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拖延症的话题……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的访谈提纲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的访谈提纲一、访谈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拖延症二、访谈方式面对面的访谈三、访谈对象王硕烁赵亚菲刘素芳李杰四、提问提纲(一)访谈开场语:你好,我是安阳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的调查,想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个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通过问答形式进行,访谈内容将严格保密!为保证访谈的有效性,请真实地回答每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的话,我们就开始吧!(二)访谈对话第一部分:对话部分1.您了解拖延症吗?知道它是什么吗?2.您身边有患拖延症的朋友吗?他们普遍具有哪些特点?3.您会如何关怀有拖延情况的朋友?4.作为一名大学生,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做事比较拖拉,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拖延症?5.您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吗?6.都有什么拖延习惯?7.你认为拖延症影响你的生活吗?8.你的拖延症严重到什么程度了?9.你拖延以后心里有没有内疚?有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指责?你因为拖延症会痛苦成什么样子10.你认为拖延症是一种病吗?11.拖延一定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吗?12.拖延症给你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13.你有没有享受过拖延给你带来的好事情?14.你觉得自己拖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15.你认为拖延是因为懒吗?16.你觉得自己的时间概念强吗?有时间感吗?17.你害怕别人提醒你时间吗?18.下定决心是不是就会解决拖延问题?19.你为了改变自己的拖延症下定过什么决心?20.你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自己的拖延症问题?21.接纳自己的拖延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吗?22.你一定程度上战胜了拖延症,有什么心情?第二部分:访谈结束语再次感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五、采访步骤(1)观察活动现场(2)选取对象(3)开始访谈并记录(4)访谈的反思与评估六、可能碰到的问题(1)被访者拒答(2)访谈地点受干扰性大(3)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不耐烦(4)访谈过程中被第三者打断(5)被访谈者敷衍回答七、设想解决的方法(1)选取适当的访问对象,考观察选取容易接近的,明确告知其我们的目的(2)选取适当的访谈时机和地点(4)可以一对多的进行访问,形成交流小组形式(5)如果对象敷衍回答,应尽早结束访谈,并将此次访谈作废八、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1)本子、笔及相关个人证件(2)录音设备(这里用手机代替)(3)访谈提纲。
关于拖延症的故事

关于拖延症的故事我啊,是拖延症的“重度患者”,这拖延症在我身上那可发生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就说大学写论文那会吧。
导师提前两个月就把论文题目给我们了,还列了详细的大纲和参考文献,就差没手把手教我们写了。
我当时想,这时间可太充裕了,不着急,先玩个把星期再说。
于是我就开启了各种嗨皮模式,今天和同学出去逛街,明天在宿舍追新出的剧,后天又忙着参加社团活动。
一个月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过去了,我这才慢悠悠地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写上了论文标题。
然后呢?看着标题发呆了半天,又觉得肚子有点饿,就跑去泡了碗泡面。
吃饱喝足后,重新坐在电脑前,刚写了个开头,感觉思路不太清晰,得再看看参考文献。
结果看着看着就被那些参考文献里的其他有趣内容给带偏了,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论文进度就只有那孤零零的两行字。
又过了半个月,眼瞅着离交论文的日期只剩下半个月了,我开始有点慌了。
可是这时候,拖延症又作祟了。
我心想,还有这么久呢,每天写一点肯定能写完。
但实际上呢,我每天都在找各种借口拖延。
一会儿觉得宿舍太吵了,得去图书馆写,背着电脑到了图书馆,找座位又花了好长时间,坐下后又觉得没带齐资料,又跑回宿舍拿。
这一来一回,大半天又没了。
直到最后一周,我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开始疯狂地熬夜写论文,头发掉得像下雪似的。
那几天我是蓬头垢面的,咖啡一杯接一杯地灌,就盼着能在截止日期前把论文赶出来。
结果因为赶得太急,论文里好多错误,格式也乱得一塌糊涂。
最后虽然勉强交上去了,但成绩自然是不太理想。
还有一次,我答应朋友要帮她做一个PPT。
她提前一周就跟我说了,我满口答应。
前几天的时候,我还觉得时间早着呢,每天还是该干嘛干嘛。
到了倒数第三天,朋友来问我做得怎么样了,我才突然想起来这事儿。
我赶紧打开电脑,开始找模板。
找模板的时候又犯了选择困难症,这个模板觉得太花哨,那个模板又觉得太单调,挑来挑去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最后一天晚上,我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在那往PPT里塞内容。
拖延症高二作文800字精选5篇

拖延症高二作文800字精选5篇以拖延症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在不断被分心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人们抓不住时间的尾巴,却总想让时间慢下来。
于是大堆的拖延症患者随着变化的浪潮探露出头,意在享受生活的本真和美好。
但我认为,关于拖延症患者的自嘲,只是为自己又懒又平庸的状态做的自我美化。
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与多人为之拍案叫绝,以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态,将“庸俗”二字的标签,贴在群体之上,仿佛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在生活的人。
然而,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孤独的呢?只怕大部分和着调的人,既孤独又庸俗。
他们也许渴望进入更好的圈子而不得,他们也许不会交际,他们羡慕好的生活,有欲望,却以此为托词,为自己的不得意缝制遮羞布。
以自嘲患有“拖延症”来抵挡社会发展的洪流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守着自己的四方空间,我们理解。
这是弱势群体对其自身的一种保护状态,算是对那种以成功为得地的一些急躁社会氛围的拨乱反正。
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件所限,终以“不可惜,不艳羡”作为安慰剂,让自己满足于不尽如人意的当下,不断拖延应该做的事情,真的是对的吗?主观上的终止焦虑,真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让焦虑消失吗?废柴状态的拥簇者们以傅园慧的拖延状态作为行事标榜,但他们或许从未了解傅园慧因已使出了“洪荒之力”才可以在赛后摆手说着“不在意成绩”。
而那些实打实的“癌症患者”,只能瘫在床上,连摆手的力气都没有。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说:“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拖延综合征”的患者因从未体验过不拖延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而习惯地平庸下去。
“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她在后面说道。
持续性的拖延,会让习惯上的错误态度变成无药可医的病症,且在极度更新的社会中,若固执地拖延,在不久的将来,恐怕也只得落得个被世界抛弃的下场。
人生可以有放松,但绝不可以放纵。
卡夫卡曾言,目的虽有但无路可寻,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拖延症”只是人生道路上一块顽固的绊脚石,实质上他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大学生拖延症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大学生拖延症。
拖延症,这个看似微小的问题,却可能成为我们大学生涯中的一大绊脚石。
那么,什么是拖延症?为什么我们会患上拖延症?我们又该如何克服它呢?接下来,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在面对任务时,有意或无意地推迟行动,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对于大学生来说,拖延症主要表现为:临近考试还熬夜复习、论文截止日期前才开始动笔、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等。
二、为什么我们会患上拖延症?1. 焦虑与恐惧:面对繁重的学业和未来的压力,许多同学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任务,从而选择拖延。
2. 缺乏自律:自律是克服拖延症的关键。
然而,许多同学缺乏自律,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导致拖延。
3. 目标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使人迷失方向,进而产生拖延。
4. 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许多同学对时间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5. 完美主义倾向:追求完美,害怕出错,导致在面对任务时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选择拖延。
三、如何克服拖延症?1. 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到拖延症的危害,明确克服拖延症的重要性。
2. 制定合理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3. 培养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规律饮食等,提高自律能力。
4. 明确目标: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步骤,提高执行力。
5. 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将任务分解为小步骤,逐步完成。
6. 调整心态:面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拖延症。
7. 寻求支持:与同学、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8. 奖励自己:完成任务后,给自己一些奖励,提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四、总结拖延症是大学生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其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就一定能够战胜拖延症,迈向成功。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战胜拖延症,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祝愿大家在大学期间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拖延症,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谢谢大家!。
拖延症不是懒惰辩论赛稿子

拖延症不是懒惰辩论赛稿子首先,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拖延症?答:拖延症是一种病,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人。
而懒惰则是更大的病。
因为只有通过工作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
这一辩题旨在讨论“拖延症”这个话题,首先强调该辩论并不针对任何人,而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上与优秀的辩手辩论。
其次,以正方一辩韩一航为例,他从四个方面来论证“拖延症”这一概念。
一、拖延症的定义对于人们生活中的拖延症,定义有很多种。
例如:有些人是典型的工作狂和拖延症患者。
他们习惯于在任务没有完成之前安排所有的工作,并且在最后的时刻才会放松自己的思想,以应对接下来的任务。
但是有些人却非常有责任心,他的每项工作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会把工作当成毕生的事业。
然而有些人是一种病,他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
而拖延症就是这样一种病之一。
所以韩一航认为“拖延症”是一种病。
二、拖延症不是懒惰。
拖延症的产生,除了有不良习惯和方法外,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缺乏时间观念、不愿意承担责任等。
懒惰的产生,是因为懒惰的人总是不愿意为自己的懒惰买单。
于是拖着,也就形成了拖延症啦......但在我看来,从个体角度而言,拖延症不是懒惰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病。
拖延症和懒惰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懒惰是一种病。
懒惰会使我们忘记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同时,懒惰会对我们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我们未完成的任务。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这些任务。
其次,我们必须付出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这样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将它们应用在以后的生活中。
四、拖延症与懒惰的区别有哪些。
首先,从行为上来讲,一个人做事时不会积极主动;一个人做事时不会拖延,有拖延的行为是不积极主动的;而懒惰则是为了工作而懒惰;一个人做事不会太认真地对待;一个人做事不会一直高效。
其次,拖延时不会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懒惰时可以不做或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拖延症的顺口溜

拖延症的顺口溜我呀,有个坏毛病,拖延症,那可真是要命。
今天我就跟您唠唠这拖延症,再给您来上一段顺口溜。
您说这拖延症啊,就像个小恶魔,总是在我耳边低语:“不着急,再等等。
”早上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就像催命的小鬼在叫魂。
我呢,就把被子一蒙,心里想着:“再睡五分钟,就五分钟。
”这五分钟啊,就像那滑溜溜的泥鳅,一下子就溜走了。
等我再睁眼,哎呀,坏了,时间已经过去老半天了。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也是个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我们约好了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还在被窝里呢。
他迷迷糊糊地跟我说:“哎呀,这才几点啊,图书馆又不会跑。
”您听听,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在图书馆门口等啊等,等得我那是心急火燎的。
我就想啊,这拖延症就像个小偷,偷走了我们的时间,偷走了我们的计划。
我自己的事情也是一箩筐。
比如说写作业吧,那真是能拖就拖。
我把作业本拿出来,看着那些题目,就像看着一群小怪兽,心里直发怵。
我就开始找各种借口,一会儿说要先吃点东西补充能量,一会儿说要先把房间收拾一下,让自己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可实际上呢,我就是在逃避。
等我真正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困得眼皮直打架,写出来的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错误也是一堆。
这拖延症啊,就像个绊脚石,阻碍着我前进的脚步。
再说说工作上的事吧。
我们老板交代了一个任务,给了好几天的时间呢。
我心想,时间还早着呢,先不着急。
我就每天在办公室里磨磨蹭蹭,一会儿看看新闻,一会儿聊聊天。
等到离截止日期没几天了,我才开始慌了神。
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我拼命地赶啊赶,可是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好,结果被老板批评了一顿。
我心里那个悔啊,就像吃了一大把苦瓜,苦得说不出话来。
这拖延症的顺口溜我给您来一段:拖延症,真要命,事情当前不行动。
闹钟响了不想起,被子里面把身纵。
约好时间常迟到,朋友着急我不动。
作业任务往后推,借口找了一大桶。
工作任务也拖延,临了着急心发懵。
您可别觉得这拖延症只是个小毛病。
它就像那慢性毒药,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
我的拖延症作文(精选30篇)

我的拖延症作文我的拖延症作文(精选30篇)我的拖延症作文篇1我有一个坏毛病——拖延症,这个毛病一直伴随着我上六年级。
有一天,它酿成了“大祸”。
这个周五的晚上,我写完爷爷给我布置的作业后,其余的家庭作业一字未动,看了看时间,六点半。
心想:还早得很啦,看会儿小说再写吧。
我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渐渐地忘了时间,直到妈妈喊我去吃饭时,才猛然想起作业没写。
我瞟了一眼闹钟,嗯,七点半,不急不急,容我慢慢享受美味的晚餐吧。
吃完晚餐,已是八点,我正准备开始动笔,爸爸打开了电视,呀,是我最喜欢看的相声有新人,我的注意力又转移到电视节目上了。
反正放假两天,时间长着呢,我索性把笔一扔,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电视了。
到了周六,我上午去上古筝课,暂且逃过了作业的“追杀”。
中午十二点时,我和妈妈约定好,下午两点开始写作业。
一晃就到了两点钟,妈妈提醒我该写作业了。
我的心里老大的不情愿,就慢吞吞地打开书包,慢吞吞地把笔拿出来,慢吞吞地拿出作业本,慢吞吞地坐上了书桌。
刚要动笔,躺在地垫上睡觉的猫咪青橙翻了个身,那肉乎乎的小脸和毛茸茸的小爪子让人忍不住想去摸摸。
“摸一会儿就去写!”我对自己说道。
青橙一见我来摸它,就做出各种撒娇卖萌的姿势。
它一会儿在地上打个滚,一会儿用它肥肥的脸蹭我,一会儿嗓子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给我唱歌,真是只可爱的小猫!和青橙玩了会儿,我感觉肚子饿了,又去洗手拿零食吃,吃着零食,我觉得无聊,又去拿了本小说看。
“啊———”我打了个哈欠,起身去看时间,五点整了!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被我磨蹭蹭掉了!我心急火燎地赶着作业,到了六点整作业只写了一小半。
我战战兢兢地去向妈妈“请罪”:“妈,那个,我,我的作业只写了一小半。
”妈妈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大发脾气,而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你看,这一下午的几个小时,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多可惜,是不是?”我十分羞愧:“是。
”“快去写吧!”妈妈拍拍我的肩膀说道。
我万分懊恼地回到书桌前补作业,作业补完后,已是九点。
拖延症的三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拖延症。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或多或少地有过拖延的经历,那么,什么是拖延症?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克服它呢?接下来,我将用三分钟的时间,与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顾名思义,就是推迟做事的行为。
具体来说,拖延症是指在面临任务时,总是推迟行动,导致任务完成时间延误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现象。
拖延症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拖延症的影响1. 影响工作效率:拖延症会让我们错失最佳的工作状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任务完成质量。
2. 增加心理压力:拖延症患者常常会担心任务无法按时完成,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3. 影响人际关系:拖延症患者往往容易错过与他人的约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失去信任。
4. 影响个人成长:拖延症患者容易错失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从而影响个人成长。
三、如何克服拖延症1. 明确目标:在开始一项任务之前,先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样有助于提高执行力。
2. 制定计划:将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设定完成时间,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3. 培养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规律饮食等,提高自律能力。
4. 避免干扰:在完成任务时,尽量减少干扰,如关闭手机、电脑等,提高专注力。
5. 学会调整心态:面对任务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
6.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困扰,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7. 奖励自己:完成任务后,给自己一些奖励,如购物、看电影等,提高完成任务的动力。
8. 总结经验:每次完成任务后,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总之,拖延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困扰,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逐步克服它。
让我们共同努力,摆脱拖延症的困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关于拖延症的话题……
《其实我只是沉默》8B 作品
每个“拖延症患者”的心里其实都有一条死线?
拖拖拉拉,人生照样精彩by约翰·培利人类天生就是有理智的动物。
我们的思辨能力,正是我们的发展之所以能够迥异于其他动物的原因。
这么说来,我们应该理智非凡才对,我们的每项行为都应该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再根据深思熟虑的结果,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经困在这个理想的推论之中,但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无法达成理想中的结果,以至他们后来将之衍伸成为一个哲学概念:自律欠缺(Akrasia),即人类明明知道最应该要做的事是什么,却不做,反而选择去做别的事情。
「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凡事都会仔细思量,计算出何者对自己最有利后再采取行动。
」古代人得出这番结论后,以上这幅图像就此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
与数学较有关联的社会科学学科(像是经济学),大部分的理论都奠基于「人类是理性的,会选择『最可能使他们最看重的欲望得以实现』的选项」这个概念。
但是这前提颇为诡异,因为许多其他的社会科学领域,像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证据,证明人类的行为并不遵守着上述概念而行。
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种理想高调来看,我这个人最大的败笔就是拖拖拉拉。
我
在一九九五年时有一阵子没有照着我原定的计划进度工作,因此开始感到自己快连根腐烂了。
但我随即注意到另一件事:大致说来,别人都认为我已经做了很多事,对我所任职的史丹佛大学及我身处的哲学系领域都有相当贡献。
真是矛盾啊!我放下手边的重要工作,开始思索这个难题。
此时我才了解,原来我就是我所称的「结构式拖拉人」(structured procrastinator):藉由暂时不做某些工作,以完成很多其他
工作的人。
我写了一篇文章,后来成为本书的第一章,写完之后我的自信立刻提升不少。
有好几年的时间,本书第一章都放在我的网站上。
有位女士读了这篇文章后,把文章连结寄给她的丈夫(我暂且称他为尼尔),而这位先生读完以后,寄了这封电子信件给我:我那位身为拖拉人的太太,寄了这篇文章给我看。
她觉得这篇文章很风趣,我则觉得很白目。
这篇文章可能提供了一些对付拖拖拉拉的有效方法,但并没有解释拖拖拉拉的成因,也没有质疑为何学术界比其他地方更常出现拖拖拉拉的情形。
我任教于一所大学,经常看到同事连写篇短文都拖上好几个礼拜,迟交成绩搞得整个统计分数的流程乌烟瘴气,订书单拖了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都还没寄出,逼得书店抓狂。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怀疑原因某程度上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中写到的变态精神有关:自愿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只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台无人性的机器。
不过我想主因应该是学术界的傲慢心态,认为
伟大的思想家可以不受世俗法则束缚,就算会导致他人受到伤害也不愿委屈自己。
所以我认为你的文章既不幽默也没什么实质帮助,只不过暴露出高等教育中这方面问题的症状有多严重罢了。
尼尔的来信提醒了我们一个重点(如果我们需要这个提醒的话),那就是:我们拖拉人确实常惹恼别人,
尤其是我们的另一半和同事。
从尼尔的信来判断,他似乎不是个拖拉人。
但从过往经验看来,拖拉人连自己的拖拖拉拉界同胞都能惹恼,其中最容易动怒的就是同属拖拉人的另一半。
所以,大家最好比自己的另一半更懂得拖拖拉拉。
当然了,这绝不是必要行为。
尼尔的诊断是,我们拖拖拉拉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想借着耽溺于自伤行为,证明自己不是一台无人性的机器,这是他从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中得到的灵感。
这是他的说法,但我没有被说服。
起码我不认为他的说法切中他人认为拖拉人最白目之处。
如果我要证明自己是一台无人性的机器,我可以做很多麻烦自己但不会麻烦别人的事情。
我可以很晚才出发去教室上课,几乎迟到以致于不得不在路上狂奔。
尽管我到教室时气喘如牛,但我可以藉此说服自己并非一台无人性的机器。
不过,这并不是我太太与同事最可能觉得我白目的行为。
我认为最容易让别人发怒的拖拖拉拉行为,通常是你想表现出自己不受他人控制而做的行为。
比方说我在书房工作,我太太忽然进来,提醒我要检查信用卡账单,因为她觉得其中几笔刷卡纪录有问题。
她很显然是希
望我停下手边工作,把笔电移开,拿起(她好心地摊在我眼前的)账单,立刻照她的要求做——即使我们没有任何重要理由非得今天就处理信用卡账单不可。
本来我大概也没在做什么正经事,可能是看Harbor Supply寄来的电子信件,里头附了绞盘、太阳能发电器扭力扳手之类的商品折价券,虽然我不用这些东西,但还是想成为会用到这种东西的人。
其实我的太太不晓得(当然她应该会怀疑一下)她进来的时候我正在打混,她还以为我正在写那篇写到一半,(如果她没在这时候进来打扰的话)可能为哲学界带来空前改变的伟大文章。
所以我当然有被打扰到。
被惹恼了之后,我故意拖了比平常更久的时间,就是不想检查信用卡账单。
这样做的理由不是要伤害我自己,也不是要证明我并非一台机器,而是(如果真的要找出什么理由的话)要让我太太知道,硬是在她丈夫绞尽脑汁、埋首于论文当中的时候闯进来,并不会让她的计划得逞。
我知道自己这样很幼稚,不能当作结构式拖拉的正面例子,因为我迟迟不检查信用卡账单的时候,并没有把时间拿去做其他有用的事情。
原本我借着读广告信好延后某件工作,比方说决定下个学期要用哪本课本,但我太太的打扰反而给了我新的拖拖拉拉机会,让我可以把原本的工作延到更久以后再做。
我故意拖着不立刻检查信用卡账单,好挫挫我太太的锐气,让她以后不要再打扰我工作。
这种模式听来确实很怪,不过已经持续约莫五十年了。
我的建议是:
结构式拖拉,和向你的配偶宣示你的自主权,是截然不同的两码子事。
想用拖拖拉拉的方式让对方知道自己对某事的反对立场,等到对方真的提出很不合理的要求时再做吧。
不过,我太太目前为止提出的要求没有不合理过。
尼尔觉得最不爽的对象是他学术圈的同事,他认为出现这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学术傲慢,他认为「伟大的思想家可以不受世俗法则束缚,就算会导致他人受到伤害也不愿委屈自己。
」我相信他有些同事真的有这种傲慢心理,但我也很确定标准的结构式拖拉人不会有这种症状。
多数的拖拉人错过死线的时候都会有罪恶感,而且我们发现自己拖拖拉拉的行为伤害到别人时也会难过不安。
真正傲慢的学者不会觉得自己在拖拖拉拉,反而会认为他的作法才是安排事物的正确顺序,而别人无法领会到他们的聪明才智:「我现在忙着重读康德,说不定读着读着就得到灵感,写出了十页精彩之作,为目前多如牛毛的康德研究更添一笔荣光,他们那些人难道要我在这伟大的早晨改考卷?」然而,结构式拖拉人相较之下比较谦虚,造成别人麻烦的时候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比方说,我自己就很仔细地算过,假使我过了缴交成绩的死线,却仍拖着不交出学生成绩,在不造成学生困扰的情况下究竟还可以拖多久,最后算出的结果是半天。
我把这半天当成绝对不可以错过的绝对死线,因此我不太会连这道死线都置之不理。
我认为傲慢的拖拉人和结构式拖拉人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
还有,
为什么尼尔要替书店感到忧心忡忡呢?如果我的同事很担
心我迟交书籍订单,我很可能会怀疑他∕她正在进行所谓的「多管闲事」,因此我很可能会启动先前讨论配偶关系时提到的「不受控制型拖拖拉拉」模式。
不过,这样做当然还是很幼稚的,也没必要这样做。
比上面好得多的作法,是正面迎击那位(很可能在)多管闲事的同事,送给他几则很不错的哲学建议。
我把尼尔的来信贴到网页上之后,有位读者给了以下的回复:为什么人有时候就是不走斑马线?为什么每次说派对七点开始,大家都等到八点之后才陆续出现?为什么很多人开车会超速?为什么女孩们说她们喜欢好人,但从来不会和好人约会?为什么大家老是言行不一?为什么大
家不能乖乖遵守常规就好?
(约翰·培利,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史丹佛大学等多所名校。
《结构性拖延》这篇论文让他获得了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他又写出了《拖拖拉拉,人生照样精彩》一书。
)- 今日文章-佛爷“你说这人怪不怪,当儿子的时候偏偏不理解老子,真的等自己模模糊糊理解的时候,自己竟然也成了老子。
”文/戴正阳(微博ID:@抽风手戴老湿)
- 今日问题-什么样的女孩才算得上精致?答/@王诺诺_微信:one_hanhan 微博:@一个App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