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

附表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岗位
*注: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仅在科技岗位设置。
二、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系列、编辑出版系列岗位
三、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四、职员系列岗位
附表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岗位任职条件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
二、工程技术系列岗位
三、实验技术系列岗位
四、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岗位
学历学位、任职年限等基本任职条件,参照工程技术系列(支撑岗位)执行。
五、职员系列岗位
注:领导岗位中的三级、四级职员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力发人教字〔2007〕13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07〕207号)的有关规定,为实现我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我所科技发展的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围绕我所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遵循按需设岗、职数控制、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管理规范的原则,按照院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科学设置各类岗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所在岗人员。
所级领导干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岗位类别与岗位等级第四条我所设置创新岗位和项目聘用两种岗位,分别包括科技、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
第五条科技岗位是指各实验室(研究部)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我所科技岗位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科技岗位执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或工程技术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第六条支撑岗位是指为我所科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性工作的岗位,主要设置在实验平台技术支撑、实验室(研究部)学术与行政助理、网络与图书信息保障、学会期刊出版等岗位。
支撑岗位主要执行专业技术系列中的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等专业技术岗位,也包括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对兼有管理职责要求的支撑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也可执行职员系列。
支撑岗位的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第七条管理岗位是指职能部门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职责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主要执行职员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对兼有专业技术职责要求的科技管理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为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会计、审计等国家有职业资格要求的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八条项目聘用岗位系列的设置与等级同上述创新岗位,但原则上,不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五级及以上职员岗位。
中科院职称级别排序

中科院职称级别排序
一、研究实习员
研究实习员是中科院的最低职称级别,通常由在校研究生或本科毕业生担任。
研究实习员主要负责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积累科研经验和提升科学素养。
二、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是中科院的初级职称级别。
助理研究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他们通常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撰写论文等工作。
三、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是中科院的中级职称级别。
副研究员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较高水平的能力,并能够独立承担科研项目。
副研究员通常拥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等。
四、研究员
研究员是中科院的高级职称级别。
研究员在科学研究领域拥有很高的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
他们通常是科研团队的带头人,负责科研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研究员还需具备指导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的能力。
五、研究员研究员是中科院的最高职称级别,也是中科院的顶级专
家。
研究员通常是在某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在该领域具有国际声誉。
研究院通常担任重要的学术职务,如学部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总结:
中科院职称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院。
这些职称级别的递进反映了从初级科研人员到顶级专家的成长过程。
不同职称级别对应着不同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贡献,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努力提升自己的职称级别。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科研人员可以在中科院的职称体系中不断晋升,为科学研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

附表1:岗位设置附表2:岗位任职基本条件附表3:岗位聘用审核表附表1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岗位※注: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仅在科技岗位设置。
二、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系列、编辑出版系列岗位※注:研究馆员二级岗位仅在院属图书文献机构设置。
三、职员系列岗位注:四级职员按院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2:岗位任职基本条件1、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2、工程技术系列岗位3、实验技术系列岗位4、职员系列岗位注:四级及以上职员任职条件按院有关规定执行。
5、编审和馆员系列岗位任职基本条件编审系列:1、副编审三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50岁以下,或年龄在45以下、任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满5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根据《省出版专业副编审资格条件(试行)》参加或省新闻出版局统一评审获得资格者;⑵具有良好的写作与编辑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指导编辑部其它人员的工作,并能解决稿件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⑶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地理或湖泊科学领域有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掌握国外发展动态和期刊市场的变化情况;⑷具有高级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免考从省规定),1991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⑸任现职具有下述条件之一:①以第一作者在级报刊(不含本单位主办的报刊,下同)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论文2篇。
②以第一作者在省(部)级报刊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论文3篇。
③撰写1篇以上、有较高专业水平、容扎实的有关期刊出版专业工作经验总结报告。
2、副编审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任副编审(或副高)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
3、副编审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⑴任副编审(或副高)岗位满4年,年度考核合格;⑵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的期刊质量和容具有较高的水平,获得过省级期刊奖励;⑶近5年来,负责的期刊未发生过应由本人负责的重大差错。
中科院研究所办公室职责岗位

中科院研究所办公室职责岗位
中科院研究所办公室的职责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管理岗位:负责研究所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包括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办公设备管理、会议组织、信息管理等工作。
2. 财务管理岗位:负责研究所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管理、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经费审批等工作。
3. 对外联络岗位:负责与其他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沟通和协作,组织和协调各种合作项目和活动。
4. 人力资源岗位:负责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 科研项目管理岗位:负责组织和管理科研项目,包括项目立项、进度管理、资源调配、资金管理等工作。
6. 学术交流岗位:负责组织学术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合作和成果转化。
7. 实验室管理岗位: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实验室物资采购等工作。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职责岗位,实际岗位设置可能因研究所的性质和规模而有所差异。
中国科学院机关岗位配置与岗位聘用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机关岗位配置与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院机关各部门:《中国科学院机关岗位配置与岗位聘用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第11次院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科学院2017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机关岗位配置与岗位聘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设善于谋划整体发展、为院决策提供支持、为全院科技创新提供管理服务的中国科学院机关(以下简称“院机关”),根据《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科发人字〔2017〕8号)及《中国科学院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科发人字〔2016〕2 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院机关岗位配置的原则是设置科学、总量控制、结构合理、分类管理;岗位聘用的原则是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合同管理。
第三条各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开展岗位聘用工作,实现院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养好、工作作风实、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队伍。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四条院机关岗位统称为管理岗位,分为领导岗位、综合管理岗位和科技管理岗位。
其中,领导岗位、综合管理岗位主要执行职员系列,科技管理岗位执行专业技术系列。
第五条领导岗位设置为局长、副局长、处长和副处长岗位。
原则上,局长的职级对应三级职员,副局长的职级对应四级职员;处长的职级可对应四级职员、五级职员和研究员,副处长的职级可对应五级职员、六级职员和副研究员。
第六条综合管理岗位设置为高级业务主管、业务主管和业务助理岗位。
高级业务主管岗位对应三至五级职员,业务主管岗位对应六至八级职员,业务助理岗位对应九级职员。
第七条科技管理岗位设置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对应国家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对应国家专业技术五至七级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对应国家专业技术八至十级岗位。
第八条院机关岗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
部门确因工作需要并报院机关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在院机关有处长任职经历的四级职员或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兼任处长。
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 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87 号)《关于〈中国科学院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国人部函〔2007〕151 号)的有关规定,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科学院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和促进全院各类人员的职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院属事业单位)。
院属事业单位中在岗人员纳入岗位管理,涉及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院将围绕科技发展目标和创新基地建设的要求,遵循配置科学、总量控制、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原则进行各类岗位的设置。
第四条院按照宏观调控、分类管理的方式确定院属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并建立指导、监督、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第五条院属事业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岗位设置要求和院核准的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设置相应的岗位并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
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
第二章岗位类别第六条院属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岗位和项目聘用岗位,分别包括科技、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
其中,创新岗位是我院科技活动的主体岗位。
第七条科技岗位是指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等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科技岗位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等专业技术岗位。
第八条支撑岗位是指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等工作提供支撑与辅助性工作的岗位。
支撑岗位包括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等专业技术岗位,也包括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除工勤技能系列岗位外,支撑岗位主要执行专业技术系列。
对兼有管理职责要求的支撑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也可执行职员系列。
中科院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

附表1:岗位设置附表2:岗位任职基本条件附表3:岗位聘用审核表附表1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岗位※注: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仅在科技岗位设置。
二、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系列、编辑出版系列岗位※注:研究馆员二级岗位仅在院属图书文献机构设置。
三、职员系列岗位注:四级职员按院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2:岗位任职基本条件1、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2、工程技术系列岗位3、实验技术系列岗位4、职员系列岗位注:四级及以上职员任职条件按院有关规定执行。
5、编审和馆员系列岗位任职基本条件编审系列:1、副编审三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50岁以下,或年龄在45以下、任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满5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根据《江苏省出版专业副编审资格条件(试行)》参加国家或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统一评审获得资格者;⑵具有良好的写作与编辑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指导编辑部其它人员的工作,并能解决稿件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⑶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地理或湖泊科学领域有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期刊市场的变化情况;⑷具有高级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免考从江苏省规定),1991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⑸任现职内具有下述条件之一:①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报刊(不含本单位主办的报刊,下同)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论文2篇。
②以第一作者在省(部)级报刊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论文3篇。
③撰写1篇以上、有较高专业水平、内容扎实的有关期刊出版专业工作经验总结报告。
2、副编审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任副编审(或副高)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
3、副编审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⑴任副编审(或副高)岗位满4年,年度考核合格;⑵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的期刊质量和内容具有较高的水平,获得过省级期刊奖励;⑶近5年来,负责的期刊未发生过应由本人负责的重大差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1:岗位设置
附表2: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附表3:岗位聘用审核表
附表1
岗位设置与岗位等级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岗位
※
注: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仅在科技岗位设置。
二、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系列、编辑出版系列岗位
※
注:研究馆员二级岗位仅在院属图书文献机构设置。
三、职员系列岗位
注:四级职员按院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2:岗位任职基本条件1、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
2、工程技术系列岗位
3、实验技术系列岗位
4、职员系列岗位
注:四级及以上职员任职条件按院有关规定执行。
5、编审和馆员系列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编审系列:
1、副编审三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50岁以下,或年龄在45以下、任中级专业技术岗
位满5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根据《江苏
省出版专业副编审资格条件(试行)》参加国家或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统一评审获得资格者;
⑵具有良好的写作与编辑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指导编辑部其它人员的工作,
并能解决稿件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
⑶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地理或湖泊科学领域有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掌
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期刊市场的变化情况;
⑷具有高级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免考从江苏省规定),1991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
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⑸任现职内具有下述条件之一:
①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报刊(不含本单位主办的报刊,下同)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论文2篇。
②以第一作者在省(部)级报刊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论文3篇。
③撰写1篇以上、有较高专业水平、内容扎实的有关期刊出版专业工作经验总结报告。
2、副编审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任副编审(或副高)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
3、副编审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任副编审(或副高)岗位满4年,年度考核合格;
⑵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的期刊质量和内容具有较高的水平,获得过省级期刊奖励;
⑶近5年来,负责的期刊未发生过应由本人负责的重大差错。
编辑系列:
1、编辑三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年龄40岁以下,任助理编辑满4年(或硕士研究生毕业任助理编辑满2年),年度
考核合格;
⑵按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
试实施办法》(人发〔2001〕86号)等文件要求,参加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合格;
⑶较好的中文写作能力,英语CET-6级或专业英语8级成绩优秀,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对湖泊科学或区域地理学及相关领域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⑷熟练应用WORD、EXCEL、ACCESS、Photoshop等应用软件进行日常工作;
⑸具有中级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免考条件同上)。
2、编辑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的任职条件
任编辑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
3、编辑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的任职条件
任编辑岗位满3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编辑岗位满1年,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年度考核合格。
4、助理编辑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获得学士学位任见习编辑满1年考核合格,年龄在30岁以下;
⑵按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人发〔2001〕86号)等文件要求,参加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合格者;
⑶较好的中文写作能力,英语CET-6级或专业英语8级成绩优秀,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对地理或湖泊科学及相关领域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⑷熟练应用WORD、EXCEL、ACCESS、Photoshop等应用软件进行日常工作。
5、助理编辑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任助理编辑二级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或硕士研究生毕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
研究馆员系列:
1、副研究馆员三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50岁以下,或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年龄在45岁以下;年度考核合格;
⑵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和地理学或湖泊学基本知识,具有对图书馆组织管理的能力,对本学科的图书、资料有鉴别内容质量和水平的能力,能够根据本所科研工作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资料采编计划,并组织实施;
⑶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了解本所科研动态与相关图书资料的出版发行情况;
⑷熟悉计算机网络化技术和图书馆管理软件,对我所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建设有较好的思路;
⑸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免考条件从江苏省规定),1991年(含)及其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⑹任现职内应具有下述条件之一:
①公开发表、出版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或管理报告等5篇。
②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
③撰写1篇以上、有较高专业水平、内容扎实的有关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报告。
2、副研究馆员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任副研究馆员(或副高)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
3、副研究馆员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任副研究馆员(或副高)岗位满4年,年度考核合格;
⑵提出过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图书馆建设或图书资料采编的重要方案或重要建议1项,并经运用取得较好的成效。
4、馆员三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⑴大学本科毕业任助理馆员岗位满4年(或硕士研究生毕业任助理馆员岗位满2年),年龄在40岁以下,年度考核合格;
⑵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学、地理学或湖泊学基础知识,从事图书整理、维护的技能;
⑶具有一定的外语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做好日常图书资料管理的能力,了解本所科研工作对相关图书资料的需求,协助科技人员做好图书资料的查询、借阅工作的能力。
⑸具有中级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免考条件同上)。
⑹5年内具备下述条件之一:
①公开发表、出版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或管理报告等5篇。
②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
③撰写1篇以上、有较高专业水平、内容扎实的有关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报告。
其中发表文章不要求是第一作者。
6、馆员二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任馆员岗位满2年,年度考核合格,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
7、馆员一级岗位应同时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任馆员岗位满3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馆员岗位满1年,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年度考核合格。
附表3:
岗位聘用审核表单位:。