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应急计划
溢油事件处置方案

溢油事件处置方案简介溢油事件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会对水生生物、海洋生态、人类健康等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在溢油事件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及时防止和减缓污染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溢油事件处置方案,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处置方案1. 快速响应当发生溢油事件时,需要立即组织应急处置力量进行快速响应。
具体操作包括:•搭建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各项处置工作。
•确定污染情况,评估污染程度,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设立应急区域,加强作业区安全管控。
•集中力量赶赴现场,保护现场安全,设立隔离带,并进行初步处置。
2. 清理溢油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控制溢油范围,减轻污染程度。
具体操作包括:•利用围堰,尽快将溢油收集起来。
•运用吸油毡、固体吸附剂等工具,清理现场溢油。
•对于大面积污染,可以使用溶解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方法进行治理。
•利用油水分离器、沉淀池等设备,将溢油废水和固体、液体物质进行分离处理。
3. 后续处理溢油事件处理完后,还需进行后续处理,以防止再次影响环境。
具体操作包括:•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定期检查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对污染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给受损区域进行植树造林、进行土地整治等措施,恢复受损地区的生态环境。
•加强对作业场所的管理,规范化作业行为,避免再次发生溢油事件。
总结溢油事件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防止及减缓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事件。
本文所介绍的处置方案只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且全面严格的责任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协助有关部门快速、高效地处理污染事故。
溢油应急预案

溢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溢油是指在海洋、河流或港口等水域中发生的石油泄漏事件,这种事故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类健康、渔业等产业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应对溢油事故,各国纷纷制定了溢油应急预案,以确保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和应对。
二、应急预案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确保所有救援行动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立即反应原则:在发生溢油事故之后,尽快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人员和设备投入救援行动。
3.综合应对原则: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溢油事故。
4.科学决策原则:依据溢油事故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并及时调整救援策略。
5.协调配合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组织机构与责任划分在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应急指挥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包括预案编制部门、应急指挥部、救援行动组、后勤保障组等,确保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协调工作顺畅。
2.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溢油事故的规模和危害程度,划分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明确不同级别下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
3.监测预警与信息通报制定监测预警计划,并配备专业设备,及时监测溢油事故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同时,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掌握溢油事故的最新动态。
4.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资源清单,包括人员、设备和物资等,并建立应急资源调度机制,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动和利用相关资源。
5.应急处置方案根据事故性质和应急响应级别,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油污清理、溢油控制、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以应对不同程度的溢油事故。
6.协调合作与国际交流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协调合作,包括作为应急中心,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溢油应急预案和经验教训,促进国际间的溢油事故应对合作与交流。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与演练应急预案不仅是纸上谈兵,更应通过实施与演练来不断完善和提高响应能力。
水上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环境管理条例》3. 《水上溢油应急计划》4. 《国家海上溢油应急计划》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水域内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包括船舶、浮动设施和钻井平台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水上溢油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事故应急工作。
2. 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调度;(2)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3)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和实施;(4)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3. 应急队伍应急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员、船舶清污队伍、医疗救护队伍等组成,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2)溢油量、类型和危害程度;(3)事故船舶、人员、设施情况;(4)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2. 应急响应启动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现场应急处置(1)溢油围控:使用围油栏、吸油设备等,对溢油进行围控,防止扩散。
(2)溢油回收:使用吸油设备、回收船等,对溢油进行回收。
(3)污染清理:使用清污设备、清污材料等,对污染区域进行清理。
(4)环境监测:对事故水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4. 应急终止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测符合要求,应急指挥部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围油栏、吸油设备、清污材料等。
2.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4.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通信畅通,及时传递信息。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溢油抢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溢油事故,降低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沿岸设施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海洋及内陆水域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评估应急指挥部工作。
3. 应急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咨询、评估和决策支持。
4.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现场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应急指挥部职责:1. 组织制定和实施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方案;2. 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3. 负责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4. 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 负责接收和传递应急信息;2. 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应急指挥部决定;3. 负责应急处置物资和设备的调度;4. 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和报道。
(三)应急专家组职责:1. 提供技术咨询、评估和决策支持;2. 参与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3. 负责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四)应急处置小组职责:1. 负责现场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 负责组织溢油回收、围油栏布设、应急监测等工作;3. 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保障;4. 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和报道。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发现溢油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应急处置:(1)控制事故源:采取措施控制溢油源,防止进一步扩散。
(2)应急监测:对事故水域进行监测,评估溢油对环境和周边设施的影响。
(3)溢油回收:采取围油栏、吸油毡等手段,对溢油进行回收。
(4)围油栏布设:在事故水域布设围油栏,防止溢油扩散。
(5)应急监测:对事故水域进行监测,评估溢油对环境和周边设施的影响。
3. 环境修复:对受溢油污染的水域、岸线等进行修复。
4. 信息发布: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
溢油应急预案

溢油应急预案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主要能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石油泄漏事故却可能给环境和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应对溢油事故,制定一套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溢油应急预案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制定和实施该预案的步骤。
一、溢油应急预案概述溢油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石油泄漏或溢出事故而制定的一套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
预案的主要目的是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的影响。
溢油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事故风险分析:分析可能发生溢油事故的原因、地点、规模等,评估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溢油应急响应组织机构的组成、职责和工作流程。
•应急设施与设备:明确所需应急设施和设备的数量、类型和技术参数,确保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溢油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围堵、清理、回收、稀释等。
•监测与评估:对溢油事故的处置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恢复与重建: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恢复和重建,修复受损设施,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二、制定溢油应急预案的步骤制定一套溢油应急预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组建预案编制小组:成立由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包括环境科学、石油工程、应急管理等领域。
2.进行风险评估:对石油运输、储存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的事故类型、地点和影响范围。
3.制定应急响应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包括人员组织、设备调配、物资保障、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计划。
4.明确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负责溢油应急响应的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包括指挥部、现场指挥、应急处置队伍等。
5.制定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溢油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围堵、吸附、回收、稀释等,同时明确不同措施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6.安排应急设施与设备:根据应急处置措施的需要,安排相应的应急设施和设备,包括围油栏、吸附剂、回收装置、消防设备等,并确保其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溢油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对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溢油事件对海洋环境、生态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船舶、设施、平台及作业活动发生的溢油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海上溢油、陆上溢油和管道溢油等。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 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3. 生态保护、优先保护的原则;4. 信息公开、透明管理的原则。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溢油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溢油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溢油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3. 应急响应小组:负责溢油事故的现场处置、溢油围控、清污作业、生态监测等工作。
4. 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传递和发布,确保信息畅通。
5. 保障供应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力、财力等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初步响应(1)事故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当地海事、环保、公安等部门。
(2)事故单位组织人员对溢油进行初步围控,防止扩散。
2. 中级响应(1)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溢油进行围控、清污作业。
(3)通报相关部门,协调力量支援。
3. 高级响应(1)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协调各方力量。
(2)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溢油进行围控、清污作业。
(3)通报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溢油围控(1)利用围油栏、吸油毡等材料对溢油进行围控。
(2)在溢油扩散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船舶注意。
2. 清污作业(1)采用化学清污剂、吸油毡、机械清污等方法进行清污作业。
(2)对清污作业区域进行监测,确保清污效果。
3. 生态监测(1)对溢油事故区域进行生态监测,评估事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对受影响的生物进行救助和恢复。
七、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溢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溢油应急计划应急预案

一、概述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确保人员安全、环境不受污染,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溢油应急计划及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溢油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溢油应急工作。
2. 溢油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组织实施应急行动。
(2)监测评估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海域的监测和评估。
(3)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污染控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的保障工作。
三、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溢油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2. 应急启动:接到事故报告后,溢油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和物资投入应急处置。
3. 现场处置:(1)应急处置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人员、设备进行应急处置。
(2)监测评估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海域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3)现场指挥组协调各工作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4. 污染控制:(1)应急处置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等手段,控制溢油扩散。
(2)监测评估组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 人员疏散:如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6.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确保公众知情。
四、应急恢复1. 应急处置结束后,监测评估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海域进行监测,确保污染得到彻底消除。
2. 后勤保障组负责对应急物资、设备进行清点、维修和补充,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
3. 信息宣传组对事故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附则1. 本溢油应急计划及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溢油应急计划

溢油应急计划溢油事件是海上油田开发中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溢油,将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地区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溢油应急预案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溢油应急计划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在应对溢油事件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一、责任部门及人员。
1. 指挥部,由公司领导组成,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组织实施。
2. 应急指挥组,包括应急指挥组长、技术支持组、物资保障组、宣传组等,各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技能。
二、应急处置流程。
1. 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勘察和评估,确定溢油类型、范围和扩散速度。
2.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启动应急处置措施,包括设置围油栏、投放分散剂、清理油污等,尽快控制溢油扩散范围。
3.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时发布公告,告知附近居民和渔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根据溢油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处置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溢油事件处置结束后,组织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经验借鉴。
三、物资保障。
1. 应急处置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围油栏、分散剂、救生衣、橡皮艇等,确保处置工作所需物资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2. 对应急处置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四、宣传教育。
1.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能力。
2. 加强对沿海居民和渔民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五、技术支持。
1. 建立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包括环境监测、溢油模拟预测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技术支持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六、经验总结。
1. 对每次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详细的经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溢油应急计划篇一:溢油应急计划1 审批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海洋局令第1号)第九条;4、《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计划编报和审批程序》第二条。
二、提交材料1、溢油应急计划2、专家审查意见3、节能减排指标文件4、其他相关材料三、办理程序1、受理: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受理。
2、审查:国家海洋各分局对溢油应急计划审查3、审批: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四、办理时限:20日2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是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根据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而制定的我国第一部船舶重大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该计划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海区(北方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和特殊区域台湾海峡水域、秦皇岛海域)溢油应急计划和港口溢油应急计划。
分为总则、组织和管理、溢油应急反应以及溢油应急反应支持系统四部分共33条。
据介绍,航运是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流通的纽带。
当前,全世界80%以上的贸易往来是通过海运完成的,特别是油类,主要是经海上船舶运输。
然而海运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海上船舶溢油风险。
世界上多次船舶污染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环境资源损失。
据统计,从1965年至1997年,全世界船舶溢油事故中,溢油总量在万吨以上有79起,总溢油量为414.6万吨,因此,在发展航运业,保证船舶安全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海洋资源,防治船舶溢油事故的污染损害,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制定本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落实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介绍,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90)。
我国于1998年3月30日加入了该公约,因此,《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也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具体体现。
篇二:长江南京段船舶溢油应急计划1 总则编制目的和原则(1)保护长江南京段水域环境和资源,防治来自码头、船舶、设施和相关油类作业造成的溢油污染损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保证正常的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
(2)充分考虑长江南京段辖区内地理环境和应急反应能力,建立本辖区溢油应急反应系统,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可对溢油事故作出最快速、最有效的处理,控制和清除溢油,将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3)实施国家制定的防污染法律、法规,履行我国缔结和参与的船舶溢油应急有关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
(4)本计划中涉及的各有关单位均持有有效的本计划文本,以便于协调相关部门处理长江南京段发生的船舶溢油污染事故。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3/78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90)、《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clc92)等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
(3)《中国21世纪议程》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4)《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管理部门(1)南京市人民政府对本计划实施协调管理。
本计划纳入中国船舶溢油应急计划体系。
(2)本计划的实施充分依赖于南京长江水上搜救中心。
(3)南京市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本计划的实施,当其行政区域内水域或岸线受到溢油污染或溢油威胁时,必须按照本计划的要求组织消除或减轻污染损害。
义务一切单位和个人发现水面溢油或有水上溢油危险时,均有义务尽快向本计划指定的部门报告。
有关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在溢油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溢油应急反应行动。
船舶、码头及其它油类作业设施发生溢油事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轻油类的溢出和污染,及时向海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
制定与发布本计划由南京海事局组织制定,并报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并须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及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备案。
长江南京段辖区内从事油类作业的码头、装卸站、点等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必须依法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南京海事局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适用范围本计划适用于长江南京段所属水域内的一切船舶溢油应急组织指挥和反应行动。
上界:慈湖河口与乌江河口连线;下界:新河口过河标与仪征十二圩测点连线长江南京段与周边地区的船舶溢油污染的应急反应合作。
以上范围之外、造成或可能造成本辖区内船舶溢油污染的应急反应组织和溢油应急行动。
定义本计划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船舶:油轮和燃油船舶及其他任何可能造成水域油类污染的船舶。
港口:由船舶停靠、航行及装卸作业的码头、设施、航道、停泊点等组成一定范围的区域(水域)。
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石油,包括原油、燃料油、油泥、油渣和炼制品。
应急反应:旨在防止、控制、清除、监视、监测等防治溢油污染所采取的任何行动。
溢油源:主要指船舶和码头、装卸设施等,同时考虑可能存在对水域造成溢油污染的陆源设施。
溢油危险:指有可能引起水域溢油事故的各种情况,主要包括各类船舶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如触礁、搁浅、碰撞、严重横倾、翻船、爆炸、等。
2 组织管理溢油应急组织指挥系统建立长江南京段溢油应急组织指挥系统,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溢油事故应急反应。
溢油应急指挥部组成溢油应急指挥部在南京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与南京长江水上搜救中心等溢油应急事故相关部门组成溢油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南京海事局,负责溢油应急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
指挥部成员为溢油应急相关部门的领导,指挥部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与水上搜救中心办事机构合署办公。
溢油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由溢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事局。
指挥部成员:总指挥: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领导或南京长江水上搜救中心领导兼任。
常务副总指挥:南京海事局局长担任。
副总指挥:南京市环保局局长担任。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南京海事局主管副局长担任。
指挥部成员:市口岸、交通、环保、海事、水利、渔业、港管、航运、公安、消防、卫生、气象、通信、保险等部门主管领导。
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市口岸委、海事、环保、港管、航运等部门主管领导。
溢油应急现场指挥部溢油应急现场指挥部设立于船舶、浮动设施发生溢油事故的现场或溢油应急指挥部指定的地点,承担栖霞、大厂、仪征、新生圩以及大桥以上5个片区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现场指挥工作。
溢油应急现场指挥部为非常设性机构,由溢油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临时设置。
现场指挥由溢油应急指挥部指定。
现场指挥负责现场落实溢油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反馈现场处置信息至溢油应急指挥部,做好溢油应急反应行动的全过程的现场指挥工作。
溢油应急技术咨询专家组溢油应急反应指挥部下设的包括海事、环保、溢油防治、救捞、消防、航运、船检、水文、气象、保险、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溢油应急咨询专家组对溢油应急反应行动及时提供专业咨询,对溢油事故处理总结提供参考意见,对未来的海上溢油应急行动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
溢油应急反应组由海事、环保、溢油防治、救捞、消防、航运、水文、气象等成员单位组成。
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根据溢油应急反应指挥部的决策,具体组织溢油应急反应行动。
溢油应急后勤保障组由海事、环保、港口、交通、卫生等成员单位组成。
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根据溢油应急反应指挥部的要求,安排好溢油行动的车船服务、物资供应、医疗救助、住宿、膳食供应、通信等事项。
水域环境监测组由海事、环保、水文、气象等成员单位组成。
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根据溢油应急反应指挥部的要求,对溢油进行监测、监视。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长江南京段溢油应急指挥部(1)组织实施长江南京段溢油应急计划,组织计划的修订。
(2)接收并组织执行上级指挥部的指令。
(3)溢油事故发生后迅速组成溢油应急反应现场指挥部,对溢油应急进行现场指挥。
(4)制定应急反应对策,并组织指挥实施。
(5)组织溢油应急培训和应急反应演习。
(6)负责组成长江南京段船舶溢油应急技术咨询专家组,建设长江南京段船舶溢油应急后勤保障支持系统。
(7)批准本辖区溢油应急经费预算,并多渠道筹集所需资金。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在溢油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溢油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编制本辖区溢油应急经费预算。
(3)接受溢油事故报告,迅速作出评估,发布报警和通报,按程序启动应急反应预案。
(4)负责编制溢油应急反应年度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并组织应急演习。
(5)检查辖区溢油应急反应防治队伍的设置、设备的配备,指导应急反应设备库和专业清污队伍的管理。
(6)经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授权,负责长江南京段水上溢油事故的新闻发布。
溢油应急现场指挥部职责(1)接受来自上级溢油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反馈溢油事故现场有关情况和提出处理意见。
(2)调动现场的应急力量,采取对抗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行动。
(3)依据客观情况对溢油事故作出初始评估和进一步评估。
(4)依据客观情况,请求上级溢油应急指挥部提供人力、应急物资援助和专家咨询组的技术支持。
溢油应急指挥部成员的职责(1)市人民政府·督促溢油应急各成员单位按本计划履行相应的职责。
·统一协调溢油应急反应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海事部门·审批从事油类作业的港口、码头、装卸站等部门的溢油应急反应计划(方案)。
·对溢油区域实施水上交通管制,发布航行通(警)告。
·组织溢油专家咨询小组的工作。
·负责船舶污染事故原因的调查以及污染损害的调查取证。
·完成溢油应急指挥部交办的事务。
(3)环保部门·负责对污染水域、岸线的污染监测工作,提出有关清理和预防建议,如取水口的关闭等,供应急指挥部参考。
·负责岸线清污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动员社会力量对岸线等到油污的清除工作;对已清除油污岸线的恢复以及对回收的油污和油污废弃物的处置提出意见。
·完成溢油应急指挥部交办的事务。
(4)港口集团或航运公司·组织自有的专职或兼职清污队伍参加清污作业。
·协助调用作业船舶、防污器材、设备,指定专用泊位,运输施救队伍及救援物资。
·确认油污水接收设施及废水处理设备随时运转良好。
·协助后勤服务、设备维修。
·协助核实港口、码头清污和油污损害情况。
(5)消防部门·承担对船舶、设施、码头的火灾预防与扑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