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原理

合集下载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汽车构造及原理

汽车构造及原理

汽车构造及原理汽车是由多个组成部件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其构造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有内燃机(汽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动机(电动汽车)。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气体压力,驱动活塞运动,向曲轴传递动力,并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车辆运动。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

离合器用于将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或分离,实现起步和换挡。

变速器根据车速和行驶条件,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调节发动机输出转速和扭矩。

差速器用于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并根据车辆转向角度调节左右轮的转速差异,实现平稳转弯。

3. 车轮和悬挂系统: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提供支撑、牵引和减震功能。

悬挂系统通过减震器和弹簧,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同时,悬挂系统还能保持车轮与地面的良好接触,提高牵引力和制动效果。

4.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有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动制动系统(电动汽车)。

液压制动系统通过踩踏踏板,使制动油液传递力量到刹车盘或刹车鼓,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来减慢车速。

电动制动系统通过电磁力和电动机的反向工作来实现制动。

5.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使车辆能够转向。

传统汽车的转向系统利用转向柱、转向齿轮和转向机构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传递到前轮。

电动汽车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转向。

6.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电线和电器设备等部件。

电池为整个车辆供电,发电机通过发动机的运转产生电能,充电电池并为其他电器设备供电。

起动机用于启动发动机。

电线将电能传递到不同的电器设备。

7. 车身结构:车身结构是汽车的骨架,提供乘客和装载货物的空间,并保护乘客安全。

常见的车身结构包括承载式车身(由车身骨架承担一部分承载能力)和非承载式车身(由车身骨架承担全部承载能力)。

汽车构造原理范文

汽车构造原理范文

汽车构造原理范文汽车是一种以内燃机为驱动力源的交通工具,它的构造复杂而精密,由多个部件和系统组成。

理解汽车的构造原理对修理和维护汽车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的构造原理。

1.发动机系统: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内燃机,它将燃料燃烧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内燃机通常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类型。

发动机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和气门等部件组成。

燃料通过喷油器或喷油泵送入气缸内,然后被点火器点燃,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通过连杆和曲轴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驱动车辆前进。

2.变速器系统:变速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的装置。

在传统手动变速器中,驱动轴和输出轴通过齿轮和离合器连接。

离合器可以使驱动轴和输出轴分离,允许换挡。

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力传动系统实现换挡,其中液力离合器可以自动调整传动比,以适应不同速度和负载条件。

3.底盘系统:底盘系统由车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组成。

车架是汽车的骨架,承受着整个车辆的重量和压力,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悬挂系统通过减震器和弹簧来减少车身对不平路面的冲击,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制动系统由制动盘、制动碗和制动片组成,通过施加摩擦力减速和停止车辆。

转向系统由转向轴、转向机构和转向器组成,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

4.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汽车的动力供应和控制中枢。

它包括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和仪表等。

电池为整个电气系统提供电能,发电机负责在行驶过程中给电池充电,并为其他电子设备供电。

起动机用来启动发动机。

点火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电流来引燃燃料。

照明系统提供车辆的前照灯、后照灯和转向灯。

仪表板上的仪表用于显示车辆的速度、转速、油量和温度等信息。

5.冷却和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发动机的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以防止过热。

它由水泵、散热器、风扇和冷却液等组成。

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它由油泵、油滤器和润滑油等组成。

汽车的所有构造和原理

汽车的所有构造和原理

汽车的所有构造和原理汽车的构造和原理涉及到许多关键部件和系统,以下是汽车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1. 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可以进一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

2. 变速器:汽车的变速器通常包括离合器和传动装置。

离合器用于断开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的连接,使车辆可以换挡。

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通过不同的齿轮比来实现不同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3. 底盘:汽车的底盘包括车身、底板、底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车身提供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底板和底架提供支撑和承载能力。

悬挂系统用于减震和维持车身稳定性,制动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减速和停止,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方向。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燃料的供给和混合。

汽油车的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射器和燃油调节器等,而柴油车的燃油系统则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和喷嘴等。

5.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电瓶、发电机、启动电机、点火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电瓶负责储存和提供电能,发电机通过发动机驱动来产生电能,启动电机用于启动发动机,点火系统用于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照明系统用于提供车辆照明和信号灯。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维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分散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以保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7. 空气系统:空气系统用于提供发动机所需的空气。

空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和进气门等,它们协助将空气引入发动机中,并参与燃料的混合和燃烧过程。

8.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减速和停止。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它们通过对车轮施加摩擦来转化动能为热能,从而减速和停止车辆。

9. 方向系统:方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

方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装置、齿轮和连杆等,通过人的操纵将转动力转化为车轮的转动,从而控制车辆的前进方向。

汽车构造原理

汽车构造原理

汽车构造原理
汽车的构造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将燃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运动。

常见的发动机有内燃机和电动机等。

2. 变速器:变速器是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以匹配车辆行驶速度和负载条件的设备。

一般采用多档位变速器,可以通过切换不同档位来调整发动机输出的力矩和转速。

3. 差速器:差速器是汽车的驱动器构件,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同时使得左右车轮的转速可以相对滑动。

差速器能够在转弯时,左右车轮转速不同的情况下,保证驱动力的传递以及车辆的稳定性。

4. 底盘:汽车的底盘主要由车架、悬挂系统、制动器、转向器等组成,它们支撑和传递汽车的载荷和动力,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和操控性能。

5. 轮胎:汽车的轮胎是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它们承载着汽车的载荷和横向和纵向力,提供摩擦力和牵引力,影响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安全。

6.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用于燃油的储存、供给和喷射,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散热器、水泵等,它们用于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排出,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8.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装置、灯光等,用于提供电力供应和控制汽车的电子设备和系统。

综上所述,汽车的构造原理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并通过底盘、轮胎等构件来支撑和传递载荷,并通过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等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和操控性能。

汽车原理及构造

汽车原理及构造

汽车原理及构造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原理及构造对于我们了解汽车的
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汽车的原理和构造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汽车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汽车的原理。

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来产生动力,驱动汽车的运动。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油与空气混合后在气缸内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推动活塞运动,驱动曲轴旋转,最终带动车轮转动。

除了发动机,汽车还包括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部件,它们共同协作,使汽车能够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来了解汽车的构造。

汽车的构造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传动
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部分。

车身是汽车的外壳,它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承载车辆和乘客的功能。

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结构,它支撑着车身和各种系统的安装。

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它们产生动力并传递给车轮。

传动系统通过离合器和变速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能够行驶。

悬挂系统用于减震和支撑车身,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

制动系统通过刹车盘和刹车片的摩擦来减速和停止车辆。

综上所述,汽车的原理及构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了解汽车的原理和构
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汽车的维护保养和驾驶操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提升对汽车的认识和理解。

汽车的构造及原理

汽车的构造及原理

汽车的构造及原理汽车是由多个部件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械设备。

以下是汽车的一些构造和工作原理。

1. 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车辆运动的核心部件。

发动机产生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发动机可以是内燃机,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也可以是电动机。

2. 排气系统:发动机燃烧燃料时会产生废气,排气系统负责将废气排除车外。

排气系统通常由排气管、催化转化器和消声器组成。

3.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上。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

离合器用于连接和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变速器用于调节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

4. 车辆底盘:车辆底盘由车架、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组成。

车架是车辆的骨架,承受车身和其他部件的重量。

悬挂系统用于提供车辆的平稳行驶,并减少震动和颠簸。

转向系统负责控制车辆的转向角度。

5.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机械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

机械制动系统通过摩擦减速车辆,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流体传动力量,电子制动系统使用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制动力。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点燃发动机的燃料混合物。

传统汽车使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来产生火花,点燃燃料。

现代汽车通常使用电子点火系统来控制点火时间和点火能量。

7.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电气线路和控制模块等部分。

电池存储和提供电能,发电机/交流发电机通过带动发电机转子产生电能,电气线路用于传输电能和控制信号,控制模块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的各个系统。

以上介绍了汽车的一些基本构造及原理,这些部件和系统协同工作,使汽车能够正常运行和行驶。

汽车基本构造及原理

汽车基本构造及原理

汽车基本构造及原理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对于理解汽
车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汽车的基本构造。

汽车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车
身和电气设备等几大部分组成。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来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底盘是汽车的骨架,它由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轮胎等组成,支撑着整个车身。

车身则是汽车的外壳,它由车门、车窗、车顶等部分构成,保护乘客和车辆内部设备。

电气设备包括电瓶、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等,它们为汽车提供电力支持。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汽车的工作原理。

汽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燃烧产生
动力,然后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最终推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运动,产生机械能。

这部分机械能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轮转动,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底盘则起到支撑和悬挂的作用,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

车身的设计和制造对于汽车的外观和乘坐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电气设备则为汽车提供电力支持,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只有了解了汽车
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汽车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汽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汽车使用提供一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汽车构造37第3章 汽车构造汽车是一个数以万计零件组成的移动机器,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那么其结构到底如何?各部分有何作用?各总成的工作原理如何?这是很多想了解汽车的人关心的问题。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主要总成及其零部件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组成部分,本章对组成汽车的各个部分分别介绍其功用、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等。

汽车的组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离合器、变速器等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车架分类与结构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前照灯的组成 承载式车身各部名称3.1 发动机构造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是汽车行驶的动力源。

按所用燃料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分别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而柴油机由于其着火方式为压燃,因此柴油机不需要点火系统,所以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

起动系统、点火系统在3.3节汽车电气部分介绍。

3.1.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常用术语图3-1所示为一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在缸盖上安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火花塞通过螺纹拧到缸盖上,活塞在汽缸里作往复运动,活塞通过活塞销和连杆与曲轴连接,电脑ECU 接收各传感器传来的信号,控制喷油器喷油。

汽车概论381-ECU ;2-空气滤清器;3-节气门;4-喷油器;5-进气门;6-汽缸盖;7-火花塞;8-排气门;9-气门弹簧;10-汽缸体;11-活塞;12-连杆;13-曲轴;14-油底壳;15-油底壳图3-1 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描述发动机工作的常用术语如下(见图3-2)。

(1)上止点:活塞向上运动到最高位置,即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2)下止点:活塞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即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3)活塞行程: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4)燃烧室容积: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5)汽缸工作容积: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即上、下两止点间的容积称为汽缸工作容积。

(6)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的排量。

对于单缸发动机来说,汽缸工作容积在数值上即为发动机的排量。

(7)汽缸总容积: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称为汽缸总容积。

即汽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8)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称为压缩比。

它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汽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汽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就越大,经济性越好。

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8~10,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22。

(9)曲柄半径:曲轴连杆轴颈与曲轴主轴颈之间的距离称曲柄半径R ,显然,S =2R ,曲轴每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行程。

(10)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在汽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11)二冲程发动机: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但是其经济性和净化性能较差,通常摩托车和农用机械使用较广泛。

第3章 汽车构造39(a )上止点 (b )下止点 (c )燃烧室容积 (d )汽缸工作容积(e )曲柄半径(f )压缩比图3-2 发动机工作常用术语 (12)四冲程发动机:4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汽车上广泛使用四冲程发动机。

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是指通过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4个行程,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下面分别介绍其工作过程。

(1)进气行程。

如图3-3(a )所示,进气行程是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由于活塞下移,活塞上腔容积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

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空气与汽油的混合物,经进气道、进气门被吸入汽缸,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进气行程结束。

(2)压缩行程。

如图3-3(b )所示,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塞上移,活塞上腔容积不断减小,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汽缸总容积汽车概论40(3)做功行程。

如图3-3(c)所示,压缩行程终了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混合气迅速着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连杆驱动曲轴旋转向外输出做功,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做功行程结束。

(4)排气行程。

如图3-3(d)所示,在做功行程终了时,排气门被打开,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废气在自身的剩余压力和活塞的驱赶作用下,自排气门排出汽缸,至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做功行程(d)排气行程图3-3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排气行程结束后,发动机再次进行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完成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发动机就自行运转。

总之,在发动机的4个行程中,只有做功行程是活塞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并产生动力,其余3个行程均是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并消耗能量。

可见,发动机运转的第一个循环,必须有外力使曲轴旋转完成进气、压缩行程,着火后,完成做功行程,依靠曲轴和飞轮储存的能量可自行完成以后的行程,以后的工作循环发动机无需外力就可自行完成。

3.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4个行程组成。

但柴油和汽油性质不同,柴油机在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等方面与汽油机有较大区别。

柴油机的进气行程与汽油机的不同,柴油机进入汽缸的不是混合气,而是纯空气。

柴油机的压缩行程也是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与汽油机的压缩行程不同的是柴油机压缩的是纯空气,且由于柴油机压缩比大,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

柴油机的做功行程与汽油机的做功行程有很大不同,压缩行程末,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汽缸内的高温空气中,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因为此时汽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00K),柴油自行着火燃烧,且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边喷边燃烧,汽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做功。

柴油机的排气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基本原理相似,其共同的特点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每个行程曲轴转180°,进气行程是进气门打开,排气行程是排气门打开,其余两个行程进、第3章 汽车构造41排气门均关闭。

两种发动机工作循环的主要不同之处是:①汽油机的汽油和空气在汽缸外混合,进气行程进入汽缸的是可燃混合气;而柴油机进气行程进入汽缸的是纯空气,柴油是在做功行程开始阶段喷入汽缸,在汽缸内与空气混合,即混合气形成方式不同。

②汽油机用电火花点燃混合气,而柴油机是用高压将柴油喷入汽缸内,靠高温气体加热自行着火燃烧,即着火方式不同。

所以汽油机有点火系统,而柴油机则无点火系统。

3.1.2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组成。

1.机体组如图3-4所示,机体组主要由汽缸盖、汽缸垫、汽缸体和油底壳等不动件组成。

1-汽缸盖罩;2-汽缸盖罩密封垫;3-汽缸体;4-汽缸盖;5-挡油板;6-汽缸垫;7-油底壳图3-4 机体组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件,活塞、曲轴、缸盖等发动机零部件都安装在缸体上,缸体通常用铸铁或铝合金制造,汽缸体内引导活塞做往复运动的圆筒就是汽缸,为保证缸体能在高温下正常工作, 在缸体内铸有冷却水套,以实现发动机的冷却需要。

另外,在缸体上还设有油道,保证发动机有良好的润滑,主轴承座上半部在缸体上,下半部是独立的主轴承盖,用螺栓紧固在缸体的前、后壁和中间支撑隔壁上,曲轴安装在其承孔内。

汽缸盖通过螺栓连接在缸体上,在汽缸盖上有冷却水套、燃烧室、进排气门道、气门导管孔和进排气门座、火花塞孔(汽油机)或喷油器座孔。

常见的汽油机燃烧室有盆形、楔形和半球形等几种形式。

2.活塞连杆组如图3-5所示,活塞连杆组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组成,活塞的功用是与汽车概论42 汽缸盖、汽缸壁等共同组成燃烧室,承受气体压力,并将此力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活塞广泛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铝合金活塞具有质量小、导热性好等优点,但其膨胀系数较大,为了减少活塞的膨胀量,现代活塞广泛使用双金属材料,即在铸造活塞时加膨胀量较少的合金材料,以减少活塞的热膨胀量。

1-第一道气环;2-第二道气环;3-组合式油环;4-卡环;5-活塞销;6-活塞;7-连杆;8-连杆螺栓;9-连杆轴承;10-连杆轴承盖;11-连杆螺母图3-5 活塞连杆组活塞环按其功用可分为气环和油环。

现代汽车一般有两道气环一道油环,气环安装在活塞的第一和第二道环槽上,油环安装在第三道环槽上。

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按其截面形状气环可分为矩形环、锥形环和扭曲环等数种形式,其中扭曲环在工作时发生扭曲变形,具有矩形环和锥形环的优点,现代汽车上广泛使用扭曲环。

活塞环在安装时需要留有侧隙、背隙和端隙3处间隙,以保证活塞环的正常工作。

连杆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曲轴,把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活塞的动力传给曲轴。

连杆由小头、杆身、连杆盖、小头衬套、轴瓦及连杆螺栓等组成。

连杆的杆身采用“工”字形断面,有的连杆杆身中心从大头到小头加工有润滑油道,润滑油能从连杆大头经该油道进入小头,以润滑活塞销和衬套。

连杆的大头采用分开式,一般用平切头,依靠连杆螺栓等与连杆轴承盖定位。

3.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组如图3-6所示。

曲轴的作用是把活塞连杆组传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转矩对外输出做功。

在曲轴的前端轴上安装有带轮及正时齿形带轮等,主轴颈装在汽缸主轴承座内,用于支撑曲轴,连杆轴颈用于安装连杆,曲轴主轴承采用钢背对开半圆式,在轴承上有减摩合金,以减少曲轴的摩擦与磨损。

曲轴的末端凸缘盘上安装有离合器总成,飞轮通过螺栓和离合器盖相连接。

飞轮是一转动惯量的圆盘,它与起动齿圈相结合,称为飞轮总成。

飞轮本身与离合器压盘一起组成离合器的主动部分。

第3章 汽车构造431-带轮;2-曲轴正时齿形带轮;3-曲轴链轮;4-曲轴;5-曲轴主轴承(上);6-飞轮;7-转速传感器信号发生器;8,11-止推片;9-曲轴主轴承(下);10-曲轴主轴承盖图3-6 曲轴飞轮组3.1.3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作用是按照发动机各缸工作循环的需要,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混合气进入汽缸,而让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