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汉语第一册第4课
最新《快乐汉语》第二册-第四课-我的房间精品课件

zhōnɡ wén shū
中 文书
第三十八页,共46页。
wǒ ɡē ɡe de fánɡ jiān lǐ yǒu diàn nǎo 。
我哥哥 的房 间 里有 电 脑 。
第三十九页,共46页。
shā fā shànɡ yǒu yì zhī māo 。 沙 发上 有 一只 猫 。
第四十页,共46页。
sp+ yǒu + shén me ? sp+ 有 + 什 么 ?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Grammar
What is there on the table?
zhuō zi shànɡ yǒu shén me ? 桌 子上 有 什 么?
sp+ yǒu + shén me ?
sp+ 有 + 什 么 ?
kè tīnɡ 客厅(kètīng)
Living room
第二十页,共46页。
生词(shēngcí)
chú fánɡ 厨房
Kitchen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生词(shēngcí)
wò shì 卧室(wòshì)
Bedroom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生词(shēngcí)
shū fánɡ 书房(shūfáng)
第四十一页,共46页。
第四十二页,共46页。
第四十三页,共46页。
第四十四页,共46页。
第四十五页,共46页。
Notice
HSK The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 : December.13th,2015 Test time: January. 9th,2016.
第二十九页,共46页。
[自然教案第一册 5、1大气]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
![[自然教案第一册 5、1大气]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b0a047f1922791788e86b.png)
《[自然教案第一册 5、1大气]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摘要:(A)氧气(B)氮气(C)臭氧(D)稀有气体,(5)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包围着,它是由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尘埃等物质组成,其危害:(1)气味特殊,刺激人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眼、咽喉、气管、肺部粘膜,引起视力减弱、呼吸紧张、头痛、全身麻痹、肺水肿,甚至死亡作能成云致雨但尘埃过多会造成大气污染。
用固体尘埃:(四)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大气是一种混合物。
2.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六、习题与解析1.随堂练习(1)地球形成的年龄大约在()(A)20亿年以前(B)40亿年以前(C)46亿年以前(D)64亿年以前(2)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A)1000千米(B)xxxx千米(C)3000千米(D)4000千米(3)在空气中,按体积百分比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臭氧(D)稀有气体(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是()(A)水汽(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5)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包围着,它是由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尘埃等物质组成。
(6)臭氧主要分布在离地面(7)大气中的是成云致雨的原料,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有等。
(8)汽水、氢气、黄金、混凝土这几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和。
(9)流星落到地面上叫做,它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0)大气对人类的保护作用包括:(A);(B)。
3.参考答案:(1)(C)(2)(C)(3)(B)(4)(B)(5)空气氮气臭氧水蒸气(6)10-50紫外线(7)水蒸气尘埃(8)氢气黄金汽水混凝土(9)陨星陨石陨铁(10)(A)免受流星的袭击(B)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4.简要分析:(1)地球的绝对年龄为46亿年,也称同位素年龄。
(6)臭氧分布在10-50千米的平流层中,氧原子和氧分子结合成臭氧,它的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同时使地面上的人类和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快乐汉语》(第一册)分析2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缘起2010 年我进入哈尔科夫国立示范大学外语系。
我刚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汉语教材基本上都是中国本土出版的。
很多外国人想去中国学习汉语,但是汉语教材一般是汉英的,使用起来也不是特别方便。
同时我也发现,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就有我们乌克兰汉语教师出版的乌克兰本土汉语教材。
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对比一下乌克兰本土出版的汉语教材和中国出版的海外用的汉语教材,并进一步调查下这类教材的基本情况。
1.2研究目的和意义一是梳理国外本土汉语教材的编写现状,了解这类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果,为中国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是将教材编写研究的视角拓展到国外本土编写的教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汉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同时也可以为中国汉语海外教材编写提供新的视角和比较对象。
1.3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对比分析法:发现汉语教材的共同点,优点,缺点,分析这些教材的内容:课文比较分析,生词比较分析,练习比较分析。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问卷,了解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对相关教材的评价和使用效果。
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编写者教材编写的考虑和思路及其相关评价,补充问卷调查的内容。
第二章研究综述关于国外本土汉语教材的编写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相关国家本土出版的汉语教材进行分析,二是与中国出版的汉语教材进行比较,包括中国出版的海外汉语教材和国别化教材的比较。
2.1国外本土汉语教材初步研究崔钰(2011)结合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针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实际及对俄罗斯汉语教材(《汉语入门》、《基础汉语》、《实用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新编》)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俄罗斯汉语教材的需求、教材的出版现状、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教材目标有效途径四方面进行探讨,对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俄罗斯汉语教材提出了新的构建设想。
石汝杰(2004)试图对日本汉语课本的概况和出版等作一些介绍(《汉语基础:新版》、《现代汉语基础》。
快乐汉语教学课件(精选1)ppt

中级汉语听力课程设计及案例展示
课件内容详解: 介绍课件中展示 的汉语课程设计 原则和方法,以 及案例的具体实
施步骤和效果
总结:总结海外 孔子学院汉语课 程设计的成功经 验,以及在推广 汉语文化方面的
重要意义
海外华文学校汉语课程设计及案例展示
课程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进行课程设置
案例展示:介绍一至两个海外华文学校的汉语课程设计案例,展示其特色和优势
快乐汉语教学课件 (精选1)ppt大纲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
01.
课件封面
02.
课件目录
03.
课件内容概述
04.
教学方法与策略
05.
课件内容详解
06.
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封面
标题:快乐汉语教学课件(精选1)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效果评估
多种教学方法:直观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综合运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效果评估:通过教学反思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件内容详解
初级汉语口语课程设计及案例展示
初级阶段: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中级阶段:拓展词汇和语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高级阶段: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快乐汉语 第1册第4课爸爸、妈妈 教案

教案设计爸爸、妈妈(第四课)教学对象:泰语为母语的11-16岁中学生。
所用教材:《快乐汉语》(李晓琪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学目的:能在一定的场景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会“这/那”两个指示代词,能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掌握生词“这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能够听读。
2学生能够掌握“这/那+是+爸爸/妈妈”,了解“这/那+是/不是+宾语”的用法。
3学会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4 熟练掌握“这那爸妈”的笔顺,能够书写。
5 掌握“d t n l“四个声母的发音。
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教学步骤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带一张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如果学生中有单亲或孤儿的,教师提前与其照一张合影,并且提前与全班同学照一张合照。
一导入教师与学生简单谈谈家庭成员,教师准备好一张实物家庭照片,可以是自己的,或者是其他家庭的照片,里面要有与本课生词相关的人物,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把学生引导到本课的特定情境中,并熟悉本课的话题,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生词和句型学习(一)教学过程设计:展示并领读生词中的亲属词。
步骤一:教师出示本课首页的主图(ppt)附图媒体展示:生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及其拼音,如下:bà bɑ爸爸mā mɑ妈妈ɡēɡe哥哥jiě jie姐姐步骤二:教师领读生词(逐个闪现人物形象,展示某个词时突出显示)步骤三:随机制定学生读并纠正发音(可按行列快速读)步骤四:做练习1和2,进一步熟悉课文人物,并能辨别生词发音。
媒体展示:练习中的音频材料(二)学习生词“这”和“那”和句型“这/那+是+爸爸/妈妈”教学过程设计:用生词卡片导入“这”和“那”。
zhè这nà那步骤一:教师请一个学生协助。
教师手持“爸爸“的头像,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站立,学生手持“妈妈”头像。
步骤二:教师读出“这是爸爸”。
“那是妈妈”步骤三:与学生交换头像。
快乐汉语1第四课爸爸妈妈(1)

nà
nǎ
nǎer
where
zhè
பைடு நூலகம்
that
nà
which nǎ
this
nǎer
哪
这
哪儿
那
哪 这 哪儿 那
where
this
which
that
• bàbɑ • māmɑ • gēge • jiějie • bù
bàbɑ māmɑ gēge jiějie bù
father elder sister no, not elder brother mather
zhè shì tā jiějie。 nà shì shéi。 zhè shì shéi 。 nà shì tā gēge。 tā bùshì wǒ māmɑ。 tā jiā zài běijīng。 tā shì nǎ guó rén? tā jiā zài nǎer?
那是她哥哥。 这是他姐姐。 这是谁? 那是谁? 她是哪国人? 她不是我妈妈。 他家在北京。 他家在哪儿?
• A:你好,_你__好__吗___? • B:你好,我很好。
• A:这是_谁____? • B:这是我爸爸。
• A:他是_哪__国__人____? • B:他是中国人。
• A:_那__是___你__妈__妈___吗? • B:那不是我妈妈,那是我_姐__姐__。 • A:她_家__在__哪__儿___? • B:她家在北京。
生词New words
• zhè
nà
nǎ
nǎer
• 这 this
那that 哪which 哪儿 where
• bàbɑ māmɑ gēge
jiějie
• 爸爸father妈妈mather哥哥elder brother姐姐elder sister
10班-096-张楠-第四课

1、声母“d、t、n、l”的发音;
2、句式“这/那(不)是……”,“这/那是……吗?”;
3、生词“这、那、不”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直接法,引导式发现法、听说法
教学用具
字卡,拼音卡,绳子,全家福照片
教学步骤
课时一
一、导入和复习(12分钟)
1、组织教学,教师问好;
2、闪现法复习生词和拼音,教师用字卡闪现前一单元学过的生词,学快速抢答并正音;
2、答疑,留作业:“这、那”各写10遍;做课后练习;朗读课后第6、7题的句子;预习新课。
三、作业(3分钟)
“爸、妈”每个各写十遍;复习以前学过的词。
课时二
一、复习(8分钟)
1、组织教学,教师问好;
2、听写学过的词,其中包含“你,吗,北京,爸爸,妈妈”;
3、让学生思考我们学过的拼音都可以拼出什么字,请说出的同学把字写到黑板上,并注音。
二、导入与语法点讲练(33分钟)
1、强调学生拼出的“那”字,教师板书并标音,领读;
4、用PPT展示照片,直接法讲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意思(PPT第8-12页);
5、看图说出生词,加深对生词的认读能力(PPT第13页);
6、将图片与生词连线(PPT第14页);
7、请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全家福照片,教师说生词,学生指出,边指边重复生词。全班一起进行一遍之后,再请两人一组练习并提问。
2、讲解“那”的笔顺,教师带领书空;
3、写出“这”字,标音并领读,讲解笔顺,教师带领书空;
4、直接法,指着第一排的某个学生,“这是XX”,指着后排的某个学生,“那是XX”。如此用此方法多说几个句子,让学生理解“这、那”的意思,并熟悉“这/那是……”的句子;
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四课——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bù
不
no, not
第四课 爸爸、妈妈
Nà shì tā jiějie ma
那是她姐姐吗?
Nà bù shì tā jiějie
那不是她姐姐。
Nà shì tā māma
那是她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Wǒ de jiā
我的家
第四课 爸爸、妈妈
这是我的爸爸/妈妈wǒ māma
这是我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zhè
这
this
第四课 爸爸、妈妈
Zhè shì wǒ dìdi
这是我弟弟
Zhè shì wǒ māma
这是我妈妈
Zhè shì wǒ bàba
这是我爸爸
第四课 爸爸、妈妈
Wǒ de jiā
我的家
第四课 爸爸、妈妈
nà
那
that
第四课 爸爸、妈妈
Suppose you are anna…
第四课 爸爸、妈妈
Zhè shì wǒ
这是我
bàba
爸爸
jiějie
姐姐
gēge
哥哥
māma
妈妈
mèimei
妹妹
dìdi
弟弟
第四课 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Zhè bù shì wǒ bà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