状较重)有关。

术后肌无力症状改善与Ossorman分型有关。

50例中26例
症状完全缓解,Ⅰ、Ⅱa、Ⅱb、Ⅲ和Ⅳ型各14、5、5、2例;好转17例,Ⅱa、
Ⅱb、Ⅲ和Ⅳ型各2、11、3、1例;无变化5例,Ⅱa、Ⅱb、Ⅲ型各1、2、2例;退步2例,为Ⅲ和Ⅳ型各1例。

全组总有效率86.0%。

手术后应警惕危象的发生。

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常是导致病情波动和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前后应积极防治。

理论上讲可因抗胆碱酯酶药物用量不足而出现肌无力危象,可因药物过量导致胆碱能危象,但在手术后这两种危象难以鉴别,无论发生胆碱能危象
或肌无力危象,因呼吸肌麻痹所致缺氧是共同的,因而术后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出现危象后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呼吸是救治危象的关键,在机械辅助呼吸建立后,可暂停或减少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以后再根据情况逐渐调整。

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其生长速度有时很缓慢。

但即使Ⅰ期病例亦有术后复发的报告[6]。

肿瘤复发原因主要为手术切除不彻底,尤其在颈部。

因此我们倾向胸骨正中切口,有利肿瘤、胸腺、脂肪清扫。

随访观察时间不能少于10年。

本组最长随访时间10年,未见肿瘤复发。

手术切除效果及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术后放疗等因素有关。

本组患者有8例于术后2个月MG症状缓解后又加重,其原因可能为:(1)有未发现异位胸腺瘤存在。

(2)伴有胸腺瘤的胸腺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调节作用,切除胸腺后,因免疫抑制作用下降而导致抗体增高,MG症状再次加重。

(3)对AChR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存活时间较长,可存活数年,这些细胞移居在肝、淋巴结内可长时间进行自身免疫反应[7]。

(4)还可能与恶性胸腺瘤局部或远处转移或者复发,使致病因子持续存在于体内有关。

总之,胸腺瘤合并MG一般来讲病情进展快,且较重,手术前要充分做好抢救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及反拗性危象准备。

术后应根据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及临床病理分型进一步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用药剂量,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